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坐回主帅位,两边将官重新分列。
“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如今你们有一个共同的字叫蜀卫,我希望这个名字将会成为你们一辈子的骄傲,当你们老后你们的子孙会为他的祖上曾经是蜀卫的一员感到自豪。我知你们反对军容军姿军列,认为这是无用功。”
“这样好不好我们搞个对练,按两种方法对抗一下看下效果。杨、潘两都指挥使各领万人,三月后比比,谁赢就听谁的。”
大伙回道:“诺”。
苏宁继续说:“各将官在训练对抗中仔细发掘士兵的优点,根据他们的专长分不同的兵种。关于特种兵,炮兵,机甲机动兵、医务兵的兵种我的计划书里有详细介绍,有不明白者可以随时找我。”(诸位看官均是现代人,我就不注水写兵种介绍了,一笔带过。)
“新兵种的装备后期会陆续配上,目前我会让苏铃,苏铛晚上到军营给士兵上文化课,新的兵种没有文化可不行,要学习如何绘图、计算仰角、打旗语等等。”
在云国女子是可以当官的,苏铃,苏铛也不存在不能入营,营里也有女兵。
“入伍一年者下等兵、二年者升为上等兵、伍长为下士,什长为中士、小旗为上士、总旗为少尉、百户为中尉、千户为上尉、都指挥长为少校。职位有正副之分,军衔没有正副之分,操练和作战按之前职位管理模式。”
“但战时若队伍打散了按军衔大小指挥,以后你们的待遇是职位补贴加军衔加奖金。职位补贴和军衔工资是固的,奖金是根据你们的训练来分。具体的你们看计划书。新的军服上有军衔,所有装备后期会给你们配。明白了吗?”
“诺”
军营的事是挺闹心的,拆迁的事也挺闹心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没人喜欢别人拆自己的家,再加国朝第一次拆迁,是个新鲜物,虽然承诺后期有商品房,前期有拆迁款。
可穷人常被富人欺负有习惯性仇富的想法,哪里肯相信有房住有钱拿,只是先搬离几个月?再加上花都府尹认为苏宁是败家子,太天真了。对商业街的未来并不看好,所以在执行上也没那么尽心。信息上的不对等,让拆迁变的异常的艰难。
苏宁听了福伯的汇报后,想了想说:“我写两份拆迁公告,福伯你明日把这贴到沱江东岸头尾同时在那派人讲解,现场办公不依靠官府,以皇家名誉作保证后期商品房建好后他们可以搬回,有意搬者现场签合同,现场给钱。千万不能强迫。按签合同的时间顺序给予未来挑房的顺序,当然房子面积比他原来的大,要补差价,反之我们补他钱。再给我个画板我画个规划图你在中段位置把它立起来。”
“少主,香水坊和药坊地点选好了,随时可以动工,是不是从帝都预定几个高阶阵法师,商业街的8层楼需要金丹阵法师,我们不预定到时怕没有人呀。”
“对了,我忘了,还要造个水泥工坊。有了水泥建8层楼就简单多了。”掏出玉简放在眉心用神识把香水,药厂,水泥的厂所有资料,复制了一遍交给福伯说:“我们的厂不需要丹药师和阵师,你招普通人就行,但一定要忠厚老实,能保守秘密。要尽快办起。”
“表哥,你看我步军是用马其顿方阵好,还是罗马军列阵?不管哪种这是普通人的战法,我们士兵是修者有法术的,你可以借鉴别照搬,我看法术的施放用三段击或半回旋战术,具体的你要在实战中去检验。”
久久没人回应,此时的杨辉哪有时间理他,全神沉醉在玉简里。他出生将门从小知兵法,苏宁给的地球上战术战法大全,给他很大的启发,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此时的修真大战,主将对主将,高手对高手,然后大家一窝蜂的上,有军纪有装备的战斗力会强一点,弱一点讲点兵法用点计谋,有点类似地球上古中国三国时期,只是这里是修真世界多了些法术的对决。三国的打法能和近代的战术比吗?计谋永远不会不过时,但是打法绝对过时了。
杨辉满头大汗以前觉得天一教的军队很强,接受宗教教育的他们个个不畏死且很团结但看了马其顿方阵后再想像上配上三段击的法术攻击,那其他军队简直弱渣了。
难怪要整军列,没有整齐的军列,就会杂乱无章。训练军姿就培养士兵的纪律性,增强团队意识。提高身心承受力。现在只要注意高阶修士的破坏力按此训练收复幽云十六州真的不是梦。
军队的战争,化神之上的大士是不能参与的,这象地球的核武器只能哃吓、威摄。若是使用就是双方要灭国了。想想表弟后续的炮兵和机甲部队的投入,杨辉浑身发热满头大汗。很想大声高喊我杨门又回来了!
天一国是宗教国,其教主就是国主。全民信教不畏死且因战友就是教友所以战斗力很强,这个国家想让全世界变信教徒,在他们的眼里教外人士就是异教徒,要洗礼。是个好斗的民族。
比南方的佛国更可怕,佛国只是国主信佛,佛是主流信仰就象云国儒家一样有绝对的统治力但佛主和国主是二者不同的概念,佛教教义也相对会柔一些,危害性没那么大一点。
杨辉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福伯也看到了收地的曙光,当第一个吃螃蟹者卖出了房子签了合同领了拆迁款后,慢慢同意拆迁的人就多了起来,在这个年代皇家还是有信誉保证的且和皇室的对抗还是不得人心的,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皇家比官府更能代表正义、公理。
福伯需大量招收人员,工坊要人,商业街的建设好要人,皇庄的农事也要人,好在这几个项目普通人就可以了,让招人更方便了。福佰对同意拆迁的家庭实行优先招人政策。这样又吸引一些人卖地。
很快工坊开工了,东岸也陆续施工了,福伯按苏宁的要求每天准时发放工资。
有钱,有人,就会有消费,于是这里慢慢也热闹了起来,各种小吃和日杂店在工地旁边开,甚至都有暗娼服务。福伯好象有点明白为什么少主一点都不担心商家会不会集中入驻商业街。福伯感到春天好象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