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6300000011

第11章 发明全世界第一条流水线,使高利润成为可能(1)

1913年4月1日,我们首次进行了装配线的试验。这次试验的是调速轮磁发电机的装配。我们将工人的工作分成29个操作步骤;这使得组装时间降至13分又10秒。

接着,我们将装配线的高度提高了8英寸——那时已是1914年了——这使耗时降到了7分钟。进一步对工作速度进行试验,我们将单件耗时降至5分钟。简言之,试验的结果是:在科学调研的帮助下,现在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比几年前4个人完成的还要多。

如果一个设备可以节省10%的时间,或是增产10%,那如果没有它,就等于多纳10%的税。如果一个人一小时能赚50美分,那么节省10%的时间,就意味着他每小时能多赚5美分。一个拥有摩天大楼的人,要是知道怎样将收入提高10%,他甚至愿意付增收的一半来知道这方法。他之所以拥有摩天大楼,是因为科学证实了,以某种方式使用某种材料,便可以节省空间,增加租金收入。30层高的建筑,其占地面积并不比5层的多。而如果守着老式建筑方法,5层楼的建筑就意味着白白损失了25层楼的租金收入。12000名员工,如果每人每天少走10步,就相当于节省下50英里的多余动作与被浪费掉的能量。

福特的生产便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它们都是自然而然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刚开始时,我们雇用机械师;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很明显,请不到那么多的机械师,而实际生产中也不再需要那么多技术工。基于这一点我总结出一条原则,将在后面详述。

显而易见,这世上大多数人即使身体健全,脑力的局限也让他们无法过上好生活。也就是说,光靠手工劳动,他们无法生产足够多社会所需的产品,用以交换自己所需的产品。我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事实上,我想很多人都这么想:我们从工作中学到技术。并不是这样。是我们将技术投入到了工作中。

在构建蓝图、经营管理以及生产工具时,我们运用高端的技术,使得那些不懂技术的人,也可以享受技术带来的成果。关于这一点我将在后面讨论。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智商能力有不同。如果福特公司的每样工作都要求技术,那工厂也建不起来。所需要的技术人员100年都培训不完。如果全靠手工,100万个工人一起工作,也没法完成我们如今的日产量。也没人雇得起100万个工人。但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纯手工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怕是大众购买力所无法企及的。即使可以想象如何管理这样多人,那想想工厂又该有多大!又有多少人不是忙着生产,而是忙着将别人生产出来的产品运来送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的日薪最多也就10或20美分,因为,工资不是由雇主支付的,他只是调配财政。真正支付工人薪水的是产品。而只有靠管理安排生产,产出的产品才有可能支付薪水。

更为经济节约的生产方法并非一下就能推行,而是慢慢实行。比如,我们是逐步做到自主生产零部件的。T型车是我们自主生产的第一部车。组装节省了许多成本,其经济效益又延伸至其他部门。因此,虽然我们现在拥有许多技术娴熟的技工,他们并不负责生产——他们简化过程,让他人生产。这些技术人员,制造工具,进行实验,安装维修机器,研发车型,实在是非常优秀。

的确,像他们这样的优秀人才,不该大材小用,去做由他们发明的机器便能更好完成的工作。一般工人来应聘时都没什么技能;他们在几小时或几天内学会工作。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学不会,那对我们而言,这个人就是无用之材。他们中许多人都是移民,而雇佣他们的全部要求便是,他们有潜力做好足够多的工作,对得起自己所占空间需要的管理费。他们不需特别强壮。我们也有对体力要求极大的工作,但这样的工作正在迅速减少;其他工作则几乎不怎样花力气,这样的工作,如果只从力气上来说的话,三岁小儿都应付得来。

如果不深入技术性的生产过程,是没法一步一步,按时间顺序来探讨整个生产制造的发展的。我还真不知道这要怎么说,因为,几乎每天都有新事物发生,没人能将所有风吹草动都了然于心。我将随意举些改变为例。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当世界以生产为基础时会发生些什么,也能发现,商品价格比应该的价格高得多,人们的工资比应得的低得多,还有一大片宽广的领域有待我们开发。在这方面,福特公司才只迈出了一小步。

一辆福特车拥有大约5000个零部件——这包括了螺丝、螺帽等等一切。

有些部件非常大,有些则精细得如手表零件一样。首次组装时,我们就只是在一个固定地方安装车,工人将所需要的零部件都拿到这地方来,这样的方式与造房子可谓异曲同工。当我们开始造零件时,很自然,便在工厂设了专门的生产部门。然而,通常还是由一个工人从头操作到尾。快产多销的压力,使得我们必须改进生产方法,让工人们不用再挤来挤去。工人没有科学方法指导,花在拿材料工具上的时间,比他工作的时间还要多;他却仍然只领一份薄薪,因为走来走去可不是什么能得高薪的工作。

在组装方法上的第一个改进便是,我们开始将工作整合到工人面前,工人不用再到处找材料工具。现在我们所有的操作都遵循两大原则,即:如果可以的话,工人最多只走一步;以及,没人再需要弯着腰工作。

以下是装配线生产的原则:

(1)按操作顺序安置工人及工具,这样,在制造的过程中,每个零部件的传送距离都尽可能地缩到最短。

(2)使用生产传送带或其他传送方式,这样,当一个工人完成了他的操作步骤,他只需把零部件丢在原来的位置——这个位置必须是他手边最方便的位置。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运用重力学原理,将零件传送到下一个工人那儿操作。

(3)使用滑动装配线,在便捷的距离内传送待安装的零部件。

遵循这些生产原则的好处便是,工人动作量减至最低,几乎只需要一个动作,就能完成一件事。在外行人看来,组装底盘是操作中最有意思,可能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环,而且有一段时间,它的确是项非常重要的生产程序。而我们现在只在快要销售时才运来部件进行组装。

1913年4月1日,我们首次进行了装配线的试验。这次试验的是调速轮磁发电机的装配。无论任何事,我们都是先从小处试起,一旦发现更好的方法,我们就会立即摈除旧方法。但在我们作出任何大的变革之前,一定要完全确定新方法的确是更好的。

我想这应该是世界上首条流水线。我们是从芝加哥食品包装厂那里获得启发的,他们包装牛肉时用到了空中吊运车。我们之前用传统方法组装调速轮的磁发电机。由一名工人负责全部操作,他一天工作9小时,可以完成35至40件成品,或者说,组装一个需要20分钟。我们将他的工作分成29个操作步骤;这使得组装时间降至13分又10秒。接着,我们将装配线的高度提高了8英寸——那时已是1914年了——这使耗时降到了7分钟。进一步对工作速度进行试验,我们将单件耗时降至5分钟。简言之,试验的结果是:在科学调研的帮助下,现在一个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比几年前4个人完成的还要多。流水装配线确立了高效的生产方法,我们现在将它推广到各个部门。发动机的装配,之前由一人负责,现在被细分成84个操作步骤——这些工人完成的工作量,是他们以前同样人数时的3倍。之后不久,我们又将这方法运用到底盘的装配上。

固定一地组装底盘的话,最快的纪录是平均每个底盘12小时28分。我们对此进行试验,用一根绳子和绞盘,拉着底盘传送了250英尺。6个装配工随着底盘走动,从堆在传送带上的零部件中挑出所需要的。这不过是个大致的试验,就已将每个底盘的组装耗时降到了5小时50分钟。

但是,不能认为这些都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必须对装配线的速度加以谨慎试验。在对调速轮的磁发电机进行试验时,我们先尝试了每分钟60英寸的速度,这太快了。之后又尝试了每分钟18英寸,又太慢了。最后,终于定下来,每分钟44英寸。我们试验的原则是,工作时不可手忙脚乱——工作时间应是工人工作所必须的时间,一分不多,一秒不少。由于成功使用流水线组装了底盘,我们开始逐步审视整个生产方法,从而用机械传送带进行所有组装,并算出适合各部件的组装速度。例如,底盘的装配流水线,速度为每分钟6英尺;组装前轮轴的流水线,则以每分钟189英寸运行。底盘的组装被分成了45个操作步骤,或操作站。第一个工人将4块挡泥板安到底盘架上;在第10道工序则安上了发动机,如此这般。有些工人只负责1个或2个小操作,其他人则负责更多步骤。一个工人将一个零件安上,但并不负责拧紧——可能这个零件要好几道工序后才会完全安好。上螺栓的人不负责上螺帽;上螺帽的人不负责拧紧它。在第34步操作,渐现雏形的发动机上了汽油;在这之前它上了润滑油;在第44步操作,散热器加满了水;而在第45步操作,我们的车开上了约翰大街(JohnR.Street)。

发动机的装配也基本采用了这个方法。1913年10月,装一台发动机还需要9小时54分钟;六个月后,因为采用流水线,这一耗时降到了5小时56分钟。

同类推荐
  • 激励员工的艺术

    激励员工的艺术

    本书针对不同情景,精选典型案例,给出不同的激励方法,让管理者创造性地找到本企业激励员工的技巧和方法。
  • 寓言中的经营智慧

    寓言中的经营智慧

    本书中的寓言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中的基本方面,诠释了现代企业里经常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这使得更多的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更实际地在经营活动中运用那些通俗易明的古今智慧。
  •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公司治理:发展趋势与洞察

    本书是德勤企业风险丛书的第一辑,主要涉及公司治理方面的最前沿话题。内容有2010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浅谈CSA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董事会运作的天龙八“不”;搭建授权体系,优化公司治理;股改与公司治理;中美日公司治理比较;合同风险合规;HEDGING企业的市场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实务;企业风险用语。
  •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

    本书为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暨“十一五”规划与行政体制改革优秀论文集,收录市委市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区县党校、行政学校论文90余篇。论文内容分为三大部分:1.服务型政府建设,2.行政体制改革,3.政府管理创新。
  •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范例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热门推荐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仙界之风月无双

    仙界之风月无双

    仙界亦是江湖。仙界的江湖,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熟人能料?仙界的江湖,儿女情长,雪夜风花,熟人能解?没有美酒与美女的江湖,不是仙界的江湖;没有英雄与枭雄的江湖,也不是仙界的江湖。风流仙界君莫笑,坐拥娇颜醉逍遥。且看李晓风与柳残月如何纵横仙界。
  • 重生之烈毒美人,给朕来一杯

    重生之烈毒美人,给朕来一杯

    喝毒药重生之后变成了身带烈毒的绝色美人,大婚当日,她把自己烈毒的身体贡献到他龙榻上…延凤宇明知如此却依然把紧紧抱在怀里。“若别人用你来陷害朕,朕一定会中招。”“臣妾万万不敢陷害皇上。”“朕当然知道你不会。朕希望你真的不会。”延凤宇望着她的脸有些出神….“朕希望你永远都不会背叛朕,因为到时候,朕会舍不得杀你。”
  • 崛起1840

    崛起1840

    19世纪的世界,有大明王朝,有大清朝,还有一个华人建立的世界强国美利坚,二流列强西方列国只是美利坚的小弟一群21世纪的穿越者,无意中穿越到这么一个世界,他们能干嘛,是安逸的过完此生,还是等待被收编或是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
  • 你是黑暗中的一点晨曦

    你是黑暗中的一点晨曦

    一直生活在耀眼光芒下阴影的若简晨,遇到了来人间历练的天使若雨润。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若雨润一不小心在若简晨面前暴露了自己有翅膀的秘密,她便和他签订了契约,成为了若简晨的专属天使.......
  • 平砂玉尺经

    平砂玉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华生若梦

    华生若梦

    混沌栽新界,三者迁,四者眠。时空拓无间,太原书真言。万物造万物,情绪得所悟。树树生枝枝,叶叶缀木木。枝叶错繁生,残叶静默露。一柄破刃去残叶,尘聚星河古龙殿。他日尘散破刃现,华生若梦刹那间。
  • 神偷王妃

    神偷王妃

    她乃当朝左丞相之女,精灵古怪,逞强好斗。她乃京城人人畏之的“神偷月小三”上官明月。天生爱管闲事,本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反倒帮了倒忙——害得三王子辛启昊遭遇刺客暗杀;本想找个土豪嫁了拉倒!却变成了二王子辛启翔强娶右丞相之女以巩固自己的势力。那段歇斯底里的:“男神,来我碗里!”的演讲稿还没开始宣读就被【教主】没收了……无奈之下,一份国家级策划书【偷人计划书】,黯然销魂地开始了!
  • 王俊凯若在爱你

    王俊凯若在爱你

    张雪欣因为三年前的车祸忘记了王俊凯然而又重归王俊凯的怀抱但却想不起从前王俊凯想帮她找回从前的记忆最后......自己看吧
  • 罗刹鬼战记

    罗刹鬼战记

    为何而杀?为生。为何秉持杀戮之道?为拯救苍生。冥冥之中早已注定的宿命对决,到底何为杀?何为生?众神的怜悯到底是善还是恶?且看紫千刃是如何面对宿命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