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辍朝期满这天,朱元璋早早上殿。御史中丞杨宪出班奏道:
“如今天下已定,臣以为当此太平来临之际,应敕告各府、州、县及时劝农桑、建学校、足衣食、通教化,不仅使百姓安居乐业,还要为国家输送有用人材。”
朱元璋听后点头,赞道:“杨卿之言,甚合朕意。”说完,又感慨地说道:“杨卿居御史之职,却常建政事之言,而且屡中时弊,令人欣喜。中书省总一国之政,却难得为朕进献一策,何反不如他人!”
李善长、汪广洋因圣上当众责怪,满面通红,出班谢罪。
杨宪得意,又奏:“臣在江西时,常走访民间,见近年从南地引入的棉花长势颇好,又有勤于纺织之家,竟不再穿麻衣,而改服棉布,不但质地精良,又纺织方便,成本低廉,我朝不如将棉花种植推而广之,一可使百姓无衣着之忧,二可满足军中需用。”
朱元璋大喜:“此议甚好。中书省布告天下,凡有田五亩至十亩之家,种棉半亩,十亩以上者加倍。州官县令任满时课考政绩,量情升降。”
杨宪再奏:“臣闻古语‘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故臣出任江西时,命本省府、州、县皆办官学,后来巡视地方,竟大见成效。”
朱元璋越发赞扬道:“杨卿治理地方十分得法,中书省速命各地效仿江西,府设教授,州设学政,县设教谕,专职主持**官学。”
李善长只得再出班领旨。
朱元璋在烛光中见李善长一脸疲惫,精神短少,而杨宪则显得神清气爽,干练非常,对李善长更看不入眼。暗想,中书省一国要害,这样的丞相主政,不但年老,又自恃有功,难免庸懒,本来命汪广洋入府办事,期待起色,此人却又冲和中允,毫无作为,令人失望,当即降旨:
“我朝刚刚收复山西,急需治理,汪广洋改任山西参政,速去赴任。”
汪广洋刚进中书省不久,不想又放了外任,愣了片刻,才忙领旨谢恩。
朱元又道:“御史中丞杨宪改任中书省右丞,即入府办事。”
杨宪春风满面,出班谢恩。
李善长听着这番封免,暗自吃惊。刘伯温重新入朝不算,杨宪法又进了中书省,而且官职在原先汪广洋之上,是何用意?正当这时,又听圣上降旨:
“刘伯温仍挂职御史中丞,入翰林院考稽古代典藉,为我朝制定典章制度。”
李善长听了,这才松了口气。
刘伯温先听“挂职”二字,不知何意,末了才知道封的是闲职,转念一想,自家疾恶如仇,御史台差使也委实难做,如此倒落得清静,欣然接旨谢恩。
朱元璋方冲李善长、杨宪降旨:
“征南大军即将还朝,北伐将士也已廓清北疆,朝廷曾有言在先,天下平定后对有功者论功行赏,增禄进爵,中书省须早做准备。”
李善长、杨宪双双出班领旨。
第二天,君臣正在议事,果然外面有人来奏:
“征南将军廖永忠已经还京,现在殿外候旨。
朱元璋闻奏,即刻止了议题,命进殿来见。
原来廖永忠不同常人。朱元璋起事初期,江北形势险恶,急欲南渡,却苦无船只,正当这时,廖永忠兄弟率水师来投,方才柳暗花明,有了崛起江南的机会。后来兄弟俩儿忠心耿耿,屡建奇功。不料兄长廖永安在一次水战中被张士诚俘获,掳到苏州,至死不降,竟被瘐死在狱中。朱元璋感念廖永安忠贞不二,对其兄弟更加厚爱,引为心腹,这次廖永忠率军南征,势如破竹,又为大明扫平了半壁江山,对这样的功臣勋将,能不看顾!朱元璋正翘首以待,廖永忠已经进殿,就见他尚带着满脸风尘,“噔噔噔”上了金殿,纳头便拜,正要起身,忽听左右太监齐声喝道:
“行三跪九叩大礼。”
廖永忠不知所措,忙又以头点地。朱元璋见他不懂朝廷规矩,心中不忍,便降了“平身”的口谕。
廖永忠懵懵懂懂站起身来,见圣上高坐在御座之上,头戴乌纱折角向上巾,身穿杏黄蟒龙袍,原先叫顺了嘴的“主公”溜到嘴边,忽想起如今要称“陛下”,忙改口奏道:
“启奏陛下,臣廖永忠见驾来迟。”
朱元璋见他颇不自然,也不在意,破例在金殿上降旨赐座。
廖永忠出朝时,朱元璋还没登基,也没有这气势宏大的皇城,如今身置富丽堂皇的宫中,先自晕了几分,又见礼法如此繁杂,更领教了天子的威严。忽听圣上赐座,迟疑了片刻,才怯怯地坐了。朱元璋道:
“卿此次南征,多有辛劳。
廖永忠感到慰藉,忙谢道:“臣奉陛下天威,得效犬马之劳,是臣之福。”
朱元璋道:“征南大军出朝两年,南方数省悉数平定,消息传来,朕甚欣慰。”
廖永忠心里得意,谢道:“臣有所建树,全仗朝廷洪福。”
朱元璋却道:“将军之功,不可忽略。”
廖永忠心中大喜,凭这几句言语,也不枉这两年攻城略地的辛劳。便忘了初进宫时的拘谨,仿佛回到当年与主公相处时的情景,顺嘴说道:
“陛下如此爱重,臣更不敢忘陛下的大恩大德。”
朱元璋听廖永忠言语不谨,顿时不悦,问:“为何不见副将军?”
廖永忠浑然不觉,答道:“副将军尚在军中,明日方到。”
朱元璋见廖永忠风尘仆仆,降旨道:“平定天下,卿等多有功劳,朕已降旨为众将议功,待北伐将士还朝后一并封赏。卿可歇息几天,再来跟班上朝。”
廖永忠征战多年,自以为打下了个花团锦簇的天下,回了朝来,圣上还不热热地慰劳一番,谁想廖廖数语就下了逐客令,不由发怔,忘了适时拜辞。
朱元璋又降旨道:“卿多年劳苦功高,如今得胜还朝,朕命太子送将军回府。”
廖永忠这才回过神来,受宠若惊,忙磕头谢道:“臣不敢劳动太子。”
朱元璋说:“休得推辞。”
廖永忠不敢怠慢,忙告辞出宫。
这天,廖永忠风风光光,在太子的陪伴下回到了自己的府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