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为五帝之一,自然是个极有能力的君主,不然也不可能一统天下。虽然后来因轻信虞舜使得大权旁落,更是在迁回东方后被囚禁,但唐尧毕竟不是年老智昏之辈,还是留了后手的。
《山海经·海内经》:“(尧)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腹生禹,帝乃命禹率布土以定九州。”
唐尧虽然杀了鲧,但还是让鲧的儿子姒禹继续掌控军队,即虞舜摄政,姒禹掌军。
不过可惜的是大禹因为父亲被杀,心中始终有疙瘩,虽然与虞舜关系不好,但也对唐尧心有芥蒂,因此冷眼坐视了唐尧被虞舜囚禁。
L2183年,61岁的虞舜先是立丹朱为帝做个样子,不久后又废掉丹朱,自立为帝,另立都城。
可惜虞舜这帝位,坐得实在憋屈,还得看大禹的脸色。
《史记·夏本纪》:“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L2231年,帝尧东迁,大禹与益、后稷为开路先锋,率领军队“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耗时十三年,将举国百姓带回了祖辈生养的东方,受万民敬仰。
这份功劳是否功高震主暂且不提,单说大禹因开山“治水”而掌握的大量青壮劳力,便直接可以军威压主。
这大禹掌军,若是登帝倒也没什么,偏偏这大禹对帝位没什么兴趣,让虞舜如愿以偿地称帝之后,大禹他又不怎么理睬虞舜,让虞舜好不窘迫。
《史记·五帝本纪》:“(舜)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帝王世纪》:“舜九十五而使禹摄政。摄五年,有苗氏叛,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疑山之阳,是为零陵,谓之纪市。”
《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L2149年,由于某些原因,在虞舜95岁的时候,大禹借口南方有人叛乱,武装押送,强逼年老体衰的虞舜南巡、南征。
终于L2144年,在位39年后,帝舜驾崩,死在苍梧之野,恰好有百岁之龄。
虞舜就地葬在了九嶷山的南面,而大禹颇有黑色幽默之风,在唐尧之子丹朱死后,把丹朱葬在了九嶷山的北面。
————
《荀子·正论》:“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
《韩非子·说疑》:“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
上古时代,其实不兴“有德者居之”那一套,一样是“有能者居之”。后世儒家一群“理想主义者”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妄自编造历史,编了一套情节之平淡相当反-人类的尧舜禹间相互禅让的故事,可惜编史的人自个也不相信,字里行间难免流出不协调的记载。
以下故事翻译自《史记·夏本纪》“皋陶作士以理民。帝舜朝,禹、伯夷、皋陶相与语帝前……皋陶于是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
————
皋陶那时做官管理民政。一次舜上朝的时候,禹、伯夷、皋陶到舜面前一起讨论。
皋陶话里藏话的说:“大家要讲道德,要团结,别玩阴的。”
禹说:“行,你说怎么办?”
皋陶说:“要谨慎廉洁,多动脑筋,敬老爱幼,从自己做起,给大家树立榜样。”
禹点头道:“说的对。”
皋陶又说:“凡事就在于要知人善用,要安抚民心。”
禹平白无故的被阴阳怪气了一通,顿时冷笑道:“要做到你说的这样,恐怕舜帝都不容易,都很知人,下面就都是好官了,都安民了,老百姓得了好处就都感激你了,还哪来什么驩兜,哪来什么三苗,还怕什么卖弄嘴皮子的小人?”
禹这几句话不但抢白了皋陶,还落着舜的脸皮,但皋陶这个呆子却一根筋的接着说:“虽然是这样,但是一个人的言行都可以包含很多品德。”
皋陶顿了一下又说:“开始做事时,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这就是有德之士啊。每天学习德行,早晚努力奉行,保持好的品德,工作就不成问题了,有才干就能得到任用。当官的也要谨慎,不要教人邪淫奇谋,别让不合适的人坐在不合适的位置上,这样会天下大乱的,对于做错事的人,一定要按罪惩罚,你说我说的对吗?”
禹敷衍说:“做到你说的这样肯定什么都好了。”
皋陶还谦虚道:“我没什么见解,不过抛砖引玉罢了。”
舜也听的不耐烦,便对禹说:“你也说说你的看法吧。”
禹应道:“呵呵,我没那么多大道理,我只知道把每天的事做好。”
皋陶脸红脖子粗地质问:“什么叫把事做好?”
禹傲然道:“想当初,天下到处都是洪水,我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檋,行山刊木,和益一起给百姓带去稻种粮食,开挖渠道疏通河流,与稷一起赈灾济荒,在各地调有余补不足。从未安顿过,就这样,老百姓才平安,国家才安定。”
皋陶被噎得厉害,只好说:“是啊,这是你的功劳。”
禹接着又对舜说:“你好好处理你的政务,善对你的大臣,天下都会响应拥护你的。你安安稳稳地坐你的帝位,自然能一直称帝到晚年。”
舜帝很可怜地说:“禹啊,你可是我的股肱耳目,我要管理百姓,你要帮助我;我夜观天象,制订朝服,你也看看;我想通过民歌了解民情,你帮我听听;我做错了,你要当面指出。你不要当面说好话,背后捅刀子啊。我就听你们几位贤臣的,其他小人,你们工作做的好他们自然就滚蛋了。”
禹也不客气,答道:“当然,你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好坏不分的话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了。”
舜帝试图转移话题:“你千万不要学尧的儿子丹朱那样,一天到晚就知道东游西逛,没水的地方偏偏要行船,纠集一帮狐朋狗友在家荒淫无度,在世人面前丢脸,我不会让他那样瞎搞的。”
禹却自顾自继续表功说:“我当年娶了涂山氏,只过了四天婚期就继续工作,生的儿子启我自己几乎没养过,所以才能治水成功,分派各地首领,把国家的影响力扩展到5000里外的地方,在四海都驻扎军队,扬威名于四方,到处都建立了功绩。当然苗这个地方可能还有些问题,你还得多留意下哈。”
舜脸皮抽了抽,赞道:“说起推广我的德政,全都是你的功劳啊。”
连皇帝都拍马屁了,皋陶也立刻转向,开始表达对禹的敬仰之情,更号召万民都向禹学习,还说“不听话、不点赞的,全部降罪,大刑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