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林思絮马上换一支干狼毫沾墨,落笔之处墨黑如漆,也不是她想要的。陈清婉摇摇头,接过毛笔,纤指一动,笔尖在清水上略微划过落在砚台中左右晃动两下,再将笔一移,白纸上瞬间划晕开两抹高低山黛,再落渺渺几划,一行仙鹤盘旋山川。
林思絮不可思议地睁大眼睛,打心底佩服陈清婉。陈清婉含笑将笔交给她,林思絮激动接过,哪知拿笔的动作太快,扫了两点黑墨在陈清婉白色的裙子上。
“哎呀!”陈清婉惊叫一声,低头查看自己的裙子,一双秀眉皱得紧紧。
林思絮握着笔不知所措,今日是皇后设宴,这两滴墨可能会让陈清婉犯上轻驾之罪。她内疚地不行,带着陈清婉跑到池子边想用水淡一淡,陈清婉马上阻止说:“不成,这会让墨点晕得更大!”
她左思右想,看到棚子上的紫藤萝开得正好,灵光一闪,上去找了花色较淡的几朵。陈清婉也立马示意到她要做什么,点头同意。于是,林思絮从头发上取下两个用来固定的小夹子,将紫藤萝细嫩的花杆别在墨迹上,再稍作休整,这样看来花瓣将墨迹和夹子遮挡,就像本身装饰在裙子上一样。陈清婉也十分满意,还说裙子看起来比之前多了一丝特别的韵味。
这时,周围的官小姐都静下来退至两边。意识到气氛有变,二人也赶快排到队伍中。红衣凤冠的皇后由两行宫女伴驾款款步入园内,她先是以柔和慈爱的目光在众小姐身上环视一圈,然后将视线依次落在园中摆放的棋盘,书画桌,最后落在先前林思絮和陈清婉站着的地方。
她身边的宫女姑姑跟随多年马上会意,出声问:“此画何人所作?”
被吓了一跳的陈清婉迈出一步,紧张福了福身。
皇后见是她,双眉舒展上扬,在她身上打量一番,尤其在裙子上多停留了几分。林思絮在陈清婉身后也捏着一把汗,就怕被皇后看出这裙子的破绽。然而,皇后似乎并没有察觉,赏了陈清婉一朵牡丹花。
要知道这是皇后置办的赏花节,这花儿有上品有中品也有下品,牡丹可是花之上品,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皇后将牡丹赏给陈清婉,意也将“国色天香”赏给了她。
此时小太监们陆续撤走棋盘书画桌,摆上了花宴用的小桌。
国宴之上,大臣们依位而坐,这小小的花宴也沿用了这个规矩。林思絮坐在最前面,而陈清婉则跟她离了两个位子。林思絮刚刚入座,便听见皇后低声跟她身边侍奉了数十年的姑姑说话:“尚书家的女儿我早有耳闻,贤良淑德,让我一下子想到我那侄子。他们两个一刚一柔,天生良配。”她含着笑,回转过来的目光不经意对上林思絮,林思絮慌张收回目光,低下头去。
刚才皇后那一番话,摆明了意欲将陈清婉许给温梁。林思絮心中滋味千百,心念道:我跟温梁自小就有婚约,皇后却觉得陈清婉更适合温梁。小的时候,大家以为我同别的大家闺秀一样,却不想我最后是个不学无术的。温梁是皇后最心疼的侄子,定是要给他选一个最好的女子做妻。听人说,坐在正宫位子上的女人都极其聪明、极具手段,若她要让温梁娶陈清婉也不会没有别的办法。
念及此,林思絮内心更是闷慌得难受,拧着手帕不滋不味到宴散。
陈清婉第一时间凑上来握住她的手,对她表示感谢。林思絮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是我把墨溅到裙子上差点害了你,该我说抱歉才是。”
陈清婉不时用手绢遮着嘴角,却掩不住从她眼里溺出的笑。皇后置办赏花节寓意颇深,赏花赏花,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欣赏花树,朝中每一位云英未嫁的女子皆是此时最美的花朵,皇后亦是借此机会为皇子和各臣世子挑选良配。可林思絮不懂她在笑什么,只当是被皇后夸了国色天香高兴。
散宴的路上,小太监带着一个人从前面宫巷走来。远远地林思絮便认出那是温梁,她心猛地一跳,余光不自觉注意起身边的陈清婉。陈清婉似乎并没在意前方的人影,直到小太监停在面前,才将目光放在温梁身上。
温梁的脸上难得带着暖如春阳的微笑,两眼都不着边上的林思絮一下,对陈清婉说:“皇后了解尚书小姐路途遥远,特命臣护送小姐回府。”
陈清婉起初没有在意,只说谢谢皇后的好意。小太监在旁边提了一句:“尚书小姐,这位是温将军之子,亦是陛下看重的侄子。有他护送小姐回府,最放心不过。”经他一说,陈清婉立即明白皇后用意颇深,瞧着温梁的眼神也温柔羞涩起来。
林思絮被冷在一边,进退不是,硬着头皮跟陈清婉道别。陈清婉拉着她的手嘱咐路上小心。林思絮匆匆应了,走出宫门坐上马车。温梁也带着陈清婉出来,有说有笑从车窗下走过,上了前方另一辆宝蓝盖顶马车。
回到家后,林夫人拉着她问赏花会上表现如何。林思絮这才知道皇后举办这次赏花节原来别有用心。想起当时皇后跟宫女姑姑所说的话,林思絮不免担忧,她跟温梁明明都有婚约在身,皇后却还邀请了她,却还意欲把陈清婉许给温梁,表明了不赞同这门亲事。但是回想来,婚约这件事大概也只有她一个人记得那么清吧!林思絮心中一直很喜欢温梁,所以记得牢,只是此事自温将军和温夫人去世后无人再提,也并未写下一纸一字,做不做数都只在于记不记得。
就在林思絮为儿女私情烦恼的时候,温梁向祁帝请命出征蒲城。
蒲城原是祁国的一个小城,后来被黜国攻占。可是黜国对蒲城的治理不上心,只派大将防守却不繁荣城中百姓,蒲城也渐渐成为一座荒城。黜国占城只为当做踏板继续攻打祁国内城,祁国自然是不会让他有这个机会。朝中相传近月蒲城内有大量兵马出入,似要发战,于是温梁请兵,祁帝也想看看他的能力,于是派了两名大将同行准了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