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告诉人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同理,村经济实力决定了村文化发展状况,而作为上层建筑组成部分的村文化又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农民的心理文化形成了其社会价值取向,从而决定他们的经济行为取向,它是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参数,同农村的人口状况、生产力状况一样,是我国国情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我国民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使两个轮子一起转的重要依据之一,这一点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而影响农民心灵文化的村文化建设,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就更加不可忽视了。
§§§第一节村文化与村经济
村是农村社会机体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综合体。村文化作为引导农民生产和生活的一种形式,具有自己的特点:超前性,即它是村级组织依据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国际形势及国内政策而投资建设,对农民经济行为具有良好的引导作用的文化;民族性,即村文化具有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具有自己的特色,是属于农民自己的;大众性,即它具有普遍性,为农民所喜闻乐见。而这三个特性又决定了村文化的进步性,建设的必要性,对村经济发展的促进性。它与村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向现代化目标,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步迈进。
不可否认,物质文明决定了精神文明,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村文化的发达程度。一般来说,农民的社会文化心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演变的。近代中国社会是建立在小农经济之上的,以家庭成员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的小农,长期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以手工劳动和传统技术为生产手段的小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下,已形成了自己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容易满足,怕竞争,怕冒风险,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等等。小农的生产方式,宗法血缘型的社群结构,农民阶层固有的社会地位的影响和封建文化的沉积等因素的影响,村文化的发展谈不上桌,这时只有所谓村文化的最原始雏形,如逢年过节时,组成一个戏班子,到处演唱,挣一笔钱,同时通过演戏表达一下农民的共同心愿;或某个城里回来的人给大伙讲讲“外面的世界”。但那时,这些是起不了太大作用的,它只是贫苦农民茶余饭后的一种娱乐形式或谋生手段,因而这些唱戏的一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侃大山的讲完后,大家也只是作鸟兽散,第二天又有了新的活动。同时,作为现代村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学校、戏台等也不过是剥削阶级残酷压迫农民,炫耀其地位的一种方式。
进入新中国时期,由于对村级经济认识的不足,以及工作中的偏差和失误,村级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涨———落———涨的发展过程,村文化也随之变动几次,但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发展。只有在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村文化才有了飞跃发展的可能。当前,农民对改善文化福利有迫切要求。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村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村党组织才有可能引导农民建设村文化,引导大家一起为发家致富、共同富裕寻找新路子。
村文化作为一种原动力,也可促进村经济的迅速发展。近代中国社会封闭的小农文化经济心态使得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它使得农民对市场刺激的反应往往摇摆于追求基本生存需求和货币收入最大比例之间。这样,它就使得农户间的商品交换量很小,家庭劳动供给量缺乏弹性,从而减缓了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阶段,农民的社会文化心态极为复杂,怕风险的意识使得农民的经济行为大大打了折扣,丧失了许多致富机会。这迫切需要一个健康向上的导体,引导农民接受新观念,而这正是村级组织的分内事。
记得美国曾流传一句很有意思的话:“50年代一个村不能没有神甫,否则不成其为村;60年代一个村不能没有教堂,否则不成其为村;70年代一个村不能没有学校,否则不成其为村。”为此,还发生了一则笑话:一个村为了保住其学校,对一个父母失业并有10个金发小孩而要搬到村附近住的家庭百般献殷勤,只是为了留住这10个小孩(当时,美国规定,一个学校若不足15人就得关闭),以使村里小学(只有13个孩子了,还有两家刚搬走)能继续办下去。可见,美国农民对知识的重视,对村文化建设的重视。我们通过投资兴建一些文化室、图书室、科技中心等,对引导农民提高文化素质,使其采取正确的经济行为还是会有巨大作用的,这已被实践所证明。
总之,村文化与村经济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发展中,不可偏弃其一,否则,生产力都不可能有长足的发展。
§§§第二节村文化与市场经济发展
回顾改革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出,酷似当年“以农村包围城市”,改革又是从农村开始的。然而,毕竟现代化的技术、文化、观念、信息等融集于大城市中,城市引导农村,却也是同样不容置疑的方针。因而,如何将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这就有个不同文化间的融合问题,其实这也是自给经济、半自给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转变并健康、迅速发展的问题。
我们说,文化既具有超前性,又具有滞后性,而滞后的传统文化却又是市场经济的绊脚石。应该说,家庭承包制给一向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广大农村带来了市场经济的新观念,使广大农村霎时间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几年之后,就暴露出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所固有的(不是联产承包制本身所固有的,而是具体实行办法所带来的)某些不足之处了,传统的、滞后的文化就显现出了弊端,从而阻碍着市场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改革向更深的层次跨越。这表现在,村文化建设没有跟上村市场经济发展,某些人不愿接受新的技术、观念,不重视知识;鼓励村中小学生辍学经商;任意撕毁技术合同;搞封建迷信活动;等等。如依靠党的政策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农民中的某些人,有了钱却不知如何去花,如何去使,农民手中大量的现金不能正常地回到扩大再生产中,而是用于浪费型的消费,有的甚至是腐朽性的生活方式,使市场经济的发展笼罩在封建化的阴影中。这主要表现在现代村民的消费结构中,一些人大吃大喝、修坟、建房子、娶小老婆等,这种不良氛围中,一部分依靠能力富裕起来的农民丧失信仰,没有一个远大的志向,沉湎于浪费型消费,甚至非法活动中,大大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据调查,农民的消费结构大致为:基本生活开支、固定资产开支(含高档商品)、建房开支、红白喜事赶人情送礼开支、智力投资等。除去一头一尾,又以其中间三项占大头,因而,在村中流传着“过去养儿怕押丁,现在养儿怕娶亲”这样的话,反映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后,受封建习俗的影响,要彩礼的坏习惯有增无减,使得许多村民为了娶亲而举家借债,甚至采用换亲形式,这都是文化建设不足,缺乏宣传引导所致。
又如,有的农民说:“我一日三餐酒不断,鸡、蛋、鱼、肉作便餐,今朝不会吃喝,明日后悔活该。”“我每年要准备600元资金赶人情送礼,人情来了,比交提留金还急,比还贷款还狠,真是人情猛如虎也。”这种消费观正是封建习性在村民身上的集中反映,它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给社会主义优越性蒙上了封建的阴影。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优越性使农民普遍富裕起来,鼓励农民发家致富后,由于未加以正确引导,或者说引导不够,而使得一些封建陋习又在农村死灰复燃,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它使得村经济难以健康发展,党的新政策、措施难以贯彻执行。而作为农村文化前沿阵地的村文化建设,正是引导农民向高层次消费观念转化,为村民树立奋斗目标,形成村民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村级权力机构原先还带有神秘性、权威性、神圣性的话,那么村文化则将这种权力落实到实处,落实到广大的村民身上了。通过文化的建设,村级组织与村民同心同德,共同接受新观念,共同致富,共同成为具有现代观念的村民和组织。
现代化的农业需要现代化的人。没有广博的科学知识,无法掌握一套完整的生产和经营管理技术的人,不能胜任农业。有的资料上介绍说,美国农民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儿子,就会让最聪明的读大学农学系,毕业后,继承父业,智力稍次的则去城市谋职。在美国,农民也是“脑力劳动者”,是比一般公务人员、企业职工更费脑筋的劳动,是青年羡慕的职业。
英格尔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这一群传统的人手中变成废纸一堆。现代化的农业需要具有现代化素质的人。我国农村众多的村民缺乏现代化的素质,也不可能要求村民一下子达到像美国农民那样的水平,但提高文化水平却是我国村民的一项紧要任务和发展趋势。村担负着提高文化水平的重担,应大力发挥培训班、夜校、文化室等基地的作用。
传统的农民在文化和人格上,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从而构成了他们独特的亚文化。如何尽快更新这种滞后的文化,代之以一种新的、跟得上市场经济步伐的新观念,树立一种超前的、具有引导性的观念,这就是村文化建设应承担的问题。应该说,村文化的建设是党占领、引导整个广大农村的先锋阵地,党的政策、措施在这里首先得到体现,城市先进的文化、技术、信息也在这里会合。可以说,村文化建设的完备程度,就决定了这个村向前跨进的尺度,决定了该村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纵观农村大地,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地方,往往是村文化发达的地方,反之亦然。
俗话说得好,穷则思变。如果说当初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是承包责任制的群众思想基础,那么对于尝到富裕甜头的农民来说,只有大胆进行观念上的更新,增强市场经济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富裕起来,才会有富裕的充实感。
§§§第三节村文化建设与村民收入
如果说,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收入的关系还不甚密切的话,那么,在当今,市场经济已弥漫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具体细节。没有文化,就意味着将被时代所抛弃,将意味着收入的悬殊和人格尊重的差别。如果说,在旧时代,农民家庭对知识的最大看法是盼望出一个洋学生,出一个做官的以光宗耀祖的话,在当今,则是要希望出有知识的人,有专业技能的人,以求发家致富。如今,发家致富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提倡的,因而,知识、文化在村民身上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良好的村文化系统,不仅能为村民提供受教育的场所和机会,而且能为村民提供最好的文化服务及现代化信息。我们可以说,村文化越发达的地方,农民文化素质越高,收入也增多,经济增长也越快;反之,村文化越不发达的地方,收入越低,经济增长也越慢。村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村民经济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响着经营方向的选择
一般说来,村级文化发达的地方,农民文化素质较高,对知识的重视程度较高,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吸收新信息,这样,就能够及时调整经营结构。而村文化较薄弱、落后的地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经营项目则比较单一。据有关方面调查,文化素质较差的农民,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等一些传统生产性项目;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除了以上收入来源外,还有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多种渠道的收入。
2.影响着管理方式的选择
在改革开放前,村民无所谓管理方式的选择。而家庭经营的地位一经确立,便立刻有了一个农民自己安排自己的问题。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户,由于见识广、信息多,能立刻组建家庭工厂、家庭运输或个体商场等,采用分工协作、责任承包、股份经营等管理方式,效率较高;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则仍习惯于凭经验,采用大田管理方式,实行家长权威制,很难抓住时机,当然也就谈不上高效率。
3.影响着现代化技术的采用率
由于小农经济的影响,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生活有一种满足感,有饭吃,有酒喝,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给新技术的推广带来很大阻力。文化素质高的农民由于准确地理解了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敢于在致富道路上率先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引进新品种;而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则对新思想、新技术采取观望态度。如湖北省某村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以前村民习惯于用稻谷喂猪,为了解决这一浪费问题,村里鼓励农民在荒地、旱地上种植玉米,玉米产量高,不仅可以代替稻谷喂猪,而且还可以多喂猪。村领导干部亲自背玉米种送到农民家中,可是种的人很少。为什么?主要原因是北方作物在该地很少种,小孩见了新鲜偷吃严重,大人见了嘀咕都不愿先种,看看再说。结果,在村领导的一再动员下,几个文化素质高的农民率先种植,然后再进一步推广。
此外,村民文化素质还对生产规模、农产品商品率等产生影响。
村文化对影响农民收入的诸多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村文化建设为村民经济发展服务,它引导农民采用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采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造就现代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他们将成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人。
§§§第四节村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前面,我们提到村文化的诸般好处,但也应看到,当前村文化现状却不容乐观。有的村的小学还是20世纪60年代兴建的,经过了三四十年的风风雨雨,却依然是那几张高低不齐的桌椅,参差错落,墙壁斑驳,窗户洞开,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农民日益增高的小洋楼,新买的电视机、DVD、家具等,学校教师的待遇低,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无人敢率先采用,与农业技术人员签订的合同可以任意撕毁;受金钱的诱惑,部分中小学生返家务农经商;村里某些私人组织放映低级趣味的录像;巫婆神汉活动猖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