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工业是增加农村经济总量,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工业的发展是以资金的大量投入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为支撑的,而且受到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市场销售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目前仍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发达层次的农村,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资金不足,技术力量匮乏的条件下,如果大规模地兴办工业企业,显然是超越现实而力不从心的。而进行农业开发,则投资较少,因为它主要依靠非耕地资源进行生产,这些资源来源于自然界,在开发过程中劳动力对资金的替代率较高;另外,技术也易于掌握,外部条件也比较有利。因此,把农业的开发作为发展村经济的着力点,比较符合当前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具有扎实的起步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途,也是农村产业结构向高层次动迁的可靠支点。
§§§第二节积极稳妥地进行农业开发
农业开发既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与外界有着错综复杂的多重关联,以致它的发展受到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单纯依靠某一方面的措施是很难甚至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因此,要根据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采取配套政策,保证稳步健康地推进农业开发。
1.遵循客观规律,因地制宜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错结合,农业开发要遵循客观规律的要求,包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要求。同时,农业开发是基础性、长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判断它的成功与否、成效大小,不能看其所造声势有多大,也不能只看其阶段性的成果有多少,而要看它的全过程是否得益巨丰。否则,背离客观规律,盲目大上,热闹一番,到头来只能是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甚至走一步退两步,造成资源的破坏和生态的恶性循环。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有的地方治理荒山,一年栽,两年荒,年年栽在老地方,现在还是一片荒;有的地方忽视地域分异性,照搬照套外地模式,随波逐流,盲目趋同,结果是有投入无效益。因此,一定要按照地域分异规律办事,立足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好统一规划,选准发展方向。比如,山区利用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开发用材林、经济林、食用菌等;丘陵地区利用荒山、荒坡种植茶叶、养桑蚕等;平原岗地营造防护林、薪炭林、速生丰产林、水果基地等。养殖业、加工业、采掘业等也一并安排。选准路子以后,就必须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开发,逐步形成既有区域特色,又有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例如,湖北随州市洛阳镇胡家河村,地处偏远山区,人平九分地,没有工业,但他们抓住板栗、银杏等这些当地的传统项目,大打优势战,实现了靠山致富。
2.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按市场需求选择经营项目和品种
农业资源具有地域分异性,同时也具有多样性、多用性、多功能的特点,这就为市场选择提供了余地。农业的开发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以准确的市场信息为导向,安排生产项目和品种,使生产布局与需求趋势相一致,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相吻合,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应变力,力求得到较高的比较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3.克服短视的实用主义观点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全面把握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的辩证统一
短期行为、实用主义似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给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后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农业开发上同样存在着短期行为。例如,看重显性业绩,忽视隐性业绩;看重当年和任期内见效的项目,忽视长远受益和培植后劲的项目,不愿下苦功夫打基础;重建园轻管理;重利用轻保护;承包者重近期利益,搞掠夺经营;等等。这种思想和行为,势必影响农业开发。因此,要从行政、经济、法律等各方面采取措施,例如,对干部的考核要全面,承包合同要完善等,使之避免和克服短期行为。
在农业开发上,既要有长远规划,力求取得长远效益,又要做到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滚动发展,这样才能调动经营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实现长远利益;要按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做到发展而不是破坏资源,改善而不是恶化环境,使农业开发在高功能的自然体上进行,让有限的资源在良性循环中发挥最大效益;要注意利用生物之间的共生、伴生关系,搞好新开基地和幼林地的间作套种,以耕代抚,解决好开发性生产效益滞后、投入无来源的问题;要把建园与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毫不松懈地加强管理,杜绝前开后荒;提高农业开发的成功率和整体效益;管好老基地与开发新基地相结合,在管好现有基地,促其早见效益的基础上,量力而行地开发新基地,不能荒着老的又去开发新的,导致有开发、无效益。
4.立体开发,规模经营
农业开发要立体化,才能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处理好目前与长远的关系,一方面利用生物之间的共生、伴生、互生、序生关系,进行间作套种,种养结合。例如,在幼林地里套种花生、豆类、油菜、绿肥,形成多种、立体、高效的开发模式。另一方面要沿着“加工链”向深度开发,使资源由单一利用变成综合利用,由一次利用变为循环利用,由低效利用变为高效利用。
适度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吸纳现代化要素,提高有机构成,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商品率,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业的开发也具有易于实施规模经营的特点。这是由于非耕地资源与耕地资源不同,农民对非耕地资源不存在产业保障的心理性障碍;农民进行开发本身是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沉淀的后顾之忧等。因此,应当以积极的态度,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开发项目的适度规模经营,要解决好“规模太小无心思管,规模太大无能力管”的问题,对现有规模过小或承包过于分散的,可通过联合、兼并及自我扩展等途径,形成适度经营规模;对新开发的基地,一开始就应通过竞争实行规模经营。
推进规模经营,要与推进区域开发结合起来,本着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加强宏观指导,或以资源优势为依托,或以技术优势为轴心,或以拳头产品为龙头,或与加工工业相配套,或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逐步形成既各具特色,又优势互补的农业开发小区,以便于规模经营,统一服务,配套加工,形成一条龙的经济技术开发,获得协同放大的整体效益。
5.稳定、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
尽管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已实行多年,且已扩展到城市,但农业开发方面的承包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一户几株几十株的分割承包,放任自流的撒手承包,没有约束的口头承包,压低指标的掌权承包,轮流坐庄的短期承包以及长期无人承包等现象,由此派生出了权属不清、掠夺经营、分配不公、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承包经营责任制,首先是稳定的问题。对已经实行承包制的林场、茶场、果园以及大面积的山林等,要坚持其稳定性和连续性,不能随意变动,更不能重犯“一平二调”的错误。
要进一步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解决承包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第一,在承包形式上,根据不同的生产项目、品种、规模去选择,可以专班承包,可以场长牵头承包,也可以专户专人承包。不论选择何种承包形式,都要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通过招标进行,以选择最佳承包者,解决承包指标的不合理性以及仗权承包等问题。第二,完善承包合同,明确规定发包人、承包人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并使之具有法律效力。第三,要合理确定承包期限,使之与生产周期保持一致,这样可以鼓励投资,防止掠夺性经营。第四,确定适宜的承包面积,使经营规模与经营能力达到统一。第五,把农业开发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并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不仅要看到经济效益,而且要看社会生态效益;不仅要看到任期内的政绩,而且要看给下一届留下的后劲如何等。
以科技为主导,步入农业深度开发的新层次。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开发基本上处于低层次平面扩张阶段,科学技术落后,经营管理粗放,开发层次肤浅,以至资源的利用和转换效率低下,产品质量不高,大量附加值流失。因此,要健全种苗、栽培、加工、储藏、保鲜等综合配套技术服务体系;要积极开办不同层次、不同项目的技术培训班,充分利用广播、培训等各种载体和媒介,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尽快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吸引科技人员搞开发性技术承包;走出去找靠山,请进来当参谋,广泛开展科技攀亲联姻,积极引进科技人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大力提高农业开发的集约经营水平。
此外,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产业政策实行倾斜扶植,也是农业开发不断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七、发展村经济的资金来源与运用
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过程。资金的生命在于运动,只有通过运动,才能获取利润。怎样多渠道地筹集资金,合理地运用资金,已经成为村经济发展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村经济发展资金的来源
发展村经济应按照“取之有度、用之有方”的原则,综合开发,广辟财源,形成以村集体和农户自身积累为主体,以农村信贷资金和各级财政支农资金为辅助的多层次、多功能的资金来源渠道。
1.国家支农资金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资金上对村经济的支持,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农资金),指的是国家和地方财政部门通过预算拨款的方式,无偿地给予村集体使用的资金。
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国家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的比例应有计划地提高,对村经济建设的直接支出应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而逐步增加。这是因为,财政作为国民收入分配的主导环节,其资金投向不但改变国民收入在城乡、工农之间的分配份额,更主要的是,其资金投向具有导向作用,代表国家对农业投入的方向。针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薄弱环节之一且发展很不稳定的现状,财政政策的制定要着力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有利于新时期国民收入在城乡、工农之间的合理分配。为此,一定要坚决调整历史上形成的重工轻农的倾斜投资结构,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增加对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国家财力有限,因而,国家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援村级集体经济建设,只能走工农互助、城乡互助、共同发展的道路。
2.村集体和农户自身积累
积累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建立和完善资金积累制度,开拓村集体经济资金积累渠道是村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迫切要求,也是村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在物质力量。前已述及,国家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是有限的。因此,筹集村经济发展资金,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还应坚持“村集体自身积累为主,国家为辅”的原则,仍然主要依靠村自身内部积累。村集体经济积累资金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承包款。土地承包款是农户有偿使用土地上缴的款项,也是村集体经济资金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土地承包款的征收,要注意适度问题,既要保证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的职能,又要让农户受益,不可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上缴利润。这里主要是经营或承包村办企业、林场、果园等乡村集体定期按合同上缴的利润部分。
(3)劳动积累。村集体内部通过活劳动的投入,转换成积累基金。主要有集体福利建设用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工等。这也是村集体经济资金积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村集体资金集聚能力弱,农民手中即使有闲散的资金,也不能很好地组织起来构成集体积累。因此,村经济要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必须寻求新的积累途径。
第一,就是要把资金积累和劳动积累结合起来,健全劳动积累工制度,以活劳动促进物化劳动增值。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率水平低,资金积累受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和劳动力的投入完全受季节性制约,所以季节性剩余劳动力较多。从这一实际出发,进行适度的劳动积累,可以提高资金积累在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资效益。这对于壮大村经济有很大潜力。
第二,将集体和个人积累相结合,通过互补扩大积累来源。把个人投资纳入集体积累的轨道,主要的方式就是带资进村办企业,村户联营,以灵活的方式吸引农户向村级经济组织投资。这样,通过联合,用互利的经济关系把分散在农户手里的资金变成生产资金。农户通过联营或入股的方式参与集体扩大再生产,从中得到劳动报酬或股金分红,其投资积极性高,村办企业也得到了资金补充,扩大了村经济的积累源。
第三,发展村办企业。这是村集体经济发展中资金来源的有效形式。不少地方由于村办企业的发展,不仅为家庭经营提供了有效的服务,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提供了较为充裕的资金来源。
村办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最密切,与村集体经济利益更直接。它直接影响到本村农户的收入和村经济资金多少。发展村办企业,有效地组合闲置生产要素,推动资金与人才、技术、资源的合理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各地村经济发展的事实已证明,凡是村办企业办得好的地方,村集体经济实力就强,资金来源也就畅通。
近些年来,村办企业虽然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但当前乡办、村办、联户办和户办这“四个轮子”中,村办企业仍然是个薄弱环节。特别是那些把集体原有的积累分光,后来又没有办什么企业的村,集体经济空空,集体积累断了源,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的集结,生产服务和管理协调的开展,更谈不上“以工补农”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技术条件的限制,现有的村办企业,大多数是在农村的传统工业和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技术素质较低;二是村办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不高,使其扩大再生产能力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