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900000028

第28章 孔子与耶稣:圣人与超人的跨文化对话(5)

孔教的“性本善”与基督教人性的原罪,对中西文化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出现了什么后果呢?基督教的人性原罪之说,虽不像中国的法家那样,因人性之恶而只诉诸刑法;而是诉诸人的良知,让人忏悔、不断地忏悔但是,西方社会法律的愈趋完善,与基督教的原罪之说就不无关系。因为既然人性是罪恶的,那么仅凭个人的忏悔是不行的,还需要有能体现神意的法律,来约束人的罪恶,以此而形成了西方“自然法”的传统。在“上帝死了”之后,西方人就会以理性代替神意,为社会立法。但是,儒家既以“性本善”为教,就只需人“尽心”、“知性”就行了。法的强化就意味着不相信人心中的善性。所以,在传统中国,法的观念一直很薄弱,而是像梁漱溟所说的,“以礼俗代法律”,以家庭组织社会。固然,中国也有“刑法”,但中国的所谓“国法”,基本上是“家法”的延伸,故官僚教训子民也要像父亲教训儿子那样打屁股。

正因为基督教的原罪之说让人忏悔、不断地忏悔,以等待世界末日的审判,所以就造就了西方人动态的心灵,惊醒的文化精神。一方面,基督教将人置于神与魔、灵与肉的冲突的漩涡中,使人根本不可能静静地消受生命;另一方面,人必须超越这有限相对的现世,而向来世的天国驰奔,所以人又不可能安于现状。更令人不安的是,末日的审判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进行。所以耶稣反复强调人们应该惊醒:“你们要警醒,因为你们不知道家主什么时候来,或晚上,或半夜,或鸡叫,或早晨;恐怕他忽然来到,看见你们睡着了。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与此相反,孔教的“性本善”则让人“反身而诚”,安于现状,安分守己,以此而塑造了中国人静态的心灵,安睡的文化精神。孔子说“仁者静”,又说“木讷者近仁”,都是以“静”为美德,让人呆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不要动乱不安。既然人性本善,那么固守本有的善性就行了,这就是“知足者常乐”。《大学》

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如果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向后倒退:既然人性本善,那么越向后倒退,就越接近“善”。所以孔子要复归周礼,后儒祖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老子向往“小国寡民”,庄子神往原始的混沌而以人类始祖犯了“原罪”的基督教文化,就不可能向后倒退,对于祖宗也不可能有什么好感;而孔教的“性本善”则导致了祖宗崇拜。因此,基督教人性的原罪导致了向前超越的文化意向,孔教的“性本善”则让人安于现状或向后倒退。如果说基督教文化是“罪感文化”,那么,孔教文化则是“善感文化”。

人们说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或者“乐感文化”,固然也不错,但却不能与“罪感文化”构成对应而相提并论。因为“耻感”、“乐感”都是从“善感”中派生出来的:“耻感”是出于人性之善的“羞恶之心”,但却包容不了人的善性中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等;“乐感”是人性之善的结果,即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耻感”着眼于“善感”的原因,“乐感”着眼于“善感”的结果;“耻感”着眼于与西方文化的认同,“乐感”则着眼于与西方文化的别异。但二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用中国文化的部分与西方文化的整体相比。事实上,“乐感文化”的对应物是“悲感文化”,是“善感文化”及其对应物“罪感文化”的直接结果。中国缺乏悲剧意识和悲剧观念,原因就在于,既然人性本善,那么,只要人能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就行了;若是不安分守己而造成了“悲剧”,就怪你不能固守本有的善性,也就不值得悲哀了。而且,在“天道远、人道近”面前,即凡事都可以有人力的干预面前,所谓命定的悲剧就无地可容。因此,即使是历史上的悲剧,中国人也要加以干预,使其结尾“团圆”。而在西方,在人无能为力摆脱的命运(古希腊)和原罪面前,那悲才是真悲。从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到托尔斯泰“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的《安娜·卡列尼娜》,无不如此。

孔教那种安于内而不假外求的特点,使之不可能对外在世界有真正的认知兴趣,而其“性本善”的人性论,又使之对人性的幽微之处缺乏深刻的探究。比较而言,韩非的性恶论对人生真面目的揭示,就比“性本善”的儒家来得深刻。而基督教外在于人的上帝,使得西方人有一种向外认知的文化态度;其“原罪”之说,又使西方人对人性的幽微之处进行深入的探究,这导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人性探究的惊人深度。而且从广义的文化背景看,就是弗洛伊德的深层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基督教文化的结果。尽管弗洛伊德并不相信基督教,但是,弗洛伊德把人性的根柢看作充满原始情欲暴力的本我(id),就正是基督教人性的“原罪”之说一种变了形的翻版。因此,孔教是一种使生命安乐的文化,基督教则是一种认知型的文化。

(第六节)儒教与基督教的现代价值

人们常常认为,孔学是人的哲学,是注重主体内省和人格完善的哲学的人学,于是,孔教的人学与基督教的神学,孔教的人本主义与基督教的神本主义,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这种比较固然是不错的,然而,假如人们详加考究,就会知道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孔子固然“不语怪力乱神”而置重人,但又“敬鬼神而远之”、“祭神如神在”,所以,中国尽管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上帝,而且正统的儒生也不大相信有什么鬼神,但是,这却满足不了中国下层社会人民的神话心理,于是层出不穷的“怪力乱神”又爬满了中国的史册。孔子固然很少谈及“性与天道”,但是,孔教的道德价值正是由“天”赋予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否则,孔教徒就无法以孔子之言上压人主,下制百姓。所以,孔子让人“知天命”、“畏天命”。于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于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特别是主宰意义的天与自然意义的天混在一起,就使人的地位甚至处于自然之下而要“敬天礼地”。

在基督教中,人虽然在神之下,神是人的创造者和牧人,人应该绝对听命于神;但是,除了上帝之外,宇宙中就要数人伟大了,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因此,在人与神、人与自然二分的基督教中,人的位置是很明确的。基督教为了抬高人的位置,甚至认为人与自然没有共通之处。费尔巴哈说:“跟属人的灵魂相比,太阳、月亮和地球算得了什么呢?世界正在消逝,惟独人是永恒的。基督教使人跟自然毫无共通之处,因而陷入鹤立鸡群式的极端,反对把人跟动物作任何细小的比较,认为这样的比较是对人的尊严的亵渎。”

当然,孔子对“鬼神”取存而不论的态度,对“天道”取点到为止的态度,孔子所注重的还是现世的人伦道德。但是,由于孔子过于注重伦理整体,使之所建构的和乐融融的大家庭又有淹没个体的倾向。个体不过是一滴水,在奔流不息的族类延续的生命长河中,又算得了什么?因此,孔教虽然是偏于主体性的文化,以此而形成了中国的表现美学和抒情诗传统,但是,中国文化所偏重的主体性是群体主体性,所以,中国美学礼乐合一,强调的是群体性的表现。用《毛诗序》的话说,艺术应该起到“经夫妇、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社会作用。

与此相反,基督教虽然置重神,极力夸张神的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荣耀;但是,基督教所注重的人,却非群体的人,而是个体的人。

基督教注重神的原因,就在于能够使个体的人直接与神沟通而自成一个类,也就是成为耶稣基督的“肉中肉”而获得情感的满足和生命的不朽;而无须像孔教那样,把个体纳入伦理整体之中,从族类的绵延中获得生命的不朽。因此,虽然在一心一意事奉神的中古西方,神本主义使人的主体性得不到充分的显露;但是,一旦“上帝死了”,西方人就会倒向与中国的群体主体性不同的个体主体性,西方美学就会出现与中国群体性的表现不同的个体性的表现理论。

“上帝死了!”把西方人抛在了自由选择的大漠上。我觉得,西方人似乎面临着的有这么几种选择:1.像尼采及其信徒那样,充分强化个体主体性,甚至以“超人”去代替基督。2.以“科学主义”态度来贬低人,甚至以为人与其他动物并无多大差别,或以“非科学主义”态度,以为人还不如其他动物,于是而有价值危机、肉欲横流。

3.感受到自由选择的冷酷,就“逃避自由”,以现世的独裁者代替基督,给自己做主心骨,而自己也就成了现世独裁者的“选民”,于是而有希特勒后二种选择显然是非文化的。也许,只有在充分强化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上,最终通向马克思所设想的人与人自由结盟而组成的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能在创造性的审美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才是西方文化发展的正道。

同类推荐
  •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颐和园的寂寞:叶广芩散文选

    作者是一个擅讲故事的高手,她于故事中自然流露的叹息与幽默是如此不同凡响……从语言到人物,一板一眼,无不散发着某种韵致。叙事写人如数家珍,起承转合不愠不躁,举手投足流露出闺秀遗风、文化底蕴。
  •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

    《大地美容师》主要内容包括:上山下乡、农家书屋督察笔记、陕南农民减负检查日记、三赴大荔“三下乡”、三赴关山“三下乡”、三上二龙山、商州三日游记、四顾龙泉造山林、万紫干红总是春、故乡大荔三日游、三顾故乡选书记等。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徐志摩作品集(2)(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昨夜中秋。黄昏时西天挂下一大帘的云母屏,掩住了落日的光潮,将海天一体化成暗蓝色,寂静得如黑衣尼在圣座前默祷。过了一刻,即听得船梢布蓬上悉悉索索嗓泣起来,低压的云夹着迷朦的雨色,将海线逼得像湖一般窄,沿边的黑影,也辨认不出是山是云,但涕泪的痕迹,却满布在空中水上。
热门推荐
  • 武侠升职记

    武侠升职记

    一个普通的小职员,有一天偶然穿越到了武侠世界,后来用学到的武功在现代闯出一番天地,成为了高富帅....
  • 极品召唤:黑暗灵契师

    极品召唤:黑暗灵契师

    她,胆小懦弱的“夏家小姐”,废物一个,众人眼中长相“人不人鬼不鬼”她,二十一世纪,冷漠无情的杀人机器当她变成她,大陆会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自己身世秘密,族人灭亡的原因,未知的神秘大陆……等待她的还有什么?………………………………………………本文过程美男多多,结局1V1简介真的很厉(wu)害(neng)请看正文
  • 你的爱在我的世界之外

    你的爱在我的世界之外

    你变了以前你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想过平淡生活。你说感情不可以污染的,它晶莹剔透!可如今你却放纵了自己放纵了感情,你说你忘记了一切你已经是另一个人了!可是紫墨你始终在我心底,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只要我的心还在跳那就是你的位置,请你给我机会让我再次靠近你,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曾经深深的爱过……我可以试着忘记你,可是除了你我的心里容纳不下别人,只要你还活着我就不想让自己孤独,请给我一次重生的机会好吗?因为没有了你我的一生只有寂寞做伴!!
  • 星海天穹

    星海天穹

    易天,一名孤儿院长大的有志青年,意外来到了一个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蛮荒大地,远古世界,上古战场,无垠星空……面对这绚丽瑰奇,无尽辛密的世界,看他凭借一个隐藏着未知的罗盘,创造出属于他的神话!
  • 成功的失败者

    成功的失败者

    阅读本书,不仅会使你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心灵的宽度、增加灵魂的深度,而且会使你发现,蓓蕾初成、芙蕖临波、秋英染金、梅映雪香,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场花季;红光暖尘、日影横江、风驰萧萧、雨洗新色,生命在其中,美得像一幅图画。
  • 操作巅峰

    操作巅峰

    他曾经是游戏界的神话,他的操作被誉为不可超越的神技。如今穿越异世,凭借他的极限操作,是否还能续写神话!
  • 中老年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中老年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人类不断追求长寿的同时得要注重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追求健康的长寿。但是,怎样才能健康。怎样才能使中老年人做到健康活过百岁,确实是广大中老年朋友需要了解的问题。了解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学习保健的方法和切实遵循长寿之道。本书意在传播科学的中老年保健理念,揭示如何优化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奥秘。紧密结合现代老年人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经常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和困惑,全面而又系统地介绍了作为一名现代老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科学知识和有效应对办法。
  • 智能基因

    智能基因

    如果每个人一出生,就已经被决定了职业方向,这样的人生你想象过吗?如果社会根据智能基因来划分阶层,这样的世界你能接受吗?这不是一部科幻大作,却是一次关于梦想和爱情的深度思考。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末世重生恶魔来临

    末世重生恶魔来临

    末世之前,重生之事不得而知。却了解末世和空间之事。恶魔血统降临在她身上,毁灭世界或者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