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3500000022

第22章 金领飞出牢笼:看到了“天空、树木和沙洲”(3)

诗人说,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那天上午,他在外滩对面滨江大道的星巴克写作,发现旁边有个女孩,好像也在写什么东西。悄悄探过身一看,她竟然在用一个真皮封面的笔记本写日记。

诗人一下子冲过去喊,你怎么也敢用这样的本子写作!这时,日全食开始了。在天地渐暗、时光凝固的时候,两个捧着同样笔记本的陌生同路人,在这500年无法重复的天象瞬间,静静地倾听着彼此的心跳。

“那你们后来留地址和手机号了吗?”有人问。

诗的意境生于意外,止于遐想。再往下问,就成泡妞了。

今天我们看什么报纸

我愿意做社会的古董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都不看报了。

我曾经自豪地跟人说,读报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样的观点过时得让人不齿。有时约朋友吃饭,习惯带几张当天的报纸,等人的时候看,可是朋友一来就怪话连篇,催我赶紧把报纸收起来,先洗手去,当心铅中毒。

以前有过一个时代,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那是媒体欠发达的时代,也是报人的一个黄金时代,想想,你编的报纸,你写的评论,你校对的文章,千百万人一看就是一天,连标点符号都读十遍,你的工作何等值得,影响力何等之大。

我读新闻研究生的时候,在《人民日报》院子里上课。我们每天早晨就像朝拜一样,捧着《人民日报》和英文版《中国日报》,一读就是一两个小时。我们的一位老师说:新闻最好的教科书就是报纸,所以读报是你们学习新闻的基本任务,也是你们生活的一种常态。

上学的时候和在新闻机构工作的几年,读报的一大乐趣就是找熟人:这篇是我们同学写的,这是我导师的新作。读文如见人,读着老同学、老相识们的文字,感受着他们在铅字之间凝聚的心思和热情,随着他们的笔迹走遍祖国,又漂洋过海,那种以文字连接的感应,是读报给人带来的最大幸福。

我们那时都是“恰同学少年”,年轻,充满梦想。第一个梦想就是让自己的文章上《人民日报》,这一点我到毕业也没有实现,只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过一些文章。而有的同学动不动就是头版。在英文写作上,我们最佩服现在已经是《南华早报》副总编辑的王向伟同学,他不仅每周都有好几篇文章上《中国日报》,还有一期报纸登了他整整两个版的文章,连总编都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这样(报纸都让一个人包了)。”可是那些内容深刻、文字流畅的稿件,连总编都难以舍弃不用。

现在已经是著名财经报人、股评家、《华夏时报》总编辑的水皮同学,当时就以思辨和抬杠见长。课上有同学提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水皮同学站起来不紧不慢地说:“你的弊端还是在于说话,新闻不需要说话,不需要主观,新闻的精髓在于用事实解释事实。”

水皮同学用他浓重的苏州普通话讲的这句新闻哲理,“用四—四(第二个四字用二声并拉长)解四—四—四(最后一个字用二声并拉长)”,我至今都记忆犹新,S和Sh不分的读法,也是水大师长期的表现特征。

可是,今天读报的主流人群越来越小了,人们也不去关注四—四(二声且拉长)四不四真的四—四—四(二声且拉长),反正只要有趣和刺激就可以了。报纸的总编辑们对我说,纸媒体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另一边,网络世界的人们对我说,你还往纸媒体上投广告,你有毛病啊你,连胡主席都看人民网,温总理都上新华网看新闻,你看看现在60岁以下的人,谁还在看报?

我会把脖子梗起来说:“我就看报啊。”但是我也承认,我太爱报纸,报纸也太爱我,这种爱有时真的难以承受。我们上学那阵,《人民日报》八个版,其他报纸四个版,可是现在,报纸动辄七八十个版,从A叠到F、G、H、I叠,很快英文字母就不够用了。直接的结果是,我如果出差一个星期,办公室的报纸就会把门都堵上,我家里订的报纸如果一星期不取,信箱就会塞不下任何东西。有时我在办公室把来不及看且过期较长时间的报纸原封不动地扔掉时,感觉就像黛玉葬花一样凄凉但不凄美。

好几年前专家就说了,中国的报业已经进入整合期,大型报业集团将以更少量、更集中、更大发行量的出版物主宰整个市场,同美国和西方国家一样,一个国家最多只有不超过五家全国性的日报,和有限的地区报纸和专业报纸。全讲得不对,现在报纸越办越多,市场越来越细分,就是不饱和。像北京的那些日报,个个都挺好,我挑花了眼,最后就只好坚守糟糠之妻——从小一直读的《北京晚报》。

由于报纸太多太厚,我选择的方式是轮回读报和集中读报。前一种方式是我每天选择一到两种综合性和财经类的报纸看,轮着选,今天没排到的就不看了;后一种是我的招牌方式,就是每周坐飞机的时候扛上一摞报纸,在飞机上一张张浏览,并对着铅字间能认出的熟人傻笑。

又到了年底报纸征订的季节,各家都使出高招拉更多的订户。我订的一份报纸,一年就一百多元,还送一桶六七十元的食用油;一家著名财经报纸的总编辑发来短信,说:“我们报纸的代号是××,请订完以后给我发个短信。”我不敢怠慢,马上去订。他们那里看来是全民动员征订了。

其实,我觉得最有效的征订方法是给订报的人一种优越感。我的一个朋友用自己信用卡的积分订了一份著名的财经报纸,他很在意这份报纸,连他60岁在家的母亲都每天把这份厚厚的报纸仔细读上一遍。

坐飞机的时候,空姐走过来对我说:“您是李先生吧?您是我们的金卡会员,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给您一份新的《环球时报》。”

坐我旁边那位说:“小姐,也给我一份《环球时报》吧。”

空姐嫣然一笑:“对不起,我们的报纸有限,《环球时报》现在只能提供给金卡和白金卡乘客。”

你可以看出,报纸成功的要素除了内容之外,还要具有局部的稀缺性,并成为某种地位的象征。

关于报纸,有许多特别的场景让我久久不忘。一个是我们的新闻研究生宿舍,八个人一个房间,拥挤而凌乱。一位同学的母亲从杭州赶来看儿子,见到简陋的宿舍,眼泪竟流了下来。可是每天早晨八个人每人捧着一张报纸,那是一种神圣的、顶礼膜拜的仪式。

还有就是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伦敦早班的地铁上,一半的人端着报纸悄无声息地研读,就如今天城市地铁的年轻人听着iPod,玩着游戏机,用色彩缤纷的手机发短信,用自我认定的方式诠释着今天属于自己的生活。

我希望那种对报纸虔诚的信仰能够持续下去。我希望为我熟识并且尊敬的老同学们和总编辑们做一些事,尊重他们的事业,效仿他们的创新精神,追随他们执著的脚步。我还要向他们提出我那谦卑而中肯的要求,就是在我们这些忠实的读者年过花甲之后,为我们印一种《参考消息》那种大字版本的报纸,防眼花,给人面子,且便于炒作。别人问这报在哪儿买的,你得让我们梗着脖子说:“这种报纸只给20年以上的老读者,不够这个资格,花多少钱你也买不到。”

在我经历的工作方式中,最苦的是码字,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看着自己码出来的字印在飘着墨香的报纸上。

将读报作为生活方式一部分的人,也许缺少一些情趣,但一定是做事最牢靠、最值得托付的人。这是读报和办报为人生、为社会创造的最大价值。

上海的时尚派对

怕参加又怕错过,我们对很多事都这样

时尚之都上海,每天都充满了令人兴奋的派对,只要你把名片留在某个比较时尚的餐厅或酒吧,你的派对之旅就那么不经意地开始了。

上周,朋友说有个著名摄影艺术家的收藏展开幕式,一起过去吧。我都上路了,才发现设计精美的请柬上没写地址。打电话问朋友,她说:“噢对了,这是在私人住宅举行的派对,主人要一个个确认名字后单独告诉客人地址。”

淮海路旁边的一个弄堂内,藏着这座上世纪30年代的精致豪宅,它是当时一个有影响的名人的住处,现在被这位著名的策展人买下了。著名国际设计师重新设计完成的内装修,使这座老宅充满了现代和时尚的气息。洁白的墙壁上和错落的隔间里看似散落却精心布置的摄影作品,充满中国元素的客厅和书房,卫生间里将地面实施凹陷而自然形成的浴缸,院子里充满对生命和性的启示的雕塑,透明的动感十足的金鱼缸,使你感到一种艺术冲动无处不在地冲击着你的感官。

转了三圈了我的朋友还没有来,就开始观察到场的客人。派对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出现了: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此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打手机或者发短信,我忍住了。

天无绝人之路,终于找到一个熟人,还是上海演艺圈的名人,其实也不是我的熟人,只是我跟一个演艺圈的熟人去过他开的酒吧。就这么硬着头皮上去,“啊×先生,我是×××的朋友,上次去过你的酒吧,还记得吧。”

话说出来就后悔了,要是人家说“对不起,我不记得了”,你不就傻了。

好在人家是那么有修养的人,不仅说记得记得,还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他太太还热情地递给我一张名片,“这是我们新酒吧的地址,欢迎过去啊。”

私人派对固然更加时髦,但上海绝大多数的时尚和艺术派对是在公共场所举行的。上周我去参加了一个某著名奢侈品品牌的秋冬男装上市会,活动在新开业的中国大陆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举行。活动本身多高雅就不用说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时装秀,周围此起彼落的电视艺术名人和明星,94层观光厅炫目的酒会,每位客人都能获得的精美礼品,让我开足了眼界。可是活动还是会遇到一些所有活动都会遇到的问题。

比如说请来的嘉宾忽然不来了。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负责请人的,活动快开始了,几个嘉宾来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问题的关键是时装秀的前排座位不能空着,否则主办方和任何其他一方都会很没面子。看到朋友为难抓瞎的样子,我说:“我帮你找人填空吧。”

从脑子里、手机里迅速搜出一些我认为合适的候选人,极其恳切地打去电话:“喂喂,今晚×××公司派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现在急需相貌和气质俱佳的商务人士前来捧场,阁下可否赏光?”

反馈的情况是,有的直接拒绝,说没兴趣;有的比较婉转,说刚刚到家,已经素面朝天,懒得再化妆捯饬了;有的明显带着遗憾说,刚跟人坐下来吃饭。总之没有一个人来救场。

还是我的朋友有办法,前排后排、坐票站票前后一倒腾,所有的空座位刚刚填满。灯光渐暗,接着音乐大作,时尚活动开始了。

时尚派对中有三种人:第一种是与活动本身直接有关的,比如说这家公司签约的艺术家、模特、演员、设计师、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人员等;第二种是主办方的目标客户,我朋友负责请的就是这部分人,而且我看出,除了我是混事的之外,其他人都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时尚感召力;第三种是那种派对动物,就是城里什么样的派对都能见到他们,他们非常从容,总是能碰到熟人,即使没有熟人,他们也丝毫不紧张。

如果你不是这个圈子的,寒暄的内容多少会有些浅,这没什么。

我朋友总是很郑重地介绍我:“这是李国威,GE公司的。”

“啊啊啊,幸会幸会。”

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成成成知道了,不跟你聊了。

我朋友也把她的朋友介绍给我:“这是×××。”

我也咧开嘴露出前牙:“啊,幸会幸会。”

但我还是有好奇心的,等人过去后追着问我的朋友:“哎,刚才那个人是谁呀,你也没说他干什么的。”

朋友瞪大了眼睛:“那是××公司的创始人啊,现在身价好几个亿呢,你连他都不知道?”

综上所述,参加时尚派对有以下几点攻略:

第一,别害怕,别悲观,每个派对上都有跟你一样谁都不认识的。那又怎样?不要靠打手机表现你是有人理的,你很忙你很重要,俗。你就抄起一杯饮料端着四处转悠,没准你就碰上一个即将影响你一生的人呢。

第二,别不好意思问对方是做什么的。现在这世道隔行如隔山,我为什么要知道你啊,你要告诉我我才开始赞美你崇拜你啊。

第三,要注意着装的得体。男人为什么参加时尚派对,一半目的是看别人,另一半目的是被人看;女人为什么参加派对,一半是被人看,另一半还是被人看。所以,打扮十分重要。女人怎么打扮是太学术的问题,出十套百科全书都不够,这里只说男人。西装并不是最稳妥的,庄重的商务西装在时尚派对上只会凸显你的老气横秋;亮色的条纹明显的上装在裤子、鞋和发型上的搭配上又过于烦琐。最近我找到的方法是面料较好的黑色衬衫,配深色裤子和运动鞋或者不那么古板的皮鞋。我的一个在4A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的朋友就是天天穿黑衬衫。有一天他在外面打电话给家里阿姨,吩咐说:“赶快把那件黑衬衫给我熨一下。”阿姨说:“先生,你的衬衫都是黑的啊。”

晚上我都到家准备洗洗睡了,有几个我请去救场但拒不出席的朋友开始嗖嗖嗖地发来短信。

“你今晚参加的活动电视在隆重直播呀。”

“玩得痛快吧,美女如云吧?”

“看到名模×××和×××了没有?”

我答:“是啊是啊,谁让你不去的!”

时尚派对就是本来简单的事你却非要克服种种莫名的障碍做出艰难决定,而当你轻易放弃后它又用淡淡的遗憾不停地搅动你的心绪的那么一件事。

远行更远行

用的词儿赶不上去的地方多

春节长假回来上班,要交流假期体会。比较牛的是那些去了稀奇古怪的地方的人,把名字说出来都震人:“我去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了”;“我们全家去法国北部滑雪了”;“我们去云南的原始森林了”。

哪里都没去的人也幽一把默:“我就是像猪一样天天吃了睡,睡了吃,真爽死了,拉出去杀了都不知道。”

我总结了一下,关于假日旅游有三个主要因素:第一是去了什么地方;第二是讲出什么故事;第三是体验什么感受。

我们居住的地点不同,所以地名的吸引力不一样。我们中国人整天想着出国,可那些美国人要是能来趟中国,提前半年都激动得睡不好觉呢。去年我去印度,就这样激动来着。今年春节我们全家去了杭州,跟北方的亲戚们一说,他们都羡慕地说:“啊,杭州是人间天堂,西湖美,山水美,一定开心。”可是跟我的上海同事们一说,大家都撇嘴,心说你真没创意。对他们来说,去杭州就跟北京人去天津和唐山玩了一趟似的。不是说这些地方不好,而是由于地理上过于接近,够不上刺激。

讲故事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延伸记忆,也可以对一些不尽人意的经历作美化和修整。一个朋友刚刚去过丽江,她在闲暇中去骑了一次马,牵马的纳西族小伙子在山间小路上边走边用低沉的嗓音讲着民间传说,时而哼上一首小调。那山,那水,那人,那马,时间仿佛停滞了。下马时小伙子对马上的朋友说:“你就留下来嫁给我吧。”

这只是丽江千姿百色的故事中最不经意的一个,但是主人公在饭桌上不经意地道来,还是会引起一阵羡慕。

同类推荐
  • 事在人为(心灵鸡汤系列书)

    事在人为(心灵鸡汤系列书)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山洞里的大师(下)

    山洞里的大师(下)

    1929年,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股灾,美国人进入了令人恐慌的大萧条时代。本书作者,当时全美国最知名的新思想大师和领袖,《宗教科学》、《心理科学》杂志的创始人拉尔森的事业也同样受到重创,然而,他发现,经济危机的本质是信心危机,比经济危机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慌。拉尔森看到无数的人在股灾、失业的困境中精神崩溃,不愿面对人生。为了让更多的人们重拾信心,度过人生中的冬天,在大萧条初期间,拉尔森远离城市,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山洞里隐居达两年之久,在这两年里,他不断思索生命的真相和人类的命运,写下了一系列震撼人心的著作。
  • 生命需要赞美

    生命需要赞美

    主要内容包括充满爱与力量的故事能感动每一颗纯真的心灵,温馨动人、真诚深刻的生命故事,最能带给人们心灵的滋养与智慧的启发。给充满爱的心灵注入更多爱的勇气与能量,也能让缺少爱的心更勇敢、更充实,体味人生中的精彩和美好。 短小、灵动、真切、睿智、感人是《心灵鸡汤:生命需要赞美》的特色;青春、活泼、真挚、真情、直爽是《心灵鸡汤:生命需要赞美》的感怀。
  • 女人情商课

    女人情商课

    拥有高情商的女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本书从认清自我、控制情绪、培养富有的心灵、从容地社交、快乐地工作、幸福地恋爱及从容面对挫折等方面教会女人如何提高自己的情商,让女人能够在爱情中牢牢抓住男人的心,在婚姻中与另一半和谐相处,在工作中快乐地晋级,在社交中八面玲珑,在挫折中变得更加成熟。
  • 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选择放弃

    学会做人做事学会选择放弃

    本书通过多个饱含哲理的小故事,教人们如何积极的去选择,聪明地去放弃。
热门推荐
  • 战骋九天

    战骋九天

    在大陆西侧有着一个叫做罗云的帝国,故事便从这里开始,,而作为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韩家的后代韩筱亚,却没有能力修炼斗气,便被其他家族的后代欺辱,最后誓下决心要去复仇,后来在碧岚云府发生了一些事情,而韩筱亚的人生也发生了转折。在大陆上举办的强者为尊的武道大会之上获得冠军而得,后来家族惨遭灭门,与大陆四大宗门之一为敌,从战者战师大战师战灵战魂战王战皇战尊战帝一步一步向强者之路攀登,最终挑战四大宗门,而后又牵扯出一个神秘组织…………想要具体知道,那就请看这本书吧。
  • 史书凉薄

    史书凉薄

    卿本佳人兮,奈何史书凉薄;似真似假兮,功过谁人评说;非传非史兮,笑叹观者痴狂;笔落纸间兮,惊艳旧时韶华。以我之笔诉万千时光......
  • 原夜

    原夜

    平凡少年被马桶吸入,不小心穿越到了异界,这是巧合,还是阴谋?为自己所爱的人,燃烧了生命角落中最后一点斗志,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暗色的凤凰,代表的是正义,抑或是邪恶?诸神的掌控,被称之为束缚,抑或是宿命?林希瑞烦恼的揉了揉太阳穴,轻轻地说道:无所谓啦,我只想要我爱的人幸福就行,其它的,都去死好了。
  • 修真网络学院

    修真网络学院

    地球原本就贫瘠,修行文明发展缓慢,等级极低。如今更是进入末法时代,修行者寥寥,几乎不见踪迹,修为最高者也不过先天境,大多修者在后天境挣扎,筑基境早已成了传说。爱好气功的苏北好不容易修到后天一重,眼看前路无望,偶得一件传承至宝,内有仙侠文明至高传承,可必须筑基修为才能开启传承宝藏,他灵机一动,利用传承得来的基础修行知识开起了修真网络学校,搜罗修行资源,成为一名光荣而伟大的网校校长。此后,生活越发精彩了。想学习传说中的聚灵阵如何布置吗?想了解后天境每一层修行的注意事项吗?想学到一部完整先天境修炼功法吗?甚至,想知道先天境之上的灵脉境、筑基境的奥秘吗?报名加入我的修真网络学校吧!
  • 我真是大相师

    我真是大相师

    不懂易经八卦,不明六壬道学!唐浩原本只是一个出身三流大学的大学僧。一次意外之后,得到来历不明的翠玉罗盘,从此摇身一变,走上了测遍人生百态、勘定风水命局的大相师之路。知我者敬我为大师,不知我者骂我是神棍。对此,唐浩随手一挥,爱谁谁!我只追求‘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的世俗生活!
  • 六组死亡游戏

    六组死亡游戏

    学校发生一件怪异的事,莫名其妙的死亡,杰出的学霸查案,学神赞助,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一起看看吧
  • 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

    复活(名师1+1导读方案)

    《复活》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主要描写男主人公涅赫柳多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斯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婚。
  • 九幽凌天

    九幽凌天

    饮过孟婆汤,笑过三生石,天地之大,再也不见容身,再如何悲伤,也只能前行。终有一天破这九重天,自傲笑九幽,天缘地缘,情注定生死
  • 妖灵旧事

    妖灵旧事

    想把我们的故事记录下来,也许我的他们能见到,想起我们纵情逍遥山河水的岁月。不知道我们存在了多久,也许与天地同岁,但不是与日月同辉。遥遥岁月,也许万载吧,我们从上古洪荒而来,无善无恶的蛮荒时代,吸万物之精华而成形,而可化万物。我们五只共生,自为一体。而今,与你请一杯桃花酒,同你讲,我们曾与诸神一战,也览万千河山。
  • 暴君,本宫不愁嫁

    暴君,本宫不愁嫁

    穿越,王爷是她的初恋,暴君是她男人,外加一朵360天都想要弄死她的清新脱俗小白莲,简直不能再赞了!What?和亲公主的身份还是个冒牌货?皇上,臣妾有话要说,砸你澡堂,摸你小腰真的纯属误会,要不我们还是和解?和离也行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