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物节律的原因,每个人在每个月当中,有一段时间会处在生物高潮,有一段时间会处在生物低潮。当处在生物高潮时,人的头脑比较清醒,思路比较清晰,精力比较旺盛,工作效率比较高。当处于生物低潮时,正好相反。在一天当中人也有情绪最好、思想最活跃、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所以,领导者要根据自己生物节律和工作习惯,选择最佳工作时间,把最难办的事情放在自己精力最旺、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去做,而例行公事之类,则放在精神和精力一般的时候去处理。这样安排,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整块使用时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专心致志作某一件事或考虑某一问题时,最好能让他一气呵成,不要中断,一旦被中断,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使精力和思路重新集中起来。这样,势必影响工作效率。所以,在经办某一件比较大的工作,需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的时侯,必须下决心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集中力量来完成这项工作。比如,当你要撰写一份报告时,如果每次只用15分钟,一天写两次,这样断断续续写上两个星期,总共花六七个小时结果很可能还是一张白卷。如果你能够下决心关起门来,切断电话,拒绝来访,集中精力连续写6-7个小时,那么。一份相当不错的报告初稿大概就可以脱手了。所以,类似这种情况,领导者必须想办法整块使用时间,而不要零敲碎打。
5.统筹安排,同样时间得到更多结果
职业和创业不是一件事。如果只从事一份职业,你只需做好本职工作,还是有很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但是创业不一样,创业需要承担很多责任,也意味着要牺牲。
——朱新礼(汇源饮料食品公司董事长,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有效地活用时间,多做一些我们该做而且能做的事情,可以使事情并行来完成,虽然会使自己显得忙一些,但其实这些多做的事情也是你之后总要做的,所以反而会使我们节省很多时间,使时间更加充裕。
在企业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事情太多了,时间根本不够用。出现这个问题,并不是时间真的不够用,而是我们不懂得将时间统筹安排好。想要把时间统筹好,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顾全大局的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要达到顾全大局的要求,首先,协调者就要胸有全局。要对所有的事情有一个清楚地了解,只有将全局的情况搞清楚,协调才能有根有据,否则,只能是无的放矢。其次,协调者要围绕中心工作做文章。特别是执行领导指示,组织大的活动,需要几个部门合作的时候,各部门要尽心尽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按照既定方案,集中力量,统一行动,各司其职,协力完成。再次,协调者既要通观全局,又要关照局部。全局不排斥局部,它是由若干个局部构成的。各部门虽然各有其独立的业务工作,但总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各部门要在认真执行上级指示和领导意图的前提下,主动协调,积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业务工作,使工作服务于中心任务,促进中心任务的完成。
(2)讲求时效的原则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调整矛盾、理顺关系,归根到底是个工作协调问题。而任何一项工作的协调,都是有时间要求的,过了一定的时间,协调就失去了意义。可以说时效原则是协调的“生命”,不讲时效的协调,必然会误事,给工作带来损失。把握时效,一要注意时间要求,特别是一些“火上房”的工作,靠“慢功出细活”是不行的。
作好事情之间的协调,工作效率才会提升。在企业中,很多人忙忙碌碌,却忽略了将工作时间规划好。其实,只要科学地规划时间,就能够在同样的时间里做出更多的事情。
根据数学中统筹学的原理,许多事件进程同步规划的差异会导致结果的完全不同。在此,我们以煎煎饼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来举例进行一个分析:
有3个饼要煎,可是只有2个锅,煎一个饼的第一面要1分钟,第二面也是1分钟,煎好1个饼要2分钟,怎样才能把3个饼在最短的时间内煎好呢?
甲和乙同时开始煎:甲按照顺序,每个煎饼分别进行,总共用时6分钟;而乙却只用3分钟便可以完成:第1分钟:第一个锅煎第1个饼的第一面,第二个锅煎第2个饼的第一面。第2分钟:第一个锅煎第1个饼的第二面,第二个锅煎第3个饼的第一面。第3分钟:第一个锅煎第2个饼的第二面,第二个锅煎第3个饼的第二面。这样便节约出3分钟的时间。二者的效率高低不言自明。
要了我在辩和,时间是公平的,它并不会多给任何人一分一秒,但是,时间的利用却是需要技巧的,有些人用同样的时间做了比别人更多的事。因此,善于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则显得尤为重要。
要做到对时间的统筹安排,另外一个方法就是:集合听众,同样的事情只说一遍,也就是开会。会议可以说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沟通工具,而且它非常有效,它把相关的听众都集中起来了,同样的事情可以只说一遍就让所有听众都知道。所以,会议也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一种有效工具。
李潮是一家建材公司的经理。在刚刚上任的那段时间,他不懂得统筹时间,经常同一件事情总是分别和不同人交代,这样虽然节省了集体开会的时间,却由于重复同一劳动占用了自己的大量时间,导致业绩平平。
后来,李潮想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每当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时,总会把部门中的员工召集在一起,通过会议一次性传达,这样不仅提高了大家的重视程度,也节约了自己的时间。然而,有些人习惯不好开会容易迟到,李潮不得不一再重复之前内容,会议的成效略有下降。
于是,李潮再次决定,决不向迟到者重复已经说过的事情,这样,既杜绝了迟到现象,大家也提高了干劲,同时李潮也节约出自己的时间,可谓一举多得。
会议是一个团队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集合听众最有效的方法。人们可以通过会议交流信息、讨论问题、制定策略。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善于通过会议来解决公司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问题。高效的会议能够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可以强化感情的沟通,达到相互激发的效果,有利于产生新的思路和方案,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重复传达意见的时间,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可见,学会统筹安排,能够在相同的时间内做出更多的事情,使得效率倍增。
统筹安排,要求从全局上把握所有的事情,根据事情的性质,合理的把它们排好队,分配合理的时间给它们,这样就能取得整体的效率,使时间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6.管得少了,就是管得好了
实际上做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懂人,在中国来说,当法制不健全的时候,人际关系就特别重要。中国几百年以来,法制是靠伦理和情感调节的,讲究你能够把复杂的关系处理得大家很舒服,这是非常高的境界。
——冯仑(万通控股董事长,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很多企业中,管理者越来越累,下属却越来越清闲。管理者抱怨下属无能,下属却抱怨整天没事干。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管理者把事情都抢着干了,导致其他人没事干。最后出来的结果是:老板把副总的活抢着干了;副总没事干,就去抢部门经理的活儿;部门经理见工作被副总做了,就去抢员工做的活儿;员工整天闲着,集中在一起讨论企业该往哪里走。
管理者之所以越管越累,最主要的原因之是就是害怕失去领导职权。由于怕失去自己的职权而对下级产生不信任。这种管理方式虽然领导很辛苦,但结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凡事都是亲力亲为,小到钱粮支出,大到出兵打仗,他无不亲自过问。结果,因为过度劳累英年早逝,蜀国也最先灭亡。
纵观中国古代那些成大事的人,无不是善于管理的高手。他们管得少,却反而管得更好了。这其中的典范无疑是汉高祖刘邦,他将决策权交给了张良,将带兵打仗交给了韩信,将后勤财务交给了萧何。通过下属的共同努力,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可见,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并不需要每天忙得团团转,只要将工作分配好,自己就能很清闲地看着企业发展壮大。聪明的管理者善于抓重点,愚蠢的管理者只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前通用集团的CEO杰克·韦尔奇有句经典名言:“管得少就是管得好。”言下之意是,管理者要学会做减法,把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