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500000018

杨宪走后,朱元璋方才想起,曾命他去李善长家探病,至今也没有回音,便又生出些不满来。当下降旨,宣左丞相李善长即刻进宫陛见。

李善长休闲在家,那些淮西籍的文臣武将经常悄悄登门拜访,倒不寂寞。先几天听说圣上在朝上问起自己,自然是个安慰,这两天来正盼得心焦,果然宫里来宣,正迫不得去看个究竟,当下跟随宣旨太监入宫。

当李善长紧趋几步上了殿来以大礼参拜时,朱元璋觉得他忽然带了老相,赐罢座位,问道:

“卿近日病情如何?”

李善长忙奏:“蒙陛下惦记,老臣只是偶感风寒,将息了数日,已经恢复,正欲上朝。”

朱元璋见他精神不差,情知没有什么大病,又问:“朝廷即将大封功臣,卿闲居在家,可听到什么议论?”

李善长心里一动,说道:“臣终日不曾出门,竟没有听到什么议论。”说完,又补充道:“众将闻知此事,必然感恩不尽。”

朱元璋见李善长出言谨慎,知道此人心多,有些不快。又想,杨宪的才能,远过于他,如今看来,仍命他在中书省挂名,却让杨宪等人理事,更为稳妥。便道:“卿久病初愈,好时便来朝走走,中书省事繁,仍命杨宪等人理事。”

李善长听了,心里凉了半截,只得领旨。

朱元璋又道:“朕欲将山东参政汪广洋召回朝来,封为中书省左丞。

李善长深恨杨宪与自己作对,若汪广洋回朝当了左丞,与杨宪同是二品官衔,职位却在杨宪之上,也可压压此人的威风,顿时神情一震,奏道:

“汪广洋在朝口碑绝好,若委以重任,定能不辱使命。”

朱元璋则认为汪广洋不爱与他人交往,论本领虽比杨宪稍逊一筹,在中书省却能起到制衡作用,见李善长大加赞赏,更坚定了主张,当天就命人出京传旨去了。

汪广洋还京陛见这天,朱元璋正与杨宪和胡惟庸在便殿议事,见汪广洋风尘仆仆而来,十分满意,待他以大礼拜见之后,才对杨宪、胡惟庸说道:

“朕将汪卿召回,任中书省左丞,与你等一同理事。”

二人当场愣住。尤其是那杨宪,如今心气正盛,暗道,他赴山东之前,在中书省不过一个参政,就是眼下胡惟庸的位置,在外省寸功未立,忽然封在自己之上,这多日的辛劳,竟白费了不成?

胡惟庸却是喜忧参半,喜得是汪广洋一来,杨宪再不能在中书省一手遮天;忧的是自己头上又多了一位上司。后又想,汪广洋为人宽和,好打交道,认真权衡,倒是利大于弊,于是满脸堆笑,连声道好。

杨宪无奈,也只得向汪广洋道贺。汪广洋亦不免自谦了一番。

朱元璋便道:“中书省总六部之政,非能臣不能担此重任,故朕最为倚重。诸卿都是我朝旧人,应相互礼重,戮力同心,辅佐朝廷 。”

圣上一言九鼎,谁敢有半句言语。

朱元璋有意说道:“国家新建,百废待兴,李善长又居家养病,杨卿近来多有辛劳,深符众望,今后还须再接再厉。”

杨宪听了,方才平衡了一些。

朱元璋又说:“北征大军近来连连报捷,大功告成之日应当不远。当此元朝败亡之际,朕反而忧虑颇多,谋划国事,常彻夜难眠,卿等均为朕的臂膀,须时时为朕分忧。”

杨宪自负,深信对朝中大事了如指掌,听了圣上这番话,见汪广洋唯唯喏喏的样子,越发看不顺眼。胡惟庸早年侍从朱元璋左右,颇知圣上居安思危的心理,也自以为胸有成竹,抢先说道:

“臣虽愚钝,陛下知遇之恩,敢不涌泉相报!”

朱元璋点头,说道:“既有此心,更当谨言慎行,做群臣的表率。”

汪广洋和杨宪也先后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朱元璋又抚慰了一番,才命三人一同出宫。

杨宪怏怏回到家中,见御史刘炳正在厅上闲坐等候。原来,刘炳自得了杨宪的提携,彼此交往甚多。今天杨宪尽管情绪不振,却不冷淡朋友,问道:

“刘大人几时到的,让你久等。”

刘炳忙谢道:“杨大人是天子辅臣,多少重任在身,下官贸然前来,自然有不巧的时候。”

杨宪把失意的心情掩了,二人一起就坐。

刘炳说道:“左丞相称病在家,杨大人在中书省独立支撑,却应裕自如,圣上称赞,百官仰服,令下官钦佩。”

搁在往常,杨宪听着此话何等顺耳,今天却恰恰勾起心中的不快,摇头苦笑。

刘炳又拱手说道:“不是下官奉承,杨大人的才干,在朝中可称一流。”

杨宪有口难言,只得说道:“本官不过是尽力而为,还不知道朝廷如何认为。”

刘炳察觉杨宪心绪不乐,心下诧异,又说:“下官听说圣上对左丞相颇不喜欢,早有易相的风声,可是当真?”

杨宪乍一听说,大为新鲜,问道:“这等事情,刘大人从何得知?”

刘炳不明白杨宪的心思,说道:“下官听说圣上都征询了刘伯温的意见,朝中尽人皆知,杨大人还蒙在鼓里?”

杨宪心想,既然如此,为何把汪广洋召回朝来?原以为中书省日后非自己莫属,莫非近情有变?由不得试探着说道:“此事本官也有耳闻,今天朝廷刚刚将汪广洋召回当了中书省左丞,大约与此有关。”

刘炳愣住。半响说道:“杨大人之才,远在汪广洋之上,况且刘伯温素与杨大人关系至善,岂有保荐他人的道理?”

杨宪觉得有理,亦说:“若论作为,本官自然不让他人。”

刘炳又道:“汪广洋还朝,或许得益于淮西人的力量,杨大人既已深得圣上倚重,越是如此,越不可退让。”

杨宪不知道易相之说起于何时,眼下又无底细,说道:

“朝廷大事,只能由圣上作主。”

刘炳窥透了杨宪的心思,献计道:“杨大人只管放开手脚,圣上明智,岂有不识人的道理!”

杨宪毕竟为易相的消息的所鼓舞,说道:“既然朝廷正值用人之时,本官自然不敢怠慢。”

二人又说些知心的话,刘炳方才告辞。

这天,朱元璋刚刚上朝,忽有礼部奏道:

“先前安南国有使节来朝,奏称邻国占城出兵入侵,陛下降旨,命安南来使赴占城国传旨罢兵,近日,占城却又遣使来奏,说安南国兴兵犯边,谁是谁非,难以定夺。”

朱元璋闻奏皱眉。新任中书省左丞汪广洋出班奏道:

“占城、安南两国地处南海,与我朝往来信息不便,相互指责,难辩真伪,不如顺其自然,待日后大势既明,再作道理。”

右丞杨宪当即出班奏道:“臣以为此议不妥。想我大国之君,历来威加四夷,陛下登基之后,安南最先入朝称臣,高丽次之,占城第三,既是我朝的臣子,如今有事,岂可坐视不管!”

见朱元璋点头,杨宪又奏:“臣以为朝廷可降诏书,命两国不分道理屈直,即刻罢兵,再命能臣前往依理调停,若有不遵,即以叛逆论罪。”

朱元璋十分赞赏,说道:“如今周边还有许多国家未来纳款称臣,若不抑强扶弱,我朝威望何在?”

于是,命翰林学士宋濂起草诏书,又命兵部主事张道遵预备赴两国降旨。

二人领旨下殿。朱元璋又道:

“先时元朝失驭,连年战乱,百姓疲惫。朕登基以来,无时不把百姓生计挂在心上,一有灾异便饮食不思,甚至亲自为民乞福,前不久降旨命天下官府劝农桑、兴水利,不知近来成效如何,中书省总天下之政,须着力督查此事。”

汪广洋忙出班接旨。

这时,杨宪却出班奏道:“陛下敬天爱民之情,感人至深。然而朝廷督查必不能遍及天下,臣有一策,不知当否。”

朱元璋一振:“卿即奏来。”

杨宪道:“天下州县政绩不经课考,难以尽知。朝廷可令其上级官府将所属临民官吏一应政绩定期考核,再逐级奏进朝来。三年任满时,另命入朝述职,量情升降。平时,命御史随时巡按,重在核实。这样,定能使各级官吏勤于职守,乐于上进,亦可减轻陛下不时之忧。”

朱元璋听后大悦,当即准奏。因正值年头岁尾,便命杨宪与吏部主持当年的课考事宜。

朱元璋因汪广洋回朝多日一无建树,十分失望,想起濠州正在兴建中都,便命他前去督查。

汪广洋因被杨宪排挤,正乐得外出松心,既有此旨,竟也欣然。

同类推荐
  • 鱼:揭秘封尘了80年的军方档案(二部首发)

    鱼:揭秘封尘了80年的军方档案(二部首发)

    中国到底有没有像51区那样的神秘机构?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海平面以下,究竟隐藏了怎样神秘的怪物?60年代闹得沸沸扬扬的数千儿童神秘失踪事件,70年代几乎毁灭了沿海整整一个县的水下巨怪,80年代外星人劫持人质事件,90年代的新疆白毛风食人事件,这些事情到底是真是假?但是这些风光一时的人,为什么会突然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中,再也没有了任何消息,他们又是去了哪里?其实,中国确实是存在一个神秘调查科的,所有科学不能解释的神秘事件都是由它来处理建。这个机构已经存在了上千年。它的使命就是查到神秘事件的真假,然后不惜一切代价守护住它,保密的时间是永远。而我,就是这个机构的一个成员。
  • 明朝第一君

    明朝第一君

    展示洪武朝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让读者从中体味那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政治风波的深层缘故!
  • 军营童话

    军营童话

    和平时期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对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军旅作家来说具有挑战性。如何另辟蹊径,既紧扣时代主题,又体现军营特色,是创作军事题材类小说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者从女军人特有的视角,避开英雄、远离圣贤,以平静而细腻的笔调描绘出了主人公对亲人的孝、对朋友的诚和对事业的忠,突显了新世纪新阶段军人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和对人生的思考……《军营童话》没有提出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问题,但透过“平淡”的军营生活能使人们感受到打赢未来战争的坚强信心;她没有耗费过多笔墨描述精彩刺激的战争场面,但紧贴新时期军队历史使命勾勒出了热火朝天的军营气象;她没有煊染更多生离死别的感人场面,但细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同样能拨人心弦。
  • 家教同人之回音

    家教同人之回音

    直到十年之后沢田纲吉才明白。这么多年来,于他而言究竟是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都不重要了。只有和那个人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无可取代的,最最珍贵的宝物。注:本文是《家庭教师》耽美同人,CP向为1827/云纲,慎入。
热门推荐
  •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

    《东坡谈艺录》由蔡国黄编著。苏轼(东坡)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文艺全才。他对各种文艺形式都有深透的理解和领悟,在他的诗文和尺牍中有许多关于文学艺术的精辟论述。《东坡谈艺录》择其要者摘录300余条,分为文论、诗词论、绘画论、书法论、音乐论、作家论、杂论等七类,并汇集诸多学者解读的心得,写成简要明白的注释,便于广大读者特别是文艺爱好者阅读鉴赏。苏东坡论艺见解之高,在于他敢于对前贤成就和流行观念的驳正。他从不人云亦云,而是依据事实与情理,检验其是否能够成立;倘有抵迕不合,必直言不讳说出自己的见解。这对于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提高审美鉴赏的能力都大有裨益。
  • 血舞长天

    血舞长天

    这是一个悲剧的穿越男被老天一玩再玩的故事。这是一个不屈不挠要打破禁忌问长天的故事。且看他如何破强敌,杀蛮兽,揭开重重迷雾,看清千万年之局
  • 行走阴阳君莫笑

    行走阴阳君莫笑

    家门惨灭外婆的死,让拥有异瞳的她听从外婆的遗愿捧上了阴阳师的饭碗。
  • 征途之暗影传说

    征途之暗影传说

    征途大陆,征战不休,战士、剑仙、弓手、法师、道士、召唤,各显神通,惟有勇者,傲笑世间,不为情、不为义,只为不枉男儿身。
  • 重生之重生之重生

    重生之重生之重生

    王津努力拼搏十年,终于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却是在对未来最翘首以盼的时候重生了,还带了个除了重生之外好像没什么用的系统。这是一个不想重生的人不得不重生,在一次次重生之中坚强寻找会自己人生的故事。
  • 重生开心小丫头

    重生开心小丫头

    “你是一国之母,要学会大度。”大度,初夏无语的笑了,大度就是看着自己的丈夫宠幸别的女人,大度就是无能抱住自己的孩子,大度就是独守空房四十余载,大度到底是什么,她好想为自己活一次。
  • 温柔王爷的忧伤妃

    温柔王爷的忧伤妃

    谁说摄政王温润如玉对女孩子柔情似水???放P,那都是假象!!!我看到的是一个腹黑花心大萝卜!!!某日夜晚,你十分符合原主气质的坐在庭中石桌上忧郁望天,场景十分凄美……前提是忽略你手中的鸡腿……谁说尚书家的千金温柔可人?汝为天骄,何不上九霄?
  • 重生之道起风云

    重生之道起风云

    什么?老天爷不要这样对待我吧,我好好的过我的宅女生活!我爱看重生小说不代表我想重生啊!你怎么就把我穿回去了!穿回去就穿回去了怎么又遇上拐卖啊!!!那对夫妇好歹毒啊!!!我跑!!!天啊,居然被个黑道首领捡了回去,唉!今后就只有混黑了,可怜的娃
  • 琉璃亡瞳

    琉璃亡瞳

    琉璃亡瞳,看我们年轻时的文,回忆过去。QQ2261262267
  • 梦殇西游

    梦殇西游

    即使有一天你忘了我是谁,也不能忘了自己……………………你可曾还记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