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7400000027

第27章 认识电视剧的ABC(4)

就形式而言,依据题材的轻重、大小所构成的电视剧大体有:电视小品,即小品在电视上的展现,一般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电视短剧,有人物、有简单情节的短剧,一般十几分钟到二三十分钟;电视单本剧,一集、上下集或上中下集,构成一个故事;电视连续剧,统一的一批人物,通过多集连续演绎一个大的故事,表现一个大的主题;电视系列剧,统一的一批人物,多集互不连贯的故事,组成一个系列。我创作的《老耕外传》,就是由张老耕等几个人物,表现了一系列不连贯的小故事。还有些形式是互相套合的,如《康熙微服私访记》,表现的是几个独立的故事,而每个故事又以连续剧的形式进行多集演绎,这就将连续剧和系列剧两种形式又结合了起来。在上述这些形式中,最具特色的是电视连续剧,它可以展现一个连续不断的长剧,以满足观众长期收看的美学要求。当然,连续剧也未必是越长越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要连续挤出很长的时间看电视是困难的。电视剧形式灵活,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关键是拍摄质量。

就风格而言,同戏剧、电影一样,由于电视剧所选题材的不同、编导者的创作个性不同以及观众不同的审美要求,电视剧创作就势在必行地出现了多种风格:电视喜剧、悲剧、悲喜剧、轻喜剧,电视歌舞剧、荒诞剧,电视报道剧,纪实电视剧,等等。

电视剧的结构也是多样的。一是戏剧结构,依时间顺序结构作品,剧情的发展一般经历发生—发展—高潮—结束四个阶段,作品以紧凑的故事情节、复杂的矛盾冲突吸引观众,给人一种紧张急迫、非要看下去弄个明白的审美享受。二是散文结构,即依据生活本身的进程来结构作品,不刻意编织情节,不强调前后情节的因果关系,不人为地强化冲突,制造悬念,带给观众的多是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诗意美。三是心理结构,它是依据人物的心理流向结构作品,运用蒙太奇手法,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展现人物的心灵历程,给人以细腻、深沉、含蓄的审美享受。

戏剧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我国目前生产的电视剧,多为戏剧结构。这类电视剧又称情节剧,符合我国广大观众传统的审美观念,它们较宜于电视单本剧的结构方式。戏剧结构宜于电视连续剧,因为如果没有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只有散文式的生活流或心理结构的意识流,难以吸引观众长期看下去。当然,这三种结构形式也不是毫不相干的,一些电视剧尝试将它们结合运用。比如,在一部以戏剧结构为主的连续剧中,当表现美好的爱情、美妙的憧憬和心灵上的激烈碰撞时,往往可以采用散文结构或心理结构的形式,营造一种诗化的或细腻的深沉的意境,从而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电视连续剧《大明宫词》在这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它既以故事情节为依托,又有大量的心理独白和诗化的对话,营造了一种深沉的诗化的意境。该剧播出后,因其结构形式之新,因其引发的心灵的震颤,因其深沉和细腻,吸引了一批文化层次较高的观众群。

电视剧的再一个审美特征是它的参与性。

电视艺术本身就有很强的参与性。比如电视新闻中的播音员和现场记者,直接面对面地同观众交流;以学习辅导和知识介绍为内容的一大批专题节目,如外语学习、书法讲座、判案说法、名曲名段教学等,直接吸引着它们的相关观众;一批由观众直接参与的演艺节目和娱乐竞赛节目,不仅现场观众可直接参与,屏幕前的观众也可以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参与其中。在一些节目中,主持人在屏幕上提出的问题,往往引起屏幕前观众的思考和讨论,从而使屏幕上下产生一种感情交流,使观众产生一种直接参与感。

电视剧也具有这种功能。虽然是剧中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但同时也引起观众的一种交流,特写镜头中的人物心理表白,实际上是人物与观众的一种交流,往往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另外,电视剧不像电影,几百人集中在一个场所,只能鸦雀无声地观看。电视剧的特点是电视摆在家中,随时可以打开,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看到高兴时可以大笑,难过时可以流泪。所以,如果说编导、演员是创作者的话,那么观众也同样是创作者,大家都在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感受进行再创作,对剧情和剧中人物进行自己的理解。这样,就使观众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特殊美感。

在中国戏曲理论中有一个“观众中心论”,是说在戏曲创作中,尽管编剧、导演和演员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只能以观众为中心。这是因为,戏曲是写给观众看的,不仅要由观众来欣赏,而且要由观众来评判,观众理应处于中心的位置;观众不是被动的授予对象,而是戏剧创作整体的一分子。从审美角度看,观众欣赏戏曲是以审美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要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戏曲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审美创造过程。承认观众的创作地位,是中国戏曲艺术一个根本性的美学原则。作为进入家庭的大众艺术,电视剧同样是这样。由于欣赏条件的方便,人们在欣赏电视剧时,更易于加进自己的审美理解,按照他们的审美标准进行自己的审美创作,以达到审美愉悦。电视剧的这种参与性,66超过了电影和戏剧。

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较量,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电视剧本身就是一种现代艺术,拥有最先进的表现手段,它可以迅速而真实地展现当代社会现实,揭示人物的心理真实,通过现实生活的真实画面,展现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化社会,反映时代特征,张扬一种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激励作用的意识和精神,构成一幅幅人类文明的现实美画卷。1984年以来涌现的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如《新闻启示录》《走向远方》《新星》《围城》《渴望》等等,都具有这种鲜明的展现现代文明的时代感。电视剧艺术又可以向历史的深层开掘,充分展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和美的价值,艺术地揭示现代文明与古代文化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人类文明的辩证法。近20多年来,我国拍摄了一大批引起强烈反响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努尔哈赤》《诸葛亮》等,都闪耀着历史文明的光彩,既给了人们美的享受,又使人们从历史长河的风云变幻中受到启迪。同时,电视剧艺术还能将人物放在新旧交替的历史的交叉点上,表现他们对现代文明的追求和创造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眷恋和继承,在这种追求和眷恋、创造与继承的冲击与和谐中预示未来,在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和交融中揭示当代人物之美。这些电视剧塑造了一批在两种文化心态的冲突中彷徨、磨砺和奋斗的艺术形象,他们有新的追求,但又受到旧意识的束缚或羁绊。在他们身上有闪光的东西,亦有旧的斑痕。他们真实可信,为观众所喜爱,同时又能引起观众理性的思考。

上述情况说明,电视剧具有浓郁的当代性和时代感,这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同其他艺术样式一样,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最终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反映经济基础,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经济基础的联系是不直接的,往往要经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因而它具有较大的相对独立性。它不直接说明世界,而是用形象反映世界。

电视艺术又不同于其他艺术样式,它既是一种一般的艺术样式,同时又受电视这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影响。也就是说,它的属性应该是两句话:艺术形式、大众传媒。作为前者,它是表现的、艺术的;作为后者,它有着与一般艺术所不同的强烈的娱乐性、通俗性、大众性、社会性。这种媒介属性和艺术属性兼而有之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的如下功能。

一是艺术表现功能。前面已经提到,电视剧的表现功能是通过情节表意系统和视听表意系统共同完成的。电视剧通过这两大表意系统,营造一种能打动人心的意境和氛围,传递某种思想和理念,使观众产生艺术审美感受,引发联想,激动感情,受到启迪,得到愉悦,从而满足精神和艺术的需求。电视剧是一切艺术形式中最具表现力,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一部有着深刻题旨的电视剧,如《忠诚》《苍天在上》等等,可以引发人们对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甚至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一部妙趣横生的娱乐片,如室内剧《我爱我家》等,又可以缓释人们沉重的精神压力,调节人们的心态。

二是信息传播功能。由于电视剧的特殊属性和先进的表现手段,能够最及时、最广泛地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从物质生活的到精神生活的,从观念的到文化的到科技的,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到社会心态、文化心态的变化,使观众感受到社会的强烈气息,既产生亲切感,又受到某种影响和感染,甚至观念、心态、生活方式也能够随之发生某种变化。这方面的例子是很多的,比如,现代电视剧中某种服饰、某种发型甚至某种口语的被广泛接触和模仿,“《新星》热”“《围城》热”的兴起,就是电视剧信息传播功能的例证。衡量一部电视剧拍摄质量的条件之一,就是看其带给观众的信息量的大小。

三是记录功能。电视剧对现实生活,特别是对真人真事的艺术反映,说明它具有记录功能。由西安市参与破案的公安人员出演的纪实电视剧《6·18大案》,尽管进行了某些艺术取舍和处理,但基本记录了整个破案过程。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变革的日益深入、社会生活需求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变化,以及各种艺术样式之间激烈的竞争,迫使电视艺术家们日益重视广阔场景的艺术表现力,越来越多地运用大、全景或远景,展现秀美壮丽的山川和气势磅礴的宏大场面,营造一种浩大的震撼人心的气氛。国外电视剧还将镜头延伸到宇宙中去,其场景更加深广莫测。与此同时,出于生产快捷和成本低廉的考虑,一些艺术家也在注重室内剧的拍摄。比如,在电视剧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一些艺术家向电影借鉴,着意突现创作个性,注重氛围和意境的营造,由纤巧走向粗犷,以期增强作品感染力和震撼力。同时,文学创作中象征、隐喻、对比等写意手法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用,由写实向写意发展。

在电视剧的新变化中,我们更应该注意电视剧题材、主题和结构形式的变化。

题材由家庭走向社会,是电视剧创作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电视剧一般被称作“家庭艺术”,这不仅是因为电视剧艺术进入了家庭,是在家庭中观赏的;还在于初期的电视剧创作多注重“家庭”,往往通过家庭故事来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安娜·卡列尼娜》《红楼梦》《篱笆·女人和狗》走的都是这个路子。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电视事业的发展,电视剧的题材越过家庭这个范围,日益转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这在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变化。从纵向看,我国前期的电视剧,其视野主要是“大众”,反映的多是基层群众的生活画面。近年来,这个视野逐步向上延伸,延伸到“商场”的上层,延伸到“官场”的上层。近年来出现的《忠诚》《苍天在上》《省委书记》《抉择》等反映改革和反腐败斗争的电视剧,直接写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等中、上层权力中心,其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矛盾的力度无疑是大大增强了,电视剧这种艺术形式自身的分量也大大加重了。从横向看,电视剧的题材已经涉及现实与历史、战争与和平、改革与建设、传记与人生等社会生活领域,纯粹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正在逐步减少,电视剧的视野更加宽阔了,其所反映的生活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了。电视剧题材的不断拓展,为电视剧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提供了更坚实的保障。

随着电视剧题材的拓展,电视剧的主题由单一走向多义。主题的多义性不是指一个影视剧有若干个主题,如通常所说的基本主题和几个副主题,或第一主题、第二主题,而是指主题的内涵可以作多种不同的理解。主题的多义性,可以使观众对主题的思考与联想更加深化。初期电视剧理论强调主题的单一性和鲜明性,那时电视剧的主题往往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样也便于观众理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人们思维活动的日益活跃和个体审美心理的日益强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需求,电视剧艺术势必面向纷繁多变的社会生活,向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纵深处开掘,对多元化时代人类的命运、历史的前途、时代的脉搏进行总体的把握和思考。于是,就出现了电视剧主题的多义性和复杂性。这种变化,是现代社会生活对电视剧艺术的要求,是多元化的个性审美心理对电视剧艺术的要求,也是电视剧艺术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当然也是电视剧创作者们的共同追求。这种转向表意性演变,使电视剧艺术同受众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电视剧的另一变化是结构由封闭走向开放。初期电视剧的结构一般是封闭式,即遵循戏剧的艺术规律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种结构符合我国人民长期形成的审美习惯,有很强的可看性,但是,也有一种人为编织的痕迹。因为为了增强可看性,就要制造一连串的冲突,而现实生活中未必有那么多冲突,实际上是作家在创作时制造的,这就有了某种“不真实性”———作为艺术创作是真实的,联系生活实际则是虚构的。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要求打破这种封闭式结构,更加客观地真实地多层次多侧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生,这样就出现了“散文化”“情绪化”的电视剧,将结构方式由封闭走向开放。“散文化”即前面提到的散文结构,它追求的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整体感,在内容上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是选择生活中几个真实的情节,按照作者的主观意识,遵照生活的内在联系,将其组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情绪化”即前面提到的心理结构,它同样不注重故事本身,情节比较淡化,着重揭示人物心灵的搏动,营造一种独特的情绪氛围,使观众在这种情绪氛围中感受到一种愉悦。一般地说,开放式结构更符合生活的真实,其展现的氛围更宽松些,其营造的意境更深沉、更雅致些。

同类推荐
  •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的绘画艺术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其画风曾经数度改变。1941年,张大千前往敦煌临摹隋唐人物壁画,所画人物气势恢弘,色彩鲜艳亮丽,盛唐遗风跃然纸上,工笔设色成就卓异。张大千能仿石涛的笔法作画,人称张大千画的仿石涛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大千周游世界时,汲取西方的一些绘画元素,创造出一种中西结合的泼墨泼彩绘画艺术,为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汤显祖与明代戏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汤显祖与明代戏剧》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明代戏剧发展、明传奇代表作家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汤显祖对后世的影响等内容。
  •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全元曲—杂剧(中华传世藏书)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两界阴阳

    两界阴阳

    一线生死,两界阴阳。冤魂肆虐,鬼怪横行。千山万水的赶去处理孤寡老人的一场后事,送葬的差点变成陪葬的。更没想到,会自此踏上一条从未想过的路。
  • 六个暗恋故事

    六个暗恋故事

    本文讲了六个暗恋故事,回忆了青葱岁月中那种陪伴我们成长的纯真感情。暗恋不仅仅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还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存在于内心,永远不会消失。
  •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梦传奇

    一梦传奇

    这是一部简单的快穿文,猪脚唐千,从《僵尸道长》启步,历经《捉鬼合家欢》、《音乐僵尸》、《尸家重地》、《倩女幽魂道道道》、《仙剑奇侠传三》、《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三》……众多世界,最终在《大神话世界》中觉醒,一梦成神!
  • 醉君抚月痴盛阳

    醉君抚月痴盛阳

    如果我这辈子不曾遇见你,就不会爱上你;如果我这辈子不曾爱你,便不会落得如此狼狈;如果我不曾落得如此狼狈,就不会再次遇到你;如果我不再次遇到你,那我,该用什么弥补我将遗憾的一生......
  • 傲娇女王爱上蜜宠boss

    傲娇女王爱上蜜宠boss

    他和她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年,她8岁他12,上一代的恩怨情仇,使他成为一个报仇工具,他杀了她的父亲,她因此恨上了他,十年后她接手了"飉",他自知她不会原谅他,便在她身后默默做她的守护神……
  • 卧底修真圈

    卧底修真圈

    一个没有修真天赋的凡人却要在修真圈中混迹,好难,好累,好苦,好……爽!欢迎加入卧底修真圈,群号码:484206178
  • 鹏宇课后班那些疯丫头淘小子

    鹏宇课后班那些疯丫头淘小子

    在鹏宇课后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妙趣横生的奇葩故事发生。淘气包子王大鹏、飞毛腿捣蛋鬼马斌、话唠许小欣、“熊二”徐志鹏、假小子关宁等在小说中都有精彩的“表现”。这群淘小子疯丫头在孩子王李振东和王欣悦的关心教诲下,都出人意料地向好的方向转变,有的还考上了重点中学或名牌大学。小说展现了孩子们的快乐和烦恼,构成了一个个既让人开心又叫人深思的故事,读后让人捧腹大笑,耐人寻味。???????
  • 三生临界

    三生临界

    天道和秩序相互交错在凌乱的宇宙之中,命运和时间不断打开生命世界的真相。
  • 木之以梨

    木之以梨

    梨尘作为这个世上唯一的一个特殊存在,很多人都认为她是个废材,她不信命,她要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