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25

第25章 谈谈“绝对的出版自由”问题(2)

1899年,列宁在为党制定纲领时,参考了劳动解放社的纲领,他写道:“信仰、言论、集会等等绝对自由(这里似乎应该特别加上罢工自由)。”1903年,列宁最后起草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提出了党最近的斗争目标,其中的一条即是“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罢工与结社的绝对自由”。制定党的纲领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为了保证它的明确性,列宁真正做到了字斟句酌。作为最近的斗争目标,他使用绝对的言论出版自由这样的概念,是以一定的已有的出版自由的模式为背景的,这就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能够达到的最大限度的言论出版自由。他当时说过,美国有充分的政治自由,就人民群众的政治自由来说,美国是举世无匹的。可以说,就使用“绝对的出版自由”这一概念的含义而言,列宁和恩格斯是一致的。

五、评对“绝对的出版自由”的批判

既然出版自由在法律、政治、社会的范围内已具有特定含义,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出版自由是抽象的,它只能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有否“绝对的”这个副词,表示的不过是一种自由完备的程度。对于这样的概念,它可以超越阶级,资产阶级使用它,无产阶级也在使用它。当然,“绝对的出版自由”仅仅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要求它能够说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出版自由的局限性和实际上各阶级享有的自由不平等,则超出了这个概念的负荷。列宁在谈到美国时,就注意到各种概念的涉及范围,他说:“美国没有贵族,而且资产者和无产者有同样的政治权利,可是他们在阶级地位上不是平等的”。在这里,政治权利和阶级地位这两个概念承担的负荷都是适当的和准确的。

绝对的出版自由作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出版自由最彻底的表现形式,对每个人和每个政党来说,仍然意味着不平等,最根本的障碍是金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这个障碍,并正在致力于健全法制,因而,它应当具备比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更为优越的条件,实现绝对的出版自由,即在出版方面彻底消除“人治”现象,按照最进步、最广泛的法律办事。我们不应该把这个概念视为资产阶级的专利。要求在中国公开宣布没有绝对的出版自由,只实行有限制的出版自由,并以此为自豪,这在理论上是愚蠢的,在策略上也是缺乏政治头脑的。当然,仅仅为了说话方便,我们也没有必要把“绝对的”这个副词挂在嘴边,但是应该在理论上对绝对的出版自由有明晰的理解。

至于谈到出版自由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这在像沙皇俄国那样的专制国家里的确如此,但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这个结论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生活在这种制度下的共产党人。恩格斯曾指出,在1846年谷物法废除后的英国,资产阶级“取得的任何一次胜利,都不得不同一个新的社会力量分享”。我们知道,英国资产阶级1846年以后取得的重大胜利之一,就是最后从法律上确立出版自由,而新的社会力量即是英国工人阶级。由于这个原因,恩格斯多次说过:“英国工人阶级有其历史悠久和力量强大的组织,长期以来享有政治自由。”“英国无产阶级依靠着发展水平最先进的工业,而且享有最大的政治活动自由。”当代欧洲各国共产党也认为,出版自由不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独享的权利,它也是人民斗争的成果。1975年法共和意共联合声明指出:“所有自由权利——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和本世纪以工人阶级为先锋队的伟大的人民斗争果实——应当加以保护和发展。这些自由权利包括: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自由。”当然,他们不认为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享受的出版自由已经足够了,但这些自由权利是走向社会主义的基础。1975年西共和意共联合声明就曾指出:“社会主义只能通过民主的发展和民主的全面贯彻才能确立。发展民主的基础是:……言论自由”等等。

六、“绝对的出版自由”为什么会遭到批判

造成我们多年来对绝对的出版自由进行讨伐的原因是什么呢?

从政治上讲,有一种保守的思想在起作用。夺取政权前,我们党认为言论出版自由“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将它视为最主要的一项自由权利来争取。掌握了政权,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以后,仍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伴随着一种已经变得不正常的心理:一听到出版自由的要求,就认为是随心所欲地胡说胡写。把自由作如是理解,那出版自由确实是不得了,整个社会思想就会一片混乱,安定团结的局面没有了。

如果再加上个“绝对的”副词,那仿佛就一定会与犯上作乱有必要联系了,当然在批判之列。可以说,这是一种自由恐惧症,谈自由而色变。这种心理状态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胸怀很不相称,倒与我国几千年的小生产者的狭隘心理相适应。

从认识、思想上讲,这是长期忽视法制建设的结果。由于特别的历史斗争环境,我们习惯于按上级的指令办事;夺取政权后,没有及时改变这种情况,而是把它发展到国家的范围,使得人们习惯于抬头看上司,习惯于自上而下地发动的一次又一次政治运动,缺少法律意识,也不懂得自由在法律上的含义。与此同时,哲学普及中的庸俗化、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倾向,从理论上助长了对自由认识的混乱。这种倾向使得有丰富内容的哲学变成了几句适用于一切情况的大白话。认为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出版自由这个看法,就是由于没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同时又把它简单搬到哲学领域的结果。在哲学认识论领域,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绝对是无数相对之和。根据这样的哲学逻辑推理,不仅绝对的出版自由不被承认,就是出版自由也是受到怀疑的。

其实,出版自由作为政治的概念,是指人的法定权利;哲学上的自由概念由于学派不同,看法也不同,但与政治概念上的自由有区别则是没有异议的,例如,认识论的自由是对必然而言,价值论的自由是对他由而言,等等。这是几个不同的范围、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绝对的出版自由庸俗地理解为无政府主义,为了反对无政府主义又宣布出版不应该是自由的,那么这种思维逻辑就很像着名的绝对专制主义者拿破仑第三了。马克思曾这样评论他说:“按照他的声明,他之所以享有现在的权力,正是归功于对这种无政府状态的憎恨。他把这种对无政府状态的憎恨作为一种理由,用来替……取消一切出版自由、把所有反对他的绝对专制的人加以放逐或发配到凯恩去的行为辩护。”为什么在出版自由的问题上我们的某些理论,与历史上的专制主义者和法西斯主义者的理论同源,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言论出版自由问题上,不能把哲学上的自由与法律上的自由混为一谈,这个观点早已有人提出,但很少被人理会。在《有绝对的言论自由吗?》一文中,可以看到一段也许是唯一的对这个观点的反驳。作者说:“语言是思想的衣服。人们认识到什么程度,他的言论也就自由到什么程度。”“一定时代的人们不能穷尽真理,因而也只能接近而不能达到言论的绝对自由。”“同样,新闻、出版也没有绝对自由,总是受到人们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不能把自由的两种含义对立起来,更不能以摆脱外来强制为借口,否定‘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在这里,首先出现的是一种逻辑上偷换概念的错误。从哲学认识论上讲,思想认识的自由程度受社会发展的限制。语言是思想的衣服。所以言论不能有绝对自由。这个三段论无形中将思想和语言这两个概念偷换了。既然前提不成立,后面讲新闻、出版也没有绝对自由的道理,便站不住脚了。

作者最后要求把“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纳入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的内涵,这实际上是在说,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否则就谈不上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这种对自由的要求,等于要求一个人认识了客观规律才去探索客观规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高调的自由论,口头上承认实际上取消任何自由。

绝对的出版自由本来是一个有稳定的内在含义的概念,如果能够有宽松的百家争鸣的环境,是个很容易说清楚的问题。

它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如此遭遇,实在是人为造成的。把它作为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进行讨论,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胡启立同志不久前的一段话,也许会对这样的讨论有所帮助和启发,他说:“关于自由、民主、人道主义,人权等等,我们不能把这些口号的使用权都让给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我们放弃了,说这些全是资本主义的,那么,社会主义还剩下什么呢?”

同类推荐
  •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

    《新编社会学大纲》按照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新要求,根据作者20年的社会学概论教学经验,参加国内外同类最新和最成熟的研究成果,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集国内外业内关注的最前沿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实现了教学内容重组。全书共18章(每周1章),每章以核心核念为主导,知识点系统、清晰,构筑线索新颖,信息量大,既适应学生自学,又为课堂教学留下空间,是社会学概论的创新版。本教材既适用于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学,也可以用于新闻、社会保障、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教学。
  • 职工快乐工作

    职工快乐工作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

    《赠言寄语》讲述了: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博采知识,可以增长才干,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阅读撼人心弦的高贵作品,就如同亲炙伟大性灵的教化,吸收超越生老病死的智慧,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时空,让心灵沟通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热门推荐
  • 碎相思

    碎相思

    女主无意模仿一张不明朝代的刺绣仕女图后意外穿越,化身为伊府夫人顾念儿,无奈却失去前世今生的记忆。顾念儿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与三皇子南弘宇、相国之子慕天昊产生了情感纠葛。在意外得知了伊成奚的秘密之后,顾念儿与之成为了知己。无奈伊成奚为了帮助三皇子南弘宇的皇室纷争,不得不多次舍弃自我情感。顾念儿在伊府、皇宫和自我的小世界中徘徊。一次次的得到,一次次的失去,想放下,心却不由衷的想起。顾念儿只想简单的生活,却不知为何有如此多的人紧追不放。在多次的危机中,念儿因祸得福结识了众多心心相惜的好友,在这陌生的时空,在这危机四伏的环境,人心是最值得珍惜的,只求上苍不要无情剥夺。
  •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劳节俭故事

    影响青少年的100个勤劳节俭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为主干的伦理型文化。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
  • 重生之吃定你

    重生之吃定你

    本以为自己就要这样无牵无挂过完一生的黄杨,却因为一个即将成为自己姐夫的男人改变了自己的一生,意外重生成男人的顶头大上司,如此大好的天时地利人和,重生后的黄杨怎会不好好利用呢?且看重生酷总裁吃定前世小姐夫。
  • 教外别传

    教外别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个王子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个王子

    他静静的坐着马路边,头埋在双膝间,白色T恤在微亮的路灯下诡异惊心。鲜血已成暗红,混合在脏乱的牛仔裤上。黑色的头发依旧飘逸,在夜色下那么丝丝扣人心弦。我的心没由得一痛。一个落魄让人心疼的王子,任由寂寞的身影投在地上,漠然、孤绝。
  • 青天有所命

    青天有所命

    印象中的那抹眼神明亮清澈,那种话语温柔动听,却不是这样冷冷的!命运交织,有缘无份?沧海桑田,物是人非?青天有所命,人定能胜天!
  • 从监狱里走出的强者

    从监狱里走出的强者

    三名少年因错手杀了皇族被放逐到了帝国的监狱。在冰天雪地的监狱中兄弟三人与冷风为伍,与寒冰争锋,与野兽抢食。在这里三兄弟逐渐的懂得了这个世界的残酷和无情。也感叹到了帝国的野心,不断的抗争与镇压后,三兄弟破开了帝国的监狱,带领着众囚徒加入了乱世争霸之中。
  • 那些年我看过的鬼故事

    那些年我看过的鬼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本笔记本记录着许多恐怖故事,每一页都是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经历。可能是医生,网吧老板?或许是古代人,营养师、吸血鬼?又可是杀人恶魔,帅哥、美女?也可能是小孩,是婴儿、是一件物体,世上每个角落都出没过它的身影,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它能穿越时空,也能去到未来。这一切都因为是………………!“咔咔!”就让我来说一说这本笔记,这故事,这人生吧!粉丝讨论群:521255869欢迎你的加入…………
  • 囚谁

    囚谁

    我,始终站在被动者的角度去感受在她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不敢去依赖随时可能失去的依靠。即使喜欢他,都显得那么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