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700000025

第25章 电力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提高(1985—1991年)(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是由国家计划部门统一编制下达分配计划,再由教育部门或人事部门统一制定调配计划,然后由用人单位的各大归口部门统一制定分配方案,最后由学校统一制定派遣计划。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这种分配制度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并突出起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指导思想,20世纪80年代中期,电力高校大学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主要采取的措施有:(1)学校推荐,单位考核录用。

(2)电力主管部门不包分配,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录用。

(3)对毕业生试行德智体全面综合测评,按总积分排队分配。

(4)试行有偿分配。即电力高校的毕业生在跨系统就业时,向用人单位或毕业生收取一部分培养费用,以补充学校教育经费的不足。

这些改革办法,为后来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并进而引起专业设置、教材建设等一系列教育环节的改革。

(第二节)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1985年以来,电力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不仅招生的专业和规模扩大,而且对研究生的培养更加规范,更注重提高培养质量。继1981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东水利学院成为博士授予单位之后,1986年华北电力学院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单位。199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建立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至此,电力高校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电力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培养类型和培养质量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一、培养多种类型的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刚开始几年,类型比较单一,主要是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培养急需的教师、科研人员。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生产第一线也需要高层次专门人才。1984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清华大学等11所工科院校发起面向生产应用部门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倡议,并从1985年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逐步多样化,即培养类型多样化。一类是学术型,一方面为博士生提供合格的生源,另一方面继续培养教学和科研岗位所需的人才;一类是应用型的,要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应用性复合型的人才。与此相适应,区别不同情况,改革培养模式,适当调整课程与论文的要求,使人才类型多样化。

1986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批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开展在职人员申请学位工作试点,1988年取得免验资格,经有关教育主管部门检查评估,认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授予在职人员的硕士学位质量过关,管理严格规范,管理水平较高。此后,华北电力学院也开展了在职人员申请学位的工作。

二、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生源

电力高校十分重视研究生生源,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吸引优秀生源。从1985年开始,电力高校可以从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经过几年的实践,对如何选拔德才兼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为硕士研究生的标准、实施办法、推荐程序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另外一种生源主要来自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生产经营等部门,由用人单位从有经验的科技人员并具有4年以上工龄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选拔,学校组织单独考试,并注意考核其全面素质,择优录用,为用人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还有一部分是参加国家统一考试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学校在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基础上,确定录取与否,确保研究生入学质量。

三、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

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范化,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保证。电力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坚持采取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并重的原则,对博士研究生则在安排博士课程的基础上,实行以科研和论文为主的原则。

电力高校健全和完善了以学位课程为中心,学位课程严格管理、选修课灵活设置的课程体系。如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从1984年开始,对学位课程进行了4次调整和更新,强调公共学位课按一级学科设置,专业学位课按二级学科设置,内容相对稳定,体现了“坚实”和“系统”的原则;一部分选修课则注重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体现了“新、深”交叉的特点;另一部分选修课则注重拓宽基础和加强应用,以培养研究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电力高校注重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与能力结合的培养。

如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要求外语好,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基础理论扎实,能运用基础理论解决复杂技术难题;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强;具有系统的专门知识,特别是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使学位论文的起点高,具有开拓创新基础;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四、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为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电力高校制定了关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规定。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要求博士生既要博又要专,既要学又要创;在科研与论文要求上,要求其在学科前沿做出创造性科研成果,发展新兴、交叉学科。

1990年12月,国家教委组织了博士研究生工作典型抽样调查,其中湖北组调查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抽查结果给予该院博士研究生培养以较高评价,认为其博士生培养质量在国内居于前列,同世界同学科博士培养水平相当;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有创造性,有成功和较成熟的经验,博士生积极向上,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凝聚力。1991年9月,博士班被团中央授予“优秀青年学生集体”称号,他们的代表在北京等地高校作报告,并受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他们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是全国研究生中惟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第三节)电力本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

一、电力本科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业结构的调整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各电力高校充分挖掘学校现有潜力,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招生规模,调整专业结构,迎来了电力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1990年,能源部所属电力本科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当时本科电力院校和电力专科学校的招生规模达6600余人,占全国电力类专业招生规模总数的66%。各电力本科高校还积极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如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和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分别设置了环境工程、法学、思想政治教育、建筑工程、技术经济、会计学、工业管理、行政管理等专业。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海大学加快了文科理科教育的发展,逐渐由单科性的工学院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

1984年长沙水利电力师范学院成立以后,为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学院从1984年到1990年,先后4次组织力量,到24个省市和4个大电网局进行调查,两次向全国电力系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中等学校发函调查,还两次请各电管局、省电力局教育部门和中等学校负责人来校座谈,研究教育改革问题。根据电力系统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学院实际,不断改革传统高师教育办学模式。在这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建院初期,根据电力系统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情况,于1985年确定“四个并举”的高等师范办学模式。即实行文、理、工、财多科并举;普通师范教育与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并举;多种办学形式并举;多层次办学并举。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高师教育单一为普通中学培养师资的定向型办学模式,创立了多项型、开放型的高等师范办学模式。第二步,党的十三大以后,根据电力系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于1988年上半年开始推行主辅修课程制,即师范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辅修一门相关专业的系列课程,使学生毕业后一专多能,增强适应性。第三步,党的十四大以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力系统人才需求变化情况,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增设了一些适应性强的应用专业,对适应性较差的师范专业停止招生,并在全院开设第二专业和跨专业选修课程。

1991年7月,上海电力学院对所设置的专业进一步优化,把本科专业调整为9个,以后,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增设了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英语等本科专业。

二、加快专业改造,全面修订教学计划

为适应电力工业、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各电力高校加快了现有专业的改造。专业改造的重点是拓宽专业口径,改变专业业务范围狭窄、课程结构固定、服务方向单一的状况,使专业建设能较好地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修订,相同学科有关专业按大类制定教学计划,优化专业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1985年按照国家教委规定要求压缩课内学时,教学课时数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1986年为对学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德育课计入课内总时数中;1990年以来增加计算机系列课程,工科的学生增加了管理、经济方面的课程,总学时达2700余学时,提出了“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因材施教、提高质量”的原则,对研究生、本科生、函授生等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

电力本科院校在办好全日制普通班的同时,努力办好各种成人学历教育,促进了管理干部学院、函授、夜大、自修等办学形式的进一步发展。

电力高校高等函授教育从八八届学员开始,在本科生中授予学士学位,1990年开始招收大专起点本科。为方便学员就近学习,缓解工学矛盾,节省学员旅差开支,电力高校先后在全国范围设立了多个函授站。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历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崭新的教育形式。它具有投资小、收资快、办学灵活、专业新颖等特点。

作为高校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办学层次,这种教育形式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的欢迎。电力高校1986年始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9年经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批准并报湖北省教委备案,成立武汉水利电力自修大学,在湖北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负责招生、学籍管理、教学组织以及考务等工作。武汉水利电力自修大学自开办以来,严格执行省教委、省自考委的有关规定,制定了一整套教学管理办法,一贯办学严谨。先后经国家自考委和湖北省自考委批准,开办了给水排水工程、城市供电技术、热能动力工程、工业企业节能技术、物资经济管理、技术经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与管理等7个具有主考权的应用型专业。此外,还开办了审计、会计、工业经济管理等11个长线专业。共招收学生2000余人,毕业1000余人,为水利电力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在进行现有专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确定了对重点专业进行综合改革试点,从师资力量培养和教学经费上给予重点支持,对不同类别的专业进行目标管理,逐步做到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培养过程三优化。学校对专业的隶属关系进行了调整,将原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系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归纳到电力工程系;新增“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监理)”、“农业水利(涉外水利工程)”等专业方向,并对几个师资设备较好的专业实行学士学位和研究生硕士学位连读。

华北电力学院在专业改造和修订教学计划中,提出了“教改十项措施”,其中包括试行一学年按三个学期安排(二个学期长,一个学期短),试行学分制,实行了全天三个单元(上午、下午和晚上)排课,物理实验课独立设置等措施,使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

三、认真抓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课程建设是高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抓好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电力高校从1987年开始全面系统地进行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课程建设工作的做法是:

1.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制定建设办法,建立领导机构

1987年2月至1988年5月一年多的时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对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集中组织进行了大量调研工作,汲取了国内外重点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参考了国内一流大学试行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课程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一类课程评选办法,同时建立课程建设领导机构。

2.开展评估自检,制定建设规划

从1988年6月开始,各系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对全校主干课程进行评估、自检、分级初审,提出第一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通过评估自检,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制定建设目标,分别对主干课程制定了四年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经过几年辛勤努力,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大大推动了全校数百门课程的建设工作。

3.能源部组织验收,大力宣传推广

1991年12月,能源部一类课程评审验收专家组来到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重点抽查了《理论力学》、《电力系统过电压》2门课程,对该2门课程进行了一类课程评估验收,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其他8门一类课程同时予以通过,均授予能源部部级一类课程荣誉称号。

为了推动课程建设,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举办了一类课程建设成果展览,先后有国家教委、能源部、水利部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单位的有关领导、兄弟院校的领导和专家教授参观指导,一类课程建设的成果受到其他高校一致好评。鉴定专家组认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对促进高校的课程建设和教风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一类课程建设成果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4.总结经验,开创课程建设新局面

同类推荐
  • 生理健康必知手册

    生理健康必知手册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生理健康必知手册》主要内容包括:生活与健康、穿“衣”健康常相依、“食”以洁为先、健康为安“居”之首、旅游与健康、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与健康、用耳卫生、科学用脑、运动与健康、体育锻炼与人体、青春期性保健、疾病与生理健康等。
  • 生活素描

    生活素描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引领青少年地理发现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艺术类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艺术综合

    本书专门为艺术类考研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而编写。主体部分由六部分组成,艺术基础知识与艺术史、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前沿理论、中国文艺理论、西方文艺理论、文艺理论名著选读。
  •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精选

    本书设立了名家评点、背景透视、内容梗概、妙语佳句、阅读指导五个专栏,浓缩原著精华,提炼作品主旨,给读者指导性的阅读建议。
热门推荐
  • 魔道嗜血

    魔道嗜血

    幽暗的灯光下,白色骷髅扔下画笔,紧紧抓着还冒着热气的兽皮冷冷的道,“美女和野兽不是你的最爱么,偏偏我不喜欢......”。说完,它便将兽皮往身上一披,刹那间满屋春光,一个年方二八的女子俏生生的站立着。她乌发齐腰、红唇润泽、贝齿晶莹。粉色的轻纱下曼妙惑人的肌肤若隐若现,洁白无瑕的大腿修长光洁。她转过头望着床上血淋淋的尸首,森冷的说道,“花姑子......”
  • 夜梦依然之遗落深渊

    夜梦依然之遗落深渊

    相遇之初,我们不顾仙魔之分,只愿连理枝。兜兜转转,却堕入无边深渊。暮然回首,前世今生,只愿与你携手共度。若为一个你,倾覆天下又何妨?
  • 腹黑老公,stop!

    腹黑老公,stop!

    “为什么睡我睡我天天睡我!我要静静!”“你想进进,我想出出,刚好一起进进出出。”“……”她嫁给了暗恋六年的男神,他却对她说别妄想得到他的爱情。她遵守约定跟他保持距离,他却在一次采访里对记者说:“我和她没关系,只是偶尔睡一起。”“老公,你在说什么。”“说我爱你。”纳尼!说好的商业联姻不要爱情呢?“老公,你最爱我哪里?”“阳台,草地,泳池都可以。”“……”咦?好像有什么不对…!【新书《帝少99亿夺婚:盛宠,小新娘!》已发表】
  • 盗墓幻城

    盗墓幻城

    汉世故事曲,一少年俊性,是将军远戚名唐寄北,哀帝崩,将军意献于汉哀帝葬,少年无意吞饵得长生于秦皇废丹,尽日送其众奔一国。一个神秘组织的少族长接到组织奇怪的研究任务,去往尼泊尔和边防部队的大学同学一起进入了一个古墓,在那时沉睡在墓中的唐寄北已经苏醒。
  • 洛克王国之恩佐雪莉文

    洛克王国之恩佐雪莉文

    这本小说是洛克王国恩佐雪莉这对师生恋的续文,关于雪莉究竟有没有死?恩佐有没有弃暗投明?欢迎大家家前来阅读
  • 红影黛姿潇湘月

    红影黛姿潇湘月

    那样一个女子,不下眉头,也上心头!那样一个女子,她在寂寞的夜里开放如清雅的兰花,泪水在叶尖滚动,晶莹剔透,折射有微亮的星光,闪烁不停。那样一个女子,她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来,有人说她背负了前世的债,于是她从七彩的天上下来,而又终于飘然而去。
  • 邪凰倾狂独领风骚

    邪凰倾狂独领风骚

    凤凰涅槃,异世重生,看她在未知大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看谁能持她之手,与她半世癫狂
  • 歌畔晨曦:花神双星拯救天下

    歌畔晨曦:花神双星拯救天下

    她名陌雪灵,在拉蓓里大陆从出生就拥有极大杀伤力,令身边的人不敢靠近过她,也遭受旁人的妒忌和陷害,从而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自从遇见了他后,一起走上拯救天下的道路
  • 内心的风暴

    内心的风暴

    “我知道你很为难,我可以理解你。但是,爱情里,从来容不下第三人。既然你和慕容晴要结婚了,我也就没必要出现在你的世界里了,这样,我们就都不会为难了。”梦涵忍着流泪的冲动说着这些话,慢慢的从沐梓轩怀里退出,刚想离开,沐梓轩却又将她紧紧的抱在怀里。“你这是真心话?你就能心甘情愿地跟我分开?全身而退?看着我和她在一起?!”沐梓轩颤声地质问,为什么想到以后再也没法跟她在一起,心里就有强烈的不舍?为什么心会如此的痛?他们的爱情到底需要经历多少的磨难?相爱的两个人能否摆脱命运的束缚?内心的风暴席卷着两个人。痛,痛彻心扉。
  • 嫡妻难为:相爷勾勾缠

    嫡妻难为:相爷勾勾缠

    前世,祖母狠毒,表妹阴险,骗她把豺狼作良配!一朝惊变,家破,人财空!她被陷害成逃犯,卖身为奴忍辱偷生,却看渣男平步青云,最后更因她为冤死的乡亲请命,将她灭口!呸!这一世,欠了姐的,百倍还来!吃了姐的,连血带肉的给姐吐出来!黑心祖母,恶毒表妹,豺狼表哥,看她又能饶了谁>嫡女归来,涅槃重生?草包大小姐学会了权谋,谁敢算计她一时,她便让那人痛苦一世猜人心,算计策,步步为营。却不料,从此被他骗上了贼船,成就了夫妻档,携手并进,铺就了一条锦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