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不久,苏州知府陈宁、龙南知县魏观相继来朝。朱元璋传下圣旨,命陈宁接替刘伯温任御史中丞,魏观则任礼部主事。百官听了,暗道朝廷用人不差。
散朝后,朱元璋将陈宁、魏观召到便殿,赐座之后,问道:
“卿等曾在朝为官,又经地方历练,均有政声,你等有何御民之策?”
陈宁是前朝县吏出身,多年做官,不仅精于民事,又颇有胆识。前番以兵部尚书之职被贬到苏州,心志不为所挫,只因苏州原是张士诚的都城,这几年又赶上朝廷强迁那里的富商大贾赴濠州、定远安家,民心不顺,到任之后,施以猛治,果然将那一方的百姓治得服服帖帖,见圣上垂问,抢先奏道:
“臣以为施政之策,需因地制宜,如苏州乃张贼旧地,民心不顺,故应先施之以严,才可辅之以宽,刚柔兼济,可长治久安。”
朱元璋见陈宁一身精瘦,目光咄咄,锋芒毕露,果然一副凌厉的样子,故意说道:“陈卿为官,以严闻名,怪不得苏州百姓不象龙南乡民那样将魏卿远远送到京城,朕才知道了其中的缘故。”
陈宁猛听此言,忙下跪请罪。
朱元璋却笑道:“此一地也,彼一地也,岂可称罪!”
陈宁这才一块石头落地,谢恩归座。
朱元璋转脸对魏观问道:“卿有何见解?”
魏观忙欠身奏道:“臣以为民心似水,全在悉心引导。陛下屡屡告诫,为政之道,教化当先,事理既明,人知避趋,臣以为是至理名言。”
朱元璋见魏观举止儒雅,却又醒透干练,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大有刘伯温的风格。心想,怪不得刘伯温推荐,必是二人意气相投。因想起魏观在元朝时隐居乡里,不肯外出做官,直到西伐陈友谅兵下武昌后才应诏出山,先作了自己的起居注,后来又升为国子监祭酒,前年因言语触忤,将他贬往龙南,那里是江西赣州府的偏远小县,地方贫瘠,民风顽皮,他到任之后,几年下来,治理得井井有条,这次当地百姓听说他要离任还朝,依依难舍,竟有人千里迢迢送到京城,可知深得人心。听了他的言语,说道:
“二卿所言,均有道理。由此可知御民之策,绝非一途。然而天下为官之人并不都像卿等这样明智,朕只恐那些庸碌之辈误了朝廷的大事。”
魏观见圣上忧虑,,奏道:“陛下爱民勤政,感人至深。臣在龙南数年,深感我朝对临民官吏的考核制度颇有效用,其中尤以劝农桑、建学校为最。然而课考一途,贵在求实,陛下可降旨命上级官府着实督察,真正考出各地实绩,才能奖勤罚懒,惩办奸佞,如此持之以恒,我朝盛世指日可待。”
朱元璋点头称许。
陈宁又奏:“臣纵观历代史藉,以为吏治是否清明,至关紧要,陛下对贪赃枉法之徒深恶痛绝,天下皆知,然而自元朝以来,官府贪酷,积弊已深,臣以为对胆大妄为者若不严惩,不足以威慑其余。”
原来陈宁严酷闻名,如今又升了御史中丞,正要大显身手,见魏观受了圣上褒奖,心中不平,故而不甘落后。
朱元璋对前朝官吏腐败失国深有体会,登基以后,深怕本朝臣子重蹈覆辙,因而成了心病,陈宁一说,正合己意,当即褒扬:
“陈卿颇识时务,可惜我朝似卿这样的能吏太少,令朕力不从心。”
陈宁却道:“此次我朝开科举士,朝廷多取些年轻刚正之人,委以重任,命分赴天下巡察,敢有贪赃枉法者,就地严惩。”
朱元璋点头:“朕对前朝所遗腐儒迂吏颇不放心,这才降旨连续开科三年,好广揽人才,充实各级官府。”
陈宁、魏观称颂圣上英明。朱元璋又对二人勉励了一番,才命出宫。
转眼间临近了**的日子。经过各省乡试选中的举人陆续来京,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开国后首次科考,朱元璋格外重视,命新任礼部主事魏观与翰林学士宋濂一同主持此事,不许稍有疏忽。
原来,明朝科举制度先已由刘伯温策划好了,约略为,考试题目均出自四书、五经,文章写作须使用排偶句式,并规定按起承转合的章法叙写文章,即是被后世称作的“八股”。另规定罢闲官吏、倡优之家和为父母守丧者不准投考,所以,卷子上要写明三代姓名、家庭籍贯和本人年龄。会试与乡试一样,连试三场,每场间隔三天。考生入场时为防止夹带,需接受严格搜检,然后进入各自房中,锁闭内外门户。每场时间以一天为限,中间朝廷供给饭食,到天黑时若没完成试卷,供给蜡烛三枝。考生交来的试卷,礼部统一弥封编号,为了防止阅卷人舞弊,所有卷子由专人誊录。誊录时使用红笔,称之朱卷。为防止誊录人作弊,专设一人诵卷,称之“对读”。这些规程可谓滴水不漏,朱元璋以威严著称,谁敢疏忽!
魏观本是办事的能臣,又通晓前朝掌故,也不得不加上小心,将诸事办理的有条不紊,丝丝入扣。另一位主考官宋濂堪称明初文臣第一,文章策对本是行家。会试完毕,组织众官精心阅卷,从中遴选出一百二十名才华出众者奏与朝廷。
朱元璋饶有兴致,对宋、魏二人说:“朕自起事以来,招贤纳士,不拘一格,然而科举一途,毕竟是历代选人的主流,在我朝也可称之为盛事,朕明日要亲自主持殿试,卿等侍陪。”
宋、魏二人接旨。
朱元璋又道:“朕观典藉,深感唐宋取士只重文学不重德艺,朕殿试命题,则侧重经明修行、博古通今之士。”
魏观、宋濂听了,倒对此次选中的人担起心来。
第二天,会试中选的一百二十名举人被引进皇城,一个个诚惶诚恐,在奉天殿前静候皇上驾临。
原来,殿试是天子当场出题,考生在殿前笔答,然后由翰林院官员和其他资深的文臣阅卷,再由天子钦定名次。
这天,朱元璋在群臣簇拥下升至金銮宝座,满面春风,心绪盎然,传旨众考生各就本人席位,才将亲制的策问试题命太监传下:
“朕自登基以来,孜孜求贤,以期辅朕治国安民。然而朝廷待之以诚,却有人面从心异,使奸弄巧,不守法度。何也,尔其议论。”
众考生听得明白,一个个凝神静思,颇费踌躇。其时,也有那些才思敏捷的人,早已落笔成章,不一会儿便交了试卷。会试完毕,魏观、宋濂等文臣不敢迟延,精心阅卷,然后分为三等,呈给朱元璋。朱元璋把列为一等的三份卷子仔细看了,果然称心,又从中圈定上上乘卷子,点为状元,其余二卷依次点了榜眼和探花,其余二等、三等则依文臣们排定的次序一概准奏。
唱名大典这天,朱元璋亲临奉天殿。此时,一百二十名新科进士换上朝廷刚刚颁给的衣带冠服,屏声静气,恭候宣诏。
好不容易盼到宣旨官捧旨向前,只听高声宣道:
“第一甲第一名,吴伯宗。”
这时,朱元璋和满殿文武一齐将目光朝那进士班中望去,就见其中趋出一人,此人三十上下,生得眉清目秀,面庞白皙,举止儒雅,来到殿前,叩拜谢恩。朱元璋见自己亲点的状元果然相貌不俗,更加得意,想起宋濂已经奏明,此人乃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那儿自古以来就是礼义之乡,一时满心喜欢,当即给吴伯宗授了礼部员外郎之职。按当时品阶,这已是从五品官衔,百官见头科状元上来放了这样的官职,无不羡慕,吴伯宗更是喜出望外,再拜谢恩。
封完状元,朱元璋又依次封了榜眼和探花。按照常规,第一甲三人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十七人赐了进士出身,其余一百人则赐了同进士出身,事后都封了官职。
当天,礼部官员将皇榜张贴到午门墙上。
接着,天子的御宴便赐到了会馆,在此等候的新科进士们欢天喜地,席间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