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才看吕茆之后也没再提起关于养猪的事情,就知道这件事估计吕家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他想想两个人的年龄,叹了口气,年纪小的坏处这时候就体现出来了,家里人根本不会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只会当小孩儿的异想天开。
看来也只能以后再找机会了。
养猪这件事虽然看起来似乎就是攒钱,过去人们都是这么说的,一年辛苦下来,也就赚了个人力钱。毕竟猪吃的饲料之类的也是要钱的,但做什么不要本钱呢,养猪好歹也是农村人的一条出路。
一年下来,一头猪也能卖个几百块。
别小看这几百块,现在RMB是最坚挺的时候,再过个几年,物价飙涨,RMB贬值的多快啊!
江郎才就记得一个真实地和笑话没两样的故事。
他的同事给他讲过一件事,说是一户人家拆迁,政府补偿了他家一万多块,本来这家的儿子之前的对象还是个老大难问题,家庭条件也很困难,吃不完的馒头片都要晒干了储存起来。这时候怀里揣着政府补偿的这一万块,自觉自己是有钱人了,必须得好好挑挑,不能太将就。
因为这一万块钱,媒人蜂拥上门,一时门庭若市。只是这个男人自觉身价倍增,现在是万元户了,这么大的资产,怎么也得找一个姿色上佳又聪明能干、贤惠持家且好拿捏的媳妇吧?不然难道是娶回来让她只管享福的?
挑挑拣拣,谁也看不上,他看上的,人家看不上他,人家看上他的,他又嫌弃人家上赶着,就这么着亲事一直没解决。
转眼几年过去,这个人的亲事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不是他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他,高不成低不就的,一直就这么地耽误了下来。不过这家人认为,自己好歹是这年代少见的万元户啊!咱有的是钱,还愁媳妇不找上门来?!
抱着这种心思,虽然心里着急,但面子上还得拿着架子。
不几年经济飞速发展,物价也跟着飞涨,RMB贬值,那一万块也算不了什么,结果自然是什么都没捞着。
江郎才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就是对其中一个细节印象太深刻了!——用棉线把吃不完的馒头切片晾干的桥段,搁七十年代没什么还很正常,搁六十年代这甚至是个值得炫耀的奢侈事,那会儿人都吃不饱饭呢,你还能有白面馒头吃,这证明家境殷实。不过这种情形在那种年代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
但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这就是奇闻了!也不怪他同事讲给他听的时候,自己都笑得不行,所以两辈子了江郎才都没能忘记。
这些都是题外话,也不必多说。
江郎才看吕茆家并没有把他们家这种变动看在眼里,一心埋头只管种地,叹了口气也是没辙,只能暂时扔在一边了。
时序很快到了深秋,江郎才家的几只猪崽经过江家精心喂养,眼看着从小小一只,变成中型体态憨态可掬,到目前的肥头大耳。
江妈每天都乐呵呵地,浑身充满了干劲儿,自己家这几只猪崽真是给力啊!几个月来肯吃食,长得快,也不生病,简直是老江家的福气啊!
听说剩下的几只有人买回去就有生病的,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的。通常赶上这种情形,养猪的人家只能自认倒霉。
毕竟老话说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这农家养的家畜家禽的,生个病啥的,不是很常见吗,只能平时预防还要注意精心伺候着。如果赶上生病,也只能兽医来给看了!要是有那运气不好的,猪崽一直不好,这就倒霉了!
要说有的人家就是埋汰,以为猪这种牲畜,用不着给弄的那么干净,猪圈里也是脏得下不去脚。
江妈就很是看不起这样的懒货,猪别看这外表蠢了吧唧,其实也是很爱干净的。
瞧瞧他们家这几只,个个油光水滑、毛发铮亮的,江妈很是自豪。
自己家两口子都是勤快人,给这畜生伺候的多精心,多好!
想想到了年底或者开年的时候,这猪不知道能长大多,那时候光是卖猪肉,应该也不少钱吧?
想到这儿,江妈就乐得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