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16300000010

第10章 T型车:高利润的超级产品(2)

其余车型都为84英寸。现在的T型车轮距是100英寸。前5辆车的装配是要另行购买的;后面3款则随车配有部分装备。我们现在所售车辆都是装配齐全的。

A型车重1250磅;最轻的是N型和R型车,只有1050磅重,但它们都是单座敞篷车。最重的是拥有六缸发动机的K型车,重达2000磅。目前T型车重量为1200磅。

T型车的功能特性,几乎没有哪一个是前几款车型上没有的。每个细节都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检测。T型车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它也必须成功。它没有失败的理由,因为它的设计制造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它承载着我所能赋予一辆汽车的所有功能,连材料用的都是我当时弄到的最新材料。这样,我们于1908至1909年,成功推出了T型车。

这时公司已走过了5个春秋。原先的工厂占地不过0.28英亩,第一年员工人数也就311人,有一家分厂,共产1708辆车。到1908年,工厂占地面积2.65英亩,公司拥有自己的大楼,员工人数增至1908人,分厂也增至14家,生产共6181辆车。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

1908至1909年,我们也继续生产R型和S型车。它们是四缸的单座敞篷车和跑车,售价分别为700和750美元,之前销量很好。但是T型车一面世,它们便黯然失色。我们总共卖出了10607辆T型车——比任何一家汽车厂商卖得都多。同款的房车售价850美元;在同样的底盘上我们装配了城市车,售价1000美元;跑车,825美元;双门轿车,950美元;以及单座敞篷轿车,售价950美元。

这一销售季让我下定决心,是时候将新政策付诸实践了。而在我还没来得及宣布新政策时,销售商们却因为傲人的销售业绩而沾沾自喜,认为只要推出更多新款,销售会更上一层楼。说来也真是奇怪,一旦一个商品大获成功,总有人琢磨着,要是再作些改动,这商品定会更加成功。总有这样一种倾向,要在外形款式上折腾来折腾去,画蛇添足。销售商坚决要求开发新车型。他们只听从那5%能说出自己特别要求的顾客,却忘了95%无多挑剔的顾客。的确,只有尽最大可能去倾听意见与建议,一个企业才能进步,若发现服务上存在任何缺陷,当立即严格调查。但如果建议只是针对外形款式的,就要弄清这个建议是否仅仅是某人一时兴起的怪念头。销售商总想迎合这些怪念头,却不多加了解商品的性能,来向那些满脑子奇思妙想的顾客解释,自己所售车辆其实可以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当然,前提是,它们的确有满足这些要求的资本。

因此,1909年的一天早上,在没有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我宣布,往后福特公司只生产一种车型,那便是T型车。而且,所有车将用一样的底盘。我说:“只要车是黑色的,顾客可以将它漆成任何他想要的颜色。”

几乎没人认同我的观点。销售商自然是看不出单一车型对生产带来的益处;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不关心这点。他们认为福特的生产已经够好了。有人坚信,再降低价格,就会使销售受损,会失掉那些看重质量的顾客,而汽车的客户群本来就有限。他们对汽车业实在是概念模糊。汽车仍被看做奢侈品;那些汽车厂商们,为宣传这一观点可下了好一番功夫。有脑筋活络者发明了“休闲车”这个词,而广告则着力强调汽车休闲享乐的功能特性。销售商极力反对,也情有可原,尤其是当我宣布以下声明时:

“我将为大众建造一种汽车。它将足够大以供全家使用,也足够小以便个人驾驶与养护。它将采用最简洁的现代设计,使用最优质的材料,由最好的工匠打造。同时它也将物美价廉,只要有份合理的薪水,谁都买得起,都能在上帝恩赐的广阔天地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大众对这一声明却持幸灾乐祸的态度。普遍的评价是:

“福特要真这么做了,他肯定撑不过6个月。”

当时人们觉得,造价低的车肯定便宜没好货,而且本来嘛,造低价的车也没意义,因为汽车市场面向的都是有钱人。1908至1909年,我们的销量过万辆,让我下定决心建造新厂。我们已经拥有一家大型的现代化工厂,它位于皮奎克大街(PiquetteStreet)。它与全国任何一家汽车工厂相比都不逊色,可能还略胜一筹。但考虑到未来势必增长的产量和销量,它难以满足需求。于是我在高地公园(HighlandPark)购得60英亩的地皮,那时它还算是底特律郊外的乡下。我计划建造当时世上最大的工厂;这计划与购买地皮的举动都遭到了反对。已经有人在问:

“福特还有多久会破产?”

从那之后,这问题被重复了多少遍,不得而知。人们会心生疑问,只因他们不能理解,在工商业中,起作用的是一条原则,而非个人。而这原则如此简单,反倒给人以神秘之感。

1909至1910年,为了支付新购土地以及厂房建造的费用,福特车的售价略微上调。这样做理由充足,结果也非损害而是有利于消费者。几年前我们也这样做过,或者说,那一次为了兴建罗格河工厂(RiverRougePlant),我们没有按往年惯例降低售价。这两次本都可以通过借贷来筹得资金,但那样的话企业会一直背负还利息的压力,以后生产的车也都将在价格上承受这一负担。当时除了跑车只提价了75美元,还有双门轿车和城市车分别上涨了150和200美元,其他所有车型售价都上涨100美元。我们总共卖出了18664辆车。接着,1910至1911年,由于使用了新生产设备,房车的售价由950降至780美元,我们的总销量高达34528辆。自此,在材料成本与工资不断上涨的前提下,我们开始稳步降价。

将1908年与1911年相对比,工厂占地由2.65英亩增至32英亩,员工人数由1908增至4110人,汽车产量则由6000辆出头增至近35000辆。你会注意到,员工人数的增加与产量的增加不成正比。

好像是一夜之间,我们产量大增。那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很简单,就是通过遵循一条必然的原则,合理安排动力及机器。举个例子,在街边一家昏暗的小手工作坊里,经年累月,一位老师傅手工制造斧柄。

他以风干的山核桃木为材料,工具则是刨刀、凿子和砂纸。他认真对每只斧柄进行称量,调整平衡。没有两把斧柄是完全相同的。线条也必须合手,并符合木材的纹路。从早到晚,老师傅辛苦劳作。通常一个星期他能制出8把斧柄,每把他卖1.5美元。可因为平衡性欠佳,常有些卖不出去。如今,只要花上几美分,便能买到更为优质的机器制斧柄。而平衡性也不再是问题,所有斧柄都一模一样,每个都完美无缺。广泛运用现代技术,不仅大大降低了斧柄的价格,连之前的零头都不到,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

在生产中,我们正是运用了同样的技术方法,所以从一开始,我们便能做到不断降价,提升质量。也许企业的核心,归根到底是个点子。而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把它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发明家或是勤于观察的工人,设计出一种更好的新方法,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一新方法的优点不言自明,因此人们想把它利用发展起来。

以这种方式,一个人可以凭着自己的点子或发现,来证明企业的核心所在。不过,企业的发展壮大却是所有人协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哪个厂商能说:

“这家企业的建立可全凭我。”——如果有上千人帮他建立企业的话。企业是共同劳动的结晶,企业的每位成员都为它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通过工作与生产,他们使企业以其提供的服务获得源源不断的生意。他们也因此帮助建立了一种传统,一种行业,一种习惯,这些反过来又维持了他们的生计。我们公司便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而具体则将在下一章讲述。

与此同时,福特已发展为世界性的大公司。我们在伦敦及澳大利亚都设有分厂。我们的产品遍及全球,尤其是在英国,福特汽车同在美国一样家喻户晓。由于之前美国自行车业在英国的失败,起初打入英国市场并不容易。只因为美国自行车在英国并不适用,经销商们便以此为据,认定所有美国交通工具在英国都不会受欢迎。1903年,我们向英国运去两辆A型车,报纸对此不予报道,汽车经销商中有兴趣者亦寥寥。甚至有谣言称,车子的主要构件是绳子和环线,它要是能撑上两周不散架,买它的人都算是走运了!第一年我们大约只卖了12辆车;第二年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而至于这些卖出的A型车的可靠性,我敢说,如今快20年过去了,它们大部分仍在英国提供服务。

1905年,我们的代理商让一辆C型车参加了苏格兰汽车可靠性测试赛(ScottishReliabilityTrials)。当时在英国,和赛车竞速相比,测试性能可靠度的比赛更受欢迎。这也许表明,人们逐渐意识到,汽车不仅仅是一个玩物。苏格兰测试赛的赛道是800多英里崎岖难行的山路。整场比赛,福特车只停了一次,还是被强制要求的。从此,我们在英国的销售迎来了新局面。是年,福特出租车也首次进入伦敦市场。这之后的几年,福特车的销量一路攀升。所有耐力与可靠性的测试比赛我们一个不落,并都大获全胜。

在南唐斯丘陵(SouthDowns)有一场类似障碍赛的比赛,我们布莱顿(Brighton)的经销商让10辆福特车参加比赛,两天的赛程下来,它们全都完好无损。因此当年的销量达到了600辆。1911年亨利·亚历山大(HenryAlexander)将T型车开上了4600英尺的本·尼维斯山(BenNevis)山顶,那一年福特车在英国的销量高达14060辆。从那以后,我们再不需要靠任何比赛的噱头。我们终于在曼彻斯特(Manchester)设立分厂;开始它只负责组装,但随后则开始生产越来越多的车。

同类推荐
  •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

    《中级会计实务》是为学生今后从事企业财务一线会计核算工作而开设的系统介绍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一门课程。总论、货币资金、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教材编写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力图遵循行动导向进行教材设计。
  • 内耗

    内耗

    本书说的是企业内耗,其实更重要的是企业如何看待内部问题,企业就需要重点消除那些不但不能创造价值,反而阻碍企业创造价值的内耗行为。内容包括一个盛世王朝在内耗中衰败;权力斗争,让战略无所适从;独断的团结是对团队的嘲讽等。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16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168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168条锦囊妙计》是一本为现代公司总经理精心打造的实用工具书,书中针对总经理的工作任务及职位特点,从企业战略、制度设置、决策制定、领导艺术、团队组建、执行任务、市场营销、质量管理、渠道建设、企业文化、风险防控、创新思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总经理职位的基本素质要求、工作职责和管理技能,解答了总经理管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具体可行的操作技巧和实战方法,帮助总经理提升自我各项能力,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成为卓有成效的领导者。
  • 带队伍就是带人心

    带队伍就是带人心

    本书从问题界定、案例解析、心理学分析、管理措施等四方面,全面地分析员工心理,还有漫画、情境、案例等辅助形式,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解析员工工作中的各种情况。以此让管理者通过心理分析,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工作效率,打造优秀的工作团队!
  • 管好公司三件事:会用人会执行会沟通

    管好公司三件事:会用人会执行会沟通

    本书详述了领导者识人、用人、管人的艺术,领导者制定、执行制度的艺术,领导者讲话沟通的艺术等内容。全书语言朴实凝练、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认真阅读本书,每一个想让自己的公司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领导者都会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热门推荐
  • 风起苍岚:月半午夜

    风起苍岚:月半午夜

    一个是叱咤仙路的风云上神,一个是废材资质的修真菜鸟,当网游遭遇修真,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当大神跌入云端,废柴医师掉入修真世界,小小菜鸟又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攀上这云海尽头,苍岚之巅。萌兽or美男仙术or神通丹药or法宝修仙菜鸟日记从现在开始书写。即使大道无情,道路凶险,萌妹子也要闯出一片天!
  • 他是天使TFBOYS

    他是天使TFBOYS

    此书写tfboys与T3的点滴,一些真实章节,大家多多支持
  • 云隐往事

    云隐往事

    近来云隐派的陆幻很是郁闷,三师兄身受重伤危在旦夕,什么都不懂的他被迫和胆小怕事的五师兄一起下山去找大师兄去救三师兄。可是世界之大到底去哪找呢?
  • 无极零解

    无极零解

    一个半精灵男儿,一只奇怪的熊,一棵苍老的树,一块没有记忆的魔法核心,命运的丝线怎样将他们连结在了一起。德鲁伊之术的博大,自然之魂的狂野,原始咆哮的霸道,心灵之眼神秘,自由之翼的速度。九大神秘的魔法家族—占星法咒大仪式言灵结界魔法阵召唤光暗大魔法大魔法们的后裔诸神的传承者兽皇的遗腹子当他们遇见半精灵男孩儿的时候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故事。神之骸骨所铸就的—是怎样一个奇迹,五大大陆有多少被遗忘的历史。魔法师们缔造的辉煌王朝,又蕴藏着怎样的秘辛!
  • 高冷校草的拽拽未婚妻

    高冷校草的拽拽未婚妻

    一个高冷的少爷,一个冰山千金两人原本是两条平行线,命运让他们走在了一起。
  • 尽头即是开始

    尽头即是开始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开始?什么是尽头?你生命的开始只是一个轮回中的一步,不断地探索,最后尽头是什么?
  • 灭世之前夜

    灭世之前夜

    如果你看腻了练级流,森严的等级制度,那么就来看看这部作品吧。这里有都市的江湖厮杀,也有科幻的推理寻宝,还有跨位面的仙魔斗法。抛开一次次的被虐然后变强的练级制度。作者保证,以上所说在作品里都会一一展现,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观看。
  • HR经理的必修课

    HR经理的必修课

    本书主要通过大量国内外企业最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结合作者在企业亲历的管理实践,来剖析企业在应对人力资源危机方面的应对之策和管控之道。内容主要包括企业领导力(接班人)缺失、组织变革、员工跳槽与裁员、员工关系等管理运营过程和细节中存在的危机管理,从企业经营理念、哲学高度提炼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的要义,重申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从系统、流程、细节方面关注企业人力资源运行,通过提升HR经理人的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重塑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
  • 创战国

    创战国

    入秋,微风,小雨,长平。漫漫大地,万里伏尸。周赧王四十五年,秦军越过韩国决战赵国于长平,赵军大败。战场尸横遍野,马革裹尸。天空微风细雨,唯有大地怜悯着战场上的英豪。
  • 挽君

    挽君

    她本是21世纪的一位大学生,可一觉醒来睁开眼,却已不是她所熟悉的地方。她竟成了丞相府的庶出二小姐,母亲体弱多病,同父异母的姐姐也处处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