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姝却疑云大起:这张耳东先前解读漆盒上雕刻内容,分明是引导萧邦和她前去泉州寻宝;而此刻又突然出现在地下密室,相救二人,看来对费教授密室的情况也极其熟悉……他究竟是友是敌?将他们带到此处,欲意何为?
张耳东轻咳一声,说道:“小萧,小姑娘,事情既然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想我必须将事情的原委告知你们。我与费教授,相交莫逆。他遭逢大难,不仅世间从此少了一位学富五车的大学者,更令人忧虑的是,数百年来秘密流传的林氏宝藏,恐怕就不容易找了……”
一姝心念一动。看来,萧邦判断准确,这张耳东与费教授,果真就是一伙!
“老船长是说,费教授突然遇害,对寻找道乾公宝藏十分不利?”萧邦这才说话。
“是的。”张耳东点了点头,“你们或许不知,费教授穷尽大半生心力,全在寻找宝藏上。他曾对我讲过:这林道乾宝藏,除了价值连城的宝物,更重要的埋藏了足以惊动世界的秘密!”
“什么秘密?”一姝见张耳东浑浊的眼里精芒顿露,忍不住问。
“郑和下西洋的秘密。”张耳东说。
一姝差点笑出声来。她强行忍住,对张耳东说道:“老船长,虽然我生在美国,但对15世纪中国航海家郑和的事迹,也算略知一二。我翻阅过美国《百科全书》,大概记载如下:15世纪初期的中国将领郑和,几乎于葡萄牙人乘船绕过非洲抵达印度一百年前,就率领海军对印度洋做过七次远征。这是世界皆知的事情,怎么会是秘密?”
“是吗?”张耳东哼了一声,问一姝:“那你告诉我,郑和下西洋各类船只的长度、宽度、结构方法及各类船只的武装配备等是怎样的?郑和舰队的编队组成、指挥方法、通讯联络、号令传达等又是怎样的?郑和所乘坐的指挥旗舰及其他各船的航海日志都记载了什么?郑和所率领的水师官兵的训练方法是什么?他七次率领巨大船队远航而无一败绩,既使在航海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也很难做到,他在没有现代通信导航的情况下是如何做到的?郑和舰队的后勤补给系统又是如何实施的?随船官兵的健康、疾病、医疗状况又如何保障?”
一连串问题把一姝问懵了。她讷讷地说:“我……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这样形容郑和船队: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
“李约瑟作为一位外国学者,却撰著了《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样的重要文献,是很了不起的。但他的著作,也未能回答我上述的问题。”张耳东冷冷地说,“事实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无非是在故纸堆里寻章摘句,以寻求真相。然而,真正的真相,焉能揣测而知……”
“老船长是说,林道乾的宝藏里,可能有这些珍贵的文献?”萧邦将身子前倾,插话道,“可是,不是有学者研究过,在明朝成化年间,这些资料被官方销毁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