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征辽大军出关以后,很多日子没有捷报传来,朱元璋心里忧虑。忽然这天有军前快马入朝来奏:
“在我朝大军压迫下,盘踞在于辽东多年的元将纳哈出走投无路,已经率部归降。”
朱元璋听了方才一块石头落地,喜道:
“收复了辽东,我朝终于宣告一统。”
群臣见圣上难得露出笑脸,赞颂道:“都是陛下经天纬地之功。”
朱元璋得意,向唐铎降旨:“速派钦差赴军前慰问犒赏,命冯国胜先将纳哈出等人仔细解进京来。”
唐铎领旨后,朱元璋忍不住又道:“这次用兵辽东,除宋国公冯国胜、颖国公傅友德外,其余多是军中晚辈,如今看来,这些后生也能托以大任,实在令朕欣慰。”
百官敢不奉承!
朱元璋却见有的旧将相互观望,却不出声,顿时恼火:“相比之下,有人居旧将之列,位至公侯,蒙恩数年,却居功自傲,目无王法,虽被罚黜,仍不知改悔,莫非不可救药?”
圣上忽然变色,群臣不摸头脑,能不畏惧!陆仲亨等人更是心虚,连忙低下头去。
朱元璋看得仔细,方才罢了。
过了些天,元将纳哈出被解进京来,朱元璋念他率几十万人归降,免了死罪,封作海西侯。纳哈出两次作了大明的阶下囚,朝廷还宽大为怀,感激涕零,再三拜谢不斩之恩。
谁知,朱元璋正为收复辽东高兴,锦衣卫指挥蒋瓛却进宫密奏:
“这次收复辽东,还有许多隐情。”
朱元璋一愣,等待下文。
蒋瓛仔细奏道:“纳哈出被迫请降时,开国公常茂与纳哈出在酒席上发生争执,砍伤了纳哈出,致使元军惊散,后来招降了大部,还是有些心怀疑惧的元兵漫散了去,以致我军归途中,都督濮英及所率的三千人马被那些元军截杀。”
朱元璋暗道,冯国胜以全胜报捷,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失误。惊散的元军既然能截杀我三千人马,说明其军力尚强,留下这些后患,辽东岂不是仍不干净!
蒋瓛又奏:“不但如此,宋国公受降之后,竟命人向纳哈出妻子索要奇珠异宝,后来又强娶胡将带孝之女为妾,这都是元人的大忌,因此归途上仍有元将叛逃。”
朱元璋问道:“这些消息都是从何而来?”
蒋瓛奏:“臣已得了随军锦衣卫将校的密函。”
朱元璋暗恨:“连冯国胜这样一向可靠的人都敢如此恃功不法,别的功臣更可想而知。”
蒋瓛见朱元璋愤恨不语,忙拜辞下殿。朱元璋正盯着他的背影出神,长随太监来奏:
“信国公率妻子进宫辞行,现在殿外候旨。”
朱元璋听了,压压怒火,命他们进殿。
这天,汤和和夫人身穿家常服饰,见了朱元璋,一齐跪倒,汤和道:
“臣蒙恩还乡,明天便要起程,特来向陛下辞行。”
朱元璋见这对老夫老妻情真意切,不由生出惜别之情,竟破例下了御座,亲自挽起汤和,又给二人赐了坐位,说道:
“为何这样急迫?”
汤和拱手奏道:“臣既生还乡之心,常常情不自禁。”
朱元璋点头,道:“记得卿长朕三年,仿佛今年六十四岁。”
汤和连忙答道:“蒙陛下关怀,臣正是六十有四。”
朱元璋愀然说道:“当年卿随朕艰苦创业,至今倏忽已三十余年,难怪朕与卿都已老了。”说完又深情地道:“卿在朝时,常年不见也觉无妨,一旦离朝,朕竟依依难舍。”说着,红了眼圈。
汤和见圣上如此重情,感动得上前跪在朱元璋脚下,含泪道:“臣归乡以后,天天望阙拜祝,遥念陛下待臣的大恩大德。”
朱元璋依然动情地说:“卿一生转战南北,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辽东已平,华夏一统,值此偃武休兵之时,卿不恋权势,毅然还乡,堪为他人的榜样,此高风亮节,至今竟无二人。”
汤和听到这里,反生出几许悲凉,眼里的泪花顺脸滚落下来。
朱元璋见汤和老泪纵横,以为他是感恩,道:“像卿这样不恋朝堂的有功之臣,朝廷理当褒奖。朕赐卿黄金三百两,白银两千两,钞一千锭,彩绢四十疋。另赐卿三百带刀卫卒,终身侍奉,费用由朝廷供给。”
汤和听朱元璋一口气赏了这些,开国以来简直闻所未闻,感激涕零,忙下跪谢恩。
朱元璋又向随汤和一起下跪的汤夫人降旨:“诰命的赏赐除卫卒之外,其余与汤卿一样。”
汤和的夫人又忙拜谢。
朱元璋又说“卿等还乡之后,别忘了每年来京小住,以解朕思念之苦。”
汤和夫妇听了,忙含泪应承。
朱元璋方道:“明天卿等离京时,朕命太子率百官送行。”
汤和听了,更是受宠若惊。一人离京,满朝相送,这样的恩典开国以来史无前例,一时之间,近来那难以排遣的离情别绪全都有消去,连声谢恩不止。
朱元璋命汤和夫妇归座,又问道:“卿一生报国,离朝之际,有何建言?”
汤和一脸恭敬,思索了片刻,拱手奏道:“蒙陛下垂问,臣以为胡人虽退居沙漠,但孽根未绝,久而久之,必成后患,不如趁征辽大军凯旋之际,出兵漠北,剿绝胡种,永葆太平。”
朱元璋听了点头。
这天,朱元璋赐宴款待汤和夫妇,权作为他们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