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年过节,亲来客往,这本应是府内女眷最忙碌的时刻。太守早年丧妻,他又未曾续弦,这些堂厅布置,摆席宴客的一应事宜素日里都是秦姑姑在张罗。今年莫太守感念秦姑姑辛苦,其子秦冠如今也不在太守府居住,所以特别应许她去秦府过节。秦姑姑人虽然不在,这府中席设的事儿却是安排得妥妥贴贴的,好在是家宴,人数也只那么几个,她也并未有太费心。
宴席还是摆在了偏厅,主坐位置设有两桌,莫太守与殷贺并排同坐,殷旭及莫小姐分别依次坐在殷贺的下方,本默与阿棍则坐在了莫子瞿的下方,莫旻曦也让元珠陪坐在了自己的身边,尾坐的还有几个在府中多年的重要侍从。
侍女将主客人的酒杯分别斟满酒,莫大小姐的杯里则是按照太守的规矩装的是一杯清水。
待客人落座之后,莫子瞿以主人之姿率先举杯,“难得今日中秋月圆之夜,佳友亲朋相聚于此共度良宵,我敬大家一杯,祝大家阖家欢乐,祥泰安康。”说完他眯眯一笑,将手中的那杯酒一饮而尽,“来来来,诸位请自便。”
开场的敬酒一下肚,这家宴便缓缓热络起来,莫子瞿敛起笑意,起身朝向殷旭举起杯,“阿旭,我知你不日即将出征,莫伯伯此杯先预祝你旗开得胜,铠甲而归!”
“多谢莫伯伯。”殷旭直立起了腰身,干净地饮下了手中的清酒。
随后,莫太守又敬了殷贺一杯。虽然在坐大都是晚辈及下属,但莫子瞿还是以主人的身份,谦逊地依次敬了一圈,一来多谢众人来府中赴宴,二来也感谢大家多年来的辛苦扶持。当酒杯走到莫小姐的案桌前时,莫父没有作声,只是给了莫旻曦一个眼神,莫旻曦立刻会意到了,先冲着父亲微微一笑,又回过去一个眼神,再吐了吐舌头,父女二人便愉悦地举杯对饮。
一轮敬酒完毕,侍女给各桌客人分别摆上了头食,用的是薄青花瓷小碗装盛,烹饪者还别出心裁用一张小荷叶将碗口盖着,端上来时,众人都只觉新奇,颇叹其巧妙用心。殷贺将荷叶移开,一股夏日荷塘的清香便扑鼻而来,他用小勺尝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连忙点头道,“嗯,这粥真是香甜软糯,清新可口。想不到在这茫茫北疆,竟还能有幸尝到家乡的荷香粥。”
“殷伯伯喜欢,那就多吃几碗好了。”莫小姐笑道。
莫父也试了几口,并细细回味一番,然后将手藏于案下向莫旻曦悄悄地竖起了大拇指。莫小姐一阵欢喜,闪着水亮的眸子,冲着父亲得意的一笑。
殷贺看到如此情景,似乎觉察出了些什么,颇感惊讶道,“哦,原来是旻曦的手艺。子瞿真是教女有方啊,没想到旻曦的厨艺竟然这么好。”说完,他便随意地笑起来。
莫子瞿听罢,连忙向殷贺挤了挤眼睛,并轻轻“嘘”一声。这一下子,倒让殷贺感到有些疑惑,瞬间愣在了那里。他轻轻皱着眉头,目色沉凝地注视着莫子瞿想要找出答案。莫子瞿没有做答,只是一个劲儿的用眼神提示。
这分明就是“欲盖弥彰”!莫旻曦微微撅起小嘴,瞟了莫父一眼,惴惴地低下了头。
殷旭扫了三人一眼,料到其中暗藏玄机,他只是浅浅一笑,故作若无其事闷声吃起来。
“啊,原来是小姐做的。小姐的手艺真不错。”坐在阿棍下方的管家率先称赞道。
“确实不错。”
“深藏不露!”
“厨林高手!”
“一代高厨啊…..”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极尽吹捧之能事。莫旻曦还是一脸平静,缄默不语,只出于礼貌勉为其难地笑了笑。
过了好一阵子,旁坐的殷旭仿佛看出了端倪,趁众人敬酒的空档,他歪着身子,用手遮住嘴,冲着莫旻曦细语道,“没关系,就算你只会煮粥,我也一样喜欢。”
莫旻曦听完,释怀地抿笑了出来。元珠丫头轻轻挑起眉梢,她连连点了点头,悄悄的在背后向殷旭竖起了大拇指,殷旭似乎也会意到了,浅浅的没有笑出声来。
莫太守让殷氏父子留宿,殷旭以军务繁忙为由,婉言谢绝了。他还是在城门下钥前赶了回去。莫府众人将殷旭一行送到了正门口,几个人互拜见礼,平淡地话了别。在城中街道上骑行,空气中还时不时地传来节气间杯筹交错的嘈杂之声,等到出了城门,便是肃然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