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庄里的都市
———江苏江阴华西村发展纪实
(一)华西村的历史
江阴华西村,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有富含中华民族特色的华西金塔,有横贯千米的世界第一巨龙,有气势恢弘的万米长廊,有国内外绝无仅有的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还有一串令中国农民羡慕的数字:平均每户拥有一辆轿车;每户有一人出过国;村民都住上了现代化设施齐备的二层或三层的花园别墅。这是一个远看像林园,近看像公园,细看是农民幸福乐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个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村”。
翻开华西村的档案:1961年建村,年仅33岁的吴仁宝任大队书记。当时的华西人口667人,土地面积845亩,被分成1300多块,田块七高八低,落差达3米,年人均分配53元,负债1.5万元,12个自然村落像天上的星星,稀稀落落,连不成片。恶劣的条件、贫瘠的土地唤起了吴仁宝及党支部一班人的思考。重造山河,彻底改变华西贫穷面貌的蓝图,在党支部一班人一次次的勘测、商量、补充、修改中绘制出来了。这就是1964年冬天推出的《华西大队15年发展远景规划》。整个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要实现五个一:干部群众有一个爱国家、爱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开挖一条灌、排两用的华西河;治土治水,建设一片高产稳产的农田;每亩年产一吨粮;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家家户户住进砖瓦结构的农民新村。
1965年的春节尚未过完,华西村的田野里就像刚揭盖的蒸笼,热气腾腾,农田基本建设就此展开。从此,华西人披星戴月,填平千年的废塘,搬走百年的荒墩。从1965年至1973年的8年间,吴仁宝和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华西人硬用一双手搬掉了984条田岸,削平了57个土墩,填平了39条废河沟渠,挑走了110多立方米土,用了27万个人工,把原来1300多块七高八低的零星田块,改造成400多块能排、能灌、能机械化操作的高产稳产农田;筑起了1000多米长的地下总渠道,开挖了一条800米长的新河。到1974年,粮食亩产达2329斤,每个劳动力每月平均收入43元。原先12个破破烂烂的自然村,294间破瓦房和茅草房集中改建成了200多户,670间人均19.14平方米的砖瓦房结构的农民新村。华西人提前7年实现了《华西大队15年发展远景规划》。
华西人并没有沉浸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又一幅新的蓝图展开———《华西大队1974~1980年农业发展规划》。吴仁宝把这幅图的内容编成了顺口溜:“拼死拼活干七年,稻麦亩产跨三千,全面实现机械化,华西面貌新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更加快了新村建设步伐。村内绿树成荫,竹林成园,草坪成片,别墅成群,四季花开,鸟语花香。村外田平如镜,阡陌如绣,机械耕作。华西大桥、华西双桥、全部用水泥铺浇的道路路面,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通道,各种车辆畅通无阻。夜间路灯亮堂堂,白天市场热热闹闹。村里还有影剧院、舞厅、书场、灯光球场、体育场,成了名副其实的村庄里的都市。
也许有人不会相信,华西村工业化的源头是一盘磨、一间磨房。“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当年的华西人尽管把汗水都洒在了养育他们的土地上,却依然过着紧巴巴的日子。大石磨房是华西粮食、饲料加工厂,是华西工业化的源头。有源头,就有江河;有江河,才有大海。华西人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1969年,小五金厂诞生了。说是五金厂,其实就是几间矮草房、几台旧车床,可是加工生产的螺丝却很畅销,第一年就赚了4万多元。然而在那个年代这是违反“以粮为纲”政策的。为了保密,吴仁宝让人在工厂的四周打上围墙,窗户蒙上窗帘,对外守口如瓶。小五金厂在隐姓埋名的10年中,为华西大队创造了上百万的利润,人均分配水平也从130元上升到220元。小五金厂的成功,坚定了华西大力发展工业的决心,但限于当时的政策和环境,靠小五金厂这种小打小闹的做法,要让华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是不可能的,他们在等待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到了华西,吴仁宝和华西“班子”欣喜若狂,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春天真正来到了。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是在1979年元旦把遮掩小五金厂的窗帘全部拉开,扬眉吐气地挂出了“华西五金厂”厂牌;第二件事是立即派人到上海调查市场信息。1979年4月2日,华西钢板网厂正式上马投产了。自此以后,在华西的土地上,一家家联营工厂拔地而起。1985年,他们与上海铜厂签约,办起华西铜材厂,1986年就投产生产,年产值800万元;1986年,与上海钢铁一厂签约,创办了华西冷轧带钢厂,1987年投产,年产值5000万元;1988年,与上海铝制品一厂办起了华西铝制品厂,年产值2000万元。到1988年,华西村农工副业总产值超过了1亿元大关。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后,华西人更加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环境,确立了大规模、大投入、大产出的发展思想。短短的几年中,先后办起了型材厂、毛纺厂、纸型厂等一批年产值亿元厂,建立了十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华西经济已进入了内向与外向相结合、速度与效率相统一的时代。“船小好调头”的观念被“船大抗风浪”的意识所取代,华西人走上了构筑规模经营优势之路。目光远大的华西人更加注重资本运作的力度,积极下好融资这步棋。1998年他们通过发行债券,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本。1999年8月10日,华西村3500万A股又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华西集团公司下属有近60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亿多元,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企业竞争力大大提高。
截至2002年底,全村380户,1520人,全村面积0.96平方公里。华西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努力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华西特色,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知识化。
(二)华西村的变化
40多年一瞬间,人间沧海变桑田。华西人的艰辛创业,使华西发生了八大变化:
一是村民变灵。过去华西没有一个中学生,绝大部分是文盲,读到小学已是“文化人”。现在初中以上的村民占总数的86%。其中大、中专生200余人,还有3名青年曾出国留学。通过引进和培养,现有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00多人,还培养了英语、日语、俄语、德语等六种语言的翻译人才。村领导班子里大学毕业的有18名。
二是村庄变新。过去,零零落落12个小村落,建村后小村并大村,茅房、矮房变新房。现在,户户住上了水、电、气配套的别墅楼。村内娱乐、休闲、体育、购物、旅游设施配套齐全,已是一个万人规模的小城镇。
三是土地变多。改革开放以来,华西村通过有偿兼并、开发合作等办法,扩大了6000余亩耕地,3000余亩山地,还在宁夏和黑龙江开垦荒地10000余亩。近几年,华西开发利用的土地,约等于华西本村原有土地面积的6倍。
四是产品变精。1977年,华西村只有小敲小打的手工业,生产为农业和生活服务的小产品。现在,引进了许多“洋”设备,办大厂,创名牌,抢占国内外市场。“华西村”牌系列酒、烟畅销四方,“仁宝”牌、“华西村”牌西服、衬衫等产品已成为“三真”(说真话、售真货、定真价)、“三公认”(用户公认、专家公认、主管部门鉴定公认)产品。
五是集体变富。改革开放后,华西发展合资、合作联营、股份、私营等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加快了经济发展速度。全村现有固定资产21亿元,一、二、三产业总产值人均300万元,比建村初期人均300元增加了一万倍。
六是生活变好。华西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的分配方法,确保村民收入年年递增。全村的公共设施和村民生活设施比较完善,家家达到“八通”。全村做到没有一个暴发户,也没有一个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家家有人出国旅游,人人就业,安居乐业。美国客人来华西村访问时说:“像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
七是贡献变大。华西富了,但始终坚持“三不忘”:不忘国家、不忘集体、不忘左邻右舍及经济不发达地区和灾区。20多年来,华西共向国家缴纳税金3亿多元,人均缴纳税金20多万元。集体拿出5000余万元,支持邻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企业。华西本着扶贫先扶志,扶贫先育人的精神,花较大的精力和财力,为中西部地区举办干部培训100多期,累计1万余人。
八是环境变美。华西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切实加大新村公共设施的建设,美化村容村貌。过去的泥路、小道,已经全部脱胎换骨,变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田边绿树成荫,工厂整齐清洁,地面草坪成片,人人喜气洋洋,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村,成为江南田园风光旅游中心。村内旅游设施完善,可同时容纳3500人食宿。人们形成这样的共识:要看社会主义,到华西村!要看“三个代表”,到华西村!要看“三农”,到华西村!要看共同富裕,到华西村!要看“双思”教育,到华西村!到底到华西看什么?你看什么,就有什么!
(三)华西村的经验
富而思进不停步,坚持特色再攀登。华西继续深入开展“双思”教育,用“三个代表”标准检验自己,争取实现“三个第一”(讲信誉第一、共同富裕第一、干部权威第一)和“四句话”(用好信誉“华西村”,创新企业是后盾,有胆有识融资本,优品名牌旅游城)的目标,再创华西集体事业的新辉煌。
华西村创造奇迹般地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有什么奥秘呢?我们认为华西村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以下一些特点,或者说是基本经验:
1.华西村有个政治上坚强的领导班子,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
这对华西村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基本的经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吴仁宝为首的华西村领导班子最明确的指导思想。这个领导班子要求自己的成员自觉做到“三头”和“三过硬”。所谓“三头”,一是吃透上头,二是熟悉下头,三是晚上碰头。所谓“三过硬”,一是思想过硬,二是工作过硬,三是作风过硬。这个领导班子过硬,关键在于有个好班长吴仁宝同志。他经过30多年的艰苦磨炼,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思想素质。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表示,“我宁可当共同富裕的亿万富翁,也决不当私人经济的百万富翁”,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他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提出三保证:一是保证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二是保证不拿全村最高的工资;三是保证不做华西村的特殊公民,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之中。正因为如此,这个领导班子始终保持了政治上的坚定性和事业上的进取性,保证了华西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胜利前进。
2.华西村坚持和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华西村由穷变富,成为社会主义的模范村,不是轻易得来的,是靠华西人几十年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奋斗创造出来的。华西人所说的“艰苦奋斗”,是“为发展集体经济、为民造福、为国家争作贡献的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不仅要“团结华西村民职工,还要团结周围邻村,甚至团结到本市、本省和国内外朋友,从而促进华西经济的发展”。华西村的干部群众不休星期日,也很少歇节假日,村的主要干部每天工作12个小时,村民每日工作9小时以上。
3.华西村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使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得到健康迅速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华西人从本村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党组织的凝聚力,坚持了公有制主体地位,实行农业车间式集约化经营,把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上去。20世纪90年代,他们联合周边5村建成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田,采取“以工补农,以工建农,以工带农”的措施,实现了“五化”:耕作机械化、排灌渠系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吃粮商品化。这就为迅速发展壮大华西村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华西村坚持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制度,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好地坚持了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
华西人在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下,突出效率,兼顾公平。提倡共同富裕,但不搞平均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但又承认一定的差别。首先,他们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国家一头,依法交足;集体一头,积累留足;农民一头,保证生活富足。其次,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的具体分配办法: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总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10%的奖给承包者(经理或厂长),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员工,还有30%作为企业公共积累。华西村走的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健康发展道路。
5.华西村善于实行科学管理,建立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这是华西村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重要经验。华西村的经营管理制度是党政企三位一体,精干高效,能少用一人是一人,干部一兼数职,一专多能,挂职到经济岗位。一个10亿元产值的大厂,包括供销员在内,也只有十几个管理人员。华西人深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誉经济。他们以信为本,为铸就华西信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出“以诚待人,以信为本,坚持三守(守法、守信、守约),强求三真(真话、真品、真价)”,对客户实行“三包”:一包信誉,保证质量,跟踪服务;二包优惠,即同类产品的价格要低于同行,优惠部分靠加班加点,内部挖潜,节能降耗,紧缩开支来消化;三包退货,如有质量问题,保证退货,并且用户的路费、运输费都由华西企业承担。
6.华西发挥区域集团化经济优势,实现规模经济
目前,华西集团公司下属近60家企业,拥有固定资产40多亿元。华西这艘经济“航空母舰”呈规模经济发展之势。规模经济使华西抗风险能力大大加强,市场空间得到很大拓展,市场信誉和知名度在国际国内得到很大提高。
华西发展规模经济成功的原因,可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