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500000013

不久,征北副将军常遇春的灵柩运抵京城。消息奏进宫来,朱元璋感念常遇春功大,亲率百官到龙湾迎接祭典。回到宫中,朱元璋将李善长宣来说道:

“常遇春殁于开国之际,令人痛惜。朕已命人在钟山之阴为其择定了墓地,卿命工部加紧营建,待功成之后,依照古制,朕亲自为他致祭安葬。”

李善长听着,连连称是。

朱元璋又道:“眼下四方将士陆续还朝,卿身为丞相,好生代朕慰劳,命他们都晓得朝廷的恩德。”

李善长见圣上倚重,心中高兴,看看再没别的言语,忍不住问道:

“不知我朝择都一事陛下可曾定夺。”

朱元璋道:“近来事繁,搁了下来。”

李善长听了,方说:“一些回京的将帅对我朝京城亦有议论。”

朱元璋听得十分专注。

李善长望了朱元璋一眼,说道:“他们纷纷询问,我朝得了天下,不知京师选在何处。”

朱元璋想,原来武将们也不把金陵视作长久之地,不由问道:“众将有何建言?”

李善长出言谨慎,说:“我朝功臣多是淮西藉人,臣不敢透露半点机密,然而听众将的话音,若选在濠州,必然喜出望外。况且,臣以为陛下祖上陵寝就在那里,若再建一座万世帝王之都,陛下的家乡,必然更令天下景仰。”

朱元璋听着有理,特别是祖宗陵寝所在,更为所动。他没有透出刘伯温的主张,却道:“此事还须从容定夺。”

李善长煞费苦心,不得要领,只得作罢。

朱元璋问:“庆功大典预备得如何?”

李善长忙奏:“各色赏赐均已齐备,只差颁给功臣的铁券因为没有图样,尚未铸就。恰好前两天浙江行省进献了一付前朝遗物,亦称铁券,臣以为样式尚可。”

朱元璋点头:“既有旧物,尽快仿制。”

李善长连忙称是。

一天, 朱元璋上朝对文武百官说道:

“我朝国都之议,由来已久,由于以往四方战斗,无暇顾及。如今天下一统,此事不可拖延。朕思忖良久,参考众卿意见,以为金陵背靠长江,古称龙蟠虎踞之地,作为京城并无不可。只是此地偏南,只可做为南京。汴梁是宋代京城,地处中原,虽然年代已久,城池残破,却不失前朝王气,可做北京。濠州面江背淮,漕运方便,又紧邻钟离旧郡,自古闻名,可建中都。如此三京并立,可谓万全。”

群臣听了这三京之说,一片惊愕。如果说金陵和开封还在情理之中,这中都却万没料到,不由猜测,既然金陵地理偏南,那作了北京的开封若不修建,充其量只是个名份而已,只有濠州,明明说要建为中都,日后岂不是要作名副其实的都城?

刘伯温听得分明,见圣上不听劝阻,主意已定,只觉得心里悲凉,只有暗自顿足叹息而已。

只有那些淮西藉人听说要在自己家乡建都,大都惊喜非常。

朱元璋见满朝没有异议,当即降旨:

“工部征调民伕,筹备物料,仿照南京城池宫殿,尽快在濠州动工。”

李善长一脸喜气,出班接旨。

朱元了却了一桩大事,散朝后将中书省右丞杨宪召到便殿,先问:

“卿以为三京体制如何?”

杨宪本来对濠州建都颇感惊讶,后见圣上主意已定,便顺着话音答道:

“历朝历代,两京制的并不稀少,臣以为我朝三京并列不违古制。”

朱元璋更加有底,转而问道:

“卿与李善长同署中书省,有何感触?”

杨宪听了,没立时回答。凭他的聪明,已觉出圣上对李善长有些不满,便试探着奏道:“臣唯恐擅越,常心存顾虑。”

朱元璋无语点头,半晌说道:“李善长有辅佐之功,不得不任他为相。”

杨宪听了,越发奏道:“臣以为李丞相因为往日功大,才不思进取,难以容人。”

朱元璋见杨宪奏得坦率,心想,刘伯温也曾说过李善长心胸狭小,必是自己无能,又容不得旁人,面上不置可否,又说:“如此卿更当在中书省锐意进取,匡正其弊。”

杨宪心花怒放,下跪谢道:“臣蒙陛下倚重,必肝脑涂地。”

朱元璋命他归座,又说道:“边疆战事渐息,在外的武臣陆续来京。他们是有功之人,却也不可居功自傲、骄蹇生事,若有不法之人,卿要及时上奏。”

杨宪听了,深知圣上信任,连忙谢恩领旨,满口应承。回到自己府中,细细品味圣上那几句话,更加踌躇满志,一时雄心勃勃 ,命人把来朝不久的元朝旧臣刘炳唤过府来。

原来刘炳也是个年轻有为的人,只因遭逢末世,难有进身的机会。来到大明朝廷,急欲一展才华,建功立业。因见杨宪年轻干练,深得皇上赏识,又与自己意气相投,平时喜欢和他交往过从,以求日后有个援引。这天听说杨右丞相请,自然巴不得已,当下穿戴齐整,来到杨府。杨宪热情接待,宾主寒喧之后,杨宪方说:

“先生来朝,本官一见如故,引为知己。前些日子圣上征询本官意见,本官即全力推荐,才授了御史一职,原想共处一府,时常请教,没想朝廷又命本官改任中书省,今天邀请先生过府,好好叙谈一番。”

刘炳想不到杨宪如此客气,大有受宠若惊之感,忙施礼道:“蒙右丞提携,刘炳才有今天。右丞是朝里的重臣,如此礼贤下士,令下官感动万分。”

杨宪不再客套,说:“御史台乃朝廷三大府之一,圣上十分看重。如今刘伯温在本府挂职,却不理事,本官离任后,还无人接任,正是先生大显身手的时候。”

刘炳听了,正中下怀,忙毕恭毕敬地说道:“下官来朝,寸功未建,如何报效朝廷,还乞杨大人指点。”

杨宪方道:“圣上乃平民天子,对百姓十分关爱,又对各级官风格外重视,先生纠察风纪,只要大胆理事,就是现成的功劳。”

刘炳听了,深深点头。

杨宪又指点道:“圣上对那些居功自傲的人尤为留意,先生若不避权贵,直言敢谏,建功立业还是难事!”

刘炳茅塞顿开,忙道:“承蒙杨大人这番指教,下官谨记在心。”说罢,却又道:“只是下官初来乍到,诸事还望大人关照。”

杨宪爽朗一笑:“有事先生只管向本官说知。”

刘炳越发感动,更认定了这位身居高位的知己。

杨宪又问:“近来御史台对百官有无议论?”

刘炳想了想有意说道:“下官听说大都督佥事费聚这回护送鄂国公灵柩还京,因家中强占民宅一事被圣上过问,吃惊不小,早晚常往李善长家走动。”

杨宪当即说道:“朝廷早有明令,在外武臣回京后不许与朝臣**,李丞相身为首辅,莫非还不知道?”

刘炳道:“只因李丞相是朝廷重臣,无人敢奏。”

杨宪正色道:“无论何人,都要按律劾奏,才算得对圣上一片忠心。”

刘炳心领神会,连连称是。

二人又说了些别的事情,直到中午,刘炳才起身告辞。送走刘炳,杨宪心绪亢奋,大有意犹未尽之感,忽然想起刘伯温回朝后还没前去拜访,匆匆吃了午饭,趁着午朝时辰未到,先来到刘伯温府上。

刘伯温回朝后怏怏不乐,尤其濠州建都一事,令他十分失望。每天除了上朝听旨,回府便按朱元璋的吩咐检阅古籍,制定本朝科举、兵役等项制度,倒与别人相关无事。这天见杨宪过来造访,十分稀罕,寒喧过后,杨宪先说:

“老先生返朝后,虽在朝上屡屡相见,却没有深入叙谈,晚生刚入中书省,诸事忙乱,十分失礼。”

刘伯温一笑:“杨大人年轻有为,正被圣上倚重,自然难有空闲,哪像老夫这样自由。”

杨宪知道刘伯温并无他意,照直说道:“晚生在江西时,听说老先生因执法严峻,被李善长等人排陷,颇不得意,才愤而还乡。”

刘伯温道:“传言多有不实之处,杨大人不可全信。”

杨宪见刘伯温没有否定,又说:“好在朝廷明智,先生又有大才,及时召回,如今又委以重任。”

刘伯温没有立即答话。想起这次自己**回朝后,心里难免失落,登基后的圣上,再不象先前那样虚心纳谏,因而大有些心灰意冷。

杨宪见刘伯温一时无语,便紧着小声说道:

“晚生静观圣上的意思,对李善长空守相位并不称心,老先生有无同感?”

刘伯温一愣。自己离朝日久,莫非李善长如此失宠?既然如此,谁又能取而代之?

杨宪接着又道:“李善长不过靠了淮西势力,对我江南人偏见极深,这种偏狭小人,连圣上都不能容忍。”

刘伯温终于说道:“即便如此,大明功臣多出自淮西,如今天下初平,圣上仍然眷顾。况且李善长根基深厚,纵然圣上一时对他不满,恐怕无碍他的大局。”

杨宪不以为然,道:“圣上曾召见晚生,言语间意思甚明。”

刘伯温心想,莫非对他应允过什么?又想,圣上一国之君,城府极深,也许是一时借用江南人的力量,怎能执此一端,不及其余!

杨宪见刘伯温一味沉思不语,便想,此人上了几岁年纪,再没有先前那意气风发的气概,一时煞了些风景,却又不甘心,便将来意和盘托出:

“老先生深得朝廷倚重,上面若问起相位的事来,务必如实答奏,也好出出我等被其排陷的闷气。”

刘伯温隐约觉出杨宪似有所图。平心而论,自己对杨宪的才干深信不疑,只是此人年轻气盛、咄咄逼人,令人不无忧虑。末了,出于对朋友的关心,说道:

“杨大人正在年轻,又蒙圣上宠信,因时乘势,报效朝廷,自不待言,只是老朽有一言相告,诸事还须谨慎,切不可招人物议。”

杨宪兴致正高,听了刘伯温的话,大煞风景,嘴上谦逊了几句,也没着实往心里去,又敷衍了几句,便告辞出府。

刘伯温见杨宪的模样,不忍过分拂他的意,但毕竟为这位友人生出几分担心。

同类推荐
  • 特种兵传奇:军界神话

    特种兵传奇:军界神话

    在村里被称为天才的他,一场地方武警的实弹演习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看着那一颗颗散落在地上的弹壳,他的心不由自主的飞到了一个神圣的地方——军队。且看主角怎样由农村小子变为特种兵精英,怎样在世界特种兵丛林大赛中一举夺冠,成为军界的一个神话。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第一卷将以刘邦的创业史为主线哦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亲爱的朋友们,请不要吝惜你手中的票票和收藏哦。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 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
  • 【忍界】

    【忍界】

    喜历史者不可不读此书,往日尘嚣,栩栩如生,揭开不载之秘。喜诗文者不可不读此书,一书典故,满纸墨香,尽显唐文风骨。喜悬疑者不可不读此书,旧迷未解,新迷又生,挑战脑力极限。喜玄幻者不可不读此书,奇能异术,惊世骇俗,神奇绝非荒唐。喜言情者不可不读此书,情深似海,心密如丝,道尽人间风月。喜国学者不可不读此书,琴棋书画,儒释岐黄,普涉大国之学。不喜书者不可不读此书,燥热心起,解于清凉,书中自有润海。喜读书者不可不读此书,书以载文,文以言志,乃发无邪之思。
  •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续集)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续集)

    包房里空调开的很冷,郑源的T恤是短袖的,冻得直起鸡皮疙瘩,余风看见了把长服脱下来给郑源穿上,看袖子太长又帮她挽了起来,这个动作很轻,也很细小,却触动了郑源心里最软的地方,不管是许凯峰还是黎晓青,都没有这么细心。想到这两个人的名字,郑源心里忽然一阵悲哀。
  •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

    翻不过军人那座山

    爱情,亘古不衰的话题军人,中国社会的特殊群体当军人变成一座关于爱情的山有人就再也没有爬过去……谨以此书献给那些对爱情保有着最纯粹热情的人们并真诚的祝愿他们快乐、开心拥有真正的幸福……说到大韦,郑源禁不住笑了。大韦也姓郑,身高183厘米,体重80公斤,绝对是个坦克级的人物。他和许凯峰的关系非常好,两个人经常开玩笑说,除了老婆什么都可以共用,连团里的领导都知道他们俩是黄金搭档。当然,这也要得益于大韦的另外一个身份——老团长的未来女婿。
热门推荐
  • 重生不晟

    重生不晟

    相亲路上,悲催折戟的青年,重回宁朝,誓要完成不剩的宏远。没有大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奈何,世事如棋,棋不妄动,棋盘自转,下一场被推动的人生。且看他如何在看似繁华,实则天下将乱的世界里,博一片天地,许一生痴心。
  • 天极造化

    天极造化

    这是一个强者的世界,实力是一切的根源!天极大陆,强者为尊,强大的武修,有着通天彻地,功参造化之能,他们掌握着一切生灵的生死,一言可定法,一怒山河碎。弱小的武者,只配屈服顺从!少年叶凡重生到这里,他凭什么从这里崛起,从而走上一条强者之路!……(敬请期待。)
  • 巅峰原点

    巅峰原点

    一个三岁就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十七岁那年收到了父母的一封信,从此他的人生完全改变,阴谋、友情、秘宝……他将何去何从
  •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

    王石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企业经营管理的切身体会,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测,都是意会多于言传的事情。而擅长逆向思维、不愿人云亦云的王石,既没有太多的企业哲学和复杂的产业理论体系,也很少愿意按照公众的话语逻辑发言。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王石,公众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读,这是正常现象。
  • 恶魔校草,靠边站

    恶魔校草,靠边站

    十年前,青梅竹马的两人因家道中落而分开,十年后,他成为了冰山少爷,面如撒旦的他一直在寻找这她,而她在十年后恢复了她拥有的一切,二人凭着那种熟悉的感觉,开始互相纠伴,互相关心……
  • 跨世纪之异变之战

    跨世纪之异变之战

    2030年,中国地月考察队在新疆发现了侏罗纪的大规模的恐龙化石,李洋所在的第七考察小队却遇到了一座类似于陵墓的建筑,误打误撞找到了侏罗之境的入口,他们一小队的人都被吸入了侏罗纪元...本书灵感来自梦境...群号:300458107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南北朝那些事儿(肆):大结局

    本书讲述了南北朝大历史,内容包括玉壁绝唱、打虎太岁、跛脚奴与佛爷、四家斗法、帝国鬼才等。
  • 本尊驾到

    本尊驾到

    【小白版】穿越and重生?胖丑废,筋脉堵塞?胆敢欺姐,毒药奉上。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美男你在哪里?快来让姐掰弯。【恶搞版】月月,我爱你爱得心都痛了。送你一瓶毒药上西天,绝对无痛苦。月月,我等待你等的头发都白了。给你剃光头可好。月月,对你的心日月可鉴。死开,当初是谁瞧不起姐来着。
  • 恶魔校草追到小甜心

    恶魔校草追到小甜心

    那一年不小心碰到,他爱她入骨,恶搞班主任,她负责调皮,被宠,闹上天。他负责宠她宠她就宠她~上演唯美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