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0900000009

第9章 与中外媒体面对面(2)

“创业、创新、抱团!”我说,我作为一个来自内地的人员,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六个字。温州人的创业精神,表现在他们不怕吃苦,永不满足,这使他们的事业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其创新精神,表现在他们能够不断地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从而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他们又很抱团。即便是剑拔弩张的一对冤家,在面对共同的竞争对手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出奇地一致。所以有人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没有市场,哪里就会出现开拓市场的温州人。”

我给他们详细介绍了正泰的发展。

他们似乎对温州曾经有过的那段不光彩的历史很感兴趣。

邵枫说,我从你的介绍中注意到,温州发展经历了质量温州、品牌温州两个阶段,现在正向信用温州发展。而政府的作用据称也经历了“无为而治”、“有为而治”、“有所为有所不为”三个阶段。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正是政府的“无为而治”,导致了温州“假冒伪劣”的现象?是不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都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

我解释说,“假冒伪劣”的形成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确有少部分人利欲熏心,以假当真,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低劣;二是温州老板们起点非常低,最初的时候,很多人纵有质量意识,但不懂得质量从何抓起,也请不起专业人才;三是缺乏资金投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也从客观上影响了一个地区的产品声誉。政府的“无为而治”,用今天的眼光看,我们只能理解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政府已经看到了老百姓走向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没有盲目打、压而已,并不是默许少数人肆意做假的行为,否则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有为而治”。至于说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是不是必须经过“假冒伪劣”的过程,我的看法是否定的。有一个问题需要看到,那就是温州经济起步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商品相对短缺,加之国家的许多规则并没有形成,部分温州人尽管不懂规则,却浑水摸鱼掘到了“第一桶金”。而现在,一切都已透明了,水清见底,再想浑水摸鱼不是明显不合时宜吗?所以我认为,温州曾经的“假冒伪劣”是一段耻辱的历史,是一场深刻的教训,值得温州人吸取,也值得各地在发展经济中引以为戒。否则,悲剧的重演就是不可避免的。

“很有道理,谢谢!谢谢!”邵枫一行对我的回答表示满意。

此刻,另一拨记者已在另一间会客室等候。

随后来访的是广州报业集团《赢·周刊》三位记者。

同样是一群喜欢刨根问底的人。与《抚顺晚报》不同的是,这几位来自“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记者,更关心的是正泰股份制改造中的几次“革命”和计划中的上市融资问题。他们希望有机会见到南存辉董事长,但南董尚在德国出差,不能满足他们的心愿。还好,集团公司副总裁陈建克正在公司。他是集团公司分管行政、宣传的领导,请他出面名正言顺。

陈副总裁“出场”前,我与三位记者进行了沟通。我给他们介绍了正泰发展的基本脉络,并提供了相关资料。

上午快下班的时候,陈副总裁终于有机会坐下来和记者们聊聊了。

记者们对陈副总裁的“特殊身份”似乎颇感兴趣。陈是集团公司高层领导,又是集团下属一个子公司的创办人之一,这就使其有了不少的“新闻点”。比如,他和他的企业是怎么加盟正泰的,他在集团公司持有多少股份等等。陈给他们简略地谈了一些正泰企业发展的情况。涉及敏感话题,如与国外公司的合作、企业上市等,则尽量绕过去。实在绕不过去的,只好避重就轻,把话题引向别的方面。

我在旁边不断地说明,涉及项目合作等问题,在未公开之前尚属企业机密,不便透露。至于上市计划,我们知道得不多,就是知道也无法多说,因为国家证监部门有规定,在公司正式上市之前,不能随意对外发布,还请谅解。

经这一解释,记者们表示理解,不再追问。

当时钟指向12点30分,大家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的时候,我们结束了这次访谈。

下午也没闲着。

先是温州一家媒体登门采访,谈的都是“记者节”的话题。再是家乡一家媒体的电话采访,谈的还是“记者节”的话题。

离开新闻单位多年,仍被当作“记者”看待,有一份感动油然而生。

随后,接到《钱江晚报》的电话,被告知有位记者写了篇关于本人的“异乡故事”。正好该报在迎接十六大宣传中有个“百姓喜事”的栏目,编者要与我核实一下,准备发表此文。

“记者节”里遇到这样的事情,不失为喜事一桩。

客自广东来

2003年4月15日。

一个上午接待两批客人,对于我们来说,并非什么稀罕事。

一大早,市里一位负责外宣的领导打电话告诉我,湖北某市一位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带着几家新闻单位来访,希望我们公司某个老总亲自出面接待一下。

按常规,新闻单位来访,除了上级安排的一些重要宣传活动须由主要领导出面之外,一般都由公司宣传部门对口接待。这本来没有什么,新闻采访嘛,只要能了解情况,获得新闻,又何必在乎对方接待的级别呢?道理是这样,但也有一些媒体,总觉得老总不出面就是对他们的轻视。一些记者指名道姓要南存辉亲自接待。有次我接待一批外地来访的记者,又是提供资料,又是实地参观,还作了详细介绍。折腾几个小时后,对方竟然问:“你们老总什么时候见我们?”弄得好不尴尬。

有了前面的经历,我想,既然市里提出要老总出面,可能是来访单位的意思,我们也不好驳了对方的面子。但南董事长和分管副总裁都不在公司,我找谁呢?我只好拨通了党委书记颜厥忠的电话。颜书记正忙着,因为下午有一批重要客人需要他接待,他得做些准备。听我说明情况后,只得答应配合我的工作。

大约10点30分,我们等到了这批客人。刚在接待室坐下来,工作人员告诉我,还有一批来自广东的新闻记者很快就到,希望我能出面接待。一听说客人来自广东,我心里直犯嘀咕:广东“非典”正闹得沸沸扬扬,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心里虽有顾虑,但怎么好把客人拒之门外?我于是吩咐工作人员,那批客人来后先带到车间参观,等颜书记汇报完后带湖北客人去参观,再把广东的客人带到接待室,由我负责汇报。

湖北的客人听完汇报后意犹未尽,想就有关问题和我们作深入探讨。看看快到下班时间,而广东的客人已在接待室外等候多时,我建议颜书记把湖北的客人带到车间参观,有什么问题可当场采访。

广东来客共5位,带队的是一家报社的副总编。

我就记者们关心的问题作了详尽的回答,并给他们提供了尽可能丰富的资料。采访结束的时候,已是正午。我正考虑如何“打发”这批客人,接待处负责人却告诉我,他们已在酒店订餐,中午请我安排一下。

心里害怕“非典”,席间还得装着若无其事。

人在职场,责任是最不可逃避的。

所幸,大家都安然无恙……

制度建设过“三关”

2004年5月29日。

“在民营企业制度建设中要过好三关!”南存辉不经意中爆出的这一观点,令前来采访的香港亚洲电视记者们颇感新鲜。

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周末。这天上午,南存辉在正泰高科技工业园接受了亚视采访。

刚在接待室落座,亚洲电视主持人高璐女士说:“为不耽误南先生太多的时间,我们尽量紧凑一些!”看来她对南存辉惜时如金的习惯早有耳闻。她连观看正泰电视专题片的过程都省了。她要我们提供视频和相关文字资料,让她们带回去慢慢消化。

南存辉笑笑:“没关系,今天上午我就配合你们的采访好了!”

他对采访时间的“大方”,令我们这些经常跟在身边的人也感到意外。

南存辉娓娓道来。他说民营企业的优势是机制灵活,正泰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百分之百的民营企业;二是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三是资产运行良好,目前还没有银行负债。他把正泰成长的体会概括为“一个理念、两个坚持、三个创新、四个提升与跨越”。一个理念,即“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

两个坚持,即坚持以德立业,诚信经营;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后来改为“坚持用加法做强产业,坚持用减法做大企业”——笔者注)。三个创新,即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四个提升与跨越,即:将“劳动密集型企业”

提升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世界品牌”的跨越;将“产品经营”提升为“资本经营”,实现由“区域工厂”向“国际化企业”的跨越;将“家长式管理”提升为“现代企业管理”,实现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的跨越;将“有钱老板”提升为“优秀企业家”,实现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跨越(很多场合说“四个化”,即:产权股份化、生产专业化、经营社会化、营销全球化)。

这正是南存辉在此间多次阐述的观点。新鲜的是,他的关于民营企业制度建设要过“三关”的说法,为今天的采访增添了新的“亮点”。

他说,民营企业要过的第一关是“亲情关”。民营企业大多由父子、夫妻或兄弟创办,开始的时候企业规模小,老大说了算,不会出多大问题。随之,各种矛盾就会暴露出来了,父子翻脸、兄弟反目的现象并不鲜见。所以,过好这一关至关重要。

随着企业的发展,各人都有自己的亲戚朋友进来,亲戚又还有亲戚,朋友又还有朋友,这样“近亲繁殖”,使企业内外形成一张庞大的网。在这种情况下,民营企业最难管的莫过于“三大员”。哪三大员?就是采购员、检验员、保管员。由于“三大员”大多来自亲戚,都有自己的靠山,工作中难免出现互相推诿、人浮于事的现象,违反制度“吃拿卡要”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企业对这种现象打不胜打,防不胜防,最后除了监事会外,还设立了廉政监督委员会,像香港的廉政公署。有人说贪污腐败是“国企病”,其实应该叫“大企病”,因为这种现象并不是国有企业所独有,民营企业也有,甚至更严重。所以他有一次向胡锦涛主席汇报时谈到,国家提出国有企业要“三改一加强”,同样适合民营企业。这应该算是民营企业制度建设中的“朋友关”。

“最难过又必须过的是子女关!”南存辉说,有一年的春节,家族中的一群小孩在一起做游戏,按照各自老爸在公司中职务的大小给自己排“座次”。

谁的爸爸是董事长谁就当“老大”,谁的爸爸是总裁谁就当“老二”。这个偶然碰见的游戏对他触动很大。他想,如果有一天子女们接班了,他们不是按照能力大小,而是按照父辈的职务大小或股份多少来决定自己在企业中的职位,如何能保证基业长青?有人把美国企业家们的后代分为三等人,一等人自己创业,二等人子承父业,三等人败家毁业。我们的子女能够子承父业当然好,但万一出了败家子,连父辈创造的家业都守不住怎么办?于是,他和几个大股东说,今后子女们原则上都要自谋职业,到外面去打拼,如果想到正泰的话,可以通过考核,由董事会来聘任。有股东提出,如果子女实在不成器,也不能让他们挨饿呀?南存辉认为可以设立一笔基金,由专家们来管理,用于养活子女中不能自谋生路的人。这个提议,南存辉曾在杭州召开的CEO圆桌会议上说过,后来被媒体炒成了“败家子基金”。

南存辉的“三关说”,引起了来访记者们的浓厚兴趣。香港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香港无线主持曹众女士听得十分仔细,记得十分认真,还不时地问这问那。这位少小离家的温籍香港着名主持人对南存辉的一番见解,显然有着比别人更多的感受。

对话“经理人”

2004年6月20日。

“你还欠着我的债!”叶胜美女士说。

叶女士是温州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她所说的“债”指的是,她曾多次邀请我做她节目的嘉宾,而我每一次都谢绝了。在我看来,个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企业。因此,一般涉及我个人的报道,我都尽量回避。2001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策划人找到我,想做一期“打工干部”的节目,请我做嘉宾。正是基于这种想法,我谢绝了央视的好意。

这次,由叶女士主持的一档“正泰——职业经理人成长之路对话会”,我却没能“躲”过。

这是共青团温州市委举办的“首届温州企业青年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

作为这一单项活动承办单位的正泰团委找到我,对话会需要五名嘉宾,并拟邀请温州知名学者、温州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教授担任点评。五名嘉宾来自温州知名企业有一定影响的职业经理人,正泰方面由我出场。正泰卓有成就的职业经理人很多,我觉得生产或营销战线上的人更合适,并作了鼎力推荐,却没被接受。

“理由很简单,你是正泰集团的新闻发言人,有临场经验;你曾担任过正泰的团委书记,我们的工作你不能不支持!”团委副书记黄冰融小姐的一顶“高帽”,让我别无选择。

对话会在温州广电大楼演播厅举行。与会的另外四位嘉宾是天正集团总裁助理孔卿、庄吉集团工业园区副总经理邓淦群、飞驼鞋业副总经理郑云杰、好管家团购商务服务公司营销总监章子贤。嘉宾中除邓淦群外,平常均有交往或有所了解,所以交流起来气氛还算融洽。

或许是作为东道主的缘故,我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主持人要求每个人用一分钟的时间作自我介绍,结果我竟是唯一遵守规定的,其他几人都不同程度地超过了时间。

主持人设计了十个题板,每人两个,内容诸如“价值取向”、“脱颖而出”、“跳槽计划”、“试用老板”等。我抽到的是“职业规划”和“价值体现”两个题板。关于职业规划,我说每个人都应该主动规划自己,但由于理想的可能性与现实的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又会导致“一个人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和实际干什么往往是不一致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一个人首先要做的是适应,而不是改变。只有在适应的基础上,才去考虑做好改变的准备,创造改变的机会。我把我的职业变迁概括为“人生三跳”:第一跳,跳出农门,从一个放牛娃变成了一名大学生;第二跳,跳出校门,从一个教育工作者变成了一位机关公务员;第三跳,跳出“衙门”,脱离公职成为温州百万外来务工者中的一员。同时强调,在职业规划中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考虑现实条件,不能好高骛远,要有接近性。“你是一个车间员工,你就朝车间主任的目标去努力,一下子想当总裁是不现实的。如果你说要当国家主席,可能有人要问,这人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关于价值体现,我谈了自己成长的“三步曲”:第一步,站稳脚跟;第二步,作出成绩;第三步,提升价值。我告诉大家,我目前的角色定位是:用文学体现价值,把经理当作职责,行走在文人与商人的边缘。

“立足岗位,体现并延伸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使企业的价值得到放大。这样,职业经理人的道路才会宽广!”我的语气显得有些激动。

马津龙教授点评说:“廖毅的特点,在于他能因势利导,发挥所长,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进行开拓,这样就容易作出成绩。”

“可不可以这样说,正泰造就了你,你也为正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持人插话。

“应该说是正泰造就了我,而我为正泰做得还不够!”我说。这是我的由衷之言。

同类推荐
  •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分析

    本书从企业制度的视角入手,系统的对东亚家族企业的制度基础、制度失衡与制度变革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

    是企业成就了你,离开企业你什么都不是。不要想着企业能为你做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企业做什么!职业化员工的核心理念。员工是种子。企业是沃土,稚嫩的种子只有投身于沃土才能生机勃勃;企业是船。员工是船员,大家只有同舟共济。企业这条船才能载着所有人挥戈猛进。
  •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私营公司全面制胜的22条底线

    一套让你受益匪浅的经商底线术。任何一个公司都力图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利润,但无论是在经营之始,还是在经营之中,往往都是一段美妙的设想。所以有的选择“抢先登陆”,总想一下子赚一大把钱,殊不知,由于求胜心切,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的谨小慎微,总是打不出一张好牌,结果眼睁睁地望着别人大丰收。其实不管你做什么样的生意,只要盘算清楚自己可以攻守的底线,就可以立即果敢出击,扑向自己赚钱的目标!
  •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与无为管理

    《道德经》是一部伟大的国学巨著,蕴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出了“道”和“德”的思想,体现了深邃的管理哲学,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无为管理和人尽其才的战略,促进人性和谐,提高个人修养,促使人发挥潜能和自主精神。从而获得非凡的团队协作效益。
  • 落实高于一切

    落实高于一切

    本书运用大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一个团队之所以优秀,不一定是它的策划多完美,也不一定其团队成员多么才华横溢,一定是它从上至下必然具有高度的落实力。
热门推荐
  • 御魂界

    御魂界

    御魂界,一品御魂、二品御力、三品御甲、四品御器、五品御灵、六品御帝、七品御皇、八品封号、九品封号御魂
  • 红颜祸天下

    红颜祸天下

    她,最普通不过的一个女子而已。只是,她也不同,因为她有一张艳绝天下的绝色容颜。只因这一张皮囊,她家破人亡,父母为护她离开,暴露自己,万箭穿心;弟弟为保她无恙,只身犯险,惨死刀下;姊姊为她生活安宁,易容为她,屈辱而死。从此,温暖散尽,一袭红衣,尽遮血迹,扰得这天下,再无安宁。红衣似血,踏遍江湖,妖娆魅惑,清冷无踪;绝色红影,倾尽天下,赤蝶妖冶,潇洒恣意。世人皆道,她是红颜祸水。一声清笑,既然担了这祸水之名,那就祸国殃民吧。一朝乱世,群雄争霸,他们与她,缘定而遇,纠缠不休。雪山之巅,红衣若血,黑发如墨。冰雪之间,彼岸花开,妖冶凄美。大红嫁衣,那抹绝望的凄凉之笑,究竟灼伤了谁的眼,刺痛了谁的心?
  • 黑夜传说之王者出道

    黑夜传说之王者出道

    她是名正言顺的校花他为了她被迫改变枫冷月3年前的无名小卒3年后却令人闻风丧胆
  • 寻物者

    寻物者

    这是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我的故事,关于我寻找的故事。
  • 魔人之泣

    魔人之泣

    魔人,是指一种半人半魔的生物,虽还保留人的意识,却也和魔物没什么区别了,因为他们总是忍不住地想要——吃人。
  • 杜甫全集

    杜甫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配逆袭之主角快给我跪下

    女配逆袭之主角快给我跪下

    晓晓因为自个母亲病重,为了赚钱而进入了某个狗血游戏空间,想浑水摸鱼弄死几个玩家而好赚钱。却在她高攀之际遇到了他,他对她邪魅一笑:“好一个俊俏的小妞”用手里的纸扇轻挑她下巴,简直是刺裸裸的调戏啊!晓晓一怒,大掌一挥却被他轻而一举地接下,一扯被他带进了怀里。两人相爱,相助,他帮助她步步高升,处理了一个又一个的主角......多年以后她成功登上宝座,他离奇失踪,她用尽全力搜索他的身份,却发现......他不只不过是个系统......人与系统之间的爱情会有结局吗?
  • 清平乐之临水歌

    清平乐之临水歌

    王侯和王妃的幸福生活和生活小插曲,渐渐地集合成一本小说。
  • 起点千年之称号

    起点千年之称号

    在这个充满幻想和萝想的世界,故事的主角王郭因为救人,然而来到了这个一切的东西,都是名字与称号的世界到底何去何从...
  • 夏夜中的萤火虫

    夏夜中的萤火虫

    他以为失去了父亲后他会一直被人奚落,直到遇到了那个女孩......“你美得就像夏夜中的萤火虫,那么,就此别过。”她发了疯的寻找他的踪迹,她拼了命的考上他所在城市的大学,只为了寻找那个穿着与自己身形格格不入的白衬衫的男孩,直到一只萤火虫飞到她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