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朱元璋毕竟对绥德州受灾百姓放心不下。又兼回回叛乱,有朝臣建言,如今国都地处东南,不便控制四夷,若像汉唐那样定都关中,才是千年大计,于是又勾起多年来悬而未决的国都之虑。这天将太子宣来,说道:
“朕因年老,精力日倦,然而国家事重,唯恐处置失当,神人怨望,天降其灾。故虽心有余而力不足,仍勉强为之。只因朕起自垅亩,深知前朝败亡的原因,难免时时忧虑于心。”
朱标虽然那天对父皇有怨,听了这番话也由不得感动。父皇治国尚严,也是为了社稷,想到这里,恭敬地说道:
“陛下虑事深远,儿臣常难以企及。”
朱元璋方道:“朕积平生经验,深知事非亲历,不可得其真谛。你长成以来,从未远行,故欲命你代朕巡抚陕西。”
朱标多年深居宫中,也愿出朝亲览天下之事,当即下跪奏道:“儿臣愿往。”
朱元璋见太子欢喜,想起那天的事,有意说道:“陕西远离京师,虽有你二皇弟封在那里,毕竟是天子难到之处,如今你代朕前去观其风俗,抚慰百姓,必使秦地人民感念朝廷的恩德。”
朱标忙点头称是。
朱元璋又道:“自从开国以来,群下便有国都之议,由于当年天下尚未休养生息,国家不富,此事议而未决。后来李善长在凤阳督建中都,多有不合人意之处,令朕失望,只得将金陵暂定京师。然而此事朕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朕已至暮年,仍时常为此忧心。前不久回回叛乱,又有人奏称天下山川惟有秦中最为险固,长安古都堪为国都首选之地。朕想那秦中控制四方确实便利,又为所动,你前往陕西,在长安多住几天,仔细勘察一回。”
朱标深深点头,忙道:“儿臣一定遵旨行事。”
朱元璋禁不住又说道:“曾有人讲,这金陵宫殿当年填湖造地,前高后洼,不合阴阳之说,多年来也是朕的一块心病。”说完,又感慨地道:“朕已年老,又已在钟山之阳择了千年福地,生死只可厮守于此,朕不过是为你等着想罢了。”
朱标听了,含泪跪下,口称:“陛下龙体一向安康,儿臣深以为是今生之福,儿臣 遵旨办事也就是了。”
朱元璋坦言说道:“人之生死,本是万古不变之理,谁能逃脱!朕不望长生不老,唯盼大明江山长治久安而已。”
朱标听了,流泪叩头不止。
第二天,朱元璋对群臣说道:“朕近日命太子赴陕西巡抚地方,慰劳关中军民。”
群臣听了,一齐称善,都说太子身为国储,正该代朝廷外出巡幸。当时便有不少文武自荐随驾前往。
朱元璋因太子千里远行,十分谨慎,朝上未置可否,下朝后才精心圈定了护驾的文武,尔后,将他们召进宫来,嘱咐道:
“太子虽已成立,却不曾远行。卿等仔细照料起居,及时参议进退行止,不可稍有疏忽。”
受命大臣唯唯领旨。
朱元璋最担心的是太子路上的安全,又将锦衣卫指挥蒋瓛宣来,命选派得力校佐侍从左右。蒋瓛不敢大意,仔细遴选了手下那些老成干练的人护驾。
太子离京这天,早早进宫辞行。
朱元璋见太子三旬已过,身子却很单薄,蓦然生出惜别之情。以往众皇子前往封国,任凭山高水远,从不在意,眼前的太子不同他人,纵有文武护驾,仍不免有些放心不下,又仔细叮嘱了一番。
朱标见父皇几近无微不至,也颇受感动,含泪拜辞出宫。
太子走后,朱元璋仍然放心不下。可巧偏偏天公又不作美,这天上午朱元璋正与群臣议事,忽听殿外雷声滚滚,震得朱元璋心颤。想,刚才天上还是一片晴朗,为何平空响起雷声?心里又计算太子车驾的行程,这时正该是渡江的时候,心里更加不安,立命钦天监李监正上殿回话。
这时李监正就在殿外丹墀下面,幸好将一切看得明白,趋上殿来,跪奏:
“刚才臣看得清楚,天上几块彤云从东南方向而来,一阵凉风刮过,雷声便跟踪而至,却不见有雨脚出现。”
朱元璋听着蹊跷,忙向下降旨:“太子车驾刚刚出京,天生异象,是凶是吉,卿等速速奏来。”
群臣也在纳闷,哪敢轻易回话,互相观望,半晌,新任翰林学士刘三吾才出班奏道:
“臣以为太子身为储君,非常人可比,如今出朝巡幸,能无影响!如今雷电相跟,按造化之说,雷电本属天威,臣以为乃是威震之兆,实为大吉。”
朱元璋听了,将信将疑。
钦天监李监正也奏:“方才雷起东南,太子方向乃是西北,臣以为正如刘学士所言,乃是威风从行之象。”
百官见二人奏得都是吉言,也都随声附和。
朱元璋见众口一词,方才稍稍去了些疑虑,说道:“如此看来,太子在朕身边无可体现,独自出行则能威震天下。”
刘三吾奏道:“这正是储君的本色。”
朱元璋听到这里,才将心放了。
谁知从这天以后,京师天天连阴不雨,直过了半月,仍然如此。朱元璋忍耐不住,又在朝上问道:
“太子出行,久阴不雨,是何缘故?”
群臣见圣上对太子这样关心,又一齐动开心思。钦天监李监正因职责所在,只得鼓起勇气出班奏道:
“久阴不雨,依阴阳之说,恐怕应在蕴酿阴谋上面。依臣之见,应告诫太子,使之严宿卫,慎举动,处处小心,多加提防。”
朱元璋听了,心里计算行程,太子还在途中,更加重视,下朝后命人将已故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宣进宫来,吩咐:
“太子出行,异象频生,如今久阴不雨,有人称此象主阴谋之事,卿速速出京,追赶车驾,告诫太子亲君子,远小人,施恩布惠,以回天意。”
李景隆本是朱元璋亲姐的嫡孙,不仅是朝廷至亲,又是功臣之后,平时深得朝廷的器重,这天领了圣旨,自然不敢大意。
朱元璋见李景隆已经二十多岁,人又十分精干,打发他走后,才稍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