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里,兴元府中出现了一个飞贼,专门于夜深人静时偷盗大户人家的财物,已经有好几个当地富贾向官家报案了,衙门一直毫无头绪,几个被盗人家说,被盗的当晚曾好像听见了孩子的哭声,所以官府给这个飞贼定了名字,叫“夜啼”,但这夜啼贼总是来无影去无踪,从没有人见过盗贼的样貌,因此也无从下手追查。
这一日,兴元府秦老爷家来了一个许久没见的朋友,此人瘦高,着灰布长袍,年过五旬,一脸倦容,腰间配着两柄带俏的短剑,江湖人的打扮。
秦老爷见故人登门,心头大喜,立刻大摆宴席款待,是夜灰衣老者就在秦老爷府中住下了。待到四更时,灰衣老忽然听到院内有响动,轻轻下了床批上外衣,拿起桌上短剑出了房门。走到庭院边就见一黑影从内堂闪出,向东面墙脚处轻声飘去,灰衣老者急纵而上道:
“哪里的朋友,好俊的轻功。”
此时乌云遮月,庭院内模糊不清,灰衣老者将那黑影挡在庭院正中,只见黑影特别的矮小,背后似乎背着一个包袱。老者心思:莫非是盗贼?居然这么巧,自己今天刚到兴元,就在老朋友家中碰上盗贼了。
灰衣老者对那黑影低声道:
“朋友,东西留下,人可以走。”
黑影没有任何回应,似乎在打量着老者。不一会,那黑影突然朝老者的左边急窜,老者虽然眼前一花,但立马闪身向左,依旧挡住了黑影一大半的去路,黑影见此人还是挡住自己,立刻出手,本来就矮小的身型一猫,微微探身,右手成掌刀向老者左腿劈去,老者忙侧身,左手由下往上接下了那个黑影的这招。
黑影一击不中,知道遇见高手了,后越一丈,站住,看着老者。此时虽然两人已过了一招,但声响均不大,并未惊动秦府中的人,黑影也没停留多久,他将身上的包袱解下,轻轻放在一边,然后从腰中抽出一把短刀,提气冲向老者,刀尖向前,身体高高跃起直指老者面门。老者见眼前一团黑雾直扑向自己,速度快呼异常,刹那间刀尖已至眼前。
老者身型立马后仰,哪知对方似乎并不是真想刺自己的面,刀锋一转向老者的左肩削去,老者立刻侧身闪过,那黑影一落地即刻转身又来砍老者的腿,老者高高跃起,又闪过,可是老者还未落地,那黑影居然欺身而上,占住老者的落点,刀尖翻向上急刺,所指已避开老者的要害。老者见这黑影招式如此伶俐,只能伸出右手拿的带鞘短剑挥手一格,“呯”的一声,兵刃相交,火花一闪,老者借力向一旁飞出,脚刚站定,黑影握着短刀的手已经跟了上来,老者短剑出鞘,庭院里顿时一高一矮的两个人斗了起来,兵器声“呯呯呯”不绝于耳。
黑影招招近身抢攻,身法就如鬼魅一般在老者四周上下飞舞,老者招招守势,却无丝毫败像,抽出短剑后格挡纵跃,脚下游庭信步甚是好看。
庭院中的响动越来越大,黑影也越攻越急,招式渐渐毒辣,身法更是贴近老者周身,老者一开始时会偶尔轻声“咦?”越到后面渐渐开始道“好”。两人斗了数十个回合,秦府上下已被惊起,各房都点起了灯,嘈杂骤起,黑影放在庭院一旁的那个包袱突然大声哭起来,原来里面是个孩子。
黑影听到哭声,立刻虚晃了一刀,纵身跃开,跑到一旁丢下短刀抱起孩子,老者也并未上前阻拦。这时候,秦府中的护院已陆续赶来,提着灯笼将庭院围了个密不透风,月光脱出乌云,庭院中的黑暗即刻被驱散开,眼前一览无遗。
秦府家的护院个个拿着兵刃,秦老爷也提着一把关刀兴冲冲的跑进了院里,他见一个矮小的黑衣蒙面人抱着一个哭泣的孩子,顿时莫名其妙,刚要开口问那灰衣老者。
灰衣老者这时已看清了,黑影是个黑衣蒙面女人,微微一笑,还没等秦老爷问自己,就对秦老爷说:“秦老哥,借你的关刀用用,待会我自会问清楚。”
秦老爷听灰衣老者如此说,便也没再问,将手中的关刀递给了他。
灰衣老者拿着关刀走到庭院中对黑衣女子说:“姑娘,你看好!”说完就在庭院中舞了起那把关刀。一时间庭院内风声阵阵,老者拿着关刀刺、挑、扫、挡,时而大开,时而紧收,一套下来威风凛凛,秦老爷和府中护院在一旁大声赞好。
黑衣女人眼睛都看直了,脱口而出:
“扫叶枪法?”
老者听她一说,收了关刀递还给秦老爷,然后让秦老爷吩咐人去他房中把桌上的那柄短剑拿来,说完又转回身对黑衣女人说:
“姑娘说我舞的是扫叶枪法?呵呵,此枪法我学时并无名号,但姑娘既然认得,那么想必一定认识杨万林了。”
灰衣老者一提杨万林三字,秦老爷在一边突然惊道:“杨大哥?”
黑衣女子一时没有接话。这时秦府的人将灰衣老者留在房中的另一把短剑取来给了他,老者将短剑掷给黑衣女子说:
“看看,这个你可也认识?”
黑衣女子转用单手抱住不再哭闹的孩子,另一支手接过老者掷过来的短剑,她瞪着一双难以置信的眼睛看了又看,然后甩手将剑出鞘,又仔细辨认看了好一会,最后才缓缓的问老者:
“这把短剑您是如何得到的?”
老者听她语气缓和甚多,笑笑说:
“剑怎么得到的以后再说,且问姑娘可识得此剑?”
黑衣女子扯下脸上的面纱,灯火照耀之下,面容绝美,正是玥兰。
玥兰悠悠的回答老者:
“此剑是师傅传于我,我自小便用它习武,怎会不识,未想此生还能再见到它”,想到在京城用这剑刺死了杀害公公婆婆的那个义军,玥兰心底的悲痛又蔓延起来。当时她突遭巨变,又挂念房中婴儿,所以忘记将这亦师亦父之人送予她的短剑拔出带走,当她想回身去取时,情况已发展到不允许了。
站在老者一旁的秦老爷忍不住上前问道:“杨万林是你师父?你就是杨哥当年回京路上捡到的那个女孩?”
玥兰点了点头,秦老爷大叫:“侄女啊!”
玥兰听那个拿着关刀的中年汉子大声叫自己侄女,大吃一惊,抱着孩子居然微微的退了小半步。秦老爷见到玥兰退后半步,便哈哈大笑起来,说:
“我曾和杨万林杨将军同在军中服役,我叫他杨大哥。”
玥兰依还是没敢回声,灰衣老者便也走向前来,剑不出鞘的舞了起来,玥兰一看更觉惊讶:
“短刀技?”
老者没有回答,依旧在舞,直至舞完收势,然后对玥兰说:
“你师父可曾说过,教你的武功从何而来?”
玥兰沉思了一会回答:
“师父说这套短刀技是他在戍边时结识了一个江湖人,他用自己的枪法换来的……是了!你就是师傅说的那个江湖人,你还会师傅的扫叶枪法。”
“扫叶枪法,呵呵,不错不错,确似其名”老者摸着下颚的胡须笑道:“不错,我就是你师父说的那个江湖人,只是你学的并不是什么短刀技,而是‘虚凌剑阵’中阵眼的剑法,其中玄机一时也无法说清楚,你不是想知道手中的短剑我如何得到的吗?莫站这里,进屋子说话吧。”老者说完自个儿先进了大堂。
玥兰到此刻,心中已没多少疑虑了,便抱着孩子也跟着进了去。
秦老爷对团团围着的府中护院说到:
“大家都听到了,此女是杨将军府上的,今日之事不用我再多说,谁要敢传出去,军法处置”。
秦府中的护院多是当年秦老爷在军中的旧部,也都识得杨万林,更知杨万林和秦老爷的关系,自然都不会多说半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