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26

第26章 试论隐性采访的法律意识和行为规则(1)

写于1999年,发表于《当代传播》1999年第5期。

近年新闻界关于隐性采访的讨论很多,如果分析一下已经发表的文章内容,就会发现:处于实际新闻工作岗位的同志,对于隐性采访予以充分肯定,特别在谈到舆论监督时,它被视为一件能够痛快地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而从事新闻学研究和教学的同志,则较为谨慎,更多地谈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问题。

这是由于所处地位和知识结构的差异造成的。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在涉及舆论监督的采访中遇到许多阻碍、刁难甚至恐吓,一旦通过某次隐性采访获得成功,自然就会对这种采访方式情有独钟,说出许多充分肯定的话来。而学过新闻理论和历史的同志知道,隐性采访在中外历史上不乏其例,早已有之,但在理论上则始终处于一种法律或道德的悖论中,予以肯定的程度是很有限的。我认为,鉴于许多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种方式可尝试在特殊情况下采用,但不宜普遍倡导。在不得不使用隐性采访方式时,记者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并使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的一般道德,并尽可能避开法律禁止的领域。

一、隐性采访的法律地位分析

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身份或以其他假身份,采用各种能够获得信息的方式(包括偷拍偷录)从事的采访活动。

特别是其中假冒身份、偷拍偷录、说谎以及未经告之进入私人领域等等行为,即使是为了揭露坏人坏事,有时也会构成法律与道德的悖论,并且不受法律保护。法律只保护公安、检察和安全机关因工作需要、经过批准的这类行为。

有的同志认为偷拍偷录“可为”的依据是“新闻自由、公民的知情权和舆论监督权”,并论证说:“采访自由作为新闻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受到法律保护,这就保障了记者对任何新闻事件有采访、了解、发掘的权利,有选择采访方式的自由。偷拍、偷录作为采访方式之一,理应属于记者可以使用的权利。”这种间接又间接的推理,环节转换上存在明显的漏洞。如果作为法庭上的辩护词,当事人肯定会被驳得无话可说。

还有一种观点,即认为只要对方是犯罪行为,不受法律保护,我的偷拍偷录就变得合法了。“对不受法律保护的人及行为,可以运用偷拍偷录等方式实施舆论监督”,例如,“贩毒者及其行为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偷拍偷录的资料不仅不会产生法律纠纷,而且还成为这一报道中不可缺少的精彩片断。”这里作者误解了法律。只有司法部门有这种权利;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记者,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并没有赋予他们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获得信息的权利。民间有一种“以正义的恶对非正义的恶”合理的道德观念,但法律上除了“正当防卫”外不承认这一点。

不论是我国的现行法律,还是多数外国的法律(包括新闻法及不是法律的新闻自律),都没有明确赋予记者可以假冒身份、偷拍偷录等行为的权利,倒是一些法律、法规、案例对此有所限制。像美国这个被认为是最自由的国度,这方面的限制却相当严格。“在美国的大部分州,未经许可非法‘偷拍’都被认为是犯罪”,“公民包括新闻工作者拥有窃听设备都是非法的,被认为是触犯刑律的”。美国历史上曾有一“生活杂志案”,一名该杂志的记者冒充病人的朋友进入某医疗中心采访,偷摄录下病人与医生的活动。公开报道后一名医生因无照行医被判有罪,但记者也因侵犯了其隐私权付出1000美元赔偿。较新的案例发生在1992年,美国ABC公司的两名记者持假身份证到狮子食品公司的超市工作,用藏在假发里的微型摄像机和带在身上的小麦克风摄录下该公司出售过期食品、把腐肉清洗后改包装等情况,在电视“黄金时间实况”节目播出后引起轰动。狮子公司以欺诈、违反公司雇员和侵入私人场所的规定、违法获取公司工作现场情况等罪名起诉ABC,结果法院最终在1996年判ABC侵犯狮子公司隐私权的罪名成立,赔偿550万美元。

狮子公司为出售的食品造假显然违法,但该公司一方面的违法并不影响它有权利控告ABC的违法。在法制健全、权利界限清晰的社会里,本来是为了监督违法现象的记者,自己也必须守法,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道理。

随着我国法治的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需要不断强化,那种“小偷岂能告警察”的民间观点应该适当纠正。在法律面前,小偷与警察是平等的。小偷该抓,如果警察抓的过程违法,同样要依法惩处。拥有客观报道权的记者,其报道过程也要在法律的范围内。1954年国际记联通过的《记者行为原则宣言》第四条规定:“只用公开的方法获得新闻、照片和资料。”虽然这只是个自律性质的文件,但反映了一种对法治的认识。我国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有规定:“要通过合法的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明和要求。”这个规定无论如何不可以理解为提倡偷拍偷录的采访方式;同时,也隐含着不提倡隐瞒身份的采访的意味,因为在那种情形下,被采访者不可能声明或要求什么。

我国目前的法律,没有允许或禁止隐性采访的条款,但某些法律涉及报道的禁区,可以概括为四大类,这些同样适用于限制隐性采访的范围:

(1)不得涉及国家机密;(2)不得涉及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各种公民的隐私;(3)不得违背保护未成年人和保障妇女权益方面的法律规定;(4)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具体的法律内容,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专门论述,这里不再赘述。

二、如何看待我国“火”起来的隐性采访

隐性采访虽然早已有之,为什么现在一下子“火”起来,像是突然发现了一种新式的“秘密武器”?这与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业的竞争,以及当前紧迫的反腐倡廉斗争有关。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长期以来是以宣传党的政策为主,因而许多同志对于隐性采访是陌生的。一旦进入市场经济的新环境,能否及时抓到影响社会的新闻,就成为各种媒体相互竞争的焦点。隐性采访可以相对快地抓到生动而有力的新闻,在没有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淡季,“策划”出引人入胜的话题来,于是使一些同志误以为这是新事物。殊不知像隐性采访、新闻策划之类,百年前就曾经在发达国家掀起过热潮(例如美国赫斯特、普利策搞的“煽情新闻潮”),他们那里在经历了教训之后已经有过冷静的法律、道德的思考,怎样做和做到什么程度适当,形成了一些自律性职业规范。我们刚进入市场经济,一定程度上正在经历人家走过的道路,应当注重吸取人家的经验教训,以期少走弯路。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人家的经验知之太少,知道了也不够冷静,动不动就要“打破理论”,结果一再重复人家过去工作的偏差。学一点这方面的世界新闻史,可能会使我们对于诸如隐性采访、新闻策划(指媒介参与制造事实)之类的问题,认识全面一些。

现在媒介和老百姓对于使用隐性采访的方式各种揭露腐败的报道,都感到很痛快。这是由于社会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人们对于舆论监督的愿望十分强烈,因而暂时忽略了采访操作方面的问题。这类隐性采访由于“人赃俱在”,舆论的压力也迫使当事人不敢与媒介“理论”。换句话说,我国目前能够允许隐性采访这样普遍地使用而没出现多少问题,是由社会道德支撑着、以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条件的。为了保障社会的持续稳定,需要逐步用法律限定这种行为。另外还要知道,虽然我国尚没有限定什么样的证据不能上法庭,但是不少国家明确规定,未经批准的偷拍偷录的材料在法庭上不能作为证据。

我国的新闻体制处于转型过程,现在媒介在舆论监督方面所以能够发挥强大作用,能够如此广泛地使用隐性采访而没有多少非议,一定程度上并不是依赖媒介自身的特点,而是因为这种监督相当程度上是党和行政权力的延伸。如果我们的媒介不是某一级党政机构的正式代言人,隐性采访在法律和道德上的一些问题将显现,这方面的新闻官司会增多,那时就会影响到其监督的威信。许多违法乱纪者不怕司法部门,而怕媒介曝光,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社会体制的缺陷和法治的不够完善,这种状况也造成社会心理和社会观念的偏差。我们的记者们在总结成功的隐性采访经验时,不要在媒介的强大威力中过分陶醉,过高评价媒介和隐性采访的作用,而要对违法乱纪者不怕司法怕媒介的现象做些理性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将来的报刊不再定级别、国家不再拨款、不允许下文件摊派订阅、不向主管机构缴纳收入,即“四不”时,媒介能够发挥多大的舆论监督作用,主要凭的是自身的声誉了。那时偷拍录等行为会在多大程度上得到社会道德的认可,我们可以尝试着与社会学家们研究这个问题。

有的文章认为,“隐性采访有利于记者转变采访作风”。

如果与高高在上不深入基层的态度相比,这确实是一种作风的转变。但再深一点考虑,那么不少隐性采访恰恰是由于记者懒惰而找到的采访“捷径”。例如,测试110或寻呼台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多跑发过案和报过警的单位或个人、多访问一些寻呼台用户、查阅各种记录等方法来采访,其中会发现许多隐性采访中得不到的人情故事。几个隐性电话轻松完成采访,不能说是一种好的新闻工作作风。现在有的记者常说:不能守株待兔,要主动出击。如果主动出击指的是这类隐性采访,不宜提倡,这就如一位作者所说:“对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有时还真得有一点‘守株待兔’的傻劲儿,但任何时候都玩不得‘杀鸡取卵’!”随着法治的完善,人们的法治观念也在增强,特别是个人的权利意识越发需要得到尊重。这种意识的增强同时也将意味着:人们对于广播电视上经常出现偷拍录的声像会感到不安。

虽然揭露的是不法现象,但这种不用着得到批准,只能依据记者的良心判断就可以随时采用的方式,对每个人的正常生活不会构成威胁吗?既然记者可以采用,那么就不能阻止社会其他公民或团体也采用,一旦这种秘密刺探行为没有法律的限制而被普遍采用,不论在观念上还是在社会行为上,都将潜伏着对法治本身的巨大威胁。因此,我们不能为了眼前而忽略未来,从长远看,“谨慎使用隐性采访”千万不能成为套话。

三、隐性采访涉及的道德和法律悖论

新闻工作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是:面对各种违法行为,正常的采访往往难以获得全面、真实的材料,而采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诸如隐性采访中的假冒其他身份、说谎、偷拍偷录等等,较容易获得新闻线索。于是,面对这种情况在新闻职业道德上便出现三种典型的做法。一是所谓“绝对主义道德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坚持遵守各种公认的道德规范。二是所谓“反强制主义道德论”,没有任何道德约束的考虑,只要能搞到材料,使用何种手段是无所谓的。三是一种较为折中的行为原则,即“境遇决定行为论”,原则上遵守各种职业道德,但遇到具体问题时会权衡利弊,也许会违背一些道德规范。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新九龙山村的幸福生活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九龙山村为例,运用文化人类学和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武义县九龙山村“下山脱贫”的社会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进行考察和研究。
  •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

    本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社科普及课题的成果,列举了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的生平、职业生涯、新闻思想,其中有梁启超、王芸生、林肯·斯蒂芬斯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等中外著名新闻工作者,这些人也正是中外新闻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这些中外名记者的梦想与追寻为当代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热门推荐
  • 外星人不可能那么萌

    外星人不可能那么萌

    2015年8月,斯德哥尔摩学术会议上,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或是通往平行宇宙的通道,人类有可能从黑洞中逃脱出来,而不是陷入在黑洞中……2025年8月,距远日行星海王星0.7光年的位置,突然出现了“黑洞”!关于“太阳系崩溃”、“地球毁灭”等理论再次甚嚣尘上……2035年的8月,我成功考入了特种警察学院,并且获得了保送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资格……2040年的今天,我照常被闹钟吵起来,然后迅速喝完了一碗豆腐脑,叼着半根油条,坐上“雷影”战机,前往火星……
  • 网游之时光王者

    网游之时光王者

    一位少年拿着七星琉璃剑,身怀七星续命灯,身骑鬼域紫雷龙,怀揣着理想与抱负,最终踏上了《时光》这款游戏的顶峰,喊着“一生戎马,只为时光”的旗号。站在了王者之位.
  • 戮灭天地

    戮灭天地

    无尽的世界,蕴藏着无尽的奥秘,无尽的深邃与浩渺强者之路,可有坦途??少年在不断的成为强者的道路上,不断的成长
  • 阴阳师灭世之光

    阴阳师灭世之光

    “怎么会这样?身体……”“尸体……”“怎么,我还用咒力吗?”秦乞的周围是黑茫茫的一片,昏黄不见天日,唯一的亮光,只有双手上的符咒,但是咒力却……
  • 查理九世之背叛的恶魔之音

    查理九世之背叛的恶魔之音

    他依旧站在原地哭泣,没有人来给他解释,他以为一切都是真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中。她开心的站在一旁,她赢了,与身旁的男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殇幻天

    殇幻天

    什么?吃个果子就被换了一次血?我换!什么?要我吃的比饕餮还要多??我吃!什么?帝江要把我关到他肚子里?我忍!什么?凤凰,三青鸟要逆推我??我认!什么?天狗说月亮不好吃让给我?我拿!够了,你们都够了!我承认我食量小,爱招惹人,长得帅,够哥们这些缺点,但哥要努力修炼!我要报仇!我要抢回我的女人!天束我?崩天!地拘我?裂地!天神阻我?戮神!爱与热血交织在这,亲情,友情,爱情汇聚于此。来吧,开启属于我的时代!新人新作,希望踊跃提建议,希望大家给我一点信心!毕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创作写故事的梦!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感谢支持!
  • 呆萌天真:魔妃太淘气

    呆萌天真:魔妃太淘气

    她是他在生死之际契约的戒指里的精灵,她会医,会毒,会做饭,会驭兽······她救他,帮他,他爱她,宠她。她的出现,让他知道了。这世界上,并不只是只有勾心斗角,阴谋诡计,还有爱。他的出现,让她知道了,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背叛,欺骗,还有爱,这是我的第一本书,我写的肯定不好,大家多多联系我O(∩_∩)O谢谢!!
  • 说好的重生复仇呢

    说好的重生复仇呢

    我自杀了在这场利益的婚姻中我受够了这个男人给我的侮辱有幸重生回到婚姻交易之前我一定要逃离这个命运,让那个男人付出代价可是。。。“请让我做你的狗吧。”这个跪在我面前的男人是谁
  • 守护甜心之血瞳天使

    守护甜心之血瞳天使

    当天使的眼瞳被血染红,她盯上的人就插翅难逃。流出的血不会复还,做出的事不能后悔。就算他们流着血跪在她面前,终得不到她的宽恕。她,是血色的彼岸,是死神的座右铭。她,扎根在坟头,在午夜十二点妖娆绽放,拉响地狱的梵婀玲。她,是来自地狱的怨灵,是代表仇恨与死亡的花——血色曼珠沙华。高高在上地坐在宝座上,勾起唇角,打一个响指,妖娆一笑:“Gamestart。”在这一场游戏里,她,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王,而他们,只是一群任她摆布的小木偶,而已。
  • 婚囧

    婚囧

    青年教师李修凡因工作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抑郁,得了性功能障碍,和妻子过夫妻生活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满足妻子的生理需求,李修凡请医吃药,病情仍不见好转,性生活的不和谐,给生活带来无尽的烦恼……妻子汪小喻是电视台一个美丽而有才华的记者,她的上司对她穷追不舍,李修凡疑神疑鬼怕老婆红杏出墙,闹出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