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8300000022

第22章 犯罪客体序位论(2)

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上有旧派和新派之争。旧派与新派之争在犯罪论方面表现为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对立。客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表现在外部的犯罪人的行为及其实害;或者说犯罪概念的基础、可罚性及其刑罚量的根据是客观行为及其危害。因为犯罪是对社会的现实危害的行为。如果没有客观行为,就没有犯罪;如果仅以行为人的主观恶意作为处罚的根据,就混淆了法律和道德的区别;如果犯罪概念不是客观的,就容易造成认定犯罪的困难以及法官的恣意判断。客观主义首先重视的是行为,因此又称为行为主义;客观主义将表现在外部的现实的行为作为科刑的基础,因此被称为现实主义。在客观主义看来,虽然可以说行为是意识的客观化、现实化,内心的意识通过外部的姿态在社会生活中现实化、由意识赋予统一的意义时,就可以作为行为来把握,但行为不只是意识的表明或者表现,行为还是意识的实现。不过,不能将行为作为反映人格的事实来把握,人格高尚的人可能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而偶尔犯罪,即使是累犯、常习犯人,其行为也不一定是其人格的写照。所以,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能就行为人现实实施的行为处罚;具有法律意义的是与行为人的情状切断的行为本身。行为人内心的、隐蔽的实施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不能成为刑罚的根据。

主观主义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犯罪人的危险性格即反复实施犯罪行为的危险性;或者说,犯罪概念的基础、可罚性及其刑罚量的根据是危险性格。本来,犯罪人的危险性格是科刑的基础,故对于有危险性格的人都可以科处刑罚,但现代科学水平表明,只有当犯罪人的内部的危险性格表现为外部行为时,才能认识其内部的危险性格,才能科处刑罚。主观主义重视的是行为人,所以又称为行为人主义;主观主义认为行为只具有征表犯罪人危险性格的意义,所以也被称为征表主义。①在主观主义看来,行为不只是意识的客观化、现实化,而且是人格、性格的外化,即行为总是正确地反映着行为人的人格、性格,所以要将行为作为反映人格、性格的事实来把握。具有法律意义的是行为人的人格、性格本身,故行为人内心的、隐蔽的实施某种犯罪行为的可能性,便是刑法的根据。

虽然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的刑法学派的对立,但有的刑法学者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学派倾向。如张明楷教授已经在大力倡导客观主义的刑法立场,在他一系列的论著中,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对于我国刑法学中的社会危害性概念,由于在我国是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因而一般是在主客观统一意义上来理解的。对此,张明楷教授认为,社会危害性在根本上就是对法益的侵害。在他的某些著作中,他甚至明确提出应向客观主义倾斜。②与此相对,陈忠林先生则倡导主观主义刑法立场,他认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代表犯罪的本质,在犯罪构成中处于核心地位。其理由在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只不过是实现了的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只不过是犯罪构成主观要件所包含内容的存在形式。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对于行为是否具备犯罪构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他还认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代表犯罪本质的作用,体现为我们可以用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将犯罪行为和非犯罪行为区别开来。③陈忠林先生的主观主义刑法立场还表现为他的下列观点:“行为人对刑法所保护价值的敌视、蔑视、漠视是犯罪的本质”,“犯罪构成体系应以犯罪主体要件为逻辑起点”;“犯罪客观要件应只是犯罪‘行为’的客观性质,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须以犯罪主体、客体、主观罪过等犯罪构成要件来确定,只能以行为人所借助的客观条件为表现形式”;“刑法中因果关系只能是以罪过为内容的犯罪行为为因,以罪过内容在现实中的实现为果的因果关系”;“只能以直接实现罪过内容的故意为认定犯罪着手的标准”;“主观罪过的内容及程度不仅是刑事责任的惟一根据而且是刑事责任大小主要标准”;等等。①陈忠林先生的这一观点,完全代表了主观主义的刑法立场。此外,在个人论著中体现客观主义思想或主观主义思想的刑法学者也不在少数,只不过我们未对其进行整理和系统的评说而已。

①参见[日]藤木英雄:《刑法的争点》,有斐阁1984年增补版,第6~11页。

②参见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③参见陈忠林:《论犯罪构成各要件的实质及辩证关系》,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6页。

我认为,将犯罪客体置于犯罪构成中的不同序位,不是一种任意的行为,而是刑法学者们深思熟虑的结果。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这种排序的背后,均反映了刑法学者们不同的刑法立场。

(一)通说的刑法基本立场

通说将犯罪客体置于犯罪构成要件的首位,反映了在刑法理论上的客观主义立场,同时也体现了我国的犯罪构成着重于凸现犯罪实质的一贯风格。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依通说,犯罪概念有三个特征,即:(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实质内容;(2)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这是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也是犯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3)犯罪是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这是前两个特征必然的法律后果,也是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相区别的法律标志之一。②由此可见,强调犯罪是“行为”,是我国刑法学的一贯传统,这与客观主义首先重视行为的特性是完全一致的。由于犯罪概念在我国刑法犯罪论中处于基础性地位,犯罪构成又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因此,我国刑法通说中的犯罪论体系,基本上体现了“行为中心主义”。

①参见http://www.swupl.edu.cn/yjsh/daoshijj/boshidaosi/chen-zhonglin.htm.

②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但是,仅仅凭借这一点尚难足以说明我国的犯罪论体系采取了客观主义的立场。在主观主义犯罪论体系中,“行为”也并非没有一席之地。主观主义也不是主观归罪,它虽然认为刑事责任的基础是犯罪人的危险性格,但同时认为,除了通过外部行为之外,还不能直接认识行为人内部的危险性格,只有当犯罪人的危险性格征表为外部的行为时,才能对之科处刑罚。因此,持主观主义刑法立场者多数也接受了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主客观统一的体系。即使是主观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他的犯罪论体系也是作为行为的犯罪、作为违法行为的犯罪、作为有责行为的犯罪与作为可罚的不法的犯罪。在李斯特的犯罪论体系中,行为也具有基础性的地位。①可见,区分客观主义还是主观主义,是否重视行为也不是惟一的标准,而是要看行为在犯罪论体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果行为只具有征表行为人危险性格的机能,就是主观主义;如果行为主要是作为侵犯合法权益的物质表现,就是客观主义刑法理论。

将犯罪客体置于犯罪构成的首要地位,本身就是客观主义犯罪论立场的一个有力注解,从根本上说明了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客观主义立场。因为将犯罪客体置于犯罪构成的首先地位,接下来才是犯罪客观方面表现,表明了通说以犯罪客体制约和解释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作为犯罪客观方面要件核心的“行为”必须是在根本上侵犯“社会关系”的行为,而不能首先是作为人身危险性格的征表。

(二)少数说的刑法基本立场

从整体上说,“系统论”和“行为科学论”对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都体现了主观主义的刑法立场。其主张者一反我国刑法通说将“犯罪客体前置”的一贯做法,以犯罪主体作为犯罪构成的首要要件,这不仅仅是一个从事实层面说明行为发生规律的问题,而且表明了主张者的刑法价值取向。

①参见[德]弗兰茨·冯·李斯特:《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页。

如前所述,“系统论”认为,犯罪构成作为主体对客体的侵害性的对象性的、犯罪活动过程,自始至终都打着犯罪主体的烙印,都是主体的人身危险性的表现和实现。这说明论者所要构建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归根到底都是要说明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或行为人具有犯罪品格。对此,我国刑法学者张明楷教授也评价道:“强调整个犯罪活动过程‘都是主体的人身危险性的表现和实现’,强调‘犯罪主体是定罪原则的基础’,这意味着客观行为是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征表,与新派的征表说同出一辙。”①

在“系统论”那里,犯罪客体甚至连独立的意义都没有。论者认为,作为消极的、被动的一面,它是主体的犯罪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作为积极的一面,它是用来说明对犯罪主体需要和欲望的满足程度的。“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体的选择以及主体犯罪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而当被侵害的客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需要之后,又可能进一步刺激主体的犯罪欲望和犯罪意识,强化主体的人身危险性和再次犯罪的可能性。”②论者所说的犯罪客体具有的机能既不同于大陆法系刑法学中的法益,又不同于违法性。因为大陆法系国家的法益与违法性都是与行为而不是行为人相关的概念:法益是行为要侵害的客体,违法性主要是对行为客观方面的评价。论者在这里只是将犯罪客体作为一个与犯罪主体及其主观方面相互作用并影响和制约犯罪主体的要素来看待。犯罪客体主要起到强化犯罪意识的作用,而不是评价行为是否对整体法律关系造成破坏。这种见解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在我看来,论者的主观主义刑法立场甚至比新派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即使在新派学者李斯特看来,行为侵犯合法权益充其量也只是征表行为人的危险性格,它与犯罪主观方面并没有一种互动和制约的作用。那么,如何评价“行为科学论”呢?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主观主义色彩。论者以“人”为犯罪构成的基础,从“人”中延伸出犯罪构成主观方面要件、犯罪构成客观方面要件和犯罪客体要件。这说明在论者的犯罪构成体系中,也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行为”为中心,体现了犯罪论体系中的“行为人主义”立场,表现出一定的主观主义刑法倾向。当然,与“系统论”相比,这种观点并没有强调其他构成要件是犯罪主体危险性的征表,具有比较温和的主观主义色彩。

①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②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上卷),第216页。

(三)“排序机能意义否定说”的刑法基本立场

在“排序机能意义否定说”的主张者看来,由于我国犯罪构成要件是“齐合填充”式,因而犯罪构成要件孰先孰后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且论者认为司法实践情况很复杂,不宜强求固定的排序。因此,论者的观点既不是基于客观主义刑法立场,也不是基于主观主义刑法立场,虽然在形式上表现出一定的实用性,但实际上没有体现“实用”的价值。因为他的这一主张使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成了毫无章法可循的事情,给实际认定犯罪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排序机能意义否定说”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刑法学的科学属性。论者认为,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既包括犯罪行为本体,也包括犯罪的认定与处理。所谓犯罪行为的本体,就是犯罪行为的生成和发展机制,这从根本上属于犯罪学的领域,是经验和事实科学。而犯罪的认定和处理,实际上是一种评价的过程,评价必须以规范为前提,因而是站在规范科学的立场上进行的。论者对刑法科学的属性和功能作了误判。他认为,刑法学虽然是一种与事实学相对应而言的规范学,但刑法学各个层次的理论体系也可以按照行为事实产生、发展的过程来构建,只要在理论上有其逻辑性、合理性即可。①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规范科学,有自身的规律,这与事实科学是不同的。顾名思义,既然是“规范”科学,就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规范”。同时,既然是“规范”科学,就必然是“价值”科学。“规范”和“价值”是不可分的,而“事实”和“价值”却是可以分开的。如果张三杀了李四,从事实学这个层面上看,只要把谁杀人、杀了谁、怎样杀的、为什么杀人这些事实搞清楚就行了。但是规范科学不一样,它必须对事实作出评价,这种评价是在一定的基准和一定的价值支配之下进行的,这就必须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如果评价机制不合理,就可能背离该种规范的应有机能。刑法学作为一门规范科学,具有防卫社会和保障人权双重机能,如何在犯罪构成的评价机制中体现这一机能,是刑法学者应当着重考虑的事情。如果以事实学为基础构建作为评价机制的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排序,显然是不行的。同样,将事实学和规范科学交融在一起,使规范科学失去明确的方向,也是不可取的。犯罪构成要件顺序的排列,以及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序位之确立,必须充分考虑到刑法学作为规范科学的属性,在一定的原则和理念指导下进行。

①参见赵秉志主编:《犯罪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6页。

§§§第二节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序位之确立

在对犯罪构成要件排序的时候,必须预设两个前提:第一,确立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是在什么样的立场下进行的;第二,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为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序位确立正确的理论基点。

一、犯罪客体构成要件序位确立之基本理念

(一)犯罪构成要件排序的认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

犯罪构成要件的排序,是刑法理论上研究的结果。任何理论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认识论规律。构成要件排序应当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法学,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出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犯罪构成要件排序时,必须突出事实性的方面;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法学,同时必须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决定社会精神生活过程的观点。这就决定了作为精神领域的法律判断,必须奠基于作为社会存在的客观事实之上。

同类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为了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
  • 住有所居:住房政策法规解读

    住有所居:住房政策法规解读

    住房既是一种关系每个人安居乐业以及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又是一种价格昂贵、占居民消费比重很大、保值增值性好的特殊商品。各国的经验表明,如果没有政府介入住房问题,对住房市场进行合理的调控管理和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是解决不好住房问题的,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全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住房市场实行完全市场化。
  • 思想中国:法的精神

    思想中国:法的精神

    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国家图书馆华睿讲堂精华!这是一个高级研讨会,不同于辩论会,既不是简单的争论,也不是简单的批评和质询。而是深入的研讨。在这个共同探讨之中,通过一个长时间的积累,使我们的社会科学能够对中国的社会发展稍微起到一点儿作用。这也是我们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学术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大学能够让这些终生处于思想悬置状态的老怪物处在年轻学生中间,一起交流和共鸣,创造一些人类的新知识;而这些知识还需要通过更大的渠道、更多的媒介向社会传播。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
热门推荐
  • 外星入侵

    外星入侵

    他叫陆潇,一个平凡普通的少年。他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却在某一天,一场事故改变了他的一生——成为拯救者,保护地球和平。平凡的少年走上不平凡的救世主路,而星之海学院处处透露着神秘——超乎想象的课程、神秘的学长、疯狂的教官……陆潇刚进入学院就遭遇无数怪事——升级赛、星魂考验、地球往事、外星入侵……
  • 偷心企划书

    偷心企划书

    黑夜中飞檐走壁的第一大盗,阳光下腹黑善良的俏皮女王。异能界位于千万人之巅的顶级高手,亦或是最强的魔鬼······青梅竹马,生死拍档。阳光少年,恶魔之子······谁才是最后的那道菜。千万年的阴霾再次苏醒。黑色的死神不期而至。这是最漫长的夜······偷心企划书,偷的可不仅仅只是心哦!我是枫汐夜,请叫我黑猫小姐!
  • 失心前妻很抢手

    失心前妻很抢手

    姑姑的无情迫害,为逃避黑衣人的追杀,她闯进了他的生命中。她沦为货物被任意贩卖,他从天而降,送上豪门盛宠。当那个酷似的女子站在她眼前的时候,她才明白,她只不过是一个替代品!仅此而已!怀着骨肉她踏上飞机绝尘而去!当飞机在高空遇难,她九死一生,他却成了别人的新郎!四年后,她带着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女回归,他们的身边都各自有了伴侣。而他果断离婚,强势的要将她夺回身边!道义和欲望,她无从选择,只能逃避。他将迷糊的她抱入怀中,这个拦下自己车子的女孩,早就闯入了他的心里,蛮不讲理的,毫无理由的!
  • 大帅秘史

    大帅秘史

    书说的是北洋军阀“大帅”们殃民的故事,北洋军阀各位“大帅”,最先以袁世凯为头目,后分化成段祺瑞的皖系、冯国璋的直系和张作霖的奉系。构成一幅光怪陆离的群丑图。书中主角张兆坤虽是向壁虚构,但也以几个真实人物为原型刻画而成。列位看官,百姓含辛茹苦养活这帮“大帅”,本意是让他们保国卫民。不料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大帅”们,荒淫无耻,穷奢极欲,过着颓废糜烂的生活。他们拼命维护自己的私利,整日里枪林弹雨,混战不休,焚溺、杀戮、劫掠、搜刮、奸淫,无所不用其极,干尽殃民的勾当。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中,冤屈难诉。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十余年,殃民丑恶暴行罄竹难书。书中故事大多来自珍贵史料,世所罕见,甚至于闻所未闻。
  • 仙武霸途

    仙武霸途

    天生无经脉是废材吗?在哥眼中却是神级天赋。穿越中获得远古昊天大帝百万年武道记忆的萧羽,谈笑间俘获无数芳心,举手间震慑一片虾米,投足间踩倒一群大咖。逆天而上的传奇之旅,仙武霸途的画卷徐徐展开!
  • 图书馆占座大乱斗

    图书馆占座大乱斗

    澄空中学,C市最富争议的高中。传言说这里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据说每周几乎都能看到有学生从图书馆不同的楼层飞出窗外。图书馆占座大乱斗——围绕着图书馆顶层年仅十个名额的“达成者”而展开的争夺战。以守住自己的位置为前提,向更高的楼层进发。三楼、四楼、五楼,楼层越高,学生的战斗力就越强。然而在这恐惧与刺激的缝隙间,有一群人就是竞争生存在这种夹缝里。赌上自己的生命、热血、和尊严,他们在名为“图书馆”的战场上,展开了一场场炽热的、超乎想象且惨烈异常的图书馆占座大乱斗!主角叶天明就是被卷入乱斗气氛中的少年,然而随着战斗的逐渐深入,一些潜伏在暗处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集热血、悬疑、搞笑与永恒主题——爱于一体的轻小说《图书馆、占座、大乱斗》,倾力开幕!
  • 极上剑神

    极上剑神

    在下有四剑,一曰阴阳剑,二曰乾坤剑,三曰日月剑,四曰逆天剑阴阳剑,五尺凌利,百步之内,一斩可逆阴阳。乾坤剑,帝者浩气,三千繁华,一念可逆日月。日月剑,日精月华,千年吐纳,一刃可逆乾坤。逆天剑,红尘反复,龙蛇起陆,日收其精,月收其华,斗转星移,万物乾坤问,道友愿试哪一剑?
  • 鸟奴

    鸟奴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但生命中残酷竞争、顽强生存和追求辉煌的精神内核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因此,动物小说更有理由赢得读者,也更有理由追求不朽。
  • 修真之理想国

    修真之理想国

    那一天,我摇动所有的经桶,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在山路匍匐,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次次的转山,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仓央嘉措修真者是神通广大的,但也无法凭借肉身离开星球,横渡宇宙。可是,这是一个即将毁灭的星球,不离开,只有死路一条。修真者们联合了起来,他们会想出什么办法离开星球?他们能否成功?他们又能去向哪里?而本书的主角卫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地球转世到这个世界。背负着一段刻骨铭心爱情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 龙脉之金鳞传说

    龙脉之金鳞传说

    现代宅男跟随研究院好友穿越到遍地是龙的古代,寻找传说中的隐龙脉。在这遍地是龙、武林高手满大街的古代,他该如何生存,从而找寻到真正的隐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