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83300000023

第23章 卷十六大荒西经

《大荒西经》里,“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是很有价值的一条信息,它反映了上古时代的中国人对“天”、“地”的认识。学者们称之为上古的“宇宙观”。

其他一些挑选的篇目,其情节和形式都和前文所选择的篇目有着一些联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对比前文进行阅读。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1),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注释】

(1)女娲:神话传说中女娲是一位以神女的身份做帝王的女神人,有人的脸和蛇的身子,一天内有七十次变化,她的肠子化成了十位神人。

【译文】

有十个神女,被人称做女娲之肠,也就是由女娲的肠子变化而成。她们生活在栗广之野,拦断道路而居住。

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有人方耕,名曰叔均。帝俊生后稷(1),稷降以百谷。稷之弟曰台玺,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2)。有赤国妻氏。有双山。

【注释】

(1)后稷:上古传说中,他是周朝王室的祖先,姓姬,号后稷,他善于种庄稼,死后被奉祀为农神。(2)耕:农耕、农业。

【译文】

有个西周国,国人以“姬”为姓,以谷物为食。有个人正在田地中耕种劳作,名叫叔均。帝俊生了后稷,后稷正是为了耕种各类谷物而从天上来到人间。后稷的弟弟叫台玺,台玺生了叔均。叔均代替他父亲和叔叔后稷来播种各类谷物,并最早给老百姓带来了农耕生活的方式。西周国中有个赤国妻氏,还有座山叫双山。

【阅读延伸】

学者张春生认为,根据这一条记载可以判断出,这本书的作者不应该是西周、东周时期的人。他的理由之一就是这条文字。这条文字处在《大荒西经》中,而《大荒西经》所记载的内容基本上是“荒外之地”。张先生觉得如果周人这样记述,有悖于尊敬祖先、宗庙的常理,所以他断定这本书不是周人所写。

随后,张春生根据《山海经》中很多内容倾向于宣扬、夸赞、鼓励商朝君臣民众的特点,进一步推测这本书的作者应该为商人。比如,书中记载了成汤伐夏桀等相关内容。而且他认为《山海经》以及相关地图的绘制、写作,大约与商纣王的儿子武庚的复国运动有很大关系。他认为《山海经》的绘制时代应该是周文王死后、周公东征之前的这段时间。他的说法得到了一些学者的认可。

有关“后稷”、“叔均”,历代学者对他们研究很多,争论不少。相当多的人认为他们是西周朝的先祖。但刘宗迪先生从历法、岁时角度,结合上古文献和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后稷”为谷神,“叔均”为田祖。他们跟周人基本无血缘宗亲关系。可能后来,周人有以“后稷”、“叔均”之类命名的祖先,他们便误以为此后稷为彼后稷,从而引起了对“后稷”、“叔均”理解上的混乱。刘宗迪的这个说法颇为新颖,正确与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有芒山,有桂山,有榣(yáo)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1),老童生祝融(2),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3)。

【注释】

(1)老童:即《西次三经》上所说的神人耆童。传说颛顼帝娶了女禄后,生养了老童。(2)祝融:传说是高辛氏火正,名叫吴回,号称祝融,死后为火官之神。(3)乐风:歌舞谣曲。

【译文】

有座山叫芒山。有座山叫桂山。还有座山叫榣山,榣山上有一个人,被人称为太子长琴。颛琐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太子长琴居住在榣山上,他最先创作了歌舞谣曲,以娱乐百姓。

有灵山,巫咸、巫即、巫朌(fén)、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1)在。

【注释】

(1)爰:连词,于。

【译文】

有座叫灵山,山上有十个巫师,分别叫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在这座山里,巫师们自由地上天入地。这座山上还生长着各种各样的药材。

西有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有沃民之国,沃民是处。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凡其所欲,其味尽存。爰有甘华、甘柤(zhā)、白柳、视肉、三骓(1)、璇瑰(2)、瑶碧、白木、琅玕、白丹(3)、青丹(4),多银、铁。鸾凤自歌,凤鸟自舞,爰有百兽,相群是处,是谓沃之野。

【注释】

(1)三骓:皮毛杂色的马。(2)璇:美玉。瑰:似玉的美石。(3)白丹:一种可做白色染料的自然矿物。(4)青丹:一种可作青色染料的自然矿物。

【译文】

有三座山分别是西王母山、壑山、海山。有个沃民国,沃民们居住在这里。他们生活在沃野中,吃的是凤鸟产的蛋,喝的是天降的甘露。凡是沃民们心里想吃的美味,都能在沃野之中找到。这里还有甘华树、甘柤树、白柳树、视肉怪兽、三骓马、璇玉瑰石、瑶玉碧玉、白木树、琅玕树、白丹、青丹,此外还大量出产银、铁。在这里,鸾鸟自由自在地歌唱,凤鸟自由自在地舞蹈,各种各样的野兽成群结队地生活在这里,所以这里被人们称作沃野。

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枢也。吴姖(jù)天门,日月所入。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1),名曰嘘。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2),帝令重献上天(3),令黎邛下地(4)。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5),以行(6)日月星辰之行次(7)。

【注释】

(1)属:接连。(2)重:神话传说中掌管天上事物的官员南正。黎:神话传说中管理地下人类的官员火正。(3)献:捧东西给人,这里引申为举起。(4)邛:会意字,原意为用手按人使之跪拜。这里可以解释为“按压、向下按”。(5)极:尽头、最边缘的地方。(6)行:管理。(7)次:顺序。

【译文】

茫茫的大荒中,有座山名叫日月山,此山是上天的枢纽。这座山的主峰叫吴姖天门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山中有一个神,他的外形像人,却没有臂膀,他的两只脚反转着连接在头上,人们称他为嘘。颛顼帝生养了老童,老童又生养了重和黎。颛顼帝命令重撑举着天用力向上,又命令黎向下按压着地。后来,黎到人间后,生养了噎,噎出生后就住在大地的最西端,主管着太阳、月亮和星辰运行的先后次序。

【阅读延伸】

这条记录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天文知识中的“天圆地方,天穹在转动”的观点。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的枢纽,整个天幕的恒星星体都围绕着它旋转不息。学者们考证:这里所谓的日月山,对着北极星的,就是天门的所在。文中的“日月所入”,其实是后代人随便增加的,似乎用来配合文中的巫术部分。

这条记录还反映古人认识到了日月星辰的运动、会合等情况,并以此来纪月。他们观测到太阳沿黄道运行,一年与月亮会合十二次,古人按这些会合点分周天365 1/4度为十二段,称其为十二辰。太阳月亮每月会合于一辰,就用它来标记这个月,这种纪月法被称为十二辰纪月法。

《山海经》中讲“常羲”生月亮十二个,其实它的真正含义,据专家们推断,应该是:常羲这个人创造了十二辰纪月法。为什么古人记录为“浴月”?这其实是古人使用程式化的巫术,在水中效仿日月运行,以推演日月运行的一种方法而已。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再来分析《大荒南经》中记载的“羲和浴日于甘渊”、“羲和生十日”,就很轻松了。这个记载的实际意思就是讲:羲和是古代中国十干纪日法的创始者,她也采取了类似常羲的方法来观测、推演日月的运行。

《大荒经》其他部分,还记载了“南极”、“西极”、“北极”的大山。另有一些学者综合这四极之山和《大荒经》中透露出的其他天文、历法信息,认为这四极之山其实是古人观测天象时所确定的东、南、西、北四方的“方向之山”。它们紧密结合着天文历法知识,是古人观测天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者们认为:仅就东、西方向而言,前文提到的“东极离瞀”这座山是春秋分的日出方位;而我们所选择的这条文字中的“日月山”,也就是春秋分的日落方位。

东西南北四极的方向,加上七对日月出入之山,《大荒经》这些文献已经提供出了一个原始的、粗略的天文观测系统。《大荒经》反映的这些知识,反映出农耕时代天文、历法知识的重要性,也显示了上古时代中国先人的智慧。

有女子方浴月(1)。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2)二,此始浴之。

【注释】

(1)浴月:为月亮洗浴。(2)有:又。

【译文】

有个女子正在给月亮洗澡。帝俊的妻子常羲,她发明了十二辰纪月法。从她开始,才使用“浴月”这种方法来纪辰。

有巫山者。有壑山者。有金门之山,有人名曰黄姖(jù)之尸。有比翼之鸟。有白鸟,青翼,黄尾,玄喙。有赤犬,名曰天犬,其所下者有兵。

【译文】

有一座山叫巫山。又有一座山叫壑山。还有一座山叫金门山。金门山上有个人名叫黄姖尸。这里有比翼鸟,还有一种白鸟,它长着青色的翅膀、黄色的尾巴、黑色的嘴喙。另有一种红色的狗,名叫天犬,它降临到哪里,哪里就将发生战争。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1),处之。其下有弱水(2)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3)。有人戴胜(4),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注释】

(1)白:指尾巴上点缀着白色斑点。(2)弱水:相传这种水轻得不能漂浮起鸿雁的羽毛。(3)辄:即,就。然:即“燃”,燃烧的意思。(4)胜:上古时期妇女们头上戴的装饰物。

【译文】

有一座大山叫昆仑山,它屹立在西海的南面,处在流沙的水边陆地区域,赤水在它前面,黑水在它后面。昆仑山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老虎的身子,它的身子和尾巴上都有花纹,花纹呈白色的斑点状。深深的弱水之渊环绕着昆仑山,弱水之渊的外边有座炎火山,往山上投掷东西,它们便会燃烧起来。西王母在山上的洞穴中居住着,她头戴着首饰,嘴里长着老虎那样的牙齿,她还长着一条豹尾那样的尾巴。这座山各种各样的东西应有尽有。

有寿麻之国。南岳娶州山女,名曰女虔(qián)。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寿麻。寿麻正立无景(yǐng)(1),疾呼无响(2)。爰有大暑(3),不可以往。

【注释】

(1)景:即“影”,影子。(2)疾:大声、高声,也可解释为快速、疾速。响:回音。(3)暑:炎热。

【译文】

有个国家叫寿麻国。南岳娶了州山的女子为妻,她的名字叫女虔。女虔生下了季格,季格生养了寿麻。寿麻直立在太阳下,看不到他的影子。他大声疾呼的时候,四面八方没有一点回音。这里非常炎热,热得人们无法前往。

有人无首,操戈盾立,名曰夏耕之尸。故成汤伐夏桀(jié)于章山(1),克之,斩耕厥(jué)前(2)。耕既立,无首,走厥咎(3),乃降于巫山。

【注释】

(1)故:当初、以前。成汤:即商汤王,商朝的开国国王。夏桀:即夏桀王,夏朝的最后一位国王。(2)厥:自己,代词,此处代指成汤本人。(3)走:逃避、躲避的意思。厥:词义同前文,这里指夏耕尸。咎:罪责。

【译文】

有个人没有脑袋,站着的时候手拿一把戈和一面盾牌,他被称作夏耕尸。从前,成汤在章山讨伐夏桀,打败了夏桀,并当面斩了夏耕尸。事后,夏耕尸站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没了脑袋,为逃避自己的罪咎,于是他就逃匿到巫山去了。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荒之山,日月所入。有人焉,三面,是颛顼之子(1),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是谓大荒之野。

【注释】

(1)颛顼之子:颛顼的儿子,也有人解释为颛顼的后裔。

【译文】

大荒当中,有一座山,名叫大荒山,是太阳和月亮降落的地方。有一个人,也就是颛顼帝的儿子,他头上长有三张面孔,但只有一只臂膀。尽管他只有三张面孔一只臂膀,他却能永远不死。这里就叫大荒野。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1)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2)。开上三嫔(pín)(3)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4),开焉(5)得始歌《九招》。

【注释】

(1)珥:动词,贯耳、穿耳,这里指耳朵上穿带着蛇。(2)夏后开:即前文所说的夏后启。因为汉朝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改换“启”为“开”。(3)嫔:即“宾”,这里作为动词,意思是做客。“嫔”、“宾”在古字中通用。“三宾”,指多次到天上去做客。(4)仞:古代的八尺为一仞。(5)焉:于是或于此。始:曾经,作副词与“得”连用。

【译文】

在西南海以外,赤水的南岸,流沙的西面,有个人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乘驾着两条龙,这个人就是夏后启。夏后启曾数次去天帝那里做客,得到天帝的乐曲《九辩》和《九歌》而下到人间。这里就是所谓的天穆野,此处高达二千仞,夏后启在此曾演奏《九招》乐曲。

有氐人之国。炎帝(1)之孙名曰灵恝(jiá),灵恝生氐人,是能上下于天。

【注释】

(1)炎帝:即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神农氏。因为以火德为王,所以号称炎帝;也有一说,认为他创制了农具,教导百姓们种庄稼,所以叫做神农氏。

【译文】

有个氐人国。炎帝有个孙子名叫灵恝,他衍生了氐人国。这个国家的人能乘云驾雾来往于天地之间。

有鱼偏枯(1),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2)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3)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注释】

(1)偏枯:半身不遂。(2)道:取道,经由。(3)为:谓,以为。

【译文】

有一种鱼的身子半边干枯,名叫鱼妇,是颛顼帝死了又立即苏醒而变化的。风从北方吹来,天上便降大水如泉涌,这时,一些蛇就会变化成鱼,这就是所谓鱼妇的来历。而死去的颛顼帝,就是趁蛇鱼变化未定的时候,托身在鱼上并重新复苏的。

【阅读延伸】

这条文字的实际意义,也与物候变化相关。

古人没有现代科学知识,他们认为在不同的时节,动物、禽鸟们是可以互相变化的。比如“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化为鱼”。就是如今在我国一些地区,也还有人认为正月里鹰能变为鸠、三月田鼠将变成鸟、夏天雨后的草籽会变成小鱼等。

由此,可以判断这则文字的涵义是:春秋之交,冷风从北方吹来,天下大雨,蛇类隐藏了起来,鱼儿们开始活跃起来。然而,它被绘制在画面上以后,就被述图者转述成了上面的文字。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萤窗清玩

    萤窗清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李贺集

    李贺集

    《李贺集》收录了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作品。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热门推荐
  • 雷霆舰队之力挽狂澜

    雷霆舰队之力挽狂澜

    本作品是继雷霆战机之星盟入侵的第二部,消灭星盟后,宇宙再次遭到了来自其它六大平行宇宙外星物种的进攻,军情告急,重新组建的雷霆舰队能否力挽狂澜拯救?
  • 族纹之路

    族纹之路

    鸿蒙宇宙,本初之时,万物兴然,然兴极必衰,衰极必兴。兴衰更变乃自然之法,始末向交,皆为定数。兴衰极点,即为鸿蒙之浩劫,亦是众生灵之磨难。届时轮回大开,百态妖魔仙佛异道争鸣,涂炭众生。然祸兮福相倚,浩劫之时,众生灵皆有踏上神位之机,权势星空之命。遂之,人有人道不似人,仙有仙路难为仙,魔有魔途终非魔。为搏求一线机遇,视生死如草芥,待手足似仇敌,在无情规则下一切莫不如刍狗!然亦有尚存于世之真性情、真豪情、真柔情。
  •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慢下来,与生命对话

    这是一本与心灵深处的你对话的书。与它相遇,它会用独特的思维使你渐入佳境,与行走匆匆的你进行一次长谈。本书从作者的生活角度,巧妙地穿插着各类故事,或深情感人、或灵光一闪、或禅意浓浓,层层地进行展开,如一朵花的悄然绽放。让你有所感悟、有所感动、心有感言,这,或许就是你想要的!
  • 坠落深渊

    坠落深渊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梦里接过,千百世的寄托。纵山崩地裂,任血流成河。强者的命运,自己掌握。战天地,修道果,不求妖魔不拜佛,长生路上长恨歌……
  • 穿越之时间守护者

    穿越之时间守护者

    魔界混乱,玄女出现,青梅竹马入魔,怎么办?不能有朋友,不能恋爱,结婚,青梅竹马表白怎么办?
  • 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

    下山打工的小道士,被俏丽老板娘看上了,小道士却心有所属:对面医院的那个护士,真心不错!
  • 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

    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

    现代社会,幽默是每个人,包括领导者、管理者必备的主要魅力之一,没有幽默感就等于没魅力。善用幽默的管理者比古板严肃的管理者更有领导魅力,更容易获得下属的认同与追随。很多成功领导者的实例都表明,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人性化是使下属与自己齐心合作的关键。《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分十个方面,讲述了幽默管理的技巧与方法。《问题在笑声中解决:幽默管理》由李文丽编著。
  • 盛宠神医废柴妃

    盛宠神医废柴妃

    顾若音,幻世大陆圣龙国护国将军凤擎苍之女,温柔怯懦,玄力低下,家破人亡沦为乞丐。身着暗红色长袍,面带银色镂空花藤面具的少年冰冷嗜血,挥手间,伏尸百人。身着大红色长袍,青丝及踝妖娆倾世绝美少年,调戏各路美男毫不手软。一人分饰两角,名唤凤绝天的少年成为幻世大陆最新出炉的超级风云人物,引无数的少男少女倾心,芳心暗许。一个,是冷酷嗜杀的冰冷少年,犹如暗夜帝王般索魂嗜血。一个,是妖娆绝美的流氓少年,犹如罂粟般迷人而危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炮灰攻略

    快穿之炮灰攻略

    【快穿系统文有CP1V1】成亲两年,却被一个不知从哪个山旮旯冒出来的绿茶抢了公主之位又抢了她的丈夫!魂魄被系统绑定要她做任务赚足积分,即可帮她重塑肉身以了她复仇的心愿。于是身为公主的顾楚月就开始了掉节操的任务之路,任务目标——抢男人!!!
  • 星辰魂师

    星辰魂师

    星魂界,魂盘是力量之源,修炼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可以演化星辰万物,为浩瀚的星空添上美丽的一笔。前人曾这么激励后人:有你的星空,世界会更加美丽。然而有一天,韩义发现这片星空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