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2100000016

第16章

“哈哈——”春英忍不住笑了,“你错了,人家那是事竞成,说的是只要有志气,事情终究是会做成功的,而不是像你说的那样发誓要到城里去生活!”说话间,春英又小心翼翼地给史正仁的茶杯里续了些水。

“你若是有心进城来,那我当哥哥的倒愿意助你一臂之力。

或者说得干脆点,这也是易如反掌的事,关键的是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决心。”史正仁见妹妹今天心情很好,自己也把话说得十分肯定,眉宇间还流露出许多得意来。

“至少,我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春英望了一眼放在桌上的那封信。

春英这一眼的意思,史正仁完全理解。这一眼,也给他打开了一扇窗户,史正仁的心里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他拿出兄长的口吻说:

“哼,你还不想进城,可有的人却在拼命想进城呢!只不过这些人比你老练世故些,到目前为止还把你瞒着,他是怕你挤了他的油!懂吗?”

春英明白哥哥话里的意思,她抢着说:“你可不能凭主观臆断,就随意诬陷好人啊!”

“我主观臆断?只怕是你太愚蠢了吧!你看,尹怀志不是在信上明明写了他对农村有了新的看法吗,可他为什么才偏偏不把这些认识、这些想法都告诉给你,你说,他这又是安的什么心?”史正仁抓起那封信在空中晃了两下,重重地摔回到桌上,好像这封信就是他说这话的理由和铁的证据似的。

情人眼里出西施,当一个人对他或她的恋人还是真心实意地爱着的时候,那他或她是决不会因为别人的片言只语就改变自己对对方的见解和态度的。春英并没有注意史正仁的话,她把它当成了耳边风,或者说只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就又出去了。

但她不理解的是怀志究竟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呢,她更不懂怀志为什么又不把这一些想法都立马告诉给她呢。如果是好事,应该马上让她分享这一分欢乐,即使是不愉快的事,也应该让自己来替他分担一份忧愁才对。因为他们一度时期都是这样做的。她反复地琢磨着,突然,一种不祥的预感顿时从心头升起,她判断,一定是怀志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有了痛苦,而又不愿意把这痛苦告诉给他心爱的人。对于怀志、她是很了解的,在有些问题上他是情愿牺牲自己的一切,也绝对不让别人为自己的事情而分担半分忧愁,然而当遇到了快乐的时候,他却又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把自己这份快乐分给别人去享受。用句古语来说,这大概就叫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吧!

春英明白哥哥手头的权力有多大,她也知道这种权力的作用。只要自己愿意去读大学,哥哥只需上下一句话,领张入学登记表就算完事了。大学,多么美好的一个名字,不知有多少人向往它;大学生,又是多么光荣的一个称号,也不知有多少人在追求它,然而,靠关系得来的大学生称号,在春英看来,无论如何都是那样的暗淡无光。那不是一份光荣,而是耻辱,这种耻辱即使在自己的肉体已经被埋进坟墓以后,它都还将继续玷辱着自己的名字,况且,还有他,怀志……但是,大学,是通向城市的捷径,是逃脱肩挑背磨、刀耕火种的农村现实的跳板,这是无人不知,没人不晓的。哥哥呀!你千方百计地要我去读大学,你的心思,作为妹妹我是理解的,你对我是一片好心。但是,我是时代的青年,我应该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创造我的幸福人生才对,况且,我走了,还有怀志他该怎么办?

而你,总不可能让我们都一同去上大学吧!所以,我虽然十分理解你的好意,但我却不能接受你的这份好心呀!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行,谁个又不想从糠箩篼里跳到米箩篼里去呢?但如果都去这样做,那么,米箩篼不是要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一个空箩篼吗?同时,我们在学校里可是都在一齐表过决心,发过誓的呀!我们立志扎根农村一辈子当新型农民,建设家乡的决心书现在可都还保管在学校的档案室里呀。现在,我怎能就轻易违背这个誓言呢?大学,谁又不想去读?我当然还是想去读的。

但如果你能让怀志他和我一同去读大学,那岂不更好吗?想到这里,春英说:“哥,你能让我读大学,你还能让别人也读上大学吗?”

“谁都行,谁又都不行,这关键就要看他自己的修造了!”

“怎么个修造法?政治态度端正,阶级立场鲜明,思想觉悟高,劳动积极,树立起了牢固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行了行了,你说的那些都是会上讲的,说给别人听的,不过……”

“那你看尹怀志如何?”春英迫切地问。

“尹怀志?我说妹妹呀!你就别天天怀志前怀志后的了,大学里的优秀男孩子多得是,你要把眼光放远些才对,再说,你咋就不看看他们那个家?可以说是穷得狗在锅里卧,能和城里这些比吗?也不知道你是咋想的。”停了停,他又接着说,“这也该怪我,没有早点把我的这些想法告诉你。再说,读书嘛!

总不能干拇指粘盐吧,我们兄妹俩不是外人,就说句现心的话吧,舍不得金钩,在哪里去钓鲤鱼哟!怀志嘛!单看表现倒确实还可以,不过,他这样的人,我总感觉动机是不纯的。同时,你想过没有哇,现在读大学虽然是靠推荐,但名额可是很有限的呀。况且,从公社到区上县上,领导的子女,关系户,亲戚舅子老表的,有多少人在向着等着,还不去说那些为了想让儿女们或是自己去读书而花了血本甚至于不知陪人家睡了多少觉的人。总不可能你一个生产队一下子就去两个吧,你说是不是的?我总不可能让他来挤了你的油吧!”史正仁点燃了一支烟,慢慢地吐着烟雾,同时,他望着妹妹,脸上露出十分得意的笑容来。

“其实,哥,从各个方面看,怀志可是比我还强些呀。”春英还在为怀志说着好话,史正仁却打断了她的话:“好了好了,不说这事了。”突然,他又变得非常生气地说,“一个黄毛小子,自不量力,也不拉把稀屎自己照照,我看,是应该给他点厉害瞧瞧才行。”

“哥哥,你这是什么话,尹怀志哪点比我差?表现又有哪点不好?再说,人家对你又哪点不好?”春英有些焦急了,因为激动,她的语气说得也特别重。

“共产党员,要把人民利益和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嘛!怎么管他对我好不好!”刚才,史正仁满以为春英动摇了,所以也说了那些现心的话,现在,他见春英还想着怀志,便又一本正经起来。他就是这样,哪怕是在自己的亲妹妹面前也是不愿意让自己的话说漏嘴的。

春英不说话了,她的脸色变得有些发白,这时,正好有两位和春英同住一屋的女孩子进屋来了,史正仁也就暂时放开这事没谈,和大家打过招呼后,到自己房间去了。

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清明点瓜子”鸟在催促着忙碌的人们快点下种。这天下午,怀志带着一脑的惆怅和满腹的疑团去找老支书田万山作了一次长谈,老支书不但对全大队的现状作了十分准确的分析,对一些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还对怀志作了一些开导,并教导他要好好学习和劳动,遇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主见,不要是非不辨,好坏不分。关于史正仁个人,老支书还是十分客观地评价了他,他认为他还是很有能力的,但主要是心术不正,没有把精力用在干实事上,常常为了一己私利就什么都不顾,甚至于昧着良心干些伤天害理的事,动不动就开这个或是开那个的斗争会整人,弄得没人敢说真话,更没人敢反对他。“谁都知道,农民是该种田的,可他天天不是把大家弄起在开会,就是在学习。最近一段时间,又不惜一切代价粉饰自己,说假话,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的东西,欺上瞒下,捞取个人政治资本,以至于搞得全大队近两千人守着田地饿肚子,唉,也不知上面这些年是咋搞的!”说到痛心处,老支书很是动情,也很是惋惜,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把下边的话打住了。

当怀志举步向回走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东方已经升起了一轮明月,清辉洒在大地上,显得非常柔和,和风微微地吹拂着,给人一种极清新舒适的感觉。老支书那十分亲切的话语,那和蔼可亲的面庞,还时时在怀志的眼前出现……突然间,“扑哧哧”一声水响,是鱼儿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怀志先是一惊,他这才注意到,自己已经来到了松林嘴的石堰旁边。去年八月中秋之夜在这里和春英倾吐爱慕之心的情景,又一幕幕从他的脑际掠过。他抬眼望望明月,明月还是那样的圆,那样的明,这正是一个难得的望月好天气,风还是那样轻柔地吹着,松涛仍旧在阵阵地发出声响。去年,也是夜晚,也是在这里,他和春英一起在赏月,在谈心。而今,只有他一个人来到这里,孤孤单单,也不知春英现在在干什么。想到这里,他多么希望春英能够早点结束学习回来,但是,他又不愿意因此而影响了春英的学习,这可是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啊!一定不要去干扰她,让她好好努力,学有所获。但是,此情此景,旧地重游,心绪怎么也难以平静下来,他想起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诗句,要是春英也在,他定会高声朗诵一遍这首词的,他甚至怀疑,苏轼是不是应该发出“多情应笑我”

这样的感叹。想想远在数百里之外的春英,此时,她一定正和一起学习的同志们在看电影吧!不,她一定是在逛公园,不对,她一定是在灯下学习或者正在赶写一篇什么报道文章,她不是说要充分利用时间抓紧学习吗?想到这里,怀志突然觉得自己近来把学习的事都给忘了,以后见面,我怎么向她说呀!一想起见面,他又想起了春英那张红扑扑的脸蛋,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让人难忘,弯弯的柳叶眉,就如同她在对待朋友和同志时的态度一样柔和;清澈而富有神韵的目光,却又如同她在横眉怒目坏人坏事时一样的凌厉;非常有轮廓和线条的嘴唇,更是她对待事业和信仰的坚强意志的见证。怀志想,通过一月多来的城市生活,现在的春英一定是长得白了,胖了,她那窈窕的身段,一定更有曲线美了;她脑海中的学识,也一定如同她那富有弹性的胸脯一样,更加丰满了。总之,他觉得春英一定是变得更加漂亮,更加可爱了。他想起了他们在重新相见的那一瞬间,春英定将会用她的脉脉温情来化解掉他内心的痛苦,用她那充满一汪深情的笑靥来融化他的满脑疑团。他仿佛看见春英从挎包中取出他渴望已久的《小提琴演奏法》,郑重其事地双手捧到他的胸前。而这些都饱含了她的全部心思和千言万语,他从中受到了鼓舞,得到了力量,他深情地看一眼她的脸,然后双手接过,春英手指握过的地方,还是热的,这热变成了一股热流,顿时流遍了他的全身,他深切地说了一句:谢谢你!

春英却只是嗔怪地瞪他一眼,好像是说:我们之间用得着这话吗?他又想起了,他们好像正携手走在通往通讯室的路上,正肩挑黄灿灿的稻谷向粮站走去,正站立在绿油油的棉苗田间,正活跃在舞台上,正忙碌在宣传队……想着想着,他不由又诗兴发作,于是,借明月之辉,取凝情之笔,欣然写道:

举目望月月又圆,唯有明月知我心。

当初提笔曾有问,今夜回答见分明。

但愿笑语久不败,恩爱长存度光阴。

我要高歌赞月老,不愧无瑕仰万民。

怀志写好之后,又念了一遍,他虽然觉得形式上不够工对,但倒还能表达他的内心思想感情,所以也就草草收了起来。他看看池塘,又望望圆月,听听松涛,又伸伸双臂,向家里走去。

怀志回家后,父亲已经睡下了,母亲正照着一个煤油灯去喂猪。怀志扒了几口饭,他感到肚子里好像是满的,根本不觉得饿,他突然又觉得有话要对春英说:怎么这么久没有收到春英的信了,未必然参观去了,不会吧!想了一阵子,他又提起笔来,按春英原来的地址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上,怀志没有去柔情绵绵地倾吐爱情,也没有去充满阳光地憧憬未来。他认为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他把近来他在群众中的所见所闻,和群众的一些意愿和要求以及自己的想法,都毫不保留地写给了春英,他知道这样可能不会使春英高兴,但是,历史无法篡改,现实不容否认,信里边自然也谈到了群众对史正仁的愤慨和他对史正仁的一些看法。怀志知道,春英还不至于因为史正仁是她的哥哥就不愿意听自己说这些。

怀志一直写到了深夜。

春英收到怀志这封和原先有着巨大变化的信,她有些惊讶和怀疑,会这样吗?这是真的吗?有这么严重吗?怎么这一切竟变化得这么快?但她还是觉得怀志这些话不可能完全是假,因为这封信是出于自己最了解、最相信、最爱的人的手。她突然有些厌恶自己的这个哥哥,要真像怀志所说的那样,她会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不争气的哥哥而脸红,而羞耻。但是,她也怀疑:眼下这个极关心自己的哥哥会是这样的人吗?一面之词,不可全信。可是,不信这信就是不信怀志,不信怀志就等于不相信自己……她不能想了,她恨不得马上回到家里去看看,去看看前进大队目前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她也恨不得能够马上亲自去问一问怀志:你没有欺骗我吧?但是,她不能,她明天还要继续学习,她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马上拿起笔来给怀志写回信。

第二天晚饭后,史正仁又来找春英了,春英没有理他,史正仁猛觉得妹妹变了,脸上也没有先前那么红润了,显得有些苍白,眉宇间流露出忧思的神情,也不说话。

“怎么了,有些不舒服吗?”史正仁问。

“……”没有回答。

“你怎么了?”史正仁有些焦急了。

“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嘛,你说怎么啦!”春英没有好声气,头也不转一下。

史正仁被搞得莫名其妙,他以为妹妹和别的什么人生气了,迁怒于他,便说:“我们明天要散会了,我也不准备耍,你们时间还长,今天过来是看看你还有什么事情没有。”

“没有!”只有独头独脑的一句,史正仁本来想发火的,但因为自己明天就要走了,所以也就算了。他觉得反正春英是自家人,还要回来的,有话慢慢说,有气慢慢消,此时,也就用不着去和她一般见识,便又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走了。离开的时候,春英忽然又觉得自己有些太过分了,毕竟是自己的哥哥,还这样地关心着自己,况且,他明天就要离开自己回家去了,而且就是在走前,也还是没有忘了来看望自己,她猛觉得自己太任性、太过分了,不该这样对待自己的哥哥,于是便又起身远远地送了史正仁一段路。

史正仁满面春风地走下汽车。今天,来迎接他这名出席地区先代会代表胜利归来的人并不多,锣鼓也打得不太闹热,史正仁很不高兴这件事,但由于是在公社所在地,又是公社的同志安排的,他也不好发脾气。

同类推荐
  • 薛丁山征西

    薛丁山征西

    本书讲述了唐代杰出的英雄人物薛丁山的故事。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征东有功,被封为平辽王。因与皇叔李道宗结怨,被陷下狱。幸于危急之际,西凉哈迷国犯境,徐茂公立推荐仁贵挂帅征战,逃过此劫。仁贵征西,误中圈套,被困锁阳城,为苏宝同飞刀所伤。当他伤重昏迷、魂游地府之际,得知儿子薛丁山尚在人间,故事就此展开。
  • 遍地姻缘

    遍地姻缘

    本书是长篇小说。广告公司高级白领方童童为了忘却一段难以忘却的恋情,经常出入校园,苦苦寻找中意的男大学生,不是为了爱情,而是想制造一个孩子……小说描写了几个北京青年男女的爱情争夺与挣扎。小说可望冲出《圈里圈外》。
  • 问鼎记

    问鼎记

    大夏年间,山村少年夏祥进京赶考时,无意中得罪了权倾朝野的三王爷,科举时被有意除名。夏祥虽出身平民,却不畏权贵,愤而以黑榜事件昭示天下考子,最终高中进士,礼部尚书因科场舞弊被免。然皇上被奸人陷害,重病在身,无力主持朝政,三王爷和宰相联手把持朝纲,无数忠良之臣被罢官或是贬谪,民间怨声载道。夏祥考中进士之后,被派到真定担任知县,真定是龙潭虎穴之地,他如何是以一人之力周旋在四位王爷和四大世家之间,面对三王爷联合两大世家自下而上的一场逼宫,而皇上膝下无子只能传位于几位王爷之一的困境,夏祥走出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问鼎之路。
  •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事发生在1755-1763年英法北美殖民战争期间。年轻的英国军官邓肯·海沃德少校陪同两位姑娘投奔她们的父亲,途中他们遇到外号叫“鹰眼”的猎手与他的两个莫希干族朋友。在鹰眼等人带领下,海沃德等终于抵达威廉·亨利堡垒……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帕维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帕维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帕维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
热门推荐
  • 田园蜜宠:捡个忠犬夫君

    田园蜜宠:捡个忠犬夫君

    一觉醒来,眼前温柔的妇人是自己的娘亲?旁边站着一个眼含关切目光的中年男人是自己的爹爹?还有弟弟妹妹在一旁观望。好不容易接受现实在古代过的风生水起,这个自己捡来的小正太貌似身份不简单?然后自己的爹爹居然也不是奶奶亲生的。纳尼?爹爹是皇亲国戚?我滴个亲娘乖乖,这是要麻雀变凤凰的节奏?
  • 超级无敌升级王

    超级无敌升级王

    新书。求支持。本书是系统流的。保证精彩。
  • 我们都曾辜负过青春

    我们都曾辜负过青春

    是不是因为我们都会辜负过一个人,然后才会学会爱一个?
  • 彼岸花落之情深缘浅

    彼岸花落之情深缘浅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只觉她身上有一种吞噬时光的暗伤,绝美得好似灯火阑珊处一抹破碎的剪影......
  • 医典

    医典

    这里是魔法的天堂,战士的舞台,强者的大陆。没有魔法的天分,没有战魂的觉醒,没有家族的庇护,年仅四岁的穆锦栎是弱者中的弱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轻易终结她的生命。一部医典是她全部的底气和依靠。医行天下,典问人生,是为医典!整日想着怎么摆脱主人的魔宠,天真忠诚的药灵,神秘的医典之灵,再加上一个众所周知的废物主人,且看他们如何横行异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都市之超级药王

    都市之超级药王

    哲瀚跟着爷爷在山里习武,练丹,18余载、18年间哲瀚修炼成就一名顶尖高手和炼丹大宗师,随后哲瀚爷爷让其下山。哲瀚流氓不下流,下山后继承爷爷的宗门成就一番霸业,成就了哲瀚自己的商业帝国。
  • 魔王的狂妃

    魔王的狂妃

    国际杀手冷夜儿执行任务碰到了坑爹的穿越潮!谁能给她解释一下这个黏着她的美男子到底是谁???“娘子,我是你夫君,和我一起睡没什么的。”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大天地之灵魂修炼

    大天地之灵魂修炼

    一个拥有两世记忆的男子,踏上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寻找他前世的爱人和兄弟。没有绝世的宝物,更没有绝世的功法,一切都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血印的走下去,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门派,属于自己的大天地!凡伤我女人者——杀凡动我兄弟者——杀凡和我作对者——杀天地之间唯我独尊,大千世界任我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