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100000025

第25章 新闻学基础研究(22)

这一系列文件和不少党创办的报刊的发刊词表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由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列宁新闻思想和共产国际新闻政策的影响,中国的新闻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一翼开始形成并发展。这一时期中共办报思想的要点,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

1)关于报刊的性质和作用。明确提出报刊的阶级性质,指出不同阶级的报刊总是为不同的阶级利益服务的。2)关于报刊的任务。明确提出党领导下的报刊是党的言论机关,是党的宣传工作部门,宣传和组织是报刊最首要的任务。3)关于报刊的业务工作原则。《向导》、《中国青年》等党的报刊在这一阶段以自己出色的新闻工作实践,奠定了业务工作的重要原则,并摸索出有效的工作方法。4)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品格。《向导》、《中国青年》等党的报刊的实践和论述表明,无产阶级党报工作者的基本品格是:忠诚党的事业,立志献身大众利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洞悉国内外政治时事;深入群众,勇于实践,不怕艰苦牺牲。

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又是杰出的报刊活动家,他的新闻思想,在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发展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他的新闻思想要点是:1)关于新闻和新闻事业。李大钊指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

2)关于报刊的社会使命。李大钊强调报刊应以祖国的命运、人类的前途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3)关于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

李大钊指出,思想自由与言论自由,都是保障人生达于光明与真实的境界而设的。4)关于帝国主义的“新闻侵略”。李大钊较早地把帝国主义通讯社的对华造谣报道定性为“新闻侵略”。

5)关于新闻的教育与研究。李大钊指出,从事新闻记者工作的人,应有较多的知识。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发起者和缔造者之一,也是党的报刊最早的活动家与领导者之一。党建立前后,他的新闻思想对于当时革命报刊与党的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时期他的新闻思想主要涉及:1)关于党的报刊的宗旨与方针。2)关于报刊要有明确的政治主张的原则。3)关于自由权利。

20世纪4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闻事业有了很大发展,随着延安党的整风运动的完成,以《解放日报》改版为代表的新闻改革的深化,中国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宣告形成。这一理论形成的标志是:积20余年党报实践经验,共产党人对于党报的性质和功能,党委与党报之关系,党报工作的方针与原则,党报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等问题,有了系统的、深刻的、科学的认识,并以具有一定规范的学术语言将其阐述出来,同时,全党和全体新闻工作者对此有相当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党报理论,不同于孙中山时代的党报思想,也不同于国民党执掌全国政权之后新闻统制下的党报思想,而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级特色。

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学术和实践来源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无产阶级报刊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列宁、斯大林、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共产国际、苏联党和政府的新闻学论述及文献;

毛泽东、刘少奇、陆定一、博古、张闻天、胡乔木等新闻工作领导人与指导者的新闻论述;中共中央、中宣部、党的各高级领导机关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解放日报》等重要的党的报刊的社论及新闻学论文;萨空了、恽逸群等学者型新闻工作领导人的新闻学着作。

这里结合各种文献和着述,对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党报理论的主要内容作概括性的梳理。

第一,关于唯物主义新闻观。党报理论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其核心是对于新闻的本源的解释和认识。这种唯物主义新闻观,有着经典的表述: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是唯物论者的观点。因此,唯物主义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尊重事实,无论在采访中,在编辑中,都要力求尊重客观的事实。

第二,关于党报的性质。党办的报刊,是党的这个巨大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党的一系列文献强调,党的报刊是党的肌体的一部分,是党的喉舌耳目,是党这个大集体的宣传员和组织者。党报的使命,由党的使命所决定,它在党的组织肌体内的分工,是把党的方针政策,宣达给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因此,“党的组织的喉舌”,即为党报的性质;担任“党的宣传者和组织者”,即是党报的任务和党报在党内的地位和所担当的角色。

第三,关于党报的特性。党报的特性也是党报的品格、品质。延安《解放日报》改版社论《致读者》就提出,党报所必须具备的品质是: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改版一年又十个月之后,报纸在《本报创刊一千期》的社论中坦诚地表示,《解放日报》至今仍没有具备这四个品质。可见,要真正做到这四个特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第四,关于党报的办报方针。依靠谁来办党报?也即党报实行怎样的组织路线?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这样几个字:全党办报。前引延安《解放日报》总结自己改革经验的社论中曾说,我们的经验一言以蔽之,就是“全党办报”四个字。实行全党办报的方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领域的生动体现。

第五,关于党报的作风。党的作风就是党报的作风。党的三大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党报的作风。

第六,关于党报的三个关系。党报运作中,存在三个关系,即党报与党委、党报与群众、党报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在认识与处理这三个关系问题上取何种原则,有何种规范,也是党报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七,关于党报的业务指导思想和文风。党报的新闻业务最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摆正政治与技术的位置。技术对党报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夸大技术的作用。“技术第一,政治第二”,这是反对党性的口号。

第八,关于党报工作者的修养。党报是党的机关报,是党的喉舌,但是党报上的每条消息,每个标题,都是从党报工作者的笔下写出来的。没有党报工作者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对于人民的利益的极度尊重,对于工作的非常认真,则党报不可能有完全的党性。对于党报来说,党报工作者是不可缺少的力量。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形成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毛泽东早期的新闻思想,萌生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30-40年代。20年代毛泽东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的影响,同时又在“五四”运动之后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与李大钊等人革命报刊活动的启发,因而他的新闻思想具有新鲜的政治内容和新时代的风格特征。这一时期主要的新闻观点是:1)办政治报纸以针砭时政。2)以民众为宣传鼓动的对象。

3)指出报刊的阶级属性。

20年代毛泽东较有代表性的新闻着述主要有《(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政治周报)发刊理由》和《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其中最着名的是《(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在延安《解放日报》整风和新闻改革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新闻思想有了极大的发展。这一时期他的新闻学着作有:《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工人》、延安《解放日报》等报刊创刊撰写发刊词;指导《解放日报》整风改革的一系列讲话和指示;关于在农村调查的讲话;《反对党八股》;

关于增强报刊宣传党性,清除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影响的一系列指示文电;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关于新闻宣传的部分;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的一系列指示文电;关于新闻写作的一系列指示文电;《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30年代的代表性论着是《普遍地举办(时事简报)》,40年代是《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在30-40年代,除了上面两篇经典性新闻论着,还有关于党报必须同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党性等方面的论述。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张闻天、博古、陆定一、胡乔木、刘少奇、萨空了、恽逸群等人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七、新中国前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研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开启了,一系列崭新的新闻政策运行了,一种新的新闻传播理念开始成为全国性的新闻传播指导思想。从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从延安清凉山到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历史前进了,环境变迁了,政治和文化氛围改换了,党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政策以及新闻传媒的业务指导思想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变动和调整。

作为党的政治局分管新闻工作的领导人,1956年5、6月,刘少奇曾对新华社与广播事业局工作做过3次指示,明确地指出新闻工作要整顿和改革。连同他1961年对人民日报社工作的指示,这些观点充满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学理精神和理论力量,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闻学的重大发展。刘少奇的主要新闻观点是——1.报纸存在一个很大的危险性

同类推荐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主持人场景应对技巧

    即兴发挥、临场应变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在简要介绍了几种临场应变的综合技巧之后,全书从开场导入、话题进行、即兴采访、受众交流、嘉宾把握、困境解围等方面列出了节目主持中可能出现的50种场景,并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应对技巧和处理原则。
  • 大众传媒素养论

    大众传媒素养论

    本书认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传媒生态的变化,凸现了提升我国大众传媒素养问题的重要性;本书对于大众传媒素养的研究范围作了较为严格的界定,揭示了大众传媒素养的内在涵义,认定了组成大众传媒素养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社会各个界别大众传媒素养的情况,提出了中国大众传媒素养的重塑问题。本书可供传媒学术界、传媒实务界、理论界、教育界以及宣传部门的人士阅读,高校中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以及对于我国的新闻与传播事业有兴趣的各界人士均可阅读。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热门推荐
  • 无悔青春之大胆爱

    无悔青春之大胆爱

    此书谨献给那些年想爱不敢爱的害羞男女们,圆大家一个爱情梦。
  • 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小偏方·小食物治百病(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书中没有为读者介绍名贵、罕见的单方或偏方药物。只是为读者介绍了上百种常见、价廉的治病小食物或小偏方。而且每一种都有可靠的疗效。相信定会给您的健康饮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纯白如谨

    纯白如谨

    生如夏花,绚丽多姿度一生。纯白如谨,愿能相伴于一生。
  • 翀上云霄

    翀上云霄

    一步步攀爬,不同以往的孤独一人,伙伴的陪伴也能使我变的更为强大,不仅仅是为了守护,更是为了追寻力量,我的名字终将响彻天际,直上云霄!
  • 偷来个女猎人

    偷来个女猎人

    我是司徒飛,一个被师傅偷来的孩子。却不小心成为了一个女猎人。师傅没酒喝了,我去打猎换取银钱;师傅没药敷了,我去打猎换取银钱;师傅每次都嫌弃我下手太慢,所以他每天都会刻意留出2个时辰让我练习。练习过关之后,他就会让我一个人呆着。直到有一天,一群身着铠甲之人找到我……
  • 重生之遭遇极品老公

    重生之遭遇极品老公

    前生景多娜是飞扬跋扈到不可一世,人人谈之恨不得退避三舍的景家傲小姐。……悲催的是她被人当成父女相认、鸠占鹊巢狗血故事里的炮灰。重生回来,景多娜励志做命运的操盘手,某天遇到被称作“商界传说”的极品男人,据说他令人见之忘俗,炙手可热,长着一颗完美的MacintoshHD的商务脑袋。“景总监,我这儿还差一个秘书,你补上。”多娜绷着脸,漂亮的唇撇下来,“敢问,还差什么?”简沂南面色平静,“暖床的。正好一起吧!”多娜怒,“都说你喜欢男人。”诡异一笑,“关于这个问题,我很乐意和你深入探讨。”本文系宠文,男主腹黑,女主聪明,结局HE。
  • 总裁大人是小白

    总裁大人是小白

    别人家的总裁狂霸酷帅叼,我们家的总裁蠢萌傻白甜别人家的总裁挥金如土,我们家的总裁小气抠门别人家的总裁日理万机,我们家的总裁喜欢烤鸡苒冰长着一张宫斗文里的脸,顶着商战文里的心机,身负复仇文里的身世,适合冰山文里的气质......奈何,遇到了小白文画风的总裁于是这是一篇女主单独出现的时候高冷,男主单独出现的时候帅气,男女同框的时候蛇精的文温馨提示:前方总裁出没,画风易变,食用时小心被噎哦
  • 我来自天山

    我来自天山

    当年在江南游历的状元爷慕容彦与私自下天山的月婵姑娘相恋,并私自成亲。没想不久月婵便被师父了缘师太发现并强制带回天山,从此让慕容彦遍寻不得。而当时月婵已怀有四个月的身孕,后来在天山上生下女儿知之,便难产而去。十四年后,轩辕王朝的二皇子为母妃独自上天山求解药,遇险被知之所救。当时正遇了缘师太大限已至,了缘师太临终托付二皇子带知之下山寻父。而此时的慕容彦也是当今宰相。从小在天山与动物一起长大的知之,有着一身出神入化的武功,但却不谙世事。随了二皇子来到京城宰相府,从此既成为天下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也成为青年俊杰们追逐的对象。故事便由此发生了。
  • 捉星

    捉星

    命运如同天边划过的流星,稍纵即逝,当破碎的命运降临到聂政的世界,努力生存中的他是否能借助这微微的光亮,捉住流星。这是一个努力之人就有回报的故事,这是一个抗争不公的故事,这是一个黑夜中追求太阳的故事。
  • 空空之巢

    空空之巢

    一位十二岁就独自离家学艺的剃头艺人,在繁育出一大群儿女之后,六十多年来仍在坚守着自己的一片理发小店。一件发生在小镇上的学生跳楼事件、一场从县城里惊爆出来的官场大地震、一场兴衰于小镇上的房地产狂潮却让他的儿女卷入其中。小说以小镇六十年来的社会变革为背景,以他家的几次变迁为纵线,重点展示他的几个儿女的家庭婚姻、情感纠葛、人生追求和不同的命运结局,以反映出当今社会中出现的空巢老人问题、留守儿童问题、房地产过度开发之后所出现的房屋空置和民间债务问题等,并试图从人性的角度,探索金钱、权力的诱惑与人们自身的贪婪、欲望之间所形成的魔咒,表达出心灵的空巢,才是最黑暗、最死寂、最可怕的空巢的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