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由于孟父的坚决反对,昨天晚上合作社没有接着往下讲。但在昨晚村民们离开孟家之后,在孟建学和董细雨、孟建东、以及孟母的好说歹说下,孟父终于答应儿子建学和儿媳给村民们讲懂合作社。但前提是等给大家教会合作社怎么办,以及帮忙把合作社办好后,他俩必须再回到BJ上班。孟建学也欣然应允。他觉得这是很好的缓兵之计——什么叫把合作社“办好”?合作社永远没有“办好”的那一天!只要他们把合作社弄出一点名堂,让父亲和村民们看到它的前景,到时候父亲就没有理由再反对他们了。所以他们父子爽快地达成了协议。董细雨也兑现了她的策划和承诺,挖空心思地做了几道预计未来公婆爱吃的好菜,结果把她这顿饭把未来的公婆吃的赞口不绝,心花怒放,答应让她俩今天继续向村民讲授合作社。
昨天孟建学介绍合作社虽然不够彻底,但他对父亲的回答也基本上说清楚了为什么要创办合作社,至少已经让在场的村民对合作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不到上午十点,宝珠妈,小宏媳妇,王朝马汉,郑老师,刘召弟,四喜等都先后到了孟家,每个人都带着好几个村民。到十点钟孟建学准备开始讲的时候,已经来了有三十多人,把孟家的上房里挤得得满满的。
看到人越来越多上房里根本坐不下,建学和建东商量干脆让大家都到院子里。反正现在不热也不冷,院子里视野开阔又空气新鲜,大家觉得这主意不错。
也许是因为孟建学在村里固有的影响,也许是因为来了董细雨这个又是城里人又是研究生的孟家儿媳妇的新鲜,也许是因为村民们对传说中的合作社感觉到好奇。总之,村民一来到院子里就开始争相交流,纷纷议论。孟建学一边忙着向昨天还没有见过面的乡亲们问好,一边回答着村民们各种各样的关心和提问。村民们的问题当然还是老问题,有问他是不是真的不回BJ当干部要回到村里当农民,有问他是不是社会真的又要回到农业社时代了,又有的问董细雨是不是国家派来的住队干部,有的问董细雨父母的官有多大,有的问他啥叫研究生,问研究生是不是像农业社时期的工作组一样是专门来批斗人的,等等。孟建学被这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得毫无招架之力。
对于今天,他早就计划好了:即先从头到尾地讲一次为什么要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然后对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加入合作社后有什么好处等,进行一次系统的讲解。下午再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中国沿海省份以及在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介绍。但是,按现在的形势,他只有回答问题的份而没有根本谈不到主题上来。
大体上说,村民们问他的问题除与董细雨有关的之外,大多数仍然是合作社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对他即将成立的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好奇,更多的是对以前农业社的回忆和之后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单干”和“合作”的讨论。
就在孟建学面对七嘴八舌的村民正琢磨着如何突破这种乱讓讓的局面快点谈到主题时,只见蔡婆婆风风火火地从大门外赶来,她一进门就大声吆喊说听她孙子说合作社在开批斗大会,所以她来看看。蔡婆婆的话更是把院子里的村民逗得哈哈大笑。孟建学开玩笑地告诉蔡婆婆,说他们要成立的这个合作社与农业社不同,是从不批斗人的。但不管他怎么解释,蔡婆婆还是坚持说她想看看今天到底要批斗谁,是不是把何大拿揪上台来一人一句地让大家骂。
有了蔡婆婆的插话,小宏媳妇也马上接过话茬说她早就说过农业社要比“单干”好,否则为什么一听成立合作社会来这么多人。小宏媳妇的话再次引起村民们“单干”好还是“合作”好的乱嚷嚷地讨论。这种场面使孟建学觉得与其刻意地等村民们停下来讲授合作社相关知识,倒不如先让村民们说说对“单干”和“合作”的认识,这样也算是对村民们的心里做一次详细的摸底调查。孟建学为这个发现感到兴奋。他连忙把自己的想法小声告诉站在旁边的女朋友。董细雨听了后也认为这办法好,可以让她多了解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真实状况。不仅如此,董细雨建议要不干脆把这次讲座改成一场辩论会——改成“单干”好还是“合作”好的辩论会,通过辩论,来了解村民们的真实想法。
两人一拍即合。
此时正值干粮时分,太阳把孟家院子照得格外明朗。孟建学知道女朋友仍然会成为此次活动的中心人物,所以他干脆把董细雨向院子中央推了推向村民们介绍:“我媳妇是BJ城里人,她不知道原来的农业社是啥样的,但是听了刚才大家都在谈农业社的事,她多少听出来了点门道。她建议我们现在来一场‘要单干还是要合作’的辩论比赛,辩论的目的就是说说单干这么多年来我们每一个人心里的真实想法。”
“是不是象电视里那样?”四喜急不可待地问。
“差不多!”孟建学微笑着回答。“应该说从包产到户之后,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能有机会在一起热闹热闹之外,平时恐怕很难有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了。所以今天就全当没事在一起聊天了。记得刚单干那几年来,大家总是很高兴,一天到晚拿‘单干’和‘合作’比较。但是这几年来由于大家各忙各的,再也没有人谈这个话题了。今天我们就再一次谈谈,看看单干后我们得到了什么,还缺些什么,然后再回头谈谈是‘单干’好还是‘合作’好。还有,凡是村里上了年级的人都知道生产队的时候是啥样的,但像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所以今天就算给我们年青人上一堂历史课,也让我们记住你们吃过的苦,知道好日子来得不容易。”
“这是个好主意,是该让这些年轻人知道一些——现在的年轻人呐,是一点苦也不想吃,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刘老汉咬着旱烟锅说。
“还是人家城里娃娃脑子活想得周全——好好说说有用的话也好,要不一个人在家差点闷死了,少说合作社那个年代还是热闹的!”
宝珠妈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同感,大家都说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