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2500000120

一连几天,朱元璋因太子犯病心绪不宁。这天早朝,忽然想起山东、河南那几个犯官来,问:

“冒报钱粮的官吏可曾处置?”

詹徽出班奏道:“没得陛下圣裁,仍在钦监羁押。”

朱元璋因太子生病迁怒几个狗官,愤然降旨:

“如此欺蒙,还不押赴闹市斩首!”

詹徽刚要接旨,刑部主事茹太素出班急奏:

“启禀陛下,臣曾参与审理此案,以为詹徽定罪偏重,难以服人。”

朱元璋瞥见茹太素张张扬扬,好不恭敬,暗恨道,哪是指责詹徽,分明是责难朝廷!忍气怒视着面前那个不识好歹老臣。

茹太素却不管朱元璋脸色如何,毫不惧怕,反而高声奏道:“陛下执法尚严,詹徽专投陛下所好,其心实奸,陛下不可不察。”

朱元璋见这个老儿果然劾到自己头上来了,直气得咬牙切齿:“朕一忍再忍,时至今日还没有将你这个佞臣除掉,怎说得上执法尚严!”

此话一出,满殿皆惊,群臣深怕茹太素又要吃亏,有人忙冲他直使眼色。

谁知那茹太素视若无睹,从容奏道:“应当治罪的是阿谀逢迎之人,非是老臣。”

朱元璋冷笑一声,冲殿上武士喝道:

“快将这个不知罪的佞臣拖下去剁了!朕倒要看他当不当死。”

顿时,殿上窒息了一样。就见几个武士抢上前来,七手八脚把个须发皆白的老臣掳下殿去。忽然,有人抢出班序,高声奏道:“陛下不可!”。众人一看,原来是诚意伯刘 。

朱元璋一脸杀气,毫不理睬。

刘 顾不了许多,高声奏道:“此人一贯忠心耿耿,一时忤旨,望陛下宽恕。”

朱元璋怒道:“敢再有为佞臣求情者,一律同罪。”

刘 无奈,张不得口,只好归班。

金殿之上,鸦雀无声。眨眼之间,一个刚直一生,前不久还足使朱元璋折服的老臣,最终还是惨死于皇上盛怒之下。

接着,朱元璋立命处死那几个犯罪的官员。

朱元璋手握杀伐大权,对太子的病却无可奈何。看看朱标躺倒又半月有余,朱元璋天天命人过去探视,无奈三日好,两日歹,亲自去看了两次,也不过徒增忧烦而已。这天下朝后无着无落,又过东宫看望。

原来,东宫是在皇城内东南角辟出的一片宫院。前面是太子听政的文华殿,此殿虽然不像朱元璋的三大殿那样金碧辉煌,却也典雅庄重。朱元璋起于庶民,崇尚节俭,对子孙要求甚严,东宫太子还是储君,自然要养成俭朴习惯。文华殿后面是可供居住的一带屋舍,小巧精致,不事豪华,却很适用。太子的正室称作太子妃,偏房则称作美人。朱标与几位妾妃美人和子女住在这里,自成体系。朱标的原配常遇春之女常妃已于前年去世,现居正室的是位李妃。这位李妃与几个美人从太子生病以后日夜轮流守在床前,朱标的儿子、世子朱允炆因父亲不见好转,如今也不去上学,昼夜不离地守在父亲跟前。

朱元璋驾临时,因事先不准通禀,满宫人仓卒接驾,一齐跪在地上。朱元璋心事重重,径直来到床前。这时太子已被惊醒,猛见父皇,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朱元璋随行的内侍扶住。

朱元璋呆呆地看着太子,也不就坐,此时的太子双颧突出,面色黝黑,显见得又比上回消瘦了许多,许是怕冷,已是春暖花开的季节,仍盖着棉被,不由皱起眉头。

皇孙朱允炆已经十五、六岁年纪,见皇爷这样站着,跪行两步,含泪恳请皇爷就坐。朱元璋这才坐了。

太子无奈地躺在床上,把双手抱在胸前,轻声奏道:“陛下日理万机,又来探视,令儿臣不安。”

朱元璋也不言语,又看了半响,问道:“到底怎么不好?”

朱标奏:“先前忽冷忽热,如今全都退了,却十分憋闷,就象有重石压在心上一样。”

朱元璋联想起自己常犯的心疾,却是心神不宁,并无负重之感。看看太子那痛苦的模样,深知心为身之主,只怕也是心器的毛病,又添了一层忧虑。半响,又问:

“近来药效如何?”

太子在枕上微微摇头。

这时,跪在床下的朱允炆奏道:“启禀皇爷,太医们的药父亲服了几十付之多,去了旧症,又添新症,总是不见功效。”

朱标见朱允炆说话冒失,在床上斥道:“为父的病一时难好,怎能埋怨御医!”

朱元璋见朱允炆一个孩子,近来熬得一脸干瘦,眼含红丝,心里怜悯,命他起身,方说道:“允炆说得有理,久治不愈,必是庸医误事!”

太子忙道:“御医们日夜守在床前,尽心竭力,也苦了他们。”

朱元璋并不理会,又问饮食。太子妃李氏和朱允炆小心一一奏明。朱元璋方对太子说道:

“正值盛年,区区疾病,何妨大体!只是需强进饮食,以固根本,方能驱除病邪。”

朱标只得称是。又道,父皇日理万机,儿臣自有御医和群下服侍,万不敢再让陛下分心。

朱元璋心事重重回到便殿,立将太医院院使宣来,降旨:

“立即更换太子跟前的主治御医,新御医诊治三日,若再不见功效,拿卿问罪。”

院使因太子久治不愈,本来已是战战兢兢,见限了日期,更是六神无主,万般无奈,只能叩头领旨。

尽管太医院上下急得团团乱转,新太医使尽浑身解数,三天之内也没使太子病情显出起色。朱元璋向来一言九鼎,盛怒之下,将院使流放海南,当值御医革职拿问。处置完毕,心里犯愁,回想起太子此病的起因,难以拂去心里的阴影。去年中秋太子出京时,惊雷乍起,虽然当时群臣称善,心里半信半疑,如今看来,真不知是好是歹。后来连阴不雨,又说象征阴谋,待太子回来问及此事,却说一路没有丝毫异常,前说何能服人!这天上朝,向众文武降旨:

“太子久病不愈,朕寝食难安。追思太子的病源,或与出行陕西有关,莫不是哪儿冒犯了山川神灵,卿等明天随皇孙允炆到山川坛祭告,为太子禳灾。”

群臣听了,虽然沉重,无不称是。

第二天,百官随朱允炆前去祭告了一回。朱元璋听了皇孙的禀奏,又等了两天,也没盼来东宫的佳音。第三天,礼部尚书郑九成出班奏道:

“太子仁慈,天下皆知。出行关中,一路百姓有口皆碑,恐不是冒犯神灵的缘故,臣曾记得当时天气久阴不雨,近来京师又是这样的气象,臣以为此兆非主阴谋,只怕天下有什么冤狱,陛下不如降旨清理狱讼,好为太子乞福。”

朱元璋听了,顿觉有理,当即降旨:

“就依郑卿之言。”

刑部尚书吕宗艺接旨,日夜督促下属清理狱讼。到第三天,出班奏道:

“依大明法律,夫犯死罪,妻妾敢有上告者,不论有无冤情,先黥面惩戒。多年来这类案情却没能禁绝,各地认为此刑太过,恐伤天地之和。”

朱元璋当下降旨,:“夫犯王法,妻妾上诉,是只知爱其丈夫而不顾自身之苦,更何况有的真有冤情,今后一律不许追究。”

吕宗艺欣然领旨。

朱元璋又问:“时下狱中死囚多少?”

吕宗艺奏道:“除即决大罪,按例秋后刑人,从去冬至今,全国在押死囚已超过万人。”

朱元璋降旨:“虽犯死罪,朕不忍屠戮过多,凡去冬以来在押的死囚,皆赦其不死。”

吕宗艺忙又接旨。

朱元璋又道:“时下天气炎热,罪犯们久系死牢,恐也难以生存,一律解往各地卫所建造军舍,以使立功恕罪。”

吕宗艺和众朝臣见圣上这样仁慈,知道是因为太子的缘故,齐声称颂朝廷贤明。

朱元璋下了朝来,又命人将提督太监宣来,问:

“上回朕命你将三个妃子分别装敛安葬,事后为何不来奏明?”

提督太监忙奏:“奴婢们遵旨办完,尚未启禀皇上。”

朱元璋不由起火,怒视着眼前那个太监。

提督太监害怕,只得磕头奏道:“不是奴婢胆大不奏,只因当初三个娘娘葬在一起,正值炎热,待启葬时,尸首已经模糊,只好勉强分开下葬。奴婢们恐怕皇上问起细节来心里不忍,才迟迟没有奏明。”

朱元璋听完,才默然不语。当时盛怒,没顾及后果,既已如此,也怨不得他们,说道:

“三个娘娘虽然忤旨当死,念及她们生前也有不少好处,时下清明将至,传朕的口谕,命各房皇子多备牲醴纸钱,到墓前为其母焚化祈福。”

提督太监忙道:“陛下贤明。”

朱元璋又吩咐:“到时多去些人,祭典完毕,再多多培土封堆,以示显赫。”

提督太监见皇上今天吩咐得细致,唯唯领旨,不敢有半点马虎。

朱元璋自己觉得做了许多善事,天天盼望太子病情回转,谁知几天下来,太子的胸闷不但不见好转,腿脚却又肿涨起来。朱元璋闻奏焦急,晚膳以后,又亲自过去看了,回到坤宁宫,心情沉重,不出一言。李贤妃知道圣上为太子忧愁,不敢动问,只得默默小心侍候。朱元璋独自凝神良久,忽见李贤妃面色红润白净,双眸清澈明亮,越发显得青春无限,一时别有触动,忽又降旨:

“今晚朕去华盖殿西庑歇息。”

长随太监听了,正要赴御用监通知侍候衾被,却见一旁李贤妃轻声劝道:

“陛下终日在前殿操劳,不可过分劳累。”

朱元璋毫不理睬,瞪了长随太监一眼。

那太监见了,连忙出宫。

朱元璋方对李贤妃道:“朕从今天起在西庑斋宿,为太子乞福。”

李贤妃这才恍然大悟,忙道:“原来如此。”说罢又道:“陛下晚间孤身一人,须命太监好生侍候。”

朱元璋心想,为了太子,朕万死不辞,复有何言!心里想着,话却没说出口。停了片刻,又道:“从明天起,全宫上下,一日三餐,均用素食。”

李贤妃看了看朱元璋,连忙领旨。

片时,长随太监接朱元璋起驾,李贤妃又对长随太监小心嘱咐一番,方才放心。

原来,朱元璋日常听政的华盖殿两侧,均有游廊,游廊下的屋宇,称作西庑和东庑。朱元璋下朝后常在这里批阅奏折。这天晚上,朱元璋住在西庑,先在御案前坐了,因案上的奏折都已批完,一时无所事事,守着那突突跳动的烛火,感到从没有过的孤独。宫里皇子固然不少,大的都已派往各自封国,小的还少不更事,都依附于各房娘娘,或许是他们惧怕自己,平时不闻召唤,从不敢前来晋见。那些皇妃媵妾,接驾时毕恭毕敬,总怀疑她们多出自怕情,况且那些妇人除了侍寝之外,还有何用!想来想去,唯有太子,听政之余还能时常宣来陪伴参议朝政,陈奏得失,尽管常有不如人意的地方,毕竟是日后托以大业的人。谁知天生不测,竟又一病不起,眼见得多方努力,仍不见功效,还一天比一天沉重,想到这里,将眼闭住,不敢再想,却又不得不想。忽又后悔,年前若不命他出朝,也许不会染此沉疴。转而又想,那回若不怒他一味宽纵,严厉斥责,也许不会旧症复发。想到此处,自己却拍案喝道:

“不可!”

朕一生行事无不果决,本是他的过错,岂能胡思乱想,揽在自己身上!

一旁侍候的太监忽听皇上拍案喝斥,大吃一惊,又见那里一脸怒容,忙上前奏道:

“皇上——”

朱元璋没理此人,恢复常态后,一时心绪烦乱,降旨道:

“备寝!”

那太监忙去里间放下寝帐,回来跪请皇上移驾。

朱元璋进屋上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索性睁眼怔了半天,刚一合眼,又见太子卧病在床的情景,心里一惊,兀自坐起。侍寝太监在帐外看见,忙又上前奏道:

“皇上。”

朱元璋自己披上衣服,太监见皇上象要外出,忙侍候穿上鞋袜。

朱元璋出了屋来,站在丹墀下,仰观天象。只见星河灿烂,万里无云,想起当年刘伯温在时,曾说紫宫中有北极五星,其中最亮的为帝星,居太乙星座。左侧一颗,则属太子,右侧三颗主其余皇子。朱元璋仔细辨出东北天上紫宫星区,果然找到了北极五星,其中帝星熠熠闪耀,右侧三星也十分明亮,唯有太子星座昏暗不明,当时不禁凉了半截,呆愣在那里。

侍寝太监壮着胆子在一旁轻声奏道:

“已到中夜,皇上久驻此处,须防风寒。”

朱元璋纹丝未动。

过了半响,那太监只得又奏:“贤妃娘娘一再叮嘱,奴婢不敢不奏明皇上。”

朱元璋此时也觉得脖颈酸疼,见那颗星星仍未复明,回头冲侍寝太监降旨:

“速宣翰林刘三吾进宫。”

太监忙出宫宣旨。

过了半个时辰,老臣刘三吾就随太监匆匆来到西庑。

朱元璋坐在案前,待刘三吾参见后赐了坐位,说道:

“宣卿深夜进宫,只因太子久病,朕寝食难安。明天朕要亲至圜丘祭天,卿代朕好好作一篇《祷天地好生文》。”

刘三吾忙又下跪,奏:“臣遵旨。”

朱元璋仔细嘱咐:“朕自登基以来,敬天爱民,谁知朝中奸佞叠出,或许因此上天降罪,朕甘领其责,卿仔细体味朕的心情,写在祷文中。”

刘三吾听了,含泪奏道:“老臣深知陛下的一片诚心。”

朱元璋一时也难以自制,将手一挥。

刘三吾再拜之后,才含泪颤颤巍巍出了宫去。

同类推荐
  • 特种兵传奇:军界神话

    特种兵传奇:军界神话

    在村里被称为天才的他,一场地方武警的实弹演习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看着那一颗颗散落在地上的弹壳,他的心不由自主的飞到了一个神圣的地方——军队。且看主角怎样由农村小子变为特种兵精英,怎样在世界特种兵丛林大赛中一举夺冠,成为军界的一个神话。
  • 大唐:有女长孙[全完结]

    大唐:有女长孙[全完结]

    二十三年与长孙相敬如宾,荣辱与共的长孙皇后是可敬可佩的。最让世人好奇的莫过于她的贤惠温良,如此绝顶人物更是引人遐思。
  • 孙武传奇

    孙武传奇

    “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遗孙子。”一代兵法大师孙武出生齐地,名为“武”实为“止戈”。所著辉煌巨著《孙子兵法》历经两千多年大浪淘沙仍熠熠闪光彪炳千秋。然正史对于这位里程碑式的伟人鲜有记载。此书作者为孙武故里人士,遍查史料,游走于孙武故里古乐安和大展宏图之地吴国故地,写出《孙武传奇》。书中孙武伐莒小试牛刀,与叔父司马穰苴抗敌保齐,为避氏族纷争远走吴国,在吴地千里疆场大展兵法之奇妙,与名相伍子胥呕心沥血辅佐吴王。一代兵法先祖孙武,一代名相伍子胥,一代枭雄吴王阖闾,诸侯争霸,又引出诛美姬演兵法,专诸鱼肠剑助阖闾夺位,干将莫邪冶炼神剑,勾践卧薪尝胆……
  • 不沉的舰炮

    不沉的舰炮

    他们是一群被任何史书都轻描淡写的英雄。他们是一群被这个物欲时代所遗忘的男人。他们即使没有战舰,即使没有精良装备即使破衣烂衫,即使是打到最后一人,最后一发子弹,最后一滴鲜血他们仍然顽强地打了下去。在抗战胜利的游行队伍中,他们举着的条幅上只有两个大字:海军。谨以此文献给抗战当中血战八年的中国海军官兵!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第一卷将以刘邦的创业史为主线哦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 亲爱的朋友们,请不要吝惜你手中的票票和收藏哦。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 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
热门推荐
  • 九元天君

    九元天君

    家族覆灭,少年体内神秘古鼎觉醒,以睥睨天下之态逆天崛起伤我兄弟?乖乖献上人头可免家族宗门灭顶之祸惹我红颜?要么死,要么找人陪你一起死!终点亦是起点,武道巅峰又藏着如何的惊天阴谋……
  • 时光荏苒你还在

    时光荏苒你还在

    并不是每个故事都很完美,并不是所有的结局都很华丽。只要我们能在青春里遇见最真,最纯,最可爱的自己和你就足矣。不需要那么轰轰烈烈,无论是怎样的结局,至少,曾经,我遇见了你。
  • 逍遥生活

    逍遥生活

    重来一世,不让前世一身抱负,覆水东流。这一世,必将不同凡响。一切才刚刚开始............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忆紫

    忆紫

    失去的记忆,是命运的安排还是阴谋的背后。记忆的背后,原来,仅仅只是开始。那么追溯的尽头又会在哪里。
  • 爆宠懒妃:邪帝,请节制

    爆宠懒妃:邪帝,请节制

    【宠虐甜文,无绿茶和白莲!】琼花醉梦,一杯琼花醉,醉得是两世梦。她是天界唯一一个成为上神的树灵,以琼花醉而闻名。她误食了别人向她讨要的琼花醉,醉了一世梦,醒来后却物是人非……千年之后,她魂归一体,重塑真身,却惹了一个极品妖孽。妖孽说:“梦里寻你千百度,等下就来战。”某女咆哮:“我是纯洁的花朵……”“纯不纯洁,试试就知道了……”
  • 完美恋情:爱你,永不改变

    完美恋情:爱你,永不改变

    天大的乌龙:他——找寻多年的儿时同伴竟然是现在自己的大学老师,好像自己还比她大,不过无所谓,反正不管她是老师,还是自己的尹儿,都爱!
  • 你就这样闯进我的心窝

    你就这样闯进我的心窝

    我们总在忙碌中虚度了多少个年华,那些旅途中的人和事,却早已遗忘。重逢时的喜悦,离别时的寒暄,在回想那些似远非远的往事,却不知岁月它偷走了属于我们的那些年,却不留一丝痕迹。在安之若素中,我慢慢追忆那些模糊而又清晰的旧故事,一点一滴写进自己的时光影集。把零散的记忆一点点拼贴,然后浅藏于心。
  • 镇狱魔仙

    镇狱魔仙

    岁月亘古,哪有不朽神话,任你神功通天彻地,亦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唯有夜空中那片永远璀璨的星河依旧耀眼。
  • 路过别人的故事

    路过别人的故事

    把别人故事,当自己的故事来讲,我只是个写故事的理科生,缺少丰富的语言,华丽的词藻,所以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