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阳历一年有十二个月,分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四季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二个节气,上半年(即:1月到6月)一般在6日、21日左右,下半年(即:7月到12月)一般在8日、23日左右,前后不差1~2天。如立春一般在2月6日左右,雨水在2月21日左右,立秋一般在8月8日左右,处暑在8月23日左右,以此类推。每个季节三个月包括六个节气,从立春到立夏前称春季,从立夏到立秋前称夏季,从立秋到立冬前称秋季,从立冬到立春前称冬季。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在世界通用。
二十四节怎样来的
二十四节气最早起源于中华民族历史文明的摇篮一一黄河流域。
春秋时代还处于典型的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是维系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天大的事”自然是搞好农业生产。要搞好农业生产,自然就得把握农时,掌握自然气候的变化规律,以便在恶劣天气到来时,提前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古人是怎样有效地把握自然气候变化规律的呢?人们首先从观察物候的变化人手。所谓物候,就是自然界生物和非生物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是有一定规律的。
最古老的历书一一《夏小正》上就物候有详细的记载。《夏小正》全文虽只有五百余字,却以全年12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说明我国古人对于星辰,特别是北斗星的变化规律研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后来,人们发现通过物候来掌握气候显得没有规律,并且也不太稳定。直到周朝、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人们意识到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长短可能与太阳的位置和气候变化有某种关系。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土圭被发明,用来测量太阳对晷针所投影子的长短,这就是土圭测日影的方法。
经过长久的观测和记录,人们发现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土圭上的杆影长度最短,而后就越来越长,天气也随之越来越凉;进入冬天后,又有一天其正午的杆影长度最长,我们的祖先给它们命名为“日至”。“至”就是达到极限的意思。后来,为了把两个“至”区分开,又把夏季的日至称作日南至,或夏至;冬季的日至称作日北至,或冬至。夏至到夏至,或冬至到冬至,恰恰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即阳历的一年。在夏至到冬至和冬至到夏至的两个时段里,有两天的白天和夜晚一样长,命名为“秋分”和“春分”,“分”表示昼夜平分。今天,在河南嵩山脚下还保留着世界上最古老的“周公测量台”。它完好如初,是我国先民用土圭测日影的最好证据。
另据史书记载,土圭并非唯一的测量工具,也有人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定节气。黄昏时斗柄指东为“春分”,指南为“夏至”,指西为“秋分”,指北为“冬至”。
“两至”、“两分”确立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开端的四个节气也相继确定下来。这样“四立”加上“两分”、“两至”,正好把一年分为八个基本相等的时段,把四季的时间范围定了下来。《吕氏春秋·十二纪》中就记载了完整的八个节气。
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具不断涌现,农业生产也变得更加精细与复杂。为了使生产效率提高,必然要求人对农时和气候的掌握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到秦汉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根据本区域历年气候、天气、物候以及农业生产活动的规律和特性,先后补充确立了其余16个节气。这16个节气分别是: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时二十四节气才趋于完善。西汉《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37年)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就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并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
从此,人们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而发展延伸着。对农业生产有特别含义的时段,有了更详细的阐述,并且在不同气候和农业生产特点的地区运用时,产生出大量的农谚、民谣。节气的含义,已不仅仅是24个名称所能表达的了。可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掌握季节变化规律,不断总结、探索而创造出来的。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可使人用力少而收成多,是指导农业生产的课程表。
节气的“节气”和“中气”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属,逢单的均为“节气”,通常简称为“节”,逢双的则为“中气”,简称为“气”,合称为“节气”。现在一般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历法
1.阳历
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的历法是阳历。它的全称叫太阳历,又叫公历。
太阳历始于4000年前的古埃及。当时,聪明的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泛滥和天狼星的出没有一定的日期可循。经过长时间的总结,他们首先计算出一年是365天,随后又把这365天分成12个月,每月30天,多余的5天为年终节日,这就是古埃及的太阳历。
随后近2000年时问,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订,古埃及的太阳历才形成现在世界普遍应用的阳历。第一次是在公元前46年,古罗马的儒略·恺撒大帝掌管修改历法,第二次是在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组织人员修改历法。
最终形成的阳历有了月大月小之分,每年12个月的各月天数并不完全一致,月大31天,月小30天。除此之外,还有个比较特殊的2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在阳历没有广泛使用之前,二十四节气是农历很好的补充。人们把节气用农历日期来表示,对掌握农时、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像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所说:“秦汉以前古人不得不看天上星星(行星在二十八宿中的位置)定季节安排农事。秦汉以后有了节气月令,例如‘清明下种,谷雨插秧’,老百姓就无须再仰观天文了。”现在阳历普遍应用,节气的阳历日期也基本固定,应用起来更为得心应手。
2.阴历
根据月亮的变化周期来制定的历法叫阴历,全称太阴历,它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出现。阴历一年12个月,单月是大月,共30天,双月是小月,共29天,全年共354天,12个朔望月总计3514.367天,二者一年相差0.367天。如果不加以调整,40年后朔望日期就会出现颠倒。所以阴历需要穿叉“闰年”。方法是每30年给规定的11年中的每年最后一月加1天。阴历经过这样安排以后,每30年和月亮绕地球的步伐仅差16.8分了。
由于月亮围绕地球运转和地球围绕太阳运转速度不一致,为保持朔日必在阴历每月初一,也必须进行调整,所以有时出现一连两个阴历大月或一连两个阴历小月的情况。
3.农历(阴阳合历)
阳历和阴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因此就出现了把阳历和阴历二者结合起来使用的历法,这就是“阴阳合历”。阴阳合历最早在我国夏代时就已制定,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被称为“夏历”。这种历法安排有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活动,而且主要在广大农村应用,因此称为农历,又叫旧历、中历,民间也有称为阴历的。
它用严格的朔望周期来定月,又用设置闰月的办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近,兼有阴历和阳历的性质,因此说它是一种阴阳两历并用的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