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不仅对于家庭经营完善的意义是巨大的,而且对于整个农村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农民思想观念变革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它使农民摆脱了几千年来的传统的土地束缚,使农民走上了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多种经营的发展道路,部分解决了农村出现的剩余劳动力问题。
三、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
社会主义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任何改革及任何促进生产力进步的活动,其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村级经济重新起步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农民为什么又对村级经济萌发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说到底村级经济的发展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它直接或间接地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经济改革及农业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地领导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这符合了农民的心愿。之后,农村集体所有制实行单一的统一经营、集中劳动,这一经营方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挫。经过调整后的村经济,则又日益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农户面前,它的生产服务职能、管理协调职能和资产积累职能使得农村经济活动更加频繁,从而也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更多的服务及途径,这主要表现在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教育机会,提供生产服务,提供文化、技术信息,提供发展资金,等等。
另一方面,增加了收入的农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表现出更多的热情及希望,使得村经济的发展更快地向前迈进,从而农民与村集体的关系更加密切。
§§§第一节村办企业与农民收入
任何农村变革都意味着就业基础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扩散到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目前,在我国农村中,就总体而言,农业劳动力数量大大多于工业劳动力数量,二者之间的比例极为失调。这说明,要改变我国农村现状,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刻不容缓。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中国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离土又离乡,转移到城市;离土不离乡,转移到乡镇企业。据统计,中国目前转移到乡镇企业的劳动力约为1.3亿,转移到城市的约为1亿。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段时间内,城市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就地消化,就地转移,就成为目前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就迫切需要在广大农村实现工业化,创造就业机会。村办企业作为农村工业化的基本一环,不仅增强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村办企业还吸纳了本村或外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劳动力转移中的盲目现象。江苏江阴市的华西村的发展就是明显的证明。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10亿农业人口。若我们总停留在“9亿多农民搞饭吃”的境地,那么大批农业劳动力将处于隐性失业状态下,这将构成劳动力的巨大浪费,也会给农村带来不稳定因素。同时,农民收入太低,也无法充实自己或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也无法提高自己的收入。
正是由于以上这种现实,所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是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道难题。要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就必须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退出农田生产。这样,就会更加加剧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程度。无疑,发展村经济,广开就业门路,使一大批农民就地进入非农产业,将对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重大作用。
1960~1970年美国农村和小城镇地区的工业发展,在扩大当地就业基础方面,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总共提供了125万个工业就业机会,占农村和小城镇地区产生的全部460万个非农业就业机会的27%。我国虽没有像美国那样发达的工业,但城市工业稍向村级辐射,或对村级工业稍加带动,或由村级工业来弥补城市工业发展中的缺失,都将使过去单一种植业的农村空前繁荣起来。这些适度工业化创造出的就业机会不但吸收了农村的显在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务工农民的收入,而且由于工业发展的连锁效应,建筑业、服务业等也随之发展起来,从而也就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收入也相应地随之增加。可以说,每一个新的工业就业机会的出现,都会带来就业人员收入的提高(就业人口增多,兼业人员收入增多),从而消费也不断提高,需求得以启动,随之又必然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增加经济增长总量,从而也就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收入。
村办企业的发展,不仅增强了村经济实力,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的起步。村办企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由于就业人员多为闲置的劳动力,这部分人的所得工资不仅增加了个人收入,而且增加了就业人员所在农户的家庭收入,使得人平收入大大增加,在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又可以不断扩大投资(包括投资到农业和第二、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的共同发展,展示出村办企业发展的极大魅力。
由于村办企业为村民带来了直接的,看得清、算得着的利益,使得一向相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村民们对村经济又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对集体经济又抱起了莫大的希望;从而也吸引了大批剩余劳动力从本来就不足的土地上转移到了工业生产中及村级经济的其他方面。同时,也使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作准备。这必然将使村经济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双层经营更加完善,使农民的收入也呈现出多元化。
§§§第二节以工补农与农民收入
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即反哺农业阶段,中国已初步具备了反哺农业的条件。在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下,国家增加对农业的反哺对促进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对农业的反哺还具有较大的政策利用空间,但实际情况是国家对农业的反哺还很不够,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的反哺力度,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对农业予以支持和保护,以打破目前农业生产增长乏力的状态。
我国的国情、国力决定了我国不可能走国家大量补贴农业或依赖信贷基金支持农业的发展道路,而主要应靠农村集体、农户家庭自身的积累。因而,村一级作为农村基层单位,它的经济的发展、实力的增强,能为扩大农业生产、增加农业投入提供资金,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长期以来,我国靠压低农产品价格来保障工业的发展,使得工农收入差距极大,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缓步不前,工农业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本就不富裕的农村村民更无法承担大量的生产投资,尤其是在负担名目繁多的各种摊派以后。
同时,由于村级工业的发展,大批人员从农业转向工业,在尝到了工业带来高收入的好处后,他们更加疏懒于农业投资及农业负担了,农业从业人员动摇不已。以工补农在这种背景下出现,无疑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稳定作用,不仅稳定了从业人员的情绪,而且为农户带来了实际的收入和利益。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为了实现五业报酬平衡,缩小种田劳力与工副业劳力在分配上的差距,一般采取限制务工劳力分配水平或企业返还利润补贴分配的办法,搞五业一拉平。而实行责任制后,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发展起来,分配方式也实现了根本性的变革。因而,在新的形势下,依据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依靠村经济实力,实现适当的以工补农,也是农村发展的一条新路子,同时,也是平衡各业收入,提高现有农民收入的一条新路子。
村经济的发展为以工补农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否则以工补农就成了一句空话。家庭承包制实施之初,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村级经济曾一度处于萎缩状态,农户个人管个人,村级经济是一纸空文,农民负担沉重,以工补农更是空谈,使得那些因分得太彻底以至村级经济发展缓慢,难以转机的村的村民,看到那些村级经济发达的村能拿出大量的资金用于补农,在眼红之余,不仅要多叹息几句了!
以工补农不仅能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而且也能通过生产服务,间接地为农民提供收入。
一方面,以工补农可以减少以至取消对农民的各种摊派,无形中使其得到许多实惠。据《经济日报》的《从“提留单”到“造福单”———河南省南阳县赵桥村与密县甘寨村的对比》一文记载,一边是河南省南阳县高庙乡赵桥村四组的一份“提留单”,各种摊派款共计12818元,人均67.11元;另一边是密县七里岗乡甘寨村二组的“造福单”,不仅农民的提留摊派已全部取消,而且1988年一年村里为群众办的造福事业就有22项,投资达41.73万元,全村共4171人,人均得实惠100.05元,可见,是否实现了补农,农民的收入将明显地反映出来。①
另一方面,以工补农还可以增加农业的固定性生产投资,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先进技术,选用优良品种以及干好一家一户干不好的事情,从间接上补贴农民收入。
以工补农固然提高了农民收入,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也有一个度的问题,还应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该补的就补,不该补的不要乱补,这还有待于我们的村经济组织进行调节。
§§§第三节村级管理和服务与农民收入
中国是一个有近10亿农业人口的大国,由于地理环境及历史条件的不同,各地区、各地方的村民富裕程度也不同。尽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普遍贫困的现实,但是在这样一个大国中,如若缺乏领导与引导,9亿多农民究竟富裕到什么程度,发展到什么状况,是值得提出疑问的。从小范围来讲,或说从村一级范围来讲,村对这一区域的组织、管理、协调是必不可少的。村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发展经济,并对农民收入进行适当调节,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农民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村级管理和服务与农民收入的联系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村凭借经济实力,对荒山、荒土、荒水、荒滩进行合理开发,开发新的农业项目,使得已经实行了家庭经营的农户们又可以获得新的经营项目,而且,村对新项目进行一定的补贴,更有利于先进技术的采用,为农民早日取得新的收入创造了条件。另外,村对荒山、荒土、荒水、荒滩的开发还可形成新的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在更大规模上进行,为农民提供规模收益。
注释:①杨培基,李海甫,牛守贤.从“提留单”到“造福单”———河南省南阳县赵桥村与密县甘寨村的对比.经济日报,1989年8月11日
其次,村一级可以吸纳村民手中的闲散和剩余资金,采用“滚雪球”的办法,发展村经济,为农民收入增长奠定基础。
再次,村一级利用经济实力,调节分配关系。如,早在1982年大邱庄就针对务工务农收入悬殊、农民不愿务农的问题,制定了“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联产到劳、累进计奖”的生产责任制,由村统一经营、安排、分配,综合农、工、副各业收入,根据各承包单位和个人任务完成情况发给基本工资与奖金,使得从事工业和农业的劳动者的收益均衡,大大稳定了务农队伍,使每个劳动力根据自己的能力所长,安心从事能够发挥自己作用的工作。
最后,村一级运用其经济实力,开展社会化服务。村作为一级组织,既有生产服务的功能,又有管理协调的职能。目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为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协调;提倡发展各种形式的村级服务组织,并逐渐形成村经济的实体,如村植保服务组织、村水利灌溉服务组织、村运输服务组织等。
长期以来,村就是直接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基层单位,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终要通过村一级去贯彻落实。过去,村级服务职能单一,村经济极不发达,以致一方面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另一方面,干群关系紧张。而现在,有了一定村级经济实力作保证的村,服务职能日益多样化,群众在村级经济中的直接、间接受益逐渐增多,村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大大改善,生产力大大提高。
家庭经营使农户成为分散、独立的经营单位,自己完成生产的全过程,虽然比原来富裕了,但却无法向前更快地跨进。村级经济的兴起,使得村级组织在产前能帮助解决资金、种苗、生产资料的供应,做好基地规格质量定标把关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产中能搞好技术咨询和服务,提高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强商品的市场竞争力;产后能积极帮助提供市场信息,开辟销路,解决仓储和运销问题等,使得农民能安心农事,着眼于技术的提高,从而取得更多的收入。
村一级为农民提供的服务是多种多样的,物质的,精神的,无所不包,村一级的服务是对农民进行生产、增加收入的有力支持,这也是村经济能迅速发展的原因。
四、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
为什么城乡文化差距如此之大?
为什么边远山区的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而愿固守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为什么许多富裕的农民有钱不知如何花,修坟、建高楼、赌博、大吃大喝,有的还娶妾,而不是将大量资金投入再生产?
……
这许许多多的发人深省的为什么?其最终都指向了同一个宗旨———农村基层文化亟待发展,城乡文化断点亟待衔接。而作为农民生产、生活主要场合的村一级,是农村文化的载体,一切农村文化的发展都具体显示到农民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上来,因而,村的文化建设也就成了农村改革深化的一个当务之急。
所谓村级文化,也就是指村级一些公共性的、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文化设施投资、公共文化福利建设及文明程度。其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包括了村集体投资兴办的学校、技术培训中心、文化娱乐中心、托儿所、幼儿园、文艺团体等,以及一系列既能更新农民观念、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又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并能与国家、集体保持一致的文明团体及组织活动。它是一个村经济发展潜力的检验参数,是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它由农民普遍的日常意识与行为模式组成。农民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参与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法、道德情操、宗教意识等,是一定时期农民的观念的反映,它直接影响和支配着农民自身的经济行为,对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