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破城乡、部门、所有制界限,发展多层次经济联合。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一开始就是市场型的。利用好企业的灵活机制,果断地走出“乡门”,冲破各种界限束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方式,是乡镇企业重要的成功之道。华西通过联合迅速扩大了经济规模,其联合的对象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有境外私有经济。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实现了多种经济成分的联合经营。在联营方式上,有紧密型、半紧密型、松散型。在联合的区域上,既有就近与前进等5个村的联合,实现了土地、人才、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资源按市场规律的优化配置,也有跨省、跨地区的经济联合。尤其是1995年开始创建村外华西村,探索了一条合作开发扶贫,在实现工业化之后发展农业经营的路子。
(2)在经济规模发展中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规模的扩大是外延问题,也更应该是内涵问题。单纯地扩大规模而忽视规模经济效益,就不是规模经济的本来含义。华西在发展规模经济过程中注意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是在稳住农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主攻工业,使工业产值以年60%以上的速度递增,在工业发展的带动下,拓展第三产业,特别是近年对旅游服务业实施大量投资,第三产业收入成倍增长。二是对工业内部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市场前景好、有生命力的产品,而对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进行关停。通过调整,逐步形成有主有次,配置合理的产品结构。三是注意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使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在产业调整中,华西已形成了毛纺厂、型材厂、线材厂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大中小型企业相互合理搭配的企业结构。
(3)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规模经济不仅是经济效益问题,也是社会效益问题。社会效益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一般的企业是直接追求经济效益,精明的企业则能通过社会效益求得经济效益。华西在发挥集团化经济优势的同时,注意在经济联合的过程中扩大社会效益。特别是与邻近5村的联合,其社会效益是先富帮后富,使原来经济薄弱的5个村,加快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由落后村变成了亿元村或2亿元村,成为江阴市的骨干村或明星村。华西通过企业集团化,缩小了邻村与华西的经济差距,极大地减小了贫富摩擦和发展中的矛盾,实现了华西“三不忘”的行为准则。虽然华西拿出了5000多万元帮助周边5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但周边5村成为集团公司成员后,华西的经济发展空间扩大了。对5村的土地山林等资源,集团公司可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产业结构可以统一调整,小城市格局的雏形基本形成了。同时,华西经济规模壮大,声望提高,华西的社会形象更加高大。
7.华西始终坚持两手齐抓,协调发展
在富“口袋”的同时,华西人没有忘记富“脑袋”。华西村创造性地建立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和华西特色艺术团,创造了富有华西特色的农村先进文化,促进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形成了热爱科学、崇尚文明、尊老爱幼、家庭和睦、邻里团结的良好村风,为全村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在华西村得到了统一,两个文明建设在华西村齐头并进、协调发展。“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华西村党委突出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体党员干部都以造福村民为己任,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真心诚意为民谋利,成为群众心目中一面鲜艳的红旗。
8.在华西,有才必用,人尽其才
人才是事业之本。华西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人的因素是最为关键的。首先,华西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华西人对党的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有自己的具体要求。德的要求是: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做不到的就没有资格当干部。才的要求是: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其次,坚持因材施用,人尽其才。华西把懂业务、善管理、有实干精神、有工作业绩的人放到重要岗位,使人才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他们在实践中悟出一个道理:“小才”大用,基本有用;“大才”小用,一般无用。华西人是这样解释的:“小才”大用,是指政治和业务素质好、其潜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人,组织上一旦委以重任,他势必感到责任重大,主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真抓实干,因而,一般是会干出成绩的;反之,“大才”小用,高能低就,容易产生失落感,很难安心去干。
2005年1月8日,华西村再传来佳音: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260.31亿元,比2003年翻了一番还多,成为中国第一个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村。预计2005年达到300亿元,2007年实现1000亿元。如今华西村面积也由2002年的0.96平方公里扩展到3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万多人。作为中国的首富村,华西已步入“以工促农,以城帮乡”的发展的前列,为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成功之路。
(资料来源:根据华西村网站有关资料整理。)
二、中原小康第一村
———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
(一)基本情况
河南省新乡县刘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紧靠107国道,距新乡市25公里。全村现有355户,1641人,耕地1050亩。村党组织为党委会,下设一个党总支,9个党支部;村民自治组织为村民委员会;经济组织是华星集团公司,下分农业、医药、造纸、机械、车队、商业及宾馆等7个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刘庄干部群众借助传统的粮棉高产优势,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切入点,率先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80年,其已经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刘庄的文明富裕程度进一步提高。2002年,全村各业总产值8.8亿元,固定资产达9.1亿元,年纳税4529万元,人均纳税2.8万元,人均年收入7500元,加上住房、上学、医疗、娱乐、养老等20多项福利,实际收入约1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高档化家具和家电用品一应俱全,物质生活富裕安康,精神生活丰富充实。全村98%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刘庄人口占新乡县人口的0.4%,创造了占该县6%的国内生产总值,出口额占新乡县的65%,工业产值和利税占新乡县规模以上企业的11%,初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工业科技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不愧为中原大地上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面旗帜。
刘庄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小康第一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看,刘庄这个典型的出现绝非偶然。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庄实质上是党中央直接关注和精心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个与时俱进的好典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关于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指导思想,为刘庄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早在1958年8月6日毛主席视察七里营之时,刘庄已成为全国皮棉高产第一村,在神州大地上初露峥嵘。20世纪80年代初,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刚提出实现小康的目标,刘庄人均经济收入已率先达到1000美元(按当时汇率折算)。进入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新时代,刘庄仍保持着中原首富村的领先地位。1991年2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刘庄视察,肯定刘庄已经走向现代化农业,并指明,社会主义好,刘庄是有说服力的。
可以说,刘庄已荣幸地成为中央领导调查研究涉足最多的闪光点之一。多年来,有上百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刘庄视察,给予了极其可贵的现场指导。还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刘庄参观访问,给予了无穷无尽的鼓励力量。
闻名中外的刘庄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乡镇企业、文明村等。史来贺同志作为全国人民代表曾多次进京,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全国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他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等并列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多少年来,全国各地慕名到刘庄参观取经者络绎不绝,这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刘庄这个典型的无穷魅力,客观上也加快了刘庄经验在全国传播的进程。
刘庄先后被评为全国、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先进企业、文明村等。
(二)狠抓经济发展,夯实新村建设的基础
搞好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和第三产业,为新村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既是新村建设的原动力和加速器,又是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强村富民的有效途径。50多年来,刘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集体经济。刘庄经济由落后到先进经过了三次突破。
第一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庄把棉花作为农业起步的突破口,1957年棉花首次获得大丰收,千亩棉田平均亩产53.5公斤,在全国遥遥领先。以后刘庄的棉花生产,连续多年都在全国领先。大量的棉花交售给国家,使刘庄获得了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第一桶金”。
第二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即把发展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选择的突破口是汽车喇叭制造,并由此带出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加工型企业。从1974年起,刘庄重新调整了经济体制,组成了农业、畜牧业、工副业、运输业等4个专业队,使刘庄在向农、工、商一体化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次突破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刘庄在积累了十几年发展工业的经验、技术、资金和人才后,经过多方慎重的考察,选择了生产我国短缺的、属高科技生物发酵产品的药品原料———肌苷。这种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出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产品,实践证明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从而使刘庄经济开始展翅高飞。
现在刘庄的华星药厂已拥有10个分厂,成为能生产肌苷、红霉素、青霉素等几十种成品药和原料药的外向型企业。淀粉厂年生产淀粉6万吨。车队有大小车辆120部。农业有耕地1050亩,粮食亩产1000公斤,经营管理只有19人,全部实现机械化,节水灌溉,有大型收割机7部,移动式喷灌机4台。工、农业的发展为刘庄经济夯实了基础,也为刘庄新村建设提供了坚强后盾。
(三)重视新村规划,高标准地进行都市村庄建设
规划是龙头,新村规划是对资源配置与利用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早在1976年,刘庄在史来贺老书记的带领下,统一规划建设了第一代新农村,上到老书记,下到普通村民,“白天种棉粮,晚上盖楼房”。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建起了1400多间单面双层住宅楼,使全村全部住进新楼。当时中原独一无二的农民集体新楼轰动四方,成了刘庄的象征。
20世纪90年代,为了使群众的住房更宽敞,刘庄又新建了十几幢5层单元式住宅楼,使刘庄村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2001年,刘庄党委邀请东南大学作了新一轮的规划。新型别墅楼,每户4层,有地下室和车库,每户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共有8室4厅2厨3卫,配有中央空调、宽带网、花园、现代化家具、闭路电视、电话、车库,集中供热、供气,设备、设施功能齐全。别墅新村正在按照规划紧张施工,一期工程160套已经封顶。全村共400套,计划2005年全部完成。
另外,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6条集供水、排水、交通、绿化、照明于一体的道路;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集治疗、保健于一体的村级卫生院。
(四)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提高村民素质
为全面提高刘庄人的素质,刘庄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工夫:
(1)按照规划投资建设2600多万元的集幼教、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现代化教育园区,建成后村里的学生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
(2)先后选拔120多名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
(3)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
(4)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中转台。
(5)投资100多万元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了条件。现在,刘庄有16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技师和一级、二级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正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在加强文化教育的同时,刘庄还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村里建立了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党员干部人人有任务的思想政治网络。在定期召开的党员大会、村民大会、职工大会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结合农民的特点,刘庄经常运用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待遇与贡献对比等方法,启发、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通过对比,找到差距,比出干劲,激发奉献精神。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个党员违纪。刘庄的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
(五)加强环境保护,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又是新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新规划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把环境保护纳入新村建设之中。社会保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国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村建设中的一项崭新课题。刘庄按照国家政策认真开展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男65岁,女55岁时退休回家,除可以享受本村各项福利外,每人每月再发200元退休金。儿童、学生每月发20元补助金。
(六)刘庄模式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