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6000000006

第6章 市场调节与资源配置(2)

在非均衡条件下,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在进行投资之前,必须考虑客观上存在的资源供给的约束。这里包括所需要的资金供给的约束、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供给和劳动力供给的约束。如果资源供给是有限的,那么投资愿望的实现就会遇到障碍。不仅如此,资源供给的前景和资源供给的现状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同样重要的。投资所形成的生产能力,需要有不间断的资源供给,尤其是原材料、燃料、设备零部件、交通运输能力等等的供给。因此,即使从资源供给的现状来看不存在约束或只存在较小的约束,但如果资源供给的前景不容乐观,那么投资也将遇到障碍。

在非均衡条件下,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在进行投资之前,还必须考虑客观上存在的需求的约束,即市场方面的约束。这主要指投资形成生产能力之后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有没有足够的销路。如果市场是有限的,那么投资愿望的实现也会遇到障碍。与资源供给的约束相似,市场的前景和市场的现状对于投资者同样重要。假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目前虽然有销路,但未来的销路却没有把握,那么,投资者也会考虑投资的可行性问题。

除了非均衡条件下的资源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以外,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和个人还需要考虑经济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投资的正常进行和投资以后所形成的生产能力的正常运转,投资者必须采取应付各种不确定性的预防性措施。例如,为了避免资金的不足,投资者可能要多筹集一些资金,或者要多保存一些货币在手中;为了避免生产资料供给的不足或中断,投资者可能要多购买一些生产资料,形成超正常的原材料、燃料、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储备,从而多占用一些资金;为了避免出现市场被挤占或销售竞争激化等现象,投资者可能采取非正常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市场和扩大自己的销路,从而也会多投入一些资金,作为保护和扩大市场的成本。这些情况的出现,会使投资者对资金的需要量大于不存在各种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所需要的资金量。

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完备和信息的不畅通是经济非均衡状态的一个特点,因此在非均衡条件下,投资者会感觉到:既然不可能指望从市场得到完备与及时的信息,那就不如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这也是需要追加投资的,但追加投资而得到利益要比因信息不完备和不及时而受到损失好得多,所以投资者仍然乐于追加这笔投资。

在这里,姑且不谈非均衡条件下与均衡条件下价格水平的差距可能有多大,就以非均衡条件下所形成的超正常储备和追加的保护与扩大市场的投资,以及追加的信息成本而言,在非均衡条件下要形成与均衡条件下所形成的相同的生产能力,就需要有更多的投资。但价格水平仍然是要被考虑的。如果资金供给受到限制,如果货币市场不完善,那么这时的利息率将高于均衡利息率;如果生产资料供给受到限制,如果生产资料市场不完善,那么这时的生产资料价格将高于均衡价格;如果投资者为了保护自己所占有的市场而采取了排斥正常的市场竞争的措施,那么这时的商品销售价格也会高于均衡条件下通过正常的市场竞争所形成的均衡价格。高于均衡利息率的利息率以及高于均衡价格的生产资料价格,都会要求有较多的投资,即这时为形成相同的生产能力而需要的投资量将大于均衡条件下所需要的投资量。至于生产出来的商品的较高的销售价格,则使得追加投资的行为变为现实,即投资者考虑到未来市场上的较高的销售价格,他们会认为追加投资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是可以得到补偿的,于是他们就追加了投资。

以上所分析的这些,可以清楚地说明这样一点:在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会大于均衡条件下为形成同样的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投资,即为了形成相同的生产能力,非均衡条件下的投资总量将大于均衡条件下的投资总量。这正是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投资行为的特点。

四、非均衡条件下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追加投资不仅需要追加货币资金,而且需要追加生产资料的供给。对于前一种追加,比较容易理解,这是因为任何追加投资的最初形式都是货币资金。至于后一种追加,即生产资料供给的追加,则主要反映于超正常的储备(原材料、燃料、设备及其零部件等)的形成;此外,追加的保护和扩大市场的投资以及追加的信息成本,也会部分地体现于生产资料的购买上。

由此看来,在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包括追加的投资)必然使资源配置状况与均衡条件下有较明显的不同。在均衡条件下,在市场机制充分起作用的条件下,资源将自发地朝着最有利的部门和地区流动,市场供求比例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价格的升降,将把各种资源分配到适当的位置上。尽管在部门间、地区间、投资主体之间的转移过程中会发生局部的或结构性的资源闲置或浪费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通常是难以避免的,但就总体而言,由于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都等于零,所以资源能够有效地组合和得到合理的利用。然而,在非均衡条件下,却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例如,由于资源供给约束的存在,作为投资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为了避免资源供给的不足和中断,为了预防经济中发生预料不到的事件,往往追加投资,形成超正常的储备。这样,必然使得本来就已经出现的资源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了,这不仅会加剧对已经不平衡的供求关系的干扰,而且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调。前面已经提到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可能出现的“滞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多数企业和个人为采取预防性措施而形成超正常的储备有关。

又如,由于企业和个人追加投资的需要,企业和个人对货币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的干扰也是显而易见的。经济的非均衡性表明,这时在货币市场上可能存在资金需求大于资金供给的情况。而由于有追加投资的需要,资金供不应求的缺口将会增大。

再从资源组合的角度来看,一旦经济中存在着资源供给的约束,那么,资源就很难按最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式组合起来。资源的组合形式不得不适应于资源供给的短线。按资源供给的短线实现的资源组合,意味着经济中将有一部分资源得不到利用;而要让这部分资源得到利用,并且又要适应资源供给的短线,那么资源的组合就可能是低效率的。这两种情况都是资源配置不当的反映。

3.消费主体、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

一、消费主体

与分析投资主体时的分类一样,在分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时,也可以把消费主体分为企业和个人,而暂不考察政府作为消费主体的问题。

企业作为消费主体的前提是企业不仅拥有可以用于消费的资源,而且企业有消费的决策权或消费的自主权。企业的消费动机是满足企业公共消费支出的需要,而企业公共消费支出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职工的福利以及用于企业的公益事业。

个人作为消费主体的前提与此相同,即个人既拥有可以用于消费的资源,个人又有消费的决策权或消费的自主权。个人的消费支出是生活性的支出,包括用于个人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需要的生活性支出。

企业作为消费主体,它们用于消费支出的资源来自利润中的公共消费基金。个人作为消费主体,他们用于消费支出的资源来自个人的可支配收入。

二、消费行为的一般原则

假定不考虑消费的偏好问题,那么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指在瓦尔拉均衡状态中,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消费都只受到价格的制约,也就是只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这就是消费行为所遵循的一般原则。

消费行为同投资行为一样,也是由一系列交易行为所组成的。企业和个人作为消费主体,将利用可以用于消费支出的货币去购买消费品。如果存在着消费信贷,那么他们还需要为此支付利息。此外,他们还可能用这些货币去支付购买消费性的劳务支出。所有这些活动都是交易行为。在瓦尔拉均衡状态中,任何交易行为都是在均衡价格条件下实现的,消费领域内的交易也不例外。消费品的超额需求和超额供给都等于零。企业和个人都能购买到自己所需要的消费品,一切都由市场安排好了。同时,由于现在的市场和未来的市场上都不存在不确定的因素,所以作为消费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在进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不必担心购买不到所需要的消费品,从而也就用不着去贮存多余的、超过正常消费量和正常贮存量的消费品。市场上的一切都是合理的,必定能够使消费者满意。

当然,如果出现了新的消费品或新的消费支出项目,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发生了变化,那么消费品市场上有可能出现暂时的、局部性的不协调,但即使如此,仍不意味着整个消费品市场的不协调。

三、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

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与上述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有所不同。这种区别是由经济中的资源供给约束、需求约束、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所造成的。

假定资源供给的约束是客观存在,那么,企业和个人在消费支出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这一约束的影响。资源供给的约束表现为某些为消费者所需要的消费品的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消费愿望的实现就会遇到障碍。假定消费者不愿意转而购买其他非短缺的消费品,或者其他消费品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那就会产生非自愿储蓄,后者的具体表现形式在这种场合将是存款待购或持币待购。

假定需求约束是客观存在,并且需求约束表现为某些为消费者所需要的消费品的供大于求,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提供这些消费品的企业和个人的产品销售就会遇到障碍。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都不变,这些消费品的价格将因销路受限制而下降;或者,这些消费品的价格不变,但生产收缩,供给量减少。这些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不大的。假定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收入虽然不变,但偏好却发生了变化,于是在消费品的价格因销路受限制而下降的条件下,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他消费品的销路。

除了非均衡条件下的资源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以外,作为消费主体的企业和个人也要考虑经济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了防止消费品供给的不足或中断,消费者可能在消费品的购买上采取一些预防性的措施,如形成超正常的消费品贮存,或者,调整消费与储蓄、消费与投资之间的比例,即减少储蓄或投资,增加消费。

在这里,姑且不谈非均衡条件下的价格水平与均衡条件下的价格水平的差距有多大,就以非均衡条件下所形成的超正常的消费品贮存,以及为了应付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减少储蓄或投资而增加消费来说,假定所要达到的消费水平在物质内容上是相同的,那么在非均衡条件下需要有比在均衡条件下更多的消费支出。但消费品的价格水平仍然要被考虑。如果资源供给受限制,如果消费品市场不完善,这时的消费品价格就会高于均衡价格。而超正常的消费品贮存和消费支出的增加也会使消费品价格水平上升。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又会使得在非均衡条件下需要有更多的消费支出,才能维持与均衡条件下相同的消费水平。这正是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消费行为的特点。

四、非均衡条件下消费行为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在非均衡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消费行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某些方面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行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是相似的。

要知道,在均衡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充分地起作用,在消费品生产过程中,资源将被配置于所需要的部门、地区和企业之间,消费品不会有生产过剩或短缺,至少就整个消费品生产说来是这种情况。但在非均衡条件下,由于资源供给约束的存在和超正常的消费品贮存的出现,必然使得本来就已经出现的资源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使本来已经不平衡的供求关系更加不平衡。

同非均衡条件下投资行为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相似,在消费领域内一旦发生了资源供给的约束和超正常的消费品贮存现象,不仅原来的供给缺口会扩大,而且资源也难以按最有利于提高效率的方式组合起来,即资源的组合形式不得不适应资源供给的短线,使经济中的一部分资源得不到利用,或者只能按低效率的方式实现资源的组合。

此外,消费品的超正常贮存和资源以较低效率的方式实现组合,必然会对资源在消费品生产部门与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发生影响,即消费品的生产必然挤占生产资料的生产所需要的资源,从而对经济增长不利。这也是资源供给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

4.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自我制约

一、资源配置过程中市场自我制约的含义

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市场自我制约是指在没有非经济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市场有一种自我调理的功能,市场既不至于使经济过度膨胀,使之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又不至于使经济过度萎缩,使之陷于瘫痪状态。市场的这种自我调理对于维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不可缺少的。

为什么市场有这种自我调理的功能?这必须从参加市场交易的微观经济单位(企业和个人)经济活动的特点谈起。假定没有非经济因素的干扰,社会的经济活动完全由无数个分散的微观经济单位(企业和个人)自发地进行,每一个微观经济单位都是经济活动的决策者,都能按照自己的利益自主地生产和经营,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活力,那么它们的经济活动及其活力必然反映于它们争取实现自身利益的交换行为之中,也就是在市场上反映出来。所有这些微观经济单位的利益不可能是一致的。在市场关系中,它们在一些场合作为供给一方,在另一些场合作为需求一方,彼此进行交易,它们都指望通过这些交易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对每一个微观经济单位来说,其余的微观经济单位既是协作者,又是竞争对手。它们彼此之间既有共同利益的存在,又有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各个微观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既有一致之处,又有不一致之处。

同类推荐
  • 与私募共赢:总经理PE融资读本

    与私募共赢:总经理PE融资读本

    本书专为中小企业总经理量身打造,全面细致地讲述您所关心的私募融资途径,围绕私募融资利弊、时机、流程、机构、企业引入与退出等核心问题,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将PE融资的实战经验与操作技巧一一呈现。于此,融资问题豁然开朗。
  • 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本书诠释了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与处方创新之间的内在关联,提出了自主创新机制主要包括资源整合机制、动态联盟机制和绿色供应链机制。
  • 四国演义

    四国演义

    美国经济的起飞并非历史的偶然。安德鲁·卡内基、约翰·洛克菲勒、杰伊·古尔德和摩根四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商界人物引导美国创造了无可比拟的财富和惊人的生产力,并成为全世界的统领者。他们是19世纪美国经济迅猛增长时期站在幕后的大亨,而正是这一时期使美国在日后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富有、最具创造力、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国家。这四位巨人既充满魅力又各有缺点,通过生动而引人入胜的描述,作者莫里斯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怎样把美国这个新兴而又渴望财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世界强国。
  • 财政与金融论衡

    财政与金融论衡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从事“财政与金融”、“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和一线实际工作的一些感受和认识,提出了一些粗浅的见解和建议,敬请广大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本书为相关专业高校教材。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的不断完善。
热门推荐
  • 报雪山上来之复仇

    报雪山上来之复仇

    十六年前,他亲眼目睹了父皇生死兄弟的背叛,十六年后,报雪山上来,智倾天下,殊死搏斗后,是该相信双眼,还是应该相信真相......
  • 神之缔造

    神之缔造

    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美国队长......一个个超能人物在国外电影里出现,缔造了他们英雄的人物形象,让人热血沸腾。同时,不得不让我们感慨,甚至内心有些悲凉,为什么那些超能的英雄人物只诞生在国外,我们的英雄在哪呢?如果世界末日来了,又有谁能够站出来拯救我们呢?而后,他(它)出现了......
  • 重生之溺宠真爱

    重生之溺宠真爱

    暂停更新,换个号继续写,小说名字应该不会变。上一世我错把恶人当良人,把仇人当爱人,把爱人当朋友,直到我死才知道真相,这一世我不会在犯错,我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我要誓死宠爱,维护,我的爱人。可能是第一次写文不善言辞,不过欢迎大家跳坑。
  • 芦苇望愁

    芦苇望愁

    曾经的他们是路人,也曾经是师生;曾经是恋人,也曾经是怨人;曾经是上司与属下,如今是相爱的恋人。那次偶然的拼桌将他们的命运串在一起;那次偶然的分班成为了师生;那次偶然的遇见是他们重遇的契机;那次的表白是他们的开始。
  • 幻影伏魔传

    幻影伏魔传

    “若有来世,我定爱你一生一世!”壹千姿“对不起,欠你的,来世再还!”洛念依“我愿以我之命换梦风雪一线生机!”黄小胖“开始就是结束,也不错,呵呵!”梦风雪…………“为什么我如此对你,即使成魔你都不愿伤害我?苍天,为何要这般惩罚我,我宁可堕入炼狱,也不要这样的惩罚……”“情已灭,恨已生;何不入魔,至少魔,没有情!”“一夜白发生,是我的果;为何不让我堕入炼狱,了却一生?这是你给我的惩罚吗?让我苟延残喘,尝尽人生苦楚,才能赎罪?好!好!好!”神戟出,风云变;神龙现,凤凰生。一场场腥风血雨的争斗,一段段刻苦铭心的恋情,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等待你去追寻……
  • 掌天奇缘

    掌天奇缘

    一个从大山中走出的少年,一次抉择进入了当地的修仙门派,成为了一名记名弟子。他是如何在修仙者行列中立足,又是如何一步步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并一次次化解三界中的莫大浩劫,从而踏上三界最顶峰!
  • 狱妻归来:老公请接招

    狱妻归来:老公请接招

    她在狱中迷迷糊糊被人侵占,生下一对龙凤胎,却又在迷迷糊糊中被人抱走。两年后,当她出狱,找到未婚夫,“凌,狱期满了呢,你说过只要我替你坐了牢,你就娶我的,对不对?”“傻子,你是坐过牢的女人,而我是成氏未来的继承人,你认为,我会娶你吗?”他的眼里满是嫌恶。跌跌撞撞回到家中,后母却一脸凶相的将她撵出,“死不要脸的,在外面偷偷结了婚还敢回来!滚回你的夫家去!”到了民政局才发现,自己户口上已被打上了‘已婚’的标签,老公叫路振伦,可是,路振伦是谁?
  • 银河之黎明

    银河之黎明

    第二次银河战争结束五十年,历史学家是这么记述李夏的:伟大的军事家,思想家,艺术家,诗人,是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束了第二次银河战争,结束了银河七国争霸的惨烈局面,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李夏自己每每看到这些话总会大喊一声:“真能吹,这可不是我自己说的。”请看新书《银河之黎明》,让我们来听听银河英雄们的故事,一个发生在银河时代的星际争霸。
  • 须弥三国志

    须弥三国志

    上古时期,盘古创世,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众仙神居于须弥山,人与兽居于山下九州十二国。相传九州有艳曲《九歌》,乃亡国之乐。数年前,第一强国俱芦坊间人人传唱,遂亡国。如今,又有一女子在大国瞻部国都周饶唱《九歌》,歌声婉转,一曲东周饶。关于唱《九歌》的女子,有人说她是谪仙,有人说她是妖魔,众说纷纭,只因,她没有灵性。
  • 校草反被撩

    校草反被撩

    言情剧黑粉千万别来不想透入出一点儿消息,男女主的性格超冷。第一次写小说请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