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7800000027

第27章 重读贝卡利亚的刑事程序理念(2)

综上所述,贝卡利亚主张“无罪推定”,反对讯问前要求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宣誓的做法,反对秘密控告,主张赋予被刑事追究者以辩护权,主张“逮捕”情形法定化,审前羁押的时间应短暂,强烈抨击纠问式的诉讼程序(对此,贝卡利亚称之为“侵犯式诉讼”),推崇“调查式诉讼”。在这种诉讼模式下,法官不偏不倚地了解事实,中立地听取控辩双方的辩论意见,而不主动追究犯罪。由于“从历史上看,无罪推定是在否定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法律原则。它与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一起,构成了现代刑事法律的基石”。上述贝卡利亚以“无罪推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刑事程序法思想,是整个诉讼法学界的一大突破,该原则一旦提出即在18世纪的欧洲引起很大的反响,并直接影响到各国立法。例如,从欧陆国家来看,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9条宣告:“任何人在未被宣告为罪犯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从而明确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以后通过的法国《宪法》以《人权宣言》作为序言,大幅度缩减了死刑,废除无期刑,为了防止法官的专横擅断,对各种犯罪的刑罚都作了硬性规定。意大利《宪法》第27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在最终定罪之前,不得被认为有罪。”之后,德国、苏联、日本等国都在宪法或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了“无罪推定”原则,并且还出现了国际化趋势。可以说,“无罪推定”原则自从贝卡利亚明确提出以后,许多国家纷纷仿效,这一原则成了大陆法系各国刑事程序立法的基本原则。

但是,我们这里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大陆法系各国关于“无罪推定”的广泛立法和贝卡利亚的刑事程序法理念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因果关联呢?对此,答案应当是肯定的,因为:首先,就贝卡利亚本人的思想渊源来看,他的思想理念直接来源于当时的启蒙思想家,他自己也承认:“不朽的孟德斯鸠院长曾迅速地论及过这一问题,那不可分割的真理促使我循着这位伟人的光辉足迹前进”。1766年,在他写给其著作的法文译者莫雷莱(Morellet)的信中也坦率地说:“我把一切都归功于法国人写的书。这些书唤起了我心灵八年来一直遭受溺信教育遏制的人道情感。仅仅五年的工夫,我就完全转而相信这些哲理,并且成为(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的信徒。促使我完成头脑中革命的第二本书是爱尔维修的著作。是他猛然把我推向追求真理的道路,他第一次唤起我对人类的迷惘和灾难的注意。我的大部分思想的形成同阅读他的《论精神》是分不开的。”并且,贝卡利亚的思想也为启蒙学者所认同,“伏尔泰、布莱克斯通、边沁等大名鼎鼎的法学家都对贝卡利亚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例如伏尔泰就对贝卡利亚的著作和思想备加赞赏,认为“他的著作教育了欧洲”——这些都说明了贝卡利亚思想与启蒙学者之间思想的相通性,或者说他本身就是启蒙运动的“意大利成员”,而启蒙学者的思想对立法和司法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法制史学家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以意大利的贝卡利亚为主要代表的刑事古典学派的理论,更为资产阶级刑事立法所广泛采用”,并且“《论犯罪与刑罚》对当时法国的刑法改革颇具影响,革命前夕送呈三级会议的陈情书中有很多刑法改革要求,其依据就是根据刑事古典学派思想”,这其中无疑也包括了无罪推定思想。其次,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出版后,被迅速地翻译成法、英、俄、荷兰、西班牙和希腊等多国文字,并被再版多次,到18世纪末该著作的版本不下60种,贝氏本人也多次被邀请到国外访问,一本法学著作被迅速传播并在各国产生如此大的反响,也为立法借鉴提供了客观条件。再次,从以后各国立法对于“无罪推定”的表述来看,基本没有超越贝卡利亚界定的核心范畴。最后,从实践看,贝卡利亚的无罪推定思想确实在各国产生了实际效用。例如,“就法国法学而言,贝卡利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深远的。早在革命前,在1766年的一次会议上,当时的检察总长塞文(Servan)就强调了贝卡利亚思想的重要性。”“在贝卡利亚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以后法国的刑法改革也开始受到中产阶级启蒙主义者和政治家的重视,并迫使国王的专制政府逐步减轻刑罚的残酷性:1780年8月,废除了拷问制;1788年5月,宣布禁止使用跪椅、有罪判决必须提出理由、被宣判无罪的人有权要求恢复名誉等”,直到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所以,大陆法系各国宪法、刑事程序法律中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基本上属于贝卡利亚无罪推定思想的滥觞。

与上述贝卡利亚“无罪推定”理念对大陆法系各国刑事立法中产生的直接影响相比,这一原则在英美法系的体现如何呢?经过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与大陆法系各国在宪法、法律中规定“无罪推定”原则不同,英美法国家几乎从未在成文法律中明确载明这一原则——两大法系国家在此问题上的差异可能主要与各自的法律渊源和法律传统相关,在大陆法系国家实行成文法,往往注重一些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在法典中的明示规定,而在英美法系国家,以判例法为主,重视程序法,处理案件的实体规则是从一个个案例中显示出来的。当然,英美法系国家没有“无罪推定”原则的明确规定,并不代表它们实行的就是有罪推定,17、18世纪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启蒙思想和自然法思想的影响。例如,在美国,贝卡利亚的刑事程序法理念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的著作曾被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约翰·亚当斯(JohnAdams)引用,并被高度评价。有学者认为,“当贝卡利亚在写《论犯罪与刑罚》这本书的时候,美国正处于形成一个独立国家的阶段,我们的祖先受到了贝卡利亚、边沁和其他一些刑事古典学派犯罪学家的影响。我们宪法中的一些根本性权利,例如公开审判的权利,陪审团审判的权利,迅速审判的权利,质证证人的权利,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和持有武器的权利等,都被认为直接来自于这些古典学派犯罪学家的一些作品中。我们的宪法受到贝卡利亚思想的很大影响,他所赞成的许多权利现在已成为我们宪法中的根本性权利。”并且,“警察的一些行为也受到贝卡利亚思想的影响”。因此,贝氏的无罪推定等诉讼法理念无疑在美国也得到了全面体现。按照美国联邦《宪法》第5条修正案和第14条修正案的规定,“正当法律程序”条款事实上已经暗含了无罪推定理念在内,并且对联邦和各州有着双重的约束力。总之,贝卡利亚提出的以“无罪推定”为核心的一系列刑事程序法理念,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在世界各国立法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思想在整个刑事程序立法和理论的发展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刑事程序的人文理念

在贝卡利亚之前的欧洲中世纪社会,刑罚的残酷,刑讯逼供的严重,刑事程序的不人道,是出了名的。在欧陆封建法制的三大渊源(罗马法、日尔曼法、教会法)中,都充分体现出来:首先,在罗马法方面,“重民轻刑”,刑事制度简单、粗暴,《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刑事制度的的口供,可以对被告人刑讯拷问;1532年德国的《加洛林纳刑法典》是一部以残酷闻名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典,它规定用纠问式诉讼程序代替控告式诉讼程序,由于把被告人供述视为定罪的主要证据,刑讯逼供也成了查明案情的主要方法。总之,在纠问式程序下,由于口供被视为“证据之王”,刑讯逼供的泛滥就难以避免,刑讯被作为一种合法的审案方式,刑事程序的人道化更是无从谈起。

即使到了17和18世纪,欧洲大陆国家的刑事程序与中世纪相比也没有多大的变化,“拷问在各专制集权国家成为获取口供的一种合法的、普遍盛行的手段,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的拷问方法至少有40种”。“罪刑擅断主义、酷刑威吓主义和对违背宗教道德规范行为的迫害,在贝卡利亚写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之前的18世纪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正是因为如此,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对纠问式诉讼提出的批评开始增多而且越来越激烈,“不仅仅是有关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制度,而且更为主要的是诉讼程序制度”,受到当时信奉自由的法学家的攻击,“孟德斯鸠、贝卡利亚、当时的总检察长塞尔万都起来严词抨击刑讯拷打及诉讼程序所导致的不平等,尤其是对专断行为提出了有力的批判。”而贝卡利亚对于当时纠问式诉讼的批评主要是从刑事程序的人道化入手的,贝氏本人不仅在实体上反对刑罚的严酷,主张废除死刑,而且在程序上主张顺应人性发展,反对刑讯逼供。事实上,主张人道,反对暴力、残酷和擅权,这贯穿了贝卡利亚刑事思想的始终。在贝氏的理论中,也一直洋溢着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他认为刑事程序应具有起码的人文关怀,杜绝野蛮和血腥。除了前面提到的他所主张的奉行无罪推定、废除讯问前宣誓、赋予被告人辩护权、羁押时间应该短暂,以及反对秘密控告等思想外,贝卡利亚还重点对刑讯逼供的流弊进行了详细的、深刻的抨击和批判。

由于刑讯逼供是一种严重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权利的行为,并且在历史上广为流行,成为一种“合法的暴行”,贝卡利亚对此是深恶痛绝的。对于刑讯逼供的弊端和负面影响,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深刻揭示:(1)刑讯逼供是一种强权的标志,因为“犯罪或者是肯定的,或者是不肯定的。如果犯罪是肯定的,对他只能适用法律所规定的刑罚,而没有必要折磨他,因为他交代与否已经无所谓了;如果犯罪是不肯定的,就不应折磨一个无辜者,因为在法律看来,他的罪行并没有得到实现。”(2)刑讯逼供可能折磨无辜者,因为在同样条件下,遵守法律的人要多于触犯法律的人。(3)刑讯逼供导致了一种自己控告自己、自己痛恨自己的尴尬局面:“要求一个人既是控告者,同时又是被告人,这就是想混淆一切关系;想让痛苦成为真相的熔炼炉,似乎不幸者的筋骨和皮肉中蕴藏着检验真相的尺度。”(4)刑讯逼供使“罪犯与无辜者间的任何差别,都被意图查明差别的同一方式所消灭了”,因为“在痉挛和痛苦中讲真话并不那么自由”,当痛苦占据了人的整个感觉,给受折磨者留下的唯一自由只是选择眼前摆脱惩罚最短的捷径的时候,犯人的回答就是必然的。(5)刑讯逼供可能使强壮的罪犯获得释放,使软弱的无辜者被定罪处罚,因为它依据的是这样一种推理:“我,法官,责任是找出这一犯罪的罪犯。你,强壮者,能抵御住痛苦,我释放你。你,软弱者,屈服了,我就给你定罪!”既然刑讯的结局体现了个人的气质和体质情况,贝卡利亚辛辣地讽刺说,这样一位“数学家”就会比一位法官做得更好,因为“数学家”会“根据一个无辜者筋骨的承受力和皮肉的敏感度,计算出会使他认罪的痛苦量”。(6)刑讯逼供有违真相,因为“真相有时会从大部分人的面目表情中不期而然的流露出来,然而如果说从一个平静人的语气、姿态和神色中很难察觉出真相的话,那么一旦痛苦的痉挛改变了他的整个面目表情,真相就更难流露出来了”。(7)刑讯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被告人是否还犯有控告以外的其他的罪行,但这等于是说:“你是某一罪行的犯人,那么你也有可能是其他各种罪行的犯人,这使我深感怀疑,我要用我的真相标准核实一下。法律折磨你,因为你是罪犯;因为你可能是罪犯;因为我想你是罪犯。”这同样是没有道理的。(8)如果为了揭发同伙,而对被告人进行刑讯逼供,但是“一个指控自己的人,难道不是更容易指控他人吗?为了其他人的罪行而折磨人,难道是公正的吗?”(9)刑讯逼供并不能洗涤耻辱,因为“耻辱这种感情,既不受法律的支配,又不受理性的支配,而是受公共舆论的支配。实际上,刑讯本身就给受害人带来了一种耻辱,因而,这种方法是在用耻辱来洗涤耻辱。”总之,刑讯逼供的流毒是深远的,在刑事程序中清除刑讯、实施人道,一直是贝卡利亚追求的理想。同时,贝卡利亚在批判刑讯逼供野蛮、不人道的时候,也在不同层面上提出了一系列制约刑讯以及确保刑事程序人道化的举措:

第一,在口供的获得问题上,对于所谓的“提示性讯问”——即应该就犯罪的情形进行泛指的讯问,而不应进行特指的讯问。也就是说,讯问应该直接针对犯罪,而不能“提示”罪犯做出相应的回答。对此,贝卡利亚一方面予以肯定,但是同时认为仅仅禁止“提示性讯问”,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因为没有任何形式的讯问能够比施加痛苦的刑讯逼供更富有“提示性”。

第二,对于口供的效力。由于在大多数诉讼中,被告人对自己的罪行都持否认的态度,那么这时能否对被告人定罪呢?对此,贝卡利亚认为,当其他证据肯定被告人犯有罪行,以至他供认与否成为无足轻重时,是可以定案的——以此来弱化口供的效力,降低办案人员刑讯逼供的“动力”。

第三,审判程序应当公开,贝卡利亚在全书的结尾得出结论时说:“为了不使刑罚成为某人或某些人对其他公民施加的暴行,从本质上来说,刑罚应该是公开的、及时的、必需的。”这里所说的刑罚应该是“公开”的,事实上说的是刑罚的确定与实施过程应当是公开的。对此,贝卡利亚也明确提到——“审判应当公开,犯罪的证据应当公开”,并且反对秘密控告,那么为什么要实行审判公开呢?因为审判公开能“使或许是社会惟一制约手段的舆论能够约束强力和欲望,这样人们就会说:我们不是奴隶,我们受到保护”,而由于“舆论比强力更能深入人心”,所以实行审判公开有助于社会对司法的监督,有助于制约法官的专制和强权。

约诉讼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同类推荐
  • 民法物权

    民法物权

    本书介绍了物权法总论、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民法特别法中的物权制度等内容。书中内容新颖,体现了理论性、科学性、实践性与生动性的统一;既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作教材,也适合法官、律师等司法界人士使用,对于渴望了解物权法的广大群众亦是一本理想的法学读物。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被誉为劳动者的“保护伞”,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作为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修改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适用民诉法,我们约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规划室的专家对行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精神作提纲挈领的说明,重点提示适用重点、难点。
  • 上市公司经理报酬法律规制研究

    上市公司经理报酬法律规制研究

    上市公司经理报酬问题直接反映了传统公司治理中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过高的、不合理的以及脱离公司业绩的高额经理报酬,直接侵害了股东利益和公司债权人的利益,拉大了公司内部人员的报酬差距,削弱了公司员工士气,进而影响公司的竞争力,最终也将损害了国家竞争力。为此,对经理报酬进行规制也成为国内外公司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释义及实用指南

    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在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这部法律的通过,是我国农业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以法律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农村土地承包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

    《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研究》着重强调的正是西方先进的刑事法律思想对彼时中国的深刻影响。如果说中国近代刑事法律制度萌芽于清末,那么,其形成与巩固则在民国。可见,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不容抹煞的。因此,以历史发展眼光客观地阐释与评价民国刑事法律制度无疑为当今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这是本书编写的初衷,亦是作者的最终目的。
热门推荐
  • 璀璨赞歌

    璀璨赞歌

    在这世间,有一种东西,被称作种子。融合种子的人,便可以修行,得到强大的力量,挣脱这世间的枷锁,获得更多的生命。
  • 当初不经意的你

    当初不经意的你

    某天晚上,两人一边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边探讨《论:男的地位在女的之上是不是更有利于婚姻生活》的问题。他伸手把她捞进怀里,捧过她的脸:“关于我在你之上的这个问题,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很乐意让你体验一下在我上面是什么感觉。”他的声音带着喑哑的蛊惑,在她看来却是满满的深情。她伸出双臂紧紧搂住他的腰,脸埋进他结实的胸膛:“我知道你比我聪明,比我厉害,我要一辈子都在你之下。”他既开心又无奈,他吻了吻她的头顶,然后起身,把她从沙发上抱起。既然语言沟通比较抽象,那就只好付诸于行动了。“干嘛?”她惊慌道。“言传,身教。”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两人就已经纠缠在kingsize的大床上。“让你体验一下在上面的感觉……”
  • 汝本明君

    汝本明君

    传说的他,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却韬光养晦,她,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偶然的相遇,悲惨的恋歌,会有好结果吗?欢迎加入汝本明君读者交流群,群号码:584315440
  • 强缚的爱情

    强缚的爱情

    他洛奈奈的青春就像一场阴沉的暴雨,偶尔会被太阳那灿烂的光芒刺穿,可是那三个阴魂不散噩梦般的男人却如那惊雷和闪电,给他的人生造成种种严重的破坏。那三个男人给予的,从来就不是他想要的,生来就有着畸形的身体的他,拼命的用完美来掩盖自己自卑的心,可是那三个男人偏偏要残忍地把它一层一层的撕去,摧毁他的骄傲,碾碎他的尊严,埋藏他所有的星光璀璨,只留给他伤痕累累血流成河,终于他在希望和失望交替的恶性循环中绝望了,麻木了,把心放在了岁月的棺木里,下藏在时光的墓园中······
  • 翩翩邪公子

    翩翩邪公子

    我想让人羡慕我,我想活的有头有脸,我要让所有见到我的人都觉得不如我。但我知道那即使是做梦都办不到的,奇迹就在那一刻发生,让我有了追求内心梦想的底气。既然老天给了我机会,我为何还要约束,我要做我自己,做那些梦里都不敢做的事情。媳妇我要娶最漂亮的,地位、实力我要超越所有人……,取下枷锁放飞内心的梦,请叫我邪公子。
  • 总裁莫爱:爱你在心口难开

    总裁莫爱:爱你在心口难开

    被算计,被扫地出门,一夕之间,落入污泥,她从人人羡慕的谢太太沦为笑柄。“谢宸风,我不怕受到多少伤害,我只怕你不信我。”“安钰,你知道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背叛!”他鄙夷的言语,冷酷的眼神,一次次将她推开。爱人的心如双刃的剑,刺伤她一分,他自伤八千。若干年后,她穿千万婚纱要嫁给何家做千亿媳妇,他却哭着跪在她面前求她原谅。安钰冷冷的笑,“我等这一天等了太久,谢宸风你给我滚!”峰回路转,这次轮到她远远的甩开他,一血当年的耻辱……
  •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田园药香:猎户家的俏娘子

    一朝重生,医科大学高材生摇身一变成了穷苦小村花,一睁眼躺在了喜房内。家徒四壁,没吃没喝,全靠一身本事闯天下!开医馆,做药膳,包鱼塘,酿药酒,顿时风生水起,扭转乾坤。他是山中猎户,高大威猛,腹黑深情,宠妻如命。“夫君,咱们能不吃肉了吗?”“好!”白薇很快发现,虽然他换了口味,可是比以前更重口味。依山傍水,桃源生活,儿女成群,富贵满堂!【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陨神纪年

    陨神纪年

    神,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从来没有人知道这世界上是否存在着神,他们神秘而伟大,仿佛能够道破天机。在未来的世界里,人们依旧想要知道世界到底有没有神,直到2200年,那传说中的神的遗迹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时,一句神秘的话让人疑惑……
  • 善心得善果:报君恩

    善心得善果:报君恩

    古树参天,溪水潺潺,清澈见底的水,冰凉凉的。偶有微风,将这一番静止之画打乱,却更添韵味。一丛紫竹悠悠然随风而舞,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潇潇淅沥竹声的风情。忽地,一颗小小的头颅从紫竹丛中探出,淡红色的眼睛贼溜溜的四处打探巡视,终于放心而出,竟是一只通体雪白的白狐。它甩了甩毛茸茸的尾巴,坚挺着身子在竹丛间穿来穿去,速度并不快。微乎其微声响从岩石那边传过来,白狐先是一顿,双耳警戒向后退,獠牙外露发出威吓的低鸣。岩石后伸出一只血手,死命的抓紧岩石上的突起,再也不动了。白狐歪着脑袋同那只血手对视了片刻,它开始悄悄的悄悄的向那血手靠近了几步,身形微躬,后腿放松,如果那血手对它会有不轨的行为,它随时会以最快的速度溜之大吉。一只大手从身后摸过来,以白狐的灵敏狡猾居然也被一抓即中。它正要挣扎,却闻到一股熟悉的药香,遂放松了戒备。
  • 界临延泱

    界临延泱

    人们六岁开启玄印,吸引介质入体,以此修炼。开启的玄印有三枚分别在人的胸前和左右肩臂。吸引不同的介质,就会拥有不同的能力,而介质更是天花乱坠,缥缈虚无的玄灵,诡异莫测的魔种,奇幻绚丽的元素,下至普通的铁锅铁铲叉烧包,甚至还有人类(当然是什么性别什么外貌咱就不说了)……且看一个被父母要求吸收锄头,铲子的少年成长奋斗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