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仙道:“不错。本仙后来想,只有自己学会咒文所用文字,于是四处查阅典籍,可是如此邪门的文字根本未见记载,直到无意中看到一本《太古轶闻录》,才终于了解到文字来历。”
岳凡道:“《太古轶闻录》?也就是说这种文字传承自太古时代?”
鹤仙道:“事实是还要更早。《太古轶闻录》直接称这种文字为‘仙文’,传说为昆仑列金仙所造,内蕴宇宙造化之大密,金仙将之书于所谓‘大道碑’上,以供弟子观摩悟道。如你所见,‘仙文’不能记忆摹写,故太古时代就已失传,到了当世就更彻底被遗忘了。”
岳凡沉吟道:“换言之仙文根本无处可学。但祖师又显然学会了,否则也不会有这一篇咒文了。问题是祖师是如何做到的呢?”
鹤仙笑道:“你小子倒聪明,一语就说到了关键。是啊,既失传已久,那祖师到底是怎么学会的?”
岳凡心痒难挠,道:“鹤仙,您老神通广大,必然已参破仙文之秘。您就别卖关子了!”
鹤仙笑道:“你无妨再仔细揣摩经文,仙文奥秘就在其中。”
岳凡将经文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却毫无头绪,急的是抓耳挠腮,道:“您就别逗我了。按咱俩事先的约定,您可有指点我的义务的。”
鹤仙嘿然道:“本仙从来言出必行,若非事先答应了你,本仙会跟你说这么多废话?本仙问你,《心经》诀要是什么?”
岳凡想了想,道:“一言以蔽之,‘修心’而已。”
鹤仙道:“很好。当你目注咒文时,心有何感受?”
岳凡道:“心地自然愉悦,浑然忘我。”
鹤仙道:“是不是觉得若有所悟,又无法言说?”
经鹤仙一提醒,岳凡灵光一闪,道:“您是说...仙文根本不必学习,只要看的久了,就自然会领悟?”
鹤仙道:“不错,本仙也是后来才悟到,大道不以言传,只可心会。所谓心又是什么?说实话本仙也不太明白,若要比拟,大概是佛宗‘阿耶赖识’,或者修士皆知的‘灵觉’,但又不尽然。总而言之,看的过程便是心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有天大好处,比如这几天你小子灵觉就显著敏锐了许多,否则岂能这么快发觉本仙进来?”
岳凡一怔,道:“是吗?我还真没注意。”
鹤仙道:“灵觉能令修士查危险于未萌,一般是随修为增长而无法主动修持,以后你会发现其中好处的。言归正传,当本仙明白领悟咒文只能靠水磨工夫,于是便终日坐在冰壁之下,再不想记不记住,只是自然而然的看。凡二十年还见着文字,再三十年文字已经无有,又五十年至心外无我之境,大道仙音宛然流淌于心,仙文方不学自悟。”
岳凡骇然道:“您在冰壁下坐了一百年?若换了我,那不早就老死了?”
鹤仙道:“大道之门岂是易入,否则小乘法也不会流行于世了。放心,你不用坐一百年,因为本仙会教你。”
岳凡道:“可您不是说仙文只可心会,却要怎么教?”
鹤仙道:“这又涉及到另一个问题了。你说宇宙诞生之初,是先有声音,还是先有文字?”
岳凡道:“自然是先有声音了。”
鹤仙道:“这就对了,仙文之音才真正蕴含混沌初开之大秘,至于文字乃是列金仙后创,虽然其中也同样蕴含大道至理,但究其本只是为了记录声音罢了。故只要知道音,字自然就会了。”
这番话岳凡听的一知半解,但鹤仙无意进一步解释,道:“稍时你只管目注壁上,心中无思无想,听本仙念诵咒文。正所谓道深则魔深,你修为既低,阅历又浅,所以你反而应该比本仙开悟容易百倍。”
岳凡坐在冰壁下,鹤仙开始念诵咒文,那音节十分古怪拗口,但组合起来却有一种莫名苍茫悠远之意味。刚开始岳凡下意识的试图逐个记忆音节,未几只觉胸口烦闷欲炸,猛然警醒已经着相,于是忙收敛心神,烦闷之感立消。之后经过好几次调整,终于做到目光只是自然而然落在壁上,在鹤仙吟诵身中,那咒文似如水一般流转,仿佛在向你娓娓诉说一桩极久远的故事,感觉奇妙难言。
不知过了多久,鹤仙一声大喝,道:“你记住了吗?”
岳凡茫然道:“没有。”
鹤仙道:“很好。大道本来在心,无须外求,故能记住的皆属虚妄。本仙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七日后本仙再来,希望你大有精进。”
鹤仙炼好丹离去,岳凡仍如之前除了浸泡药液,日夜都坐到壁下参悟咒文。是时他牢记鹤仙之嘱,常保持心里无思无想,只是目光随着咒文流动,如是则如醍醐灌顶,冥冥中似有所悟,若欲追思究竟悟到了什么,却又茫然而无所得。
七日后鹤仙来时,岳凡已不再思索究竟悟到了什么,到了二十日看咒文已是空无一字,身如坐光明虚空之中,心地自然愉悦。鹤仙难得赞许了岳凡几句,说这已相当于他百年之功,接下来岳凡只需保持心神宁静,若闻若有若无的声音响起,不可起意聆听,火候一到灵光自会从天门灌入,那时至关重要的“元气灌顶”便会完成。
数日后岳凡静坐中果觉有微声响起,此声生自于心,莫知其由来,开始时细如蚊蚋,渐渐越来越响几如雷鸣,又归于沉寂。与此同时识海内由一片光明转暗,直至绝对黑暗,此时岳凡六识已被黑暗包没,进入灭寂状态之中。
不知过了多久,黑暗中忽传来一声无法形容的巨响,岳凡六识陡然苏醒,眼前电光火蛇狂舞,无量微尘从无边火海中喷涌而出,它们彼此碰撞聚合,形成一颗颗璀璨星辰,倏忽又离己远去。这似真似幻之景令他目瞪口呆,眼前景色又倏然变幻,只见自己身在一座其高无极的巍峨巨山下,上方虚空中雷云蔽天,电光明灭中似有庞大的能量正在聚集。
岳凡茫然无措,雷云中心生出一道奇亮无匹的闪电,一下就劈在他天灵盖上。当下心胆俱裂,不由一声惨叫,但身体并没有如没有如意料中化为飞灰,反而是暖洋洋好不舒服。一怔之后醒来,抬眼却见自己分明坐在冰壁下,虚空中一道白光从头顶透入,照的身体如水晶般透明,就是最纤细的血管经络也清晰可见。
岳凡感到一股沛然之力正源源不断注入体内,忽然心有明悟,于是又闭上眼,只见他面露微笑,口中吟诵着奇怪咒语,正是那“大光明开顶咒”。
约半个时辰后白光敛去,岳凡睁开眼,只觉有使不完的力气,起来活动筋骨,无意中一拳打出去,空气中竟有裂帛之声。岳凡一呆,又打了一套完整的形意拳,几乎是拳拳生风,劲力最远达到了两丈之外,这分明是内气外放之兆,也就是已经突破了练气六层!
岳凡早感觉到体内真气暴增,但没想到居然连破两境,喜的连翻了好几个跟头。到此境界就已达到凡间武师的巅峰,体内真气有一丝转变成了法力,也就是可以初步修行法术了,虽然几乎没什么威力,但终究是质的改变。
在香雪道院时,岳凡就曾见慕少群、沐清波等人演练法术,他早看的眼热,不知多少次幻想自己手发火球或者风刃是何情景。所以一突破练气六层,第一个念头就是修炼法术,他当然是不会的,于是很自然想到了鹤仙。
宗门曾给所有弟子都发了一只“就手钟”,也就是一件计时的实用小法器。岳凡一直带在身上,掏出一看不禁吓了一跳,这次悟道竟一下就过去了三天三夜。看时辰鹤仙应该就快来了,岳凡赶紧架起柴堆,生火却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暗思自己若会火系法术,那不一举手火就燃起来了,哪里会如此麻烦。
岳凡学法术之心更加殷切,虽自己也饿的前心贴后背,硬是忍着没吃。待食物烤了一满架,洞口传来鹤仙的声音:“好香!小子,你竟敢不等本仙自己偷吃!”
话音未落,鹤仙已至火堆边,岳凡忙带笑道:“您老可错怪我了。我可是一口未动,就等您老来品尝了。”
鹤仙打量了他一番,道:“终于将‘大光明开顶咒’融会贯通了?倒还马马虎虎,总算不是彻底的朽木。”
说完鹤仙猛然张嘴尖啸,四面冰壁层层开裂,数息功夫便已裂成蛛网状,上面经文再不能辨认。岳凡大吃一惊,道:“鹤仙,您干什么!壁上经文可是祖师心血之所寄,尤其那篇‘大光明开顶咒’更是至宝,您为什么要把它毁了!”
鹤仙嘎嘎怪笑道:“正因为是至宝,所以只有咱俩知道就够了。怎么,你难道还想把《心经》璧还紫阳宗不成?”
岳凡道:“这...我只是觉得祖师一代宗师,遗笔就此毁掉未免可惜了。”
鹤仙冷哼道:“任他一代宗师,到头来还不是灰飞烟灭?不说了,本仙饿坏了,开吃开吃!”
鹤仙一口就吞下整只盘龙鱼,岳凡也随之一顿猛吃,其间岳凡见鹤仙心情不错,道:“鹤仙,您老锻骨化形进行的如何了?”
鹤仙道:“还有七天就大功告成了。对了,小子,你看本仙这卖相如何?”
鹤仙身上泛起一团白雾,下一刻已变成一个身披白色羽衣、长眉高颧的中年人,接着原地转了一圈,眉飞色舞道:“怎么样,本仙这模样英不英俊,潇不潇洒?”
岳凡竖起大拇指赞道:“何止英俊潇洒,潘安宋玉也不过如此!您若以这副模样在尘世行走,毫无疑问必将迷倒万千少女,走在路上说不定还有人撒花,那倒麻烦的很呢。”
鹤仙听的心花怒放,假惺惺道:“本仙其实也想变丑一点,但相由心生,想变丑也不能。唉,看来本仙以后要少在尘世现身,否则徒惹许多相思,那岂不是冤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