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八年,胤祥,这个将来会成为**子最忠诚的伙伴的少年,失去了母亲。
敏妃章佳氏是个性情温顺且谦谨的女人,自从入宫,和我的关系就一直不错。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她去世后,留下的三个孩子里,胤祥被送到我身边照料。
我嘱咐胤禛多关照这个弟弟,其实他们原本关系也是不错的,去年出巡的时候,兄弟两个是一起去的。
胤禛同我,一直不像他弟弟似的那么亲昵,我也不勉强他。但我知道,他心里还是在意我这个额娘的。
他和十三越来越亲近,与十四反倒生疏了。我与他们父亲,都不是驯顺温厚的性格,他们这对嫡亲的兄弟自然都不是软脾气,一言不和便能吵起来,再厉害些的时候,动起手来也是常有的。
十四本就是个爆碳性子,打小我和他姐姐对他又偏宠了些,再加上如今正是十几岁的叛逆年龄,自然更加任性起来。他哥哥越是要管束,他便越要闹别扭,事事作对。
老四自从成婚后,渐渐开始接掌一些事务,越发沉默冷然。可再怎么说,到底也就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还是有脾气的。
对于这事儿,我倒也不怎么管,由着他们吵闹。
“额娘,您是不是不喜欢四哥?”
一日,十四又跑去找老八他们玩儿了,我的女儿在我身边,安静地绣着一朵并蒂莲。我看了看她,这个我唯一活下来的女儿,马上要满十八岁了,明年,我就要送她披上嫁衣。
“老四也好,你也好,老十四也好,都是额娘十月怀胎辛苦生出来的,怎么会有哪个不喜欢?”
“可是……”
她咬了一下嘴唇,才又说道。
“别人都说,四哥不是您亲自养育的,所以您不喜欢他,对他从来都是淡淡的,四哥对你也不亲近。”
“那你觉得呢,四哥与额娘,是他们说的那样吗?”
“女儿不知道。”
她摇了摇头,有些茫然。
“四哥对额娘,不像十四弟那么依赖,甚至都不如十三弟对额娘亲近。可是额娘同他说话的时候,他都很认真地听。而额娘……”
她想了想。
“女儿说不上来。额娘对四哥也很和气,可是他做任何事您都不说什么。您会管教十四,连十三也会时常教导几句,可就是对四哥,好像不闻不问似的,他学佛也好,跟十四僵持也好,您都不在意。上次四哥过来,在这儿坐了一个多时辰,他不说话,您也不说话,就这么静静地对坐着,好像都当对方不存在。其实四哥人很好的……”
我看着眼前略有不安却还在努力想为自己兄长辩护的女儿,慈爱地微笑。
这个孩子,是真心爱护她的哥哥,她知道自己那冷面的哥哥胸腔里其实有颗温暖的心。真好,真好……
“你觉得老四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哥他……总是很冷静自持,什么都不会露在脸上,让人觉得他很冷漠。其实他对人很好的,总是真心实意的。”
我点点头,拉着女儿的手,让她坐到我身边来。
“不错,你四哥就是如此。可是,你知道他小时候是怎样的吗?性子特别急,也暴躁,爱发怒,高兴、不高兴,全显在脸上,一眼就能看出来,脾气比现在的十四还大呢。”
想起小时候乱发脾气的胤禛,再想想他现在木着一张脸一本正经教训弟弟的样子,我不由得一笑。
“你皇阿玛为了这个,以前也没少说他,还专门下了喻,说他喜怒不定。”
女儿倒抽一口气,她自然是想象不出,她敬爱的四哥会有那样的一面。
“你四哥要强,从那之后便下狠心地收敛脾性。那么急躁的一个人,要硬生生将自己压制成如今这般不愠不火,喜怒不形于色,得多么辛苦?”
那孩子的辛苦压抑,我这个做娘的,看在眼里,怎么不心疼呢?
“他是个孝顺孩子,若是我开口要求什么,哪怕是强颜欢笑、委曲求全,他饿必定努力去做到。可是,我身为母亲,又怎能忍心再让他为难呢?我只想让我的孩子,至少在我这里时,能够轻松随意。他若不想说话,便可不说话,他若不高兴了,便可发脾气。不必压抑,不必违心。”
我抬手理一理她的鬓发。
“十三和十四都还年少,做事未免欠考虑,所以我才时不时地说一说,免得他们一时冲动,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可你四哥不会这样,他是个有分寸的人。他学佛,额娘不反对,因为那样可以修身养性。你四哥读的那些佛经,额娘都亲自看过,里面多是些劝人戒骄戒躁,仁慈向善的道理,能教人平心静气,懂得慈悲,是很好的。”
我拍了拍她的手背,让她安心。
“十四那个狗脾气你也清楚,越是逼迫他,他便越要拧着来。老八他们怎么说也一样是他兄弟,亲厚些也没错。他跟你四哥之间,有十三在里面调和着,那孩子这两年倒是越发妥当了,也懂事,额娘并不担心,你也放宽心吧。”
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另一桩心事却涌了上来。
“做你们皇阿妈的孩子,其实很不容易。不管是你的兄弟们也好,还是你们这些格格们也好,都不容易。你如今也快到年纪了,过不了多久,大概就要被指婚的。咱们女人,越是生得高贵的,其实反而越是身不由己。额娘不求你嫁的多显赫,只求你嫁得开心,跟你夫婿相亲相爱的,便心满意足了。”
说着,我自己却想起这孩子不过二十岁便会去了,忍不住眼睛酸涩不已。