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五十回。三姐妹的身世(二)
“没有那么多年,鲁王朱以海是从浙江绍兴搬到这里的,在这里也就是四年的时间,后来因惧清兵来剿逃往金门,康熙元年朱以海病故于金门。这是明代王室较大的一个支脉,子孙众多分散在江南各地。”
四娘问道:
“那鲁王的子孙没有被清兵剿灭,没有被灭门?”
“半数以上存活下来了,我们的学子里面就有,我就不细说了。这都归功于张廷玉的父亲张英。”
三娘说到:
“真是够曲折的,怎么又牵扯出了张廷玉的父亲张英?”
“是啊,听我慢慢讲吧,没有张英或许就没有我了。张英是大明崇祯十年出生于安徽桐城,康熙六年,他科举得中二甲第四名进士,成为内弘文翰林院庶起士。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将张英提拔至相位,任命其为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这算是满清的文官里最高的官位了。”
二娘问道:
“满清的高官和二叔有什么关系?”
“这就要回过头来再讲讲南明小朝廷中最大的一脉,也就是我的祖上了。我的爷爷是南明最后一位皇帝,那就是明昭宗,匡皇帝朱由榔,建立永历朝。生于明代天启三年,死于康熙元年,曾建都于肇庆、安龙、滇都,执政十六年,在两广抗击清军。
兵败后,永历帝流亡缅甸首都曼德勒,被缅甸王莽达收留,后吴三桂攻入缅甸将其俘获,于康熙元年六月一日,永历帝父子及眷属二十五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终年40岁。”
四娘说道:
“那吴三桂奸人太狠毒,活该他也让玄烨给杀了。”
“是啊,我大明遗孤有半数是被吴三桂杀害的。在两广兵败前,朱由榔的二子朱慈?流散在民间,由民间人士保护,那就是我的父亲。张英和我父亲有些交往,朱慈?在家人和民间人士的陪同下离开了两江、福建、两广那清廷剿杀南明余部最敏感的五省,来到安徽。”
四娘问道:
“二叔,安徽就安全了吗?我们姐妹三人就是在安徽险些被杀。”
“当年那里知道何处安全,只想避开锋芒。当时张家在安徽滁州给找了一个宅院,将全家安顿下来,长兄在滁州随父习武,我被送至安徽桐城麻溪,在姚家习文。”
二娘说道:
“这不就安全了吗,满清不可能动用全部的兵力,在江南大半个国土上搜捕。”
“老二说得倒是有些道理,不过内奸难防,大明亡国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就是被这些像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等这些奸人反叛、出卖。”
三娘问道:
“难道二叔的父亲朱慈?又遇到了奸人?”
“是的,按照康熙的旨令,南明最后一个皇帝的遗孤要全部剿灭。要将永历朝的后人、重臣们斩尽杀绝,以免东山再起,杜绝后患。”
四娘问道:
“那个奸人是谁,去把他杀掉就是。”
“用不着了,满清连他一起杀掉了,那是一个我父亲的家人。康熙三十八年,那名家人感觉到了事情的重大,他认为,告密了永历朝的最后一个支脉就能得到重用,于是亲自到了京城,向刑部告密,当时的刑部侍郎问他:
“你为何要告密主人?”
他回答得直截了当:
“我是为了立功做官。”
“你要做几品官?”
“举报一个永历的王爷,明代的遗孤,要个滁州知州不算为过吧?”
刑部侍郎笑着说道:
“那可是从五品地方大员,许多科举进士出身的,为官多年也到不了从五品官。”
“再小一些也可以,总不能小于正七品做个等外官吧?”
那刑部侍郎一想:
“这个卖主求荣的家人,要是去做生意倒是一把好手。讨价高,还价低,一下子降了三个等级。”
于是,刑部侍郎说道:
“你将具体地址告诉我,我去通知兵部抓人,你在京城等着封官吧。”
“还是我领着去吧,怕你们找不到,他家里人分住在两处地方。”
刑部侍郎刚要发作,后来一想先稳住他吧,留他几天再杀也不迟。说道:
“你先留刑部居住待命。我去兵部联络出兵与你同行。”
刑部侍郎将此事联络到兵部,兵部也感觉到事情重大,第二天早朝报告给玄烨。玄烨即刻宣布散朝,留下丞相和九门提督,问道:
“九门提督,此事你看如何处置,是否将那举报人加刑、逼供让他说出详细地址,然后你派兵去直接诛杀?”
九门提督回到:
“秉圣上,依臣看来不可。要是那举报人见到求不到官反而上刑,打死也不说,或者说个假地址。那朱慈?就难寻了。”
“那是为何?”
“江南各省不像北方省份,那边南明的余孽和东林党人的后裔还有残余。朝廷抓捕声势过大又会被转移。”
“那如何做,你快拿主意吧,总之是让你将朱慈?全家杀绝。”
“圣上,依臣看来,先将那家人许以官职哄住,然后我派二十铁骑让他带路。先直接到朱慈?住处,到朱慈?的住处找到后先不动手。我许与举报人官职,分兵再让他带路马上去另一家,将两家都诛杀后再杀掉那举报的家人。”
“只带二十铁骑,还要分两路,如果遇到抵抗何以迎敌?”
“回圣上,办此事,人不宜过多,我不派兵丁,而是选十八名武艺高强的‘九品把总’,万一遇到抵抗,都能以一当十。另派两名‘五品步军副尉’带领。不走驿站,驿站来往人员多,人多嘴杂,另外驿站也没有那么多马匹换乘。这二十名军官身着便衣,沿途住旅店吃饭、休息、喂马。如此方能万无一失。”
玄烨向宰相张英问道:
“敦复(张英的字)你看此法如何?”
“回圣上,九门提督安排有方,我看可行。”
“那就赶快去办理吧,务必将那朱慈?全家杀尽,不得有误。”
“是,圣上,臣一定精心办理。”
张英问道:
“圣上若无他事,老臣也回去了。”
“敦复也回府歇息吧。”
张英心里着急,但因年纪大了,又因怕引起怀疑,在紫禁城里也不敢快走,出了紫禁城上轿后,吩咐轿夫说:
“我身体有些不适,请快些走吧。”
于是,轿夫加快了步伐,好在宰相府在东四,十条,离紫禁城不远。到家后赶忙叫来四个家人,说道:
“你四人选四匹快马,赶紧出发。两人一路,到安徽滁州,告知朱慈?赶快全家转移,因家人告密,朝廷派兵来剿杀。另外两人一路,到安徽桐城麻溪,到后立即将朱慈?的二子直接接出,送至苏州朱家老宅。人命关天,你四人多吃辛苦吧。九门提督派人明早出发,你们四人一路上住店少睡一会儿觉,吃饭、喂马要抓紧时间,要比朝廷军官领先到达。他们的马跑得快,你们两路人不要走在一起,一路出哈德门,另一路出顺治门,这是银票,拿着赶快出发吧。”
四个家人选好马匹,两人一路,分别奔向哈德门、顺治门而去。
员外说道:
“张英、张廷玉父子俩都是有名的清官,虽然是高官,但生活异常节俭。但对待家人不薄,其所用的家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其家人也都忠于张氏父子两人。张氏两人在位期间,通过本身的职务所得的消息,通过家人传信,救过的南明王朝的遗孤,东林党人的后裔不计其数。”
鲁大第一次插话,说道:
“听员外这么一说,这张英、张廷玉两位宰相,虽然都是满清的高官,但算得上是好官。这宰相之位,就是张氏父子不做,也会有人来做,宰相是不会有空缺的,要是其它人做了宰相,就不一定是好官了。”
“鲁大说得极有道理,我和你们讲讲也没有关系。譬如,那个薛牧大师兄,还有鲁大教他鹰爪力的那个徒弟,都是张廷玉用家人传信的方法救出来的,其它的我就不一一说了。总之,据京城传来的消息,张廷玉今年九月以后或许有难,应不应该帮帮他,大家想想吧。”
四娘说道:
“二叔家里的事还没有说完,正说到关键时刻,接着说吧。”
“小妮子说的对,说到关键时刻,我停下来了。这段悲怆的历史我也不愿意提及。但是,为了说明张氏父子的为人,我只能向你们讲清楚。”
三娘说到:
“二叔,还是说完它吧,你就是不说,那事情也是存在的,还不如让我们都知道,总比憋在心里好。我们虽然是异姓,但走到一起就算是一家人了。”
“老三说得好,我们都是一家人,我接着说吧。”
“先说我父亲那边,还是满清官兵跑得快,张英的两位家人只早到了一袋烟的功夫,刚说了两句话,见到那二十个人骑着马飞奔过来,两位家人只能喊一句话:
“快跑,官兵来了。”
朱慈?还没有反应过来,全家已经被包围了。
那两个五品步军副尉商量道:
“咱俩分开吧,你带着九个人和那告密家人赶快去另一处,办完事在这里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