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还未明,北疆大营的部队就开始陆续出征了,又过了二个时辰,天已经大亮,出征将士早已经尽数出营,一个留守的传令兵,到刘禺轩的帐中告知他可以离开大营了。
刘禺轩简单收拾后就出了大营,在大营门口碰上军中驿卒赶着马车也出了大营,那赶车之人在秦大壮回营那日围观过刘禺轩,所以认识他,便问刘禺轩何去?刘禺轩说要去幽州,那驿卒便邀刘禺轩上车同行,刘禺轩欣然答应。
路上刘禺轩问赶车驿卒为何没有一同出征,驿卒说自己所属幽州驿,近半年中,北幽大营的所有私人书信只进不出,所以幽州驿专门安排了两个二等驿兵,负责大营与外界的普通公文传递。前几日他送公文到大营换回了另一个弟兄回幽州,如果大营中没有公文送出,那么他就会留在大营中等待那个兄弟送公文来,再将他换回,未曾想到今日大军出营,大军的军报和公文已由营中一等驿兵飞递送出,大营中部分驿兵已跟随大军出征,留守驿兵又要负责以后的军报衔接,所以这些出征将士发往幽州驿转递的家书,就被派给他负责了。
北幽大营驿的队正对将士们的家书看得慎重,给他调拨了这乘马车,以免这许多的家书在送往幽州驿的路上遗落。
这个驿卒知道刘禺轩的武功高强,他入伍前也曾扎过几天马步,所以一路上总是向刘禺轩问一些关于武功方面的问题。
刘禺轩似乎明白了他请自己上车同行的真正理由,心中苦笑,想这天下可真没有不要钱就能随便吃的饭。
刘禺轩不是个吝啬自己武学的人,自己的武功本也就是从武学典籍上学来的,师傅虽也偶有点拨,可真论武学之道,师傅并不算是传授者,何况师傅也不准他说一身的武功是在空虚观中所学,自己所学又甚杂,并无哪宗哪派之说,所以对于法不外传,师者为尊之说,刘禺轩丝毫不在意。
只是这个驿卒向刘禺轩请教武学,可他武学甚杂,很多连他自己都无法堪透,只知其所形,而不知其所意,因此他也不知该从何向这驿卒说起,只能话锋一转,问起了关于大尧的传驿制度。
刘禺轩问这个道也不是一时找话,他曾在中土见过一次飞递传驿,那匹驿马就似闪电一般从自己身边飞过,让他此时还记忆犹新。
驿卒见刘禺轩问大尧传驿制,便将自己所知尽数倒出:
大尧全国共有水陆驿一千八百七十四个,其中水驿三百二十二个,陆驿一千五百四十二个。陆驿分为五等,在驿馆或驿站中从事传驿的人由驿兵和驿夫组成,其中驿兵还分为一、二、三等。
一等驿:各州府,边塞大营,军事要道,关隘和都护府均设一等驿。置一等驿兵三名,二等驿兵五名,三等驿兵八名,驿夫三十,良马不得少于十匹,其余不计。
二等驿:各县,官道要口,均设二等驿。置一等驿兵一名,二等驿兵三名,三等驿兵五名,驿夫二十,良马不得少于八匹,其余不计。
三等驿:各镇乡,官道转口,均设三等驿。置二等驿兵一名,三等驿兵二名,驿夫十五,驿马三匹。
四等驿:设于大村寨中。置驿夫十人。
五等驿:也称为补充驿,多设于山边或偏远之地的路旁。置驿夫三人,驿马一匹,主要用于传驿补给。
驿卒侃侃说完后想了一会接着说:
“前面说的都是出自大尧传驿制中,一二等驿馆主要用于朝廷公文和军报的传递,三四等驿站多用于民间书信物品的往来,驿兵只负责朝廷公文和军报的传递,当然也有官宦人家的书信物品托于一二三等驿中驿兵传递,但如百里飞递,二百里加急,寻常人或普通官吏是万万不可能调用的。”
驿卒说完这些,又想了想又接着说:
“如今的一二等官驿和三四等的民驿,在人员配置中早已并不像大尧传驿制中所规定的一般了,最明显的是驿夫人数,边境和军事要冲的一二等驿很少用于民间书物的传递,常置驿夫有少无多,而中土百年繁华,各州府县间,百姓书信物品传递络绎不绝,所以驿馆内用于民驿的常置驿夫只多不少,听闻京城的一等安华驿和洛水驿,常置驿夫就多达三百余,每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当然我们幽州驿是北幽境内最大的驿馆,驿夫也有一百多人。”驿卒仰起头来,面上带着些许的自豪。
刘禺轩听得有点走神了,未觉驿卒已经说完,自己却朗起前人作的一首诗来:
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陇水不可听,呜咽令人愁。沙尘扑马汗,雾露凝貂裘。
西来谁家子,自道新封侯。前月发安西,路上无停留。
都护犹未到,来时在西州。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
……
刘禺轩呤完这首诗心下大快,转头却见驿卒呆呆的看着自己,刘禺轩高兴之余对他说,等到了幽州他交完公差,便让他陪自己去找一处地方安顿下来,刘禺轩答应传授驿卒一门掷物击敌的手法,驿卒学成以后,即便没有飞刀暗器,随身带几块石头,以后传递的路上遇上敌人,飞石出手便能于马上击落敌人,只是这门手法入门虽易,可若要使出威力,必得勤加练习。
驿卒大喜,点头称是。
刘禺轩飞身下马车,脚一点地,衣袖在路边乱石中一扫,转身还没等驿卒勒住马,就已飞回,两只手掌中抓满了小石头,当下便坐在马车上给驿卒讲诉入门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