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是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进程。
中国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已经于2004年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下一步工作重点应当是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条件成熟时择机上市。而另外两家国有商业银行应抓紧股份制改革的准备工作,争取早日成为规范的上市公司。
稳步发展各类现代金融企业。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要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深化政策性银行改革。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的重组改造。在加强监管和保持资本金充足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各种所有制金融企业。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国家给予适当政策支持。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把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
健全金融调控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系统。改进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运行和金融市场的整体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依法维护金融市场公开、公平、有序竞争,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投资者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健全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依法严格实行市场退出制度。强化金融监管手段,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增强监管信息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处理好监管和支持金融创新的关系,鼓励金融企业探索金融经营的有效方式。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门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4.推进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1)深化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鼓励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都要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从扩大就业再就业的要求出发,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扶持中小企业;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就业。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2)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重视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完善和规范国家公务员工资制度,推进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规范职务消费,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
(3)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长期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安全,同时考虑到中国经济仍不发达的现实,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应当定位于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和促发展。以这一目标为基础,今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要做好如下重点工作:
第一,强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除继续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外,全面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根据我国很多劳动者在短期内难以进入体系化社会保障的现实,必须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定位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重中之重。鉴于农村贫困问题更为突出,应加快推进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第二,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构建包括政府强制保险、企业年金计划以及个人养老储蓄在内的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政府强制保险尽可能实现对二、三产业劳动力的全覆盖。在政府组织基本养老保险的同时,以税收优惠及劳动力市场竞争手段鼓励(而非强制)发展通过个人账户实施的企业(雇主)年金制度,同时鼓励个人养老储蓄,作为对政府法定保障的补充。
第三,全面改革医疗保障体制。以筹资体制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改革为基础,完善公共卫生体制,建立打破城乡、所有制等界限,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商业医疗(大病)保险,满足多层次社会需要。
第四,建立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失业保险体制。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并轨人员和企业新裁减人员没有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再就业的,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第五,继续推广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因为这涉及劳资关系及劳动者权利保护问题,也是一般医疗保障制度不易解决的问题。
第六,采取多种方式包括依法划转部分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扩大征缴覆盖面,规范基金监管,确保基金安全。
5.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关系是社会成员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信用交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然而,社会信用秩序混乱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失信现象不仅普遍,而且相当严重。大量银行贷款逾期不能收回;企业之间债务拖欠严重;欺诈、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屡禁不止;资本市场中欺骗瞒报、发布虚假信息和坐庄炒作不乏其例;个人消费信贷中的一些恶意欠债行为也不断暴露出来。
造成社会信用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缺乏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信用文化环境;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度;缺乏信用信息的社会共享机制;缺乏失信惩罚机制等等。因此,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
(1)普及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和信用意识。要大力普及信用文化,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宣传、教育方式,利用学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开展信用道德教育,提高社会主体的守信意识和维权知识。
(2)引导企业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企业内部加强信用管理,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其作为企业管理和选择交易伙伴的重要条件之一。
(3)健全并完善社会信用信息的透明和开放制度。首先,应当建立社会基本信用数据的开放制度。应明确规定政府、企业哪些信用数据必须开放以及开放的范围和程度。在信息开放方面,对于应公开而未能及时向社会公布信息的行为,有关部门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鼓励和支持在重要行业内部建立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对行业内相关信息的收集和规范传播,大大提高行业内的信息对称度,减少行业内的失信行为。例如,金融机构掌握的社会成员的部分信用信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也应通过合法的渠道和方式向有关机构提供并允许合法传播。
(4)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健全失信惩罚机制。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这就要求:第一,尽快制定与信用信息服务有关的法律和法规。第二,应尽快研究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应明确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失信与犯罪的区别及法律边界、失信的惩戒形式和制裁程度、失信惩罚机制的操作和执行等等。
(5)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管体系和制度。一是应明确政府的监管部门及其监管职能;二是明确监管部门的监督处罚权力和职责;三是建立体系化的监管制度。
6.加强法制建设。
(1)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完善市场主体和中介组织法律制度,使各类市场主体真正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完善产权法律制度,规范和理顺产权关系,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完善市场交易法律制度,保障合同自由和交易安全,维护公平竞争。完善预算、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法律法规,规范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劳动者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加强执法和监督。加强对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行政执法、司法审判和检察的能力和水平,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本位主义。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维护司法公正。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8.4加强国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
国土整治是国家的大局,政府的重要职能。国土整治最终目的是使国土资源开发进入良性循环,使人和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只有把国土整治好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发展才能获得广阔、坚实的基础。美国在面临世界经济危机的20世纪30年代,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工程,例如人们熟悉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胡佛水坝、大古力水坝等,对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了有效的开发和整治。苏联在其工业化过程中,也曾大力加强对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的开发(包括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等),从而使苏联经济获得了广阔的腹地,奠定了世界强国的基础。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大国来说,无论是经济的起飞,抑或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把国土资源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21世纪最初的10年左右的时间里,打一场国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的人民战争。
8.4.1 中国国土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思路
中国的国土整治,有赖于“资源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的健全与合理;中国的基本出路应着眼于正确的战略抉择与自然、社会、经济的总体协调。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能量基础、生存基础、空间基础的“背景”,它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持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生态环境的监测与预警。
有鉴于此,中国的国土整治必须以全球化为大背景,从全局着眼,长远规划,依法整治,科技先行,有步骤地加以实施。首先要对温室效应增加的海面上升、臭氧空洞、台风北移、风暴潮加剧、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的影响有足够的重视,结合国情作深入研究,并分别跟踪,作出防御(治)对策。
根据中国国土基本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别对中国东部沿海,中国西部,以及东西部之间的中部提出如下整治宏观思路。
1.东部沿海国土整治的设想
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深化,海洋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洋问题的核心是经济。海洋经济是目前世界发展最快的领域,海洋又是人类激烈争夺的空间,其影响之巨,不亚于人类以往对陆地的争夺和利用。当前,南海诸岛国土之争就是其一。
我国面临太平洋,东部、南部都被西太平洋的边缘海———黄海、东海、南海所环绕,渤海是我国内海。我国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岛屿岸线约32000公里,大小海岛5408个。这是我国陆域最具开发价值的地区,也是海洋国土(300万平方公里)的主要组成部分。若将海陆接合部的带状地区称作海岸带,它的面积约为2900多平方公里。
东部沿海是我国精粹之地。这一地区开发强度最大,产出最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依托,也是开发过度、破坏最盛之处。这一沿海地区自北向南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12个省、市、自治区。这一地区仅占我国土地总面积的15%,但集中了我国50%的人口、55%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及70%以上的大城市。
从区域经济网络的角度来看,我国沿海地区从北向南大体分为三大片:环渤海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苏浙沪地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两广闽琼地区。这三片地区均为我国工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精粹之地。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多为农业经济高密度区,其中包括山东、江苏和河北的泛黄淮平原。长江三角洲、浙江杭州湾沿岸和珠江三角洲等地每平方公里的农业产值均高于30万元以上。我国农民收入,东部沿海地区最高,在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前10个省份中,9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据1990年《中国统计信息报》统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百亿元的城市共25个,其中20个分布在沿海地区。我国有80%的产值超百亿元的城市分布在沿海。1998年,东部沿海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
然而,地处海陆接合部的沿海国土,不仅处于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及其涉及范围之内,同时也是全球热带风暴和风暴潮等海洋灾害频发之地,再加上我国沿海平原多为大河大江入海的下游河段,地势低平,每当洪季,水灾频频,处于海陆两项灾害的威胁之中。此外,随着人口的剧增,城市的日趋密集和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将导致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人为诱发的灾害频发,更加剧了自然灾害的频度和强度。
不论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看,还是从国土环境的脆弱、灾害频频的趋势来看,东部沿海地区都应是我国国土整治的重中之重。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应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的经济和军事地位与价值。要增强海洋国土的观念,对海洋国土的开发(包括海上油气田、大陆架矿藏及海底资源开发)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对沿海海岸带要开发、保护并重;对少数尚未开发、沉睡千年、一文不名的岸段和岛屿要勘测、规划,催其苏醒,促其产出;对已经开发,管理混乱、深受破坏的岸段,特别是沿海海洋空间资源,诸如港口、滩涂、岛屿……要宏观控制,合理布局,统一规划,重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