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秋冬时节,杜塞尔多夫
以前看德国电影里的秋冬季总是阴雨蒙蒙的,没想到来德国后还确实验证了这一点。阴冷的天气让人孤寂,如果不是学业的紧张充实了我内心,也许我也会感到非常无聊。但德国的暖气却是非常充足的,进入室内,非常暖和,每人都要脱大衣了。
离我那次旅行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有一天突然接到杰里克的邮件,说他11月下旬要来杜塞尔多夫开会,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MEDICA,他希望能和我见面。
我很高兴又见到他那蓝色的宝马车停在我面前,我们短暂地在莱茵河畔兜风。我耳傍又回响起那首【莱茵河之恋】:
“莱茵河畔,像画那样美
莱茵河畔,清新的意境
......”
临别时,杰里克送给我一张门票,让我也去MEDICA展会看看,说那可是世界医疗展之最了!
早上,我匆忙起床也没顾得上化妆,就穿着普通的蓝色毛衣,黑色裤子,黑色平底鞋,灰色书包,素颜而来,直奔展会。
如果真的知道那个展会的重要性和即将遇到的人,我一定会花上至少30分钟好好精心打扮。
不过,以前没来德国的时候,就听留学归国的前辈说,德国的服装最经典的就是黑色和灰色,穿上这两色保你任何场合都不会出错,我当时不敢相信,到德国一看,果真如此!
无论多么重要的会议场合,放眼望去,都是一片黑灰,顶多有一点深蓝,就像今天的展会。
在德国,服装的宗旨就是:年轻人穿素,老年人穿花。越穿得鲜艳越证明你老了!
杜塞尔多夫,这个平时安静的城市,到了它最热闹非凡的时候。国际一流的医疗展览会MEDICA,使这个城市成为世界的焦点。
不过,对于当时对商业职场一无所知的我还没有太多的震撼。
十几个诺大的展厅走下来,我几乎精疲力尽,杰里克还没到收工的点儿,我只好一个人在展厅里东游西逛。
正好走到13号展厅,迎面几个中国字映入眼帘-【深圳英锐医疗仪器公司】,在众多的欧美公司中极为显眼。
大概因为我已经9个月没讲中国话了,一种由衷的亲切之感让我自然而然的走过去。
首先看到的是几个身穿深蓝色笔挺西装,干净利落的中国人,正忙着招呼问询的外国客户。趁他们没注意,我在旁边的椅子悄悄坐下。
等客户散去,他们发现了我,简直如获至宝,说他们一个星期都没见过中国女孩儿了,打听我在德国干什么,还要了我的手机号码。
当天晚上,我正和杰里克在一家土耳其小餐馆吃晚饭。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展会上那家深圳公司的老板,约我明天中午吃饭。
杰里克竟然有些吃醋,我解释说,我和这位老板一面之缘,连朋友都谈不上。
第二天,我如约赴宴。
想不到深圳老板选了展会楼上那家最昂贵的德国餐厅。
餐厅装璜考究,古典日尔曼风格的壁画,深棕色雕花坐椅,连餐桌上都是精美的刀叉和银器。
昨天在门口路过望一望,就餐的人看上去都是西装革履,装扮讲究的上流社会的人物。我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没想到自己一个穷学生今天也能进来。
“想点什么?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深圳老板的话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
我猜想他一定经常来德国,因为他点了德国经典菜肴烤牛排。
为了试探他的经济实力,我毫不客气地点了最贵的海鲜。他竟然毫无吝惜之态,整个席间谈笑风声。
各自的菜上来了,我低着头只顾吃。
他好像兴趣不在吃上面,一边看着我,一边问:“你来德国多久了?”
“还不到一年呢,我是来读博士的。”我想告诉他我可不是来玩儿的。
“你就在杜塞尔多夫上学吗?”他又问我。
“嗯,就是这里的大学,校园就在城市南面,坐地铁半小时。”
“93年我第一次来杜塞尔多夫参观展会,那时候一个人,到现在,公司十几人来办展,时间过得快啊。”他感叹道。
交谈中我得知他毕业于国内知名学府-中央交通大学。硕士毕业那年,正好赶上国家对东南沿海城市实行开放搞活的经济特区政策,他跑到深圳,先在一家国企打工。后来,和几个朋友一起下海创业,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目前公司规模已居同行业全国前10名,总部在深圳,全国20多家办事处,员工总数接近1200人。
杜塞尔多夫展会是他的公司对国际展会的初次探索。
他又讲了一些早年励志的故事,我听着,希望自己能够完全理解,但当时的我没有太多的阅历,只能作个老老实实的听众吧。
他的思维敏捷而广博,似乎在我面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像一个深邃的谜。在他面前,不知为什么,我感到浑身紧张,不自在,这在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
由于时差的关系,他眼镜后的眼神显出一丝疲惫,但丝毫挡不住那明察秋毫而又洞穿别人心肺的目光。我几乎不敢和他对视,耳边却时时回响他那磁性的嗓音和感人的故事。
临走时,他给我一张名片:深圳英锐医疗仪器公司/副总裁兼国际市场总监/何天莱
他说:“明年我们来展会还找你。”
这一年圣诞节,我收到何天莱的电邮贺卡,可爱的动漫猫咪,碰着蜘蛛网说:“假期有空,但不要太多上网,要保护眼睛!”不过贺卡是同时发给5个女孩子的,我只是其中之一。
2001年新年刚过,他又来电邮说要去阿联酋迪拜参展,问我知不知道那里被称为“中东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