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知识技能的扩充与提高
由于教师的工作特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不但不容易更新,相反特别容易老化和萎缩。
这与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经济生活不断变化的状况是背道而驰的。要用陈旧的知识、有限的技能和落后的手段,去教育每天都通过现代技术如饥似渴地接受新事物、获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的学生,绝对不可能是高质量的。
(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自基层学校的教师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矛盾了解的最实际,他们有解决问题的冲动,但缺乏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技术,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实际上并不复杂,但有一定难度,靠教师自学往往是事倍功半,需要有培训教师或专家的指点。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对中小学开展活动课程、研究型学习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都极有好处,也是切实促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有力保证。
还有学者提出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总体框架如表2-1。
这些学者建议教师继续教育内容由三要素构成,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教育实践摆在重要的中心位置。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由三大要素、七大类、若干知识模块构成。三要素课程具体包括了七大类的课程系统,每一大类又包括若干知识模块,由知识模块的不同组合,可派生出各种所需要的课程,由此构成了课程体系的三级结构。根据对不同进修对象的要求,课程又可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分学科的主修课(统称核心课程),再加上一定数量的选修课。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将核心课程与适合培训对象的需要的选修课程相组合,按照不同需要确定学时总量。
2.5.3课程设置理念的转变
课程设置新的理念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1.课程设置应充分体现客观性、开放性、发展性(1)客观性
要求根据社会发展现实,实事求是地作好课程规划。宏观方面,要从国家实际出发,微观方面,要从一个地区、一所学校的需求出发。从多元文化的视角体现课程理念上的客观性,必然要求我们将详细的调查研究作为设置课程的依据。
(2)开放性
要求教师教育课程走出原来封闭、单一、保守,画地为牢的局限,融入千姿百态的社会生活。只有开放的课程理念,才能创造开放的课程体系,增强学员的自主选择性,引导他们关注中小学的实际,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为教育教学实践准备“素材”。
(3)发展性
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成长,无论是师范院校中的预备教师,还是在职的中小学教师,都有一个自我发展,充实提高的过程,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发展性的课程理念,必然要求我们通过研究教师的成长规律,进而分层次目标、分任务、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改变以往重学科学术,轻教育专业,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缺陷,真正从发展的角度设置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不同于职前培养课程,但又是建立在高等师范院校所开课程基础上的扩展和延伸,反映了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工作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因此,在具体实施课程设计方案时,必须注意课程体系与功能效果的一致性,尽量做到“五结合”:德育与智育课程相结合;专业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这些继续教育课程,必须能够使受训教师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以学习者为主体、以学习者主动参与和研究型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体系。
2.课程必须分层设置,具有针对性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教材教法过关为主的非学历教育阶段、学历补偿教育阶段、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结合的继续教育阶段。目前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学历补偿教育,走上了继续教育的阶段。继续教育是面向全体教师、分类培训,并以更新教育观念、传递前沿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地区之间、教师个体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要针对不同学习对象、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而采取不同的课程设置,区别对待,以满足各类学习对象的具体要求。
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学历多已达标,也已具有一定的工作教学经验。参加继续教育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与过程。但是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甚至相差悬殊。即使拥有同等学力的不同教师,其教学技能、教学效果也存在不同的差异,其对继续教育的需要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分类指导,分层培训的原则,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进行分类指导。具体说,对于处于适应期的年青教师来说,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掌握系统而扎实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使其熟悉学校工作,胜任教学工作,逐步成为合格教师。对于处于发展期的教师来说,应当着重培养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坚定他们的职业信念,指导他们开展知识更新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修,通过培训帮助他们克服教师成长阶段中的“高原现象”使其逐步走向成熟,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使其成为教育教学骨干。对于处于创造期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小学骨干教师来说,应当着重形成他们的教育创新、教学改革和教育研究能力,通过培训使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专家。
3.课程设置必须具有实效性和指导性
教师继续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个分支,具有成人教育的特点。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用主义观点,希望参加学习后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较大的帮助,有指导性。受训后所增长的能力可以在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实效。否则会降低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影响以后教师继续教育的开展。因此,教师继续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必须保证对在职教师的充分指导作用。
根据我们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来说,目前最为急需的继续教育课程有五种:一是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和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帮助教师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并以素质教育理念来统领教育教学过程。二是新近的、全面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社会科学课程。最近几十年来,世界的自然科学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是一片繁荣。生物学上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人类的生存环境,化学化工方面发明的新材料、天文物理学上的新发现,新的战争与和平的问题,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等等。即使是新毕业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也需要不断地努力进修,才能保证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不致脱节。三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课程。特别是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学科教学。有些教师讲课水平较高,但实验技能存在缺陷,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和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较差。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备本学科领域内较强的实验能力、实习能力、组织能力、指导能力,等等。四是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现在,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它也在迅速地改变着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这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多媒体技术有着传统的教学工具,如挂图、投影、幻灯等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各门学科的多媒体课件也将更具有直观性、可操作性,让学生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增强直观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五是有助于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课程。社会精神文明目前还没能与物质文明“齐步走”,社会上许多不良现象:如暴力文化、黄、赌、毒等,严重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无疆界的计算机网络世界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问题,这一代青少年的心理远比其他年代复杂、多变,这些都使学校德育面临严峻的新形势。教师需要在这样一个纷繁的信息时代获得对学生心理进行考察、分析、辅导甚至治疗的能力。
2.5.4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信息时代,各学科间的渗透越来越强烈,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缘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而欲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必须要先有创新型的教师。要培养创造型的教师,就必须为在职教师构筑整体化的知识体系和高度综合的能力序列。因此,仅仅对在职教师进行所教学科的专门化培训就显得不符合时代的要求,还必须围绕在职教师所教学科,以其为中心进行综合化培训,即培训内容应实行专业化和多面性相结合。有学者认为,其具体要求应是下列五个方面的统一:一是所教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所教学科的历史和未来知识的统一;二是所教学科知识与相邻学科知识的统一;三是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科知识的统一;四是当今学科知识与未来学科知识的统一;五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
中小学教师由于所处教育环境不同,个人学历背景以及任教年限不同,造成了教师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因而继续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应是多样性的,要使这些内容能有效地为实现教师教育目标服务,关键是要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课程体系。为此,要加强对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注重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沟通课程之间的关系;加强综合课程,开设一定数量的交叉课程、广域课程、融合课程;重新思考课程安排系列,精选专门学科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
2.5.5教育科学类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实践性
教育科学是教师的职业学问,是教师职业存在的基础。教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必须要在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广大教师应把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使其工作摆脱纯经验性的理论支撑点。教育类课程要以教师需要为本,强调可操作性;以教育发展、学校发展要求为导向,强调实用性;以培养教师创造力为主,强调实践性。为此,有学者建议要在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中设置或加强下列教育类课程。
——课程论:以校本课程的理论和实务为重点;——教学论与教学法:以教育过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为主;——现代教育技术:以课件的制作和多媒体运用为主;——教学心理:以学生的认知发展和非智力因素发展规律为主;——教育方法研究:以教师行动研究策略为主。
同时,必须对已具有较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加强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教育,并积极促进他们的教育研究成果的转化。一是教育研究成果向中小学教育实践转化;二是教育研究成果向教育政策转化;三是教育研究成果向教师教育内容转化。只有在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教育的同时,重视了这三个方面的转化,才能塑造出教育学科的良好形象,保证教育学科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