登陆注册
4904800000034

第34章 美育的实施机制(1)

通常,人们把美的不同表现形态———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作为美育实施途径的分类标准,相应地将美育的实施途径分作自然美的审美教育(简称为自然美育)、社会美的审美教育(简称为社会美育)和艺术美的审美教育(简称为艺术美育)三大类。这种分类标准和方法有一定的道理,它认识到了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艺术中的美是呈现为不同具体形态的,但却忽视了科学美问题。这里我们所讲的“科学”一词的概念是指狭义的,专指自然科学。将科学美育排斥在美育实施的途径之外,这不仅不能正确把握科学美的本质,使美育理论研究方面难以实现真正的突破(如美育在中小学理科教育和大学理工科教育中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并以何种形态存在,美育是如何通过对自然科学中蕴涵的美的教育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的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进而上升为投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敬业精神),而且,这种忽视科学美的做法更为严重的弊端是,还会使美育实践方面出现空白点,造成人们忽视、甚至否认科学美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导致对作为素质教育整体结构中重要因素的审美教育的本质和机制的具体把握不准的缺陷,致使美育无法成为理智教育特别是理科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在整个教育结构体系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

因此,本章将重点对科学美育作为美育实施途径和手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重新定位和评价,尤其是要确认科学美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在机制和作用。

对传统美的分类标准和美育实施途径的评析

一、自然美的美育

人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

人类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然界不仅以其丰厚富饶的物质资源而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对象,同时,它也以自己的瑰丽灿烂、丰富多彩而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世界的审美对象。人对自然美有着极为普遍、极为直接的感受,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运用自然美陶冶人的性情,进行审美教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所谓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自然物与自然现象的美,诸如日月星辰、鸟兽虫鱼、山水花木、园林田野等,均属自然美的范围。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就已作为自在之物而存在,尽管那时的大海波光粼粼,高山雄伟挺拔,但作为客观自然属性,没有人类存在,也就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体的存在,自然界的这一切就无所谓美或丑;即使是在人类产生的初期,自然界也不是人类的审美对象,而“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只有当人们从自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与自然形成对象化关系,这时的自然界才有可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的形式多种多样,类型也是丰富异常。我们依据自然美是否直接打上人类实践的印记为标准,将自然美分作两类:经人类直接加工改造和未经加工改造的。

所谓经过人类实践加工改造的自然美,是指留有人类实践活动的踪迹,能直接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本质力量的自然,人类通过实践使自然成为人的客体,人在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关照自己,如沙漠变绿洲,沧海变桑田;再如人类运用智慧和力量消除了某些自然物对人类的危害,从而使它们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所谓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美,是指那些并未经过人类的实践活动直接作用的自然界,与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联系,成为人们关照的对象的自然物,它们常常与人们某种特定的生活环境发生联系,这时的自然成为人的生活的组成部分,不同程度地给人以审美享受,并且,就其社会性和形象性方面讲,符合美的规律,如太阳是“自然界生命的来源”,“它使我们的生活丰富活跃、和煦欢乐,没有它,生活就会阴沉、枯萎”。一方面,这类自然物从内容到形式都适应人的要求,符合美的规律,这是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的一个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它对人类无害,而且形式方面别具一格,有独到的审美意义,在形式、结构方面表现出的线条、色彩、形体、节奏等形式美,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引起人的美感,因此这些自然物便成为人的审美对象。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自然美,都具有审美教育的价值。第一,它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品格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由于自然美的形态万千,因此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也是多方面的,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时,可以发展人的视觉、听觉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感觉能力和综合感知能力。第二,它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力。自然界不仅是美的世界,而且还是知识的海洋,在这大千世界中包含了特点各异的万事万物,蕴藏着自然规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映衬,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我们从中可以增长知识,甚至能激发灵感,贝多芬就是从林间一条潺潺流水的小溪那里得到启迪,创作了《第六交响曲》中的《溪畔小景》。“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正是在与崇山峻岭的交游中获取创作构思,留下了极具个性的山水画。第三,自然美可以加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苏轼从“月有阴晴圆缺”中领悟到“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的生活规律;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的不解之缘中思考着人生,感悟到人生命运的复杂多变。自然美对人的启迪是深刻的。第四,自然美还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享受,更需要多彩的精神生活,现代生活的高强度、大压力使人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在心理上造成沉重的压抑感,而自然美则可以作为一种调剂和缓解,使人那紧张的神经得以舒缓。

自然美的美育在实施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把对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与闲适的观赏品味结合起来,两者相辅相成。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难以真正地领悟到自然美所蕴涵的那种超然的人生境界;没有超脱日常生活烦琐之事,超越患得患失狭小心态的宽广胸怀,就不会体悟到自然美的真谛,就不会有审美情趣,我们要把“更上一层楼”的积极人生态度与“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融为一体,在美的愉悦中陶冶情操。

二是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所谓的“景观”通常是指人类生活环境的风光景色,它包括纯自然形态的风光和经过人类社会实践改造的景色,前者如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后者如建筑、园林、文物、古迹等,两类景观都以人类社会实践的进程为基础,自然景观经过人类的社会实践的改造转化为人文景观,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又使自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拓展了自然景观的新领域。自然景观的发展除受自然史的影响外,与人类社会实践、人文景观交互影响,向人文景观转化。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审美教育时,处理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关系,一方面应力争保护自然景观的原有风貌,另一方面在自然景观中恰到好处地融入人文精神,使其二者相互渗透,相得益彰,给人强烈的感染。

三是提高文化品味,升华审美主体的精神境界。自然美是自然物的客观属性与人的社会性的统一体,其感性形式只有通过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才能被感知,因此,审美主体的素养越高,其审美感受力就越强。审美主体修养不同,对自然美的感受能力就会不同,正如恩格斯所言:“当大自然向我们展示出它的全部壮丽,当大自然中睡眠着的思想虽然没有醒来但是好像沉入金黄色的幻梦中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且仅仅会这样感叹着:‘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那么他便没有权利认为自己高于平凡和肤浅的人群。在那只是为了溶化在周围的壮丽之中,获得非常愉快的解脱。”因此,运用自然美进行审美教育,还必须提高审美主体的修养。

二、社会美的美育

社会美是指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社会事物的美,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产物。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因此,社会事物的美总是与人以及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直接或者间接地以各种形式显示着人的本质及本质力量。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美也是千姿百态的,它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生产劳动,是人类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因此,人类早期的审美对象往往集中于此领域。那时的生产劳动过程本身就成为审美和艺术活动的对象,在今天,劳动不仅创造出美,而且生产劳动本身直接地、更为广泛地成为人们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对象。

社会历史的变革与发展也是社会美产生和存在的重要领域。不同时代的先进阶级在与落后势力的不懈斗争中所表现出的为追求美好理想而不惜流血、牺牲的大义凛然、不畏强暴、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赢得了世代人们的敬仰,谱写了人类历史可歌可泣的光辉史册,成为社会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于那些为抵御外来侵略、保卫祖国河山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其爱国主义精神同样也是社会美的一个部分。

和平生活环境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社会美。蓬勃、健康、向上、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谐、友好、亲密、真挚的各种人间真情,敬岗爱业、积极进取、刻苦钻研、孜孜追求、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无不显示着社会美的光辉。

既然社会美是一定社会阶段所呈现出的美的形态,必然具有特定的性质,概括地说,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社会美具有历史时代性。社会生活永远处于发展运动过程中,而非静止凝固的,是随时代的前进而不停变化的,不同时代社会美的具体表现内容和形式也会不同,因此,此一时代的社会美到另一时代可能就不美了。此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对社会美的认识也会存在着差距。二是社会美与社会功利性相关。人的活动总是符合一定目的性,是为了社会生活和社会事物而以人为中心所进行的一系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以社会生活和社会事物为基础的社会美,必然要与人们的这些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相联系,所以,社会美与社会功利性的联系必然是密切的。三是社会美更侧重于内容方面。生活现象既是人们道德评价的对象,也是人们审美评价的对象,对社会美的审美感受是和道德是非的评价结合为一体进行的,社会美的形式常常以社会生活的自然形态表现出来,显得平淡,而其内容由于同道德、品质、理想等观念相统一而显得突出而明显。

社会美的美育可以美化人本身,美化生活,美化环境,引导人们在感知美中推动创造性的历史活动。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社会美的核心就是人,社会的发展最终归结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健美的体魄、优雅的仪表、高尚的情操、得体的行为、文明的语言等都是人必备的,社会美的教育可以使人们追求自身的完美,实现人自身的美化。

社会美的教育包括的内容范围非常广,下面着重谈人自身美的教育和人际关系美的教育。

首先是人自身美的教育。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自身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因此,人自身美的教育是社会美教育的关键,是按照美的规律对人类自身的直接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人自身美的教育包含五方面内容:第一,人体美的教育。人体美是自然美的最高形态,是人自身美化的重要方面,是一定时代、一定种族、一定阶级的人的某种本质力量的形象显现,它不仅具有民族性和阶级性,而且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特征,虽然说一个人的身体与先天的遗传联系密切,但后天的教育和有意识的培养锻炼同样对人体的美化有重要的作用,人体美的教育可以破除片面追求人体美和绝对排斥人体美的错误思想,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体美的审美价值,树立健康而科学的人体美的观念。第二,心灵美的教育。心灵美主要是指人的内在精神美,如人生观、思想品格、道德情操、智慧才能等方面。心灵美教育是人自身美教育和社会美教育的关键,是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教育的基础,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非常重视心灵美的教育。柏拉图就说,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美更加珍贵,如果遇见一个美的心灵,纵然他在形体上不美观,也应该对他爱慕。黑格尔认为心灵美才是人的本质的东西。我国更是认为心灵美是至高无上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心灵美的教育可以塑造健康和谐、积极进取的具有高尚情操的精神品格。第三,性格美的教育。性格是指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上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例如果断与优柔,坚强与柔弱,勇敢与怯懦等等,它是在一定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特定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前者提供可能性,后者造成现实性。性格是可以发展和改变的,一般说来,果断、坚强、勇敢等性格因素的形象表现是美的,这些性格有益于人类同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敌对势力的斗争,有益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第四,行为美的教育。行为美是人的行为举止所表现出的美,通过行为美的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到,虽然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只要是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历史发展的行为,都是美的。第五,语言美的教育。语言美同样是一个人心灵美的外现,通过语言美的教育,可以使人了解语言运用的标准,做到谈吐文雅、谦逊、和气、得体、恳切,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情,注重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其次是人际关系美的教育。人总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无论是在生产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与其他人发生联系,在这种人际交往中所呈现出的美就是人际关系美,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个人品德情操和文化修养的表现,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人际关系美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基础,以文明热情的交往言语、庄重得体的交往风度、诚挚有信的交往行为、恰如其分的交往举止等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进行人际关系美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审美修养,增强交际信心,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水平,从而在社会中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团结、互相谅解、互相帮助、互相体贴的良好社会风气。

三、艺术美的美育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

    《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这本书。书中列举的大量真实生动的案例,无不充满智慧,充满心与心的交流。书中的一幕幕校园闹剧,让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书中老师的“斗智斗勇”,让我感到耳目一新,由衷叹服。不.禁感慨教育真是一门充满智慧的学问!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班级活动或班级比赛,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和谐融洽班级气氛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主动参加,以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媒介经营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研究本土媒介的产业化,推介国际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先进理念,见证中国传媒经济学科建设的历程。本土化:走符合中国传媒学术与传媒实践要求的本土化道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国际化: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中,确立自己的历史与时代方位,关注国际潮流,关注世界大事。人文化:将文、史、哲、经、法、教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吸纳,以此丰富和深化传媒学术的内蕴。专业化: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表达方式上,不断在专业领域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热门推荐
  • 重活之奋斗

    重活之奋斗

    作为一名拖延症晚期的患者,张锐一度认为自己这辈子废了!他34岁了,事业一事无成,感情颗粒无收,窝在一家建筑公司里混吃等死的拿着三千块钱月薪,就这,他还很知足。然而命运跟张锐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夜班回家的路上遇到车祸,醒来时却是2003年的4月份的隔离病房中……在隔离期间,张锐幡然醒悟,他决定积极一点。他要奋斗,他要赚钱,他要追妹子,他不要再颓废下去。这是一个颓废大叔通过奋斗自我救赎的故事,开篇涉及到很多建筑专业知识,不喜请右上角点叉。
  • 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

    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

    “一剑贯长虹,双龙戏水珠,三魂夺命锁,四相定乾坤,五虎封亡魄,六星连命诀,七煞归一。”凭借一套七煞剑法,他在繁华的都市里,面对新的人生,正所谓盗亦有道,窃玉偷香,他一生中最大的财富不是盗了多少金银珠宝,而是盗走了别人的爱。春风拂发遮玉钗,夏雨初晴放霓彩。秋叶旋舞为娉婷,冬雪纷飞万物灵。秦小钗、乐彩儿、杨雨婷、谢羽灵,四位美女您更喜欢哪一个呢?就让《都市奇侠之盗爱专家》为您一一解读吧!
  • 鬼畜唐僧西游传

    鬼畜唐僧西游传

    悟空,八戒,你们先歇着,让为师收了这几个妖怪。爷爷,那唐僧把你的青牛精给拐跑了。阎罗大人,唐僧又过来诱拐小鬼了。佛祖,唐僧说要开宗立派,在家里供奉了一堆牌位,就是没有我佛的!........(本文纯属虚构,大神不喜勿喷)
  • 冷情:温暖你心

    冷情:温暖你心

    父母在车祸中死后,从此她和大自己五岁的小姑相依为命,但她并没有因此而颓废,反而更加坚强乐观。遇见他后,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她又能否与他
  • 韩湘子全传

    韩湘子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想来点火药吗

    你想来点火药吗

    一个得到奇幻科技的小不点,虽然它已经毁坏,但仍然有着逆天的功能,不懂世俗的他会做些什么那通俗的开头,但是不明不白的生活
  • 神所背离的世界

    神所背离的世界

    【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不再信仰神。创造了生命,却无法预料到命运的神即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于是神选择了将这个世界完全交由人类自己主宰。万分之一的人将获得分散的神权,即是人们所认知的能力者。而在这部分人中,将被选出六位拥有更新世界观能力的资格者,而其中一位资格者将成为这个世界代替神存在的“RULER-制裁者”,即达成人类自己统治自己的时代。而神,已经背离了这个世界。】以上。其实这就是一个中二的故事。作者殚精竭虑地求支持。
  • 爱在秦朝之夏未眠

    爱在秦朝之夏未眠

    这是关于一个少女穿越到秦朝的爱情经历。单纯的少女在未知的古代世界遇到许些奇事,身份互换后的她能否寻回记忆?在重重迷雾中,她能否找回真爱?敬请期待!————小梦
  • 双槐岁钞

    双槐岁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个坏份子的回忆

    一个坏份子的回忆

    在命运的愚弄下,利诱下,威胁下,真正可以保持赤子之心的人有几何。这是一本自传,也是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