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凡将臭水倒了又清洗干净冰桶,感觉精神上佳,便来到冰墙下观看经文。因知是紫阳祖师所留,故他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初初一看,便觉壁上文字飘逸灵动,不知多少年后仍有道蕴遗留,祖师当年之风采可以想见。
岳凡找到经文开头处,祖师先略述得到《心经》的经过,然后写道:“......余自偶得此经残卷,历年不断参悟,于其中获益良多,然窃以为此经虽玄奥异常,亦不乏言过其实之处,当系后人之伪作,所以并不深信。余初修五行法,后转修剑道,丹阵符器等无不精通,自负聪明绝顶,天仙大道指日可成。然余到老年方悟平生所学虽博,却无一道以驭之,实已误入歧途矣。余于是入此绝谷,转思《心经》万法归心之道,枯坐百年终于有成,果然无上妙道也。余记之与此,望后世弟子不可重蹈余之覆辙,幸甚幸甚。”
岳凡看到此不由浩叹,祖师当年应已预感到难逃劫数,但不知出了什么变故,竟还没来得及《心经》传于弟子就突然陨落。接下来就是正文:“天尊曰:心外无我,我外无物。故无无无有,无空无色,道既是心,心既是道,心之不存,宇宙不在。诸弟子,凡言修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及一切有为法,皆堕魔障,此皆幻象,何由得道。道不可外求,当求之于心,万象随心而化,大道不求自得...”
这一开头岳凡看的就十分迷惑,按香雪道院所授,修行当由易而难、由浅而深,比如紫阳宗修士大多是从五行法术中选其一入道,然后像登山一样逐阶攀登,最终五行圆满、出神入化,其它宗门切入点虽不一样,但其理一致。而心经却认为一切有为法皆是幻象,修之皆堕魔障,也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当今修真界的修炼法门。那么,所谓“心”又该怎么修?
岳凡接着看下去,下面一大段文辞艰深晦涩,好像是论述宇宙演化之理。这一段岳凡十成里倒有九成看不懂,所以快速略过,后面祖师记道:“时东华上仙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合掌白天尊言:无量天尊!今闻天尊妙法,弟子等始悟入迷途久矣。然下界众生有慧根者,一日迷途知返,云心何所住?云何所降服其心?天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言,下界众生日受声色所惑,其迷觉深矣。昔混沌初生,吾亦蒙昧,于昆仑山下偶聆造化天音,吾由此悟道也。是为大光明开顶咒。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此咒,下界众生若有闻之者,日夜念诵,自可见灵光从天门透入,照见五蕴皆空,其时心与道合,迷觉自破矣...”
下面经文却已不是普通文字,而是大篇符文,占据了整整一面墙壁。岳凡在香雪道院系统性的学过符文学,但符文出了名的一字千意,从来就被修真界认为是最深奥的学问,以他程度顶多也就一知半解。而壁上符文却是祖师这等是宗师级的大能所书,所以一眼看去一个符号都不认得。
至此心经已经过半,后面以东华上仙与紫清天尊问答的方式,讲述了一门极玄奥的心法。总而言之,整部心经可分为五篇,第一篇为《无相篇》,对应炼气期,此阶段最为紧要,先要“灵光透顶,心与道合”,如是才能感应“不可名道、非有非无之力”,祖师称之为“混沌元力”。之后“混沌元力”将逐步改造修士身体,功力越深法力越绵长,而且“可出入一切有为法而无滞碍”,通俗点说就是可修行一切道术,而无走火入魔之虞;
第二篇为《养生篇》,对应灵海期,讲究体、法双修,也就是淬炼法力的同时引“混沌元力”进一步改造身体,此篇练成后修士不但法力是一般修士数倍,体魄之强亦不逊于高明体修;
第三篇为《存神篇》,对应元神期,此篇讲的是于窍穴中培养多元神之法,练成后元神之凝固不逊于鬼修;
第四篇为《金丹篇》,对应金丹期,讲的是三昧真火修炼之法及观想之术;
第五篇为《一气化三清》,对应元婴期,讲的是身外化身之法,到此阶段已出神入化,证得地仙果位;退无惧天劫,进则划破虚空,白日飞升,那就是真正长生不老的天仙了。
岳凡看完,不得不说略有点失望。经过香雪道院的学习,他已知“心法”“神通”相倚相成,对修士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所谓“心法”,往浅里说即灵气吐纳之法,往深里说则是对宇宙天地本质的看法,这是当世所有宗门的根本区别。因为对宇宙天地本质理解的不同,所以演化出来的道术也会千差万别,当将一门或几门道术练到极高境界,也就是“神通”了。所以心法固然为修士之本,无心法一切神通都无从谈起,但光知心法却不知神通,就像不知招式的莽汉,纵然浑身都是力气也发挥不出来。
而《太清心经》正如其名,通篇以心法为主,两门绝世神通《三昧真火》、《一气化三清》则要到金丹期以后才能修炼,这对岳凡未免有点太遥不可及了。不过祖师当年是要将《心经》传给弟子的,又怎会想到千万年后,得到他毕生心血的竟是连一个最简单法术都不会的少年?
岳凡忙活了一整天,这会只觉神思疲倦,躺下就睡了。次日以药液浸泡毕,岳凡心知《心经》绝非短时间能领悟,便决定先将经文背下来再说。经文通篇有五六千字,他花了两个时辰背的滚瓜烂熟,唯有那篇符文既不认得,自然无从背诵,不由大为头痛。
按《心经》记载,这篇符文名叫“大光明开顶咒”,祖师昔年观想残碑得其残篇,晚年耗尽心血方将其补齐。此咒为整部《心经》最关键的部分,无此咒《心经》根本无法修炼,岳凡也只有用笨方法,那就是把咒文当成图画强行刻印在脑子里,反正时间多得是。
岳凡盘膝坐在书有符文的冰壁下,从第一个字第一笔看起,同时手在空中比划加强记忆。符文每笔每划都有某种玄奥意味,令人心神不由自主随着笔画起伏,不觉就到了第一段尽头。虽完全不明白符文意义,岳凡却奇怪的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就像读到一篇极美妙的文章,令人不禁想一气从头看到尾,否则心里总是念念不忘。
岳凡几乎是强迫自己又从头看起,直至第一段末尾,一连十几遍。他自诩记性不差,这段应该已牢记于心,于是闭上眼,试图默写符文,但当他举起手,却发现脑海中空空无有,无论怎么回想,竟连第一划都不知该如何起笔。
岳凡骇异万分,当日学习符文学因为不懂,他常用这笨法子加强记忆理解,可如此诡异情形还是第一次见。他还不信这个邪,接下来几天除了浸泡药液就是枯坐冰壁下,目光始终不离“大光明开顶咒”第一段,不知翻来覆去看了多少遍,结果依然是无法复原哪怕一划!
见毫无进展,之后岳凡转而通观全篇,这显然是更正确的阅读之法,每次看都会觉得身心愉悦,浑然忘我,虽枯坐竟日,但并不觉得疲累。不过效果也仅限于此了,“大光明开顶咒”竟是真正的天书,能观而不能写,能想而不能记,连记下一字都不可能。
七天眨眼而过,这日岳凡正沉浸于“大光明开顶咒”之中,忽然心有所动,转头只见鹤仙已由门口飞入冰宫。忙起身迎上,第一件事就想问咒文之事,鹤仙先开口道:“本仙这几天可饿惨了,小子,你先弄点吃的再问不迟。”
鹤仙一提这个“饿”字,岳凡只觉肚子咕咕作响,原来他这七天竟像入了魔似的,完全忘了饮食。柴火食物等就堆在墙脚,岳凡忙堆柴烧烤食物,七天来他以药液易筋洗髓,身体其实消耗极大,此时一闻到肉香味是馋涎欲滴,这一顿足吃了七只雪鸡、十几条盘龙鱼,加起来起码有四五十斤肉,而鹤仙饭量更是他的十倍,食物顷刻就去了一小半。
鹤仙打了个饱嗝,道:“小子,最近手艺见涨啊!你可是想问‘大光明开顶咒’?你是不是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记下咒文哪怕一字?”
岳凡苦笑道:“不错。若非亲身经历,我只怕永远都不会信世上真有无字天书这种事。”
鹤仙道:“你不用再试了。当年本仙用了三年时间,穷尽所有方法,这篇‘大光明开顶咒’既无法记忆,而且无论用什么材料都无法拓印。要不是怕损害经文,本仙早就将冰壁整块都移走了。”
岳凡道:“竟如此邪门?经文上说要‘日夜念诵’此咒,但上面只有文字,又无法拿去外界求解,那不是永远都不会知道怎么念诵?若如此就根本无法开顶,整部心经不也就完全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