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内因与外因的影响,文明时代的出现,代表着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在绝对变化的时空中,相对稳定中有不同的文明时代的代表。如古代文明,它的政治、经济结构是奴隶制的,这一时期文明的最高成果是埃及文明。印度、中国、罗马文明也达到极高的成就。古典文明,它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封建制的,中华文明最先进入这一阶段,并达到最高成就,近1000年之后,西方社会才姗姗登堂入室。现代工业文明,西方社会则成为拓荒者,并取得了很大成就。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西方文明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兴盛,又以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衰落。世界风云变幻,起伏跌宕,惊心动魄。
金融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西欧国家向边缘国家大量投资,同时修建许多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带动了边缘国家发展——封建政治体制在这些国家解体了。然而技术和民族自决意识同样进入这些落后国家。边缘国家开始觉醒了,民族独立运动一波又一波地爆发。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文明世界带来了曙光,标志着人类新纪元来临。这一革命不同于过去西方内部的任何革命,它唤醒了那些衰败的受西方压迫的文明体系,意味着一种新的文明产生以及一个多极时代的来临。
在欧洲社会内部,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从砸烂机器中认识到,吃人的不是机器,而是这个社会的制度,让他们变得一无所有,因此,他们从心底发出了呐喊,把觉醒的愤怒变成砸向旧世界的铁锤,反抗社会之不公。无产者唱着《国际歌》,找到自己的同胞,他们义无反顾地向前,失去的只是锁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社会在变,文化也在变。告别旧的时代,新的文化诞生了,新文化的大旗帜飘扬在旧城堡上。文化在变迁中优化、扩张。世界文化潮流通过各种渠道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各地区的民族文化也在吸收世界文化潮流的营养。
世界文化潮起潮涌,此起彼伏。不同民族的文化潮涌仍然强弱不平,强势文化大潮对弱势文化的冲击,难以抵挡。
传媒文化对于当代人生活的影响和介入,使得人们对通过传媒扩散开来的文化形态、文化意识、生活方式、生活意识等逐渐趋向统一,从而摆脱了某种地方性和独特性,与整个社会文化的动向协调一致,形成了某种文化变迁与趋同。
信息时代人们每天都呼吸着信息的空气。信息流向的不平等,使得强势大国把自己的文化产品、文化观念、文化标准源源不断地输向弱势地区。“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原来的某个区域、某个地方社会所固有的生活样式、习俗、常规正在逐渐消失,地球村的形成使发达国家、富裕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在信息空间中广泛传播,也为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大众传媒的接受者所吸收、融合,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均质化。”这种均质化带有侵略性和殖民地统治性,它必然使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倾销,其结果,极大地摧毁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体系以及文化传承,使人们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相同的文化氛围与文化气息,却丧失了一个地区所独具的文化魅力。
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引起人们的行动欲望。而引起行动最基本的文化,是非个人的环境向个人的环境转化,将传媒上的一切转化为自我的一切。
一个对自己充满自信,坚信自己所选择的生活道路是正确的人,很难为传媒所左右,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却为数极少。
更多的人在人类社会这个群体生活的集体中,仍然需要得到他人的承认,需要得到他人对于自己的认可,而当这一切不能再从权威那里取得之时,就只有依靠大众传媒的指引。大众传媒声称这样的生活正是当今时尚,许多人便蜂拥而至,否则,就有落在时代之后的恐惧。电视观众可以分享屏幕上的生活方式所具有的文化体系,任何人都可以在此领略一番白日梦的妙不可言,虽然可以实现这些梦想的可能微乎其微。
通过传媒所进行的世界范围内的交流,确实使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的威胁,也促进一些国家和种族努力保持本区域、本民族的文化特性。
然而,民族生活方式的新领域在不断扩大,它也引导了文化的发展倾向。所以,致力于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知识分子,尤其是传媒应当承担起来的就是,努力吸收本民族以外的文化经验以丰富自己的民族文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体系之中,由于大众传媒的作用,文化特征不再仅仅以疆界范围内所属各国的社会生活形态为惟一的同质化倾向。它与我们所提到的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倾向并非矛盾。因为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双向运动的综合过程,一方面是高级文化类型自身多样性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同文化类型的同化而产生的同质性的不断增长。这是世界文化发展机制的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1.4文化的走向
分析了文化的形成、结构、传播、变迁等方面之后,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的特质决定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文化会沿着自身轨道而努力发展,文化在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使自身走向呈现新的特点。当我们回首文化的历史走向时,看到科技革命、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相交织、相渗透,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看到战后社会阵营的演变,不同社会体制之间的不断较量,各社会内部中掀起一个又一个文化热潮,以及席卷全球的社会运动。这些一浪高过一浪的运动,无不在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伦理规范之中留下烙印。
峥嵘岁月稠,风起云涌,多少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多少历史人物轮番亮相,你方唱罢我登场,净末生旦丑——人类的文化画廊呈现出纷繁多样的态势,令人眼花缭乱。
文化的走向,自有其发展规律,文化与文明结伴而行,相互影响,在演进历程中,如同万物生长,一般都会经过从孕育、扩张、成熟到衰落的过程。在曲折的演进轨迹中,每个阶段都留下了自己的社会形态,我国古代即经历了春秋、战国、帝国、后帝国时期这样的演进轨迹。
文化的这种走向意味着历史上常常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一种文化必须与它的社会文明相适应,才会得到协调发展,对社会生产力产生积极的作用。相反,如果不能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发展要求,一种文化必然会走向衰亡,新的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文化会取而代之。
回首历史,这样的规律随即得到了印证。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时时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波浪型的曲线。
春秋时期:在这漫长的数百年间,出现“百家争鸣”,带来了文化的空前活跃和前所未有的开创性。正是由于统一国家的衰微,政治乃至文化上的破碎,造成内部的竞争和创造活力,都因为其自由性这一必要前提,为一个社会系统的开放提供了可能。而游牧民族的一次又一次的以地缘政治为动力的撞击,成为这一文明体为再生拥有生机的外在因素。
战国时期:产生了一种为力图统一天下的各国的激烈竞争提供动力的思想,随即法家诸子带来改革风气,由于同土地所有权、技术水平、经济增长等因素的结合,使一种有别于旧时代的文化逐步形成其特征。
帝国时期:秦王“奋六世之余烈……履至尊而制六合”,终于一统天下,并顺应历史潮流,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全方位革命,建立了一个封建帝国。
后帝国时期:在这一时期前,有一个间歇过程,即五代十国。随后宋朝重新统一中国,标志着中华文化已进入衰微的后帝国时期,直至清朝灭亡、帝制崩溃,并由五四运动宣布了它的解体和新文化的开始。
宏观的历史时期遵循着文化走向的发展规律,在每个朝代,从它的诞生、发展、兴旺、衰退也都依照这样的规律。谁违背这种历史规律,必定被规律碾得粉碎。
中国的文化发展走向如此,世界上的文化走向概莫能外。西方文明同样经历了由勃兴到衰落的历史。它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孕育阶段的春秋时期;建立统一国家而争相改革壮大实力的战国时期;走向对外扩张的帝国时期;逐步衰落的后帝国时期。
文明的重心也不会一成不变的,文明力量重心是会发生转移的。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华文明仍绵延不绝,其他文明都留在历史书上供后人瞻仰。这既是古文明的遗憾,又是文明发展的必然。昔日的辉煌只有留着白头宫女闲说时。文明必须适应时代要求,才能新生。
文明的重心总是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发达生产力,只有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文明才会有生命力。如一些国家和地区接受了先进的思想、技术、组织形式,从而迅速缩短了文化差距,改变落后的面貌,进而发展成为文明的重心。
搭上工业革命快车的英国曾是日不落帝国,但老牌帝国不思改革缺乏进取精神,无可奈何地唱着贵族般的咏叹调,看新兴国家蒸蒸日上。文明的重心自然转向了充满活力的国度。科学技术是支撑起一个国家勃兴的支点。科学文化的普及,网络传播的兴起,为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代表先进文化力量的科学技术为处于文明边缘的国家带去了曙光。文明重心的转移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从中心位置向边缘地区扩张的技术、资金以及思想观念,最终成为边缘地区即第三世界国家社会复兴的某种动因。
文化基础仍影响着世界的格局,不同的文化基因组合成不同的国度,多元的文化组成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体系,文化全球化不是演化成只有单一文化模式的世界,而是构成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良好文化生态。
每一颗文化之珠,都在阳光下闪耀出七彩光亮。21世纪,文化将走向何处?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答案,但也是一个莫衷一是的难题。未来学家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未来文化的走向提出自己的看法,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或色调明快或灰色黯然的画卷。
尽管现在要准确地描述未来文化的走向并非易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况且未来文化也并非纯粹是一个虚幻飘渺的空中楼阁。基于对文化走向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我们认为,要展望未来文化的走向及特点,需要把握这两个基本的问题:
其一,必须注意到文化既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以社会生活为基础的。要了解文化的特点,就必须首先了解社会生活的特点,了解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及社会形态的发展状况。
其二,21世纪毕竟是从20世纪走过来的,所以,20世纪的社会生活及其文化固然会作为一种独特的镜像存留在20世纪的历史之中,同时,它们也都会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而渗透到未来社会生活及其文化的血液中。因此,我们可以从20世纪能够影响21世纪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入手,即从20世纪已显现出在未来可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形态中,分析把握21世纪文化的走向及特点。
21世纪,从经济生活上看,将是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建设的时代。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还会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建设会进一步发展。落后国家也会加入世界范围的市场建设潮,从而21世纪将会兴起全球性的市场经济浪潮。与此相应,21世纪的文化将会更加大众化。
21世纪,从政治生活上看,将是世界性的民主制度建设的时代。资本主义国家范围内的民主制度会进一步推扩,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制度建设会加快步伐,集权的国家体制会趋于式微,世界霸权主义会失去人心,从而在21世纪将会是一个民主体制大发展的世界。与此相应,21世纪的文化将是一个民主化的文化时代。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21世纪就是一个文化的多元化时代。
21世纪,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形态上看,世界将进入信息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广泛交流,将使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一道步入信息时代,从而世界各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会受到信息化的冲击,人的思想观念将变得更加开放。市场及信息的全球性,将会使21世纪的文化变得更加全球化。
21世纪,从人的自身发展来看,社会的进步,都应以人为本,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都应该是和谐的统一,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这个家园。因此,文化的发展应该更加个性化、人性化。
总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空前的发展,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转型,网络传播时代已走近我们,世界飘满了充满信息的空气。
我们有理由预言,21世纪的文化走向将是大众化、多元化、全球化、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