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四十九回。三姐妹的身世(一)
鲁大讲完后说道:
“员外,就是这些了。”
“啊,这个段子可真长,鲁大的记忆力不错。小妮子,你看这一个段子如何?”
“二叔,这更是胡言乱语、胡说八道、一派胡言。那个吕四娘跟随那个什么悟因法师,两年就学会了神奇的武功,我三姐妹学了近二十年还不如她。我们不就成了笨蛋,难道我取的那个头是假的,真头被那个冒充的吕四娘给取去了。”
鲁大说道:
“我听到后也不信,我们习武之人都知道,练武虽然要靠‘悟性’。但最重要的是靠时间的磨练,这可不像变戏法,告诉你是怎么回事了,熟练一下就会了。”
员外说道:
“鲁大说得对,民间段子嘛,编得越离奇、越热闹越好。反正是老百姓的饭后茶余,你要让说书的再一加工,那就更热闹了。不过,这一个长段子里,还有一些历史是真实的,譬如,吕留良的那一段、岳钟琪的那一段。”
二娘说道:
“不过离谱之处也不少,那第一个段子里,吕四娘十三岁就只身进入紫禁城去杀人报仇,我想,不会有人相信。我们姐妹三人吃尽千辛万苦,由五个名师教导,习武近二十年,才进入紫禁城将那胤禛的头取了。”
四娘说道:
“不说这些了,或许还有一百个段子,我们听不过来。二叔还是说说我们的祖籍、我们的长辈吧。”
“你们三姐妹好好听吧,你们的父亲不是吕留良,吕留良只有七个儿子。另外,算算年代就知道了,吕留良于康熙十九年就出家为僧,距今已经五十九年了。
鲁大说道:
“按陈老板的说法,吕四娘是吕留良的孙女。长子吕宝忠的女儿。”
“那就更不对了,长子名葆中,热衷于读书取仕,康熙四十五年以一甲二名榜眼考取进士,获得由紫禁城的午门进入正大光明殿晋见皇帝的殊荣,吕葆中得意洋洋,不久后吕葆中因“一念和尚案”受到牵连,琅铛入狱,终至忧郁而死。吕葆中更本就没来得及娶妻就死在狱中,哪来的女儿?“
四娘问道:
“那,我们三姐妹究竟是谁的女儿?”
“你们确实是吕家的一脉,但和吕留良无关。这要从你们的太爷说起。”
二娘说道:
“二叔,说那么远,只说说我们的父亲不行吗?”
“那就说不清楚了,老二别着急,没有几句话。你们的太爷叫吕元学,正妻郭氏生有三子,你们的爷爷叫吕愿良,生于大明泰昌元年,是第三子。
于天启元年,吕元学娶了侧室杨氏,生下第四子吕瞿良。崇祯元年九月,吕元学不幸病逝。4个月之后,即崇祯二年正月二十一日,侧室杨氏在浙江崇德县登仙坊祖居,生下遗腹子吕留良。
由于其父早逝,杨氏体弱多病,吕留良由三兄吕愿良夫妇扶养。吕愿良幼聪明好学,大明亡国后不事科举,在家读书著作,于满清顺治八年着有《天放翁集》。
吕愿良是东林党人,于崇祯十六年起,因为史可法是东林党的领袖,吕愿良跟随金陵兵部尚书史可法征战李自成。弘光政权建立后,史可法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吕愿良又跟随其抗清。”
这段历史牵扯到南明内部的斗争、相互争权、相互倾扎太曲折了,我们就省略了吧。弘光元年五月二十四日,史可法镇守扬州失守,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不从而后壮烈就义,所属军队遣散而逃。”
“吕愿良逃散后,没敢回到浙江崇德县,辗转常州、无锡、嘉兴、杭州等地,经三年后才回到浙江崇德县祖籍。从此开始在家读书、习武,在家数年无事。
吕愿良在家乡娶有一正室无妾,只生下一子,就是你们的父亲吕靖中。吕靖中一直居住在祖居浙江崇德县,每天随着父亲习文、习武,父子二人也可说是文武双全。之后,适年的吕靖中娶妻刘氏,只生下四女无子,也就是你们四姐妹。
当时吕靖中并没有纳妾,因为妳们的母亲体弱多病,只有老大跟随父母住在浙江崇德县,你们三姐妹因年龄小,住在安徽桐城麻溪亲戚家寄养。
康熙五十四年,又兴文字狱,史可法的孙辈联合东林党人的后裔举事未成。康熙派杭州将军在两江镇压,死者、被灭门这无数。
当时吕愿良、吕靖中父子并未参与举事,但浙江崇德县有个汉族奸人为了做个小官到杭州举报。因吕愿良是史可法的部将,又是东林党的要人,杭州将军即刻派手下将领,带领五百官兵星夜赶到崇德县将宅院团团围住。
当时吕愿良已年迈,父子二人奋力抵抗,虽然杀死官兵无数,但因寡不敌众,全家四人,包括你们的大姐在内全部被杀,就连家人、保姆也都一个没有放过。
事后,此事报到刑部,当时张廷玉正在刑部任左侍郎,无奈,这消息知道得太晚。后来那奸人升了个等外九品官,那奸人嫌官小,又继续探听,得知吕靖中还有三个女儿在安徽,没有探听出具体在安徽何地。
那汉族奸人不甘心,直接去到京城向刑部举报,张廷玉马上得之,立刻派家人昼夜兼程来到苏州,告诉我事情紧急,让我去安徽即刻将三姐妹转移。当时我还年轻,带着两名家人骑着马去到安徽桐城麻溪,将妳姐妹三人接到苏州。事情的经过,最简单地讲大致上就是如此了。”
四娘问道:
“二叔,那告密的汉族奸人又升官了吗,升了多大的官,现在何处?我去找他,将他剁成肉酱。”
“小妮子,不用妳去了,杭州将军早已替妳办完了。”
“二叔说笑话,那个满族将军派人杀了我们全家,还能替我杀人?”
“小妮子,那张廷玉是何等人,它能让那告密的汉族奸人好了吗?张廷玉为了赢得时间,将这事拖了两天才,才让刑部通知安徽官府去拿人。告密的奸人去刑部要官,张廷玉告诉他,直接回地方去找杭州将军,那是地方的从一品大员,比我的官大,刑部已经下了文书给将军。”
“结果呢,杭州将军给他升官了?”
“那怎么可能,杭州将军历来都是满人,张廷玉知道那人的个性和作派。那告密奸人信以为真,升官心切大胆去了将军府去要官。”
“他的官要来了吗?”
这都是张廷玉设下的套,那告密奸人去到将军府,将军问道:
“不是给了你一个正九品官吗,还来做什么?”
“回将军大人,我又探听出吕靖中还有三个女儿在安徽,就是还没有探听出具体地方。我就去了京城,向刑部报告了。刑部说,已经给将军下了文书,让我来向将军请赏,请将军赏我个上品位的七品官。”
那杭州将军也是久经官场的人了,一听就心里有数,问道:
“这是刑部谁和你说的,叫什么名字,什么职务?”
“那我怎么敢问,反正刑部衙门不会有错,上面有匾额。”
“大胆!这个案子是我经手的,你去京城泄密是何用心,来人!暂且收监,要是抓不到人,取你的头抵罪。”
后来,这个案子一直没有告破,告密奸人被杭州将军以泄密罪给杀了交差。
“啊,杀得好,这事杭州将军还真替我办了。”
“张廷玉在康熙、雍正朝都是重臣,没有这两下子早就被派系打下去了,还能到今天?不过,弘历一上台比他的老子狠多了,想当天下第一天子,他生性嫉妒、猜忌,为了树立他自己的威望,千方百计、不择手段的打击前朝有功劳的重臣。按京城传来的消息,这次怕是要遇到大麻烦,我们大家想想办法,或许能解救。”
二娘问道:
“听二叔一讲,张廷玉救了我们三姐妹的姓命,我们到是应该去帮他。但张廷玉这个人就这么重要吗?”
“老二这么一问,要回答起来就太长了,我大致上零零散散地说说吧。其实,这事和我,和大明王室的后裔,和东林党人的后人都有关系,甚至和我们这一批学员中的一些家庭也有关系。”
三娘说到:
“二叔这么一说我更想听了。”
“那就先说说我自己吧。崇祯驾崩以后,由于崇祯皇帝没有留下后人,大明十七朝帝王的后人在长江以南纷纷成立了小王朝,有二十五个之多,当时的时局是个乱像。这些小王朝大都是短命的,我在这里只讲两个和我们有关的。”
四娘问道:
“二叔不可能是两个小王朝的后人,怎么讲两个啊?”
“小妮子问得好,那我就先讲讲我们现在这个住所,这里是(监国)鲁王‘朱以海’从顺治二年到顺治十二年在浙江绍兴建立的小王朝。后来被迫迁到了舟山,王府的地址就是我们现住的这个大院。”
二娘问道:
“那我们现在所住的这个大院,有过十年的小王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