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世纪70年代至1914年]
以电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由蒸汽机时代跃进到电器和钢铁时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又正式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而金融资本和垄断组织的性质,决定了它的自私、欺诈以及种种卑鄙丑恶,最后导致了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从此,奸淫掳掠无处不在,“弱肉强食”4个宇,血淋淋地刻在历史和人类的额头。
德国
德国是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时,其工业生产已跃居欧洲第一位。发展最快的是黑色冶金业、机器制造业、军火工业、化学工业等。
德国是垄断组织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05年共有卡特尔385家,1911年就增加到556家。1893年,德国采煤业已有86%—87%的统一组织在莱茵—威斯特伐利亚煤业辛迪加中,到1910年,加入辛迪加的超过了96%;生铁辛迪加在1896年创立,到1910年成立德意志协会,过了两年,几乎掌握了全部的德国生铁工业。德国的电气工业由“西门子—哈尔斯克公司”和“电气总公司”控制,后来,两大公司联合为康采恩,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电气业部瓜分世界市场。化学工业最初有六个垄断组织,后来发展成两个托拉斯,统治着整个化学工业。
在军事工业方面,克虏伯公司占据统治地位。在化学、电器、光学和精密仪器等新工业部门,从一开始就由垄断企业经营。随着工业垄断组织的发展,银行资本也迅速集中,柏林九家银行控制了全国资本的83%。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结合,形成了金融资本。德国垄断资本的形成,标志着德国已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容克贵族在保存封建残余的基础上,从事资本主义经营,成为许多公司和银行的股东。大工业资本家也购置大批地产兼为大土地所有者。于是,容克贵族便和垄断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操纵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1888年3月9日,90岁的威廉一世病逝,其子腓特烈三世即位。可是,他在位仅99天就病亡,他的儿子威廉二世便正式登基为皇帝。
野心勃勃的威廉二世即位后,与俾斯麦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1890年,他利用俾斯麦内外政策上的失败,将俾斯麦赶下台,开始亲政。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建设海军,以争取世界霸权,实行所谓“世界政策”。因为从19世纪90年代后,德国经济迅速发展,其工业生产已逐渐超过英国,可它占有的殖民地面积据1899年的统计是100万平方公里,只及英国殖民地的1/9、法国殖民地的1/3,所以,德国迫切要求按经济政治实力重新瓜分世界。从90年代起,德国相继出现各种沙文主义组织,其中最反动的是泛德意志协会,它大肆宣扬日耳曼民族优越论。
在对内对外政策方面,威廉二世的外交部长、后来的宰相毕洛夫公开叫嚷:“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只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日光下的地盘。”在威廉二世“新路线”方针支配下,1905年,德国参谋总长史里芬主持制订了作战计划,即所谓“史里芬计划”,准备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击败法国,然后主力东调打垮俄国。威廉二世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黄祸论”,矛头直指亚洲地区,首先是积极参与瓜分中国的狂潮。1897年,德国强占中国胶州湾,接着把整个山东占为它的势力范围;1900年,又参加八国联军,残酷镇压中国的义和团活动。1899年,德国侵占了太平洋上的马里亚纳等群岛。在西亚,德国积极推行“三B”政策,1903年,和土耳其签订了修筑巴格达铁路的条约。这条铁路的修筑,不仅使德国的垄断资产阶级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使它的势力伸入土耳其和西亚,威胁了英国对印度的统治,成为德国向东方进攻的工具。
为了争霸世界,德国加紧扩军备战,尤其是拼命发展海军。
1894年,威廉二世公然宣称:“没有一支能够发动攻势的舰队,德国就不可能发展世界贸易、世界工业,以及某种程度上的公海捕鱼、世界交往和殖民地。”他特别赞赏“即使和平时期一支强大舰队的存在也能给外交谈判增加力量和作用”的论点。为此,德国设立了独立的海军部。1898年和1900年,德国议会两次通过庞大的建设海军法案,军费开支年年增加。到1914年,军费开支已占国家预算的一半,拥有战舰232艘,成为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海军强国。
德国的世界政策及其侵略活动,特别是大力发展海军,使它和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到20世纪初,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