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9000000011

第11章 京剧流派与绘画风格

刘海粟

德国谚语说:“一切比喻都是不完备的。”上面谈的风格,不可能概括得很准确。壮美、华美、素美的不同境地,在表演中可以交叉。谈出这些看法,旨在引导青年朋友们打开眼界和思路,可以类推联想。

京剧虽有工笔,但以写意为主。就手法简练、造境遥深而言,近于国画。在编剧方法上,讲究剪裁,小场造气氛,重场笔酣墨饱,聚光灯从四面八方洞照人物肺腑,妙在藏露相生,虚实照映,也像国画的构图。京剧演员在台上是活的雕塑,生龙活虎,线条流畅,动作圆美,体态匀称,静中寓动,动中有静,动静有情。曲中有直,直中有曲,收放自如,两者之间,取得微妙平衡。有时第一个动作尚未做毕,第二个动作又在进行,二者的衔接、交织、过渡,即使动作的方向相反,也要求做到熨帖自然,来去之间,一斧无痕,主次人物呼应得宜,能使作画的人从中悟出妙境。好演员总是用生活气息与真挚的情愫来感动你。挑逗,刺激不是感动。戏曲的动作是程式化的,好演员把程式做得很生活化,使你看到程式而不觉得是程式。表演开、关门,进、出门,上、下楼,科车驰马,以虚拟动作,描述环境,发掘生活情趣,渲染人物个性,都不借重于实景。用景不当,如同在沈周画的柳树下添上阴影,给八大山人画的鸟眼周围描上睫毛,真则真矣,可失去诗意!关良同志是懂戏的画家,不须署名,也可以认出是他的作品,洒落、凝练,富有拙稚美和韵味,对表演艺术家一样有启发。剑拔弩张,不讲含蓄与深度,不可能创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老友梅兰芳饰《打渔杀家》中的萧桂英,道具仅一把木桨,通过虚拟动作,上下船,解缆,抛锚,扯帆,起锚,搭跳板,行船,都从舞蹈中表现无遗,再加上顾盼流辉的眼神,给人造成一种水天一色的幻觉。船是虚的,人走在船甲板上的神态,扬帆的速度感,都具体浮现在观众眼中。在《金山寺》中,他扮白蛇,动作不断强化,台上的水田小而多,层次分明。这不是炫耀技巧,而是把白蛇对许仙的爱传导给观众。他演廉锦枫是海下的动作,人与自然的搏斗,演得很准确,并不千人一面。

我在国外看过席勒名剧《威廉·退尔》,用滑轮索引真船上台,木桨里灌水银来制造涛声,但想象受到束缚,反而觉得不真实。与梅兰芳的表演技艺相比,老实说猫虎有别。

我看到地方戏曲的《黛玉葬花》,舞台上空有人在撒花瓣,演员提着装满落英的花篮儿,并不觉得怎么真实。梅兰芳演出此剧,全赖手工和眉目传神,落花缤纷以及花的数量和重量都表达出来,避免用真花去分散观众视线,精力,重点用在林黛玉借花自伤的感情刻画上,以少胜多,以虚胜实。梅先生的表演风格,以画相喻,应是工笔重彩的牡丹花,而花叶则水墨写意为之,雍容华贵中见洒脱,浓淡相宜,艳而不俗。善学梅者当推张君秋,学中有破有立,唱法婉丽,自成新格。《望江亭》唱腔中,他吸收梅、程、荀、尚的东西,使“南梆子”的抒情造境能力,大为加强。定情时皱眉而笑,愉快中有矜持,极有回味。妇弟子莫宣在中央电视台工作,宣扬京剧,颇为尽力,在京剧《贩马记》中饰桂枝,音色甜而不媚,内寓恻,融合梅、张两派技艺,演得惟妙惟肖。

谭鑫培的演技具有水墨画的风格,神清骨隽,寓绚烂于平淡中,涟漪喁喁,深度莫测,如晋、魏古诗,铅华洗尽,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天资勤奋,实为兼美。以《碰碑》为例,几句“反二黄三眼”一唱,我们如对满台风沙,对粮草断绝后无援兵的老英雄充满同情,且不说念“卸甲又丢盔”这五个字时便将头盔甩掉、大靠脱去,表演难度多大,即使听听苍凉的歌唱也是极高的艺术享受。

王鸿寿演老生以古朴见道劲,堪称一代巨匠。叱咤风云,不失儒雅。倚刀理髯,驰马观书,壮不伤秀,已臻化境。《走麦城》一剧,林树森得其巧极似拙,刘奎官得其气度,高盛麟亦可刻画其刚愎自用与其神威之对立统一。老三麻子的戏,实具大泼彩风情,每观演出,给人的艺术享受是瞠目结舌之余,尔后回味几十年。

孙菊仙黄钟大吕,激越高昂,似乎直而暗藏波澜。如焦墨写大鹏,苍老浑厚为其特色。

余叔岩淳厚自然,火候极好,如劲竹清佳,笔有飞白,淋漓中见高远。李少春得其秀中之豪,孟小冬获其淡泊中之丰腴。老词人张伯驹精通余派,当年在京粉墨登场,演《失·空·斩》中的孔明,叔岩饰王平,郝寿臣饰马谡,小楼饰赵云,钱金福饰司马懿,钱宝森饰司马昭,王长林、郭春山饰老军,风流余韵,千古难再。杨宝森所创的杨派,对余派唱法有所发展,他未拜叔岩为师,却向伯驹请教,唱法韵秀饱满,富于情思,做功稳重。伯驹新逝,余派后继寥寥,张文娟之外,壮苗不多,令人可虑。杨派传人不少,墨守师法,火候已逊,不为观众注目。

杨小楼如泰山日出,气魄宏伟,先声夺人,长靠短打,明丽稳重,纵横中不失精严。如大泼墨作画,乍看不经意,达意实极难。以《长坂坡》为例,打把子近三十场,打法无一相同,而靠旗飘带,一丝不乱,这些地方已经难学,而一双虎目,大将风度更难学矣。

言菊朋苍凉中有低回之境,吐字清晰,行腔巧而又醇,独树一帜。《卧龙吊孝》、《让徐州》等戏,经他一演,四海仿唱,风行多年。演员克服自己条件上的缺陷而成为特长,可从他得到启示。语言风格,如泼墨画闲云老鹤,味在冲淡之中。

盖叫天如版画绣像,线条流畅,洗练沉雄,一动一静,一个眼神,从活脱中见功力,又善妙悟,罗汉面人,皆能悟出奇招。

戴髯口的箭衣戏尤见功力,不仅仅以“活武松”见长。

萧长华是漫画大家,谑而不虐,夸张不失其真,诙谐出于严肃。演崇公道八分热肠、一分衙门气、一分世故,封建社会的公道,妙在其中。刘斌昆丑而不陋,就是演恶棍、刁婆,也均以精美笔墨表现,不故意寻找噱头笑料。穷究戏理,已是硕果仅存,风格近于关良写戏。

马连良潇洒圆熟,有书卷气。如古铜色绢上墨绘骏马,风骨奇健。咬字不若余,白口举重若轻,对京剧生角传统演技(尤其是贾洪林)有所突破。

周信芳如枯墨淡彩写千尺长松,虬枝挺拔,针叶葱茏,得王鸿寿老人神髓,然气度稍逊;其嗓音沙哑,但善于运用,细细辨之,自有甜润之意。后辈得其炽烈,往往过火,门徒之失,与创派者无涉。

于连泉戏工极佳,饰阎惜姣一角演出了《水浒》中人物的风韵,放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很谐调,并能于泼辣处见世态,将规矩寓破格中,如陈老莲画人物,清而不寒,憨而不媚。他演《小放牛》中的村姑,以天真质朴见长,载歌载舞,近于风俗喜剧。芙蓉草近之而多英武之气,成为配戏英才。演萧太后具有女政治家风度,宫廷味十足,娇纵聪明。既寓批判,又不丑化,人物个性准确传神,从他伊始。

程砚秋演技如雪崖老梅,唱腔浑厚苍凉。他天生脑后音,本不适于歌唱,但他善于避短扬长,终臻曼美之境。舞台作风,富于正气,可谓抒情歌唱大家。赵荣琛、李世济学程,颇能继承。

荀慧生花旦戏风行一时,善于刻画贫苦而富于正义感的女性,如金玉奴、红娘等等。技法如铁线白描,风格人情均在个中。比如乐曲,亦时有华彩乐章,绝不浅薄单调。

尚小云嗓音刚正,响遏行云,为人亦有侠气,乐于帮助贫苦同行。他刀马娴熟,大处落墨,如没骨花鸟,风情有高华之处。

演《昭君出塞》,唱出了昭君依恋故土、痛斥权奸的幽怨之情,回肠千结,愤在悲中。

俞振飞家学渊源,工诗能书,为昆曲宗匠,戏学名师。他演戏如工笔淡彩,有骨力而不矜持,能挥洒而不失法度。

叶盛兰风格如大笔写幽兰叶,而配以工笔重彩兰花,有谨严、有粗犷、有秾丽,雄姿英发,百年绝唱。听说少兰能继承一些,惜未曾见过。

德国谚语说:“一切比喻都是不完备的。”上面谈的风格,不可能概括得很准确。壮美、华美、素美的不同境地,在表演中可以交叉。谈出这些看法,旨在引导青年朋友们打开眼界和思路,可以类推联想。现在,戏曲如果不培养青年观众,看戏的人也会逐渐老化。如果不抢救、改革、丰富、发展,作为祖先们千辛万苦积累下来的遗产,就要送进博物馆,殊为惋惜。

作者简介

刘海粟(1896—1994),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苏省常州人。

自幼酷爱书画,1912年与乌始光、张聿光在上海创办现代中国第一所美术学校“上海国画美术院”。1919年到日本考察美术教育,回国后创办天马会。历任南京艺术学院院长、上海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著有《刘海粟画集》、《刘海粟油画选集》、《学画真诠》等。

心香一瓣

“一切比喻都是不完备的。”正是因为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们善于创新的精神,才造就了我国京剧艺术异彩纷呈、别开生面的局面。

艺无止境。创新之峰,并非高不可攀。善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就能打开思路。思路一开,则柳暗花明又一村、天涯无处不风景。

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也应当遵循这样的法则。唯此,才能使它们生生不息、焕发出时代生机,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

    《中国电影的华语观念与多元向度》(作者陈犀禾、聂伟)共辟为五编:“‘后百亿时代’的大片产业”、“后产业发展与文化省思”、“民间影像与生态图谱”、“华语规划与产业愿景”、“身份认同与空间想象”,在中国电影的产业现状、文化省思、民间影像和身份认同等问题上,汇集了多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它们做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的阐释,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兼备,是中国电影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艺术观念研究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朝代,元曲尤为著名,本书带你走进元朝的生活艺术。
热门推荐
  • 双重人格:回归

    双重人格:回归

    ”如果,我没你想象的那么好,怎么办?“”那我会等你等到你变好,不管你是发狂的吸血鬼,还是高冷而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类,我都会陪着你,改变你……“吸血鬼族战争,没那么简单,而她,肩负着唯一的希望,寻找着拥有另一半血族力量的哥哥,她的亲哥哥……在人类世界里,她被人类歧视,被辱骂,清澈无比的眼眸,被骂成勾引人心的狐狸眼,可爱的虎牙,被说成是吃人的标志,而她那精致的脸庞,被说成惨白无比的死人脸,这可如何是好……快回来吧!我们需要你!拥有双重人格的你!
  • 十刃诸君

    十刃诸君

    都泽大地被魔王统治,传说只有十把宝剑的拥有者联手才能推翻魔王的统治。故事由一个平民家的孩子奥拉展开,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继承了一把宝剑,传说中这把宝剑是寻找另外九把宝剑的关键。他也陷入了善恶双方争夺的处境之中。在巫师蓝染大人的主导下,他踏上了寻找其他九把宝剑的旅途。
  • 恶魔校草:甜心女仆要小心

    恶魔校草:甜心女仆要小心

    在一个乌漆嘛黑的地方,无缘无故的冤枉了“好人”,还被这个“好人”被迫签下了仆人协议,这主人真难伺候,又要帮他洗衣服,又要早上起来买早餐,买早餐也就算了,居然要挑新纪包子,排队要排几个小时才能买到的早餐啊。这样也就算了,半夜三更被叫起来煮宵夜,不知道这么晚被叫起来会打扰我睡美容觉的,跟重要的是,还要我夜冰雪陪睡,真是个大恶魔啊!
  • 天价娇妻很傲娇

    天价娇妻很傲娇

    那一夜,他要了她,“女人,你是我的,只能是我的!”那一次,她背叛了他。“南宫亦爵!!你这辈子永远都不要想抓到我!那一天,他好像爱上她了“杨安安,不要离开我……”
  • 听李叔同讲禅

    听李叔同讲禅

    本书系弘一法师李叔同站在红尘之外,反观世俗,多角度认真探讨现实世界人性、心灵、生存、处世、成功等诸多难题的精华之作,作者精心挑选出一个个耐心寻味、发人深思的精彩故事——每个故事都充满智慧与禅机,蕴涵灵气,是抚平、慰籍生活在喧嚣尘世中人们心录的一剂良药。
  • 造梦一百零八天

    造梦一百零八天

    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请起点搜《梦锋》。
  • 茜天

    茜天

    仰望的茜天,只在于传说之中。空间对时间说:“你给的时间不够用。”时间对空间说:“是你的身体太苗条了,从裤裆出发,给你节约了一半的路程,你都来不了,真是够垃圾的。”空间:“你知道在哪?”时间摸了摸下巴,恍然大悟:“茜天当然是在西面了!”
  • 机器人与将军

    机器人与将军

    “尊贵的外星人,我是来自地球人类的大使,我身兼重任,带着和平的愿望前来,愿我们的友谊永久长存。”这是十一准备的开场白,但是当十一好不容易撬开登陆舱的门,却发现一大圈古代人层层包围,而且领头的女将军非常凶狠地放出话来:“直接抓起来,带走。这是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两个时代碰撞,三种文明交锋,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
  • 校花的贴身捉鬼高手

    校花的贴身捉鬼高手

    捉鬼高手在校园,斗人、斗鬼、斗校花;无敌风流叶良晨,打人、打脸、打他妈!
  • 诺沙湾之恋

    诺沙湾之恋

    大龄剩女,大龄丑女——林默着急嫁,看一家子如何帮她物色金龟婿。成恭,林妈介绍,有钱,更任性!离婚三次,两个孩子!向磊,林爸介绍,有文化,书呆子,大龄剩男!于斌,哥哥林丰介绍,时尚达人!欧阳铭……看一代丑女如何周旋于四个男人中,看一家子的阳光生活粉墨登场……“不要以为丑就可以把我当成傻子,我会变成天鹅的,只是现在是丑小鸭!”林默看着床上一丝不挂的狗男女,哭着说!“那就麻烦你变成天鹅再出现我面前,现在看到你有点刺眼,还是我的小妞养眼!”说着温柔地看了一眼怀里小鸟依人的女人,“讨厌!”她妩媚地埋在他的怀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